冬日飄香 又到曬鰻鯗時節

2020-12-16 洞頭新聞網

冬日飄香 又到曬鰻鯗時節

2018年12月20日 15:30:50來源:洞頭新聞網

核心提示:鰻鯗肉厚,味美,營養豐富,是海島人飯桌上的一道美味。12月19日上午,記者在洞頭村、東岙村看到,一些簡易帘子上整齊地鋪滿了鰻鯗,濃濃的魚香味撲鼻而來,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

正在晾曬的鰻鯗。

正在晾曬的鰻鯗。

  洞頭網訊(記者 夏秀女 王叢文)鰻鯗肉厚,味美,營養豐富,是海島人飯桌上的一道美味。12月19日上午,記者在洞頭村、東岙村看到,一些簡易帘子上整齊地鋪滿了鰻鯗,濃濃的魚香味撲鼻而來,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

  初冬季節,晴天氣溫低,不少村民趕在年前,紛紛搶曬鰻魚乾來豐富餐桌上的年味。在洞頭村的一處廣場上,村民陳菊花正在整理晾曬的鰻鯗,把客戶訂購的鰻鯗條數與重量一一統計起來。陳菊花告訴記者,她家主要加工生產鰻鯗,貨都是從漁船上直接買過來的。因為風乾的程度高,外觀色澤好,所以鰻鯗很暢銷。

  記者了解到,優質鰻鯗不靠日曬,而是自然風乾的,烈日曝曬會引起鰻體脂肪氧化滲出表面,會產生苦澀味,就不美味了。鰻鯗一般要晾曬一周左右,每個人的口味也不一樣。

  「有的人喜歡吃蒸鰻鯗,有的人喜歡鰻魚乾炸就著醬油,有的人喜歡炒著吃,外地的遊客喜歡放點辣椒加雞肉炒著吃。」洞頭村村民陳菊花說。

  來到東岙碼頭,各種規格的鰻鯗掛著、鋪著晾曬,一眼望去,入眼全是風乾中的鰻鯗,還有墨魚乾、鮸魚片、臘肉等,空氣中瀰漫著陣陣魚香,好一派漁家風情。在碼頭附近的一家水產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企業正組織人員切片鰻鯗。據介紹,該企業除了加工魷魚、墨魚、鰻魚外,還有冰凍梭子蟹、帶魚、黃魚等出售,今年已接到兩三萬斤的訂單了。

  根據往年的市場規律,元旦至春節期間的中高檔海產品價格會有所漲幅。鰻鯗是春節必不可少的菜,一般都是要提前晾曬,建議晾乾後切成一段一段或一片一片密封后放冰箱裡冷凍,這樣可以存放較長時間。

關鍵詞:

編輯:王靜霞

洞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洞頭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洞頭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帖或以其它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洞頭新聞網",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洞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致電,聯繫電話:0577-63430005

相關焦點

  • 冬日鰻鯗晾曬時 濃濃海味飄香
    冬日鰻鯗晾曬時 濃濃海味飄香2020年12月16日 15:06:07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新鮮的海魚經過海風和陽光自然晾曬而幹,保持其原有的鮮味,形成了一道獨特的「美味」,深受市民及遊客的喜愛。眼下,又到鰻鯗晾曬的好時節。
  • 洞頭區融媒體中心:海島又到冬日鰻鯗晾曬時 濃濃海味飄香
    洞頭區融媒體中心:海島又到冬日鰻鯗晾曬時 濃濃海味飄香 2020-12-18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立冬過後 又到鰻鯗晾曬時
    立冬過後 又到鰻鯗晾曬時2019年11月14日 16:39:42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天清雲闊,秋高氣爽,此時的洞頭,又是鰻魚飄香掛滿天的季節。眼下,在洞頭的大街小巷裡,魚香四溢,漁民們已開始大批量地翻曬鰻鯗。
  • 鰻鯗曬制正當時--洞頭新聞網
    鰻鯗曬制正當時2017年12月26日 16:13:34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眼下天氣漸涼,但陽光充足,正是傳統曬鰻鯗的好時節。洞頭各地早已魚香四溢,趁著這樣的好天氣,漁民們已經開始大批量地翻曬鰻鯗。
  • 嵊泗旅遊丨西北風一吹,鰻魚鯗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曬得梆硬,但飯鍋頭...
    吃不起鰻魚飯,媽媽曬得新風鰻鯗,配上白米飯,也超級香!冬日鯗字當道,新風鰻鯗最油潤梁實秋先生愛吃,《雅舍談吃》中曾談到海島飲食,字裡行間會覺得海島漁鮮勝在個大肉多,而味遜於河鮮。確然,每到冬日,嵊泗各島都在忙著曬魚鯗,各家餐桌頓頓有魚鯗。嵊泗人,生在海島,有容納天地的豪邁,這點落在曬魚鯗上,便是萬物皆可曬,就連梭子蟹都能曬!神奇吧?而當時間邁入農曆十月,島上最金貴的就是新風鰻鯗。冬月,一艘艘歸島的漁船,帶回來一尾尾鮮肥的鰻魚,就能曬它個熱火朝天。
  • 醬油肉、鰻鯗、番薯幹...手把手教你曬出正宗的溫州年貨!
    對於吃貨而言,也到了一年一度曬年貨的時候啦!一到年底,溫州人特別鍾愛曬年貨不管是曬得油光透亮的醬油肉還是魚腥氣十分的鰻鯗、蝦幹或是醬油雞、鴨舌、雞翅......每一樣都好吃得停不下來!剛曬好的番薯幹甚至還帶著太陽光的味道,自是最好吃的。曬鰻鯗
  • 西北風一吹,鰻魚鯗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曬得梆硬,但飯鍋頭一蒸,饞哭...
    吃不起鰻魚飯,媽媽曬得新風鰻鯗,配上白米飯,也超級香! 冬日鯗字當道,新風鰻鯗最油潤 梁實秋先生愛吃,《雅舍談吃》中曾談到海島飲食,字裡行間會覺得海島漁鮮勝在個大肉多,而味遜於河鮮。
  • 又到曬鰻鯗蝦幹的季節 近期東海鮮鰻價格有所上漲
    浙江在線12月6日訊 隨著天氣轉晴,一些居民開始晾曬傳統的海產乾貨———蝦幹、鰻鯗等。如果剛好起北風,晾曬乾水產的居民會更多。由於消費量增加,新鮮水產的價格也有所攀升。記者了解到,最近,優質東海鮮鰻的價格比10月初已經上漲了三四成。業內人士估計,接下來,天氣更冷,捕撈量將減少,而且元旦春節臨近,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高端東海鮮鰻的價格還將有所上升。
  • 鰻鯗,風與時間的美味饋贈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冬日,在風與時間的饋贈下, 幹制魚品成為了新橋人飯桌上的美食。 這其中, 尤以新風鰻鯗最受歡迎。
  • 鰻影高懸 鯗味當道
    然而事實上,盛夏並不是鰻魚最肥美的時節。 有著長蛇般體型的鰻魚,屬降海洄遊性魚類。最初降生在大洋深處時,鰻魚幼苗呈透明細葉片狀,經過數月的漂泊到達陸地近緣的海域,之後藉助漲潮溯河而上,躲藏在淡水水域的泥沙、石縫等陰暗處,獨居數年。 在這一過程中,鰻魚完成從葉鰻到玻璃鰻、線鰻,再到黃鰻的發育轉變。
  • 新民晚報數字報-風鰻鯗與風鰻筒
    ,那可是冬令時節的餐桌美食,而且是「老寧波」年夜飯和春節宴請客人時不可或缺的一道傳統佳餚。  過去,每當農曆十二月一到,在寧波的鄉村,家家戶戶都有做風鰻鯗與鰻筒的習俗。如今,雖然在超市也能買到,但還是有不少人家不嫌其煩自行加工。為什麼叫「風」?因為鰻鯗與鰻筒製作完畢後,需掛在房前屋後或窗邊通風處(西北風)自然晾乾,而不能在太陽底下暴曬。  在選料上,一定要選用東海鰻,這樣製作出來的風鰻鯗與鰻筒才正宗。
  • 鰻鯗,過年的味道
    有獎評新聞   乖乖,一走進浦東濰坊新村集貿市場,就看到二三百條鰻鯗(xiǎng音「想」)懸在空中,一副「坦蕩蕩」的樣子。一股鰻鯗特有的香味,也慢慢地溢了過來。
  • 《食物語》風鰻鯗怎麼樣 風鰻鯗技能分享
    導 讀 食物語風鰻鯗這個新食魂大家該如何獲取,相信很多玩家都不清楚,那麼具體的獲取方法是什麼呢,下面一起來看看詳細的攻略內容
  • 鰻魚香 年味濃:上海街頭年味漸濃 市民風鰻鯗正當時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月一到,家家戶戶都會醃雞醃鴨,再風上幾條鰻鯗,找個陰涼地方掛起來,年味兒立時就濃起來了。現今,這些這些過年風俗還是傳承了下來。一到臘月,上海人又開始忙碌起過年要吃的小菜,迭個當中勿可缺少一道風味菜——鰻鯗。講到鰻鯗,可是地道的寧波下飯菜,是由寧波人帶到上海。
  • 鰻鯗、熗蟹……老底子寧波年貨 您準備了嗎?
    &nbsp&nbsp&nbsp&nbsp鰻鯗&nbsp&nbsp&nbsp&nbsp故事&nbsp&nbsp&nbsp&nbsp每年都給子女 準備很多鰻鯗
  • 天晴了,象山石浦的人們在忙啥,原來是抓緊時間在曬美味的魚鯗
    [愛慕]天氣放晴了,正是曬魚鯗的好時候。太陽剛一露面,象山石浦漁港的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除了各種交易新鮮海鮮之外,曬魚鯗也是重要的內容。[贊]寧波人素來喜歡吃海鮮魚鯗,也是因為方便保存,曬乾後的魚鯗往往別有一番滋味,特別鮮美。[愛慕]黃魚鯗、烏狼鯗、鰻鯗、風乾帶魚、龍頭烤......各種魚類幾乎都能曬成魚鯗。[愛慕]魚鯗和五花肉是經典搭檔,黃魚鯗、鰻鯗、烏狼鯗燒肉都非常美味。當然簡單地將魚鯗蒸熟,也非常好吃。
  • 「三九嚴寒」時間:是風鰻鯗最佳季節文/張華泰
    甬城人喜歡吃鰻鯗,尤其是我女兒特別欣賞這隻地道的寧波海鮮菜。父愛兒女,人即有之,春節再個把月將至,是得早作備菜。免得失去在女兒面前顯示老爸的廚藝有一手,還可為女兒做貢獻的機會。見今日天氣陽光明媚,盤算那可是風鰻鯗的最佳時間。於是我拿好袋子,去「三江超市」碰碰運氣有否冰鰻魚供應?
  • 浙米道丨新風鰻鯗 這道舟山名菜怎麼做
    海鰻可供鮮食,不過由於腥味較重,舟山喜歡將其風乾,做成鰻鯗。網絡配圖「新風鰻鯗」是舟山地區一道風味名菜。每年冬季,正是捕撈海鰻的旺季,那時又是西北風季節,漁區百姓把海鰻剖肚挖髒後,掛在避陽的通風處晾乾,便為佳品。舟山人把這段時間晾制的鰻魚乾,冠以「新風」,故而得名。
  • 新民晚報數字報-晾鰻鯗曬年味
    豬年春節將至,這幾天,黃浦區的東江陰街菜場裡隨處可見懸掛的鰻鯗、臘腸、青魚等醃臘年貨,預訂加工的客戶絡繹不絕
  • 普陀山朱家尖的冬日限定美食已上線,快來pick你的心頭愛!
    冬日裡的普陀山朱家尖, 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魚鯗」! 風乾的魚鯗, 有鹽、風和陽光的味道, 是寒風料峭中最溫暖的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