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鯗、熗蟹……老底子寧波年貨 您準備了嗎?

2020-12-2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進入臘月後,居民開始晾曬魚乾。記者胡龍召攝

&nbsp&nbsp&nbsp&nbsp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了,您家的年貨開始準備了嗎?老寧波們都會準備哪些年貨呢?昨天,本報記者分幾路採訪了一些老寧波人,請他們講講備置年貨的故事以及自製年貨的方法。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奉化桐照村漁民晾曬的鰻鯗。

&nbsp&nbsp&nbsp&nbsp鰻鯗

&nbsp&nbsp&nbsp&nbsp故事

&nbsp&nbsp&nbsp&nbsp每年都給子女 準備很多鰻鯗

&nbsp&nbsp&nbsp&nbsp70多歲的吳良偉是象山港畔地道的漁民,如今在奉化桐照村安享晚年。每年春節前夕,他都會用新捕撈上來的魚製作鯗。「每次過完年,兒子女兒都會裝很多鰻魚鯗回寧波、杭州。鰻鯗放在冰箱裡冰凍,想吃時,拿它來炒芹菜、炒馬蹄,菜餚會變得更加鮮香。」吳師傅告訴記者。

&nbsp&nbsp&nbsp&nbsp「漁村裡有不少船員來自外地,每年回家想帶點特產,就會請當地的老漁民幫忙曬魚鯗。」吳良偉說。

&nbsp&nbsp&nbsp&nbsp在曬場上,漁民除了修補網具,還有不少人正在抓緊時間曬魚鯗。「天要冷到手指頭伸出來很凍了,做出來的鰻鯗才會好吃。不過今年天氣比較暖和,所以前段時間不容易曬魚鯗。」吳良偉表示,今年「三九」從1月8日開始,意味著這個冬天最冷的日子近在眼前了,一波冷空氣將登場,最高氣溫將跌破10℃,屆時做出來的鰻鯗一定很好吃。

&nbsp&nbsp&nbsp&nbsp做法 曬到七分幹味道最好

&nbsp&nbsp&nbsp&nbsp冬季是捕撈海鰻的旺季,鰻鯗主要靠風之力吹乾因此也叫風鰻鯗。冬至已過,西北風起,氣候越是冷,風乾的鰻鯗越好。

&nbsp&nbsp&nbsp&nbsp毛坤良是路林市場8號門附近一家商鋪的負責人,除了做海鮮生意,春節前會自己製作鰻鯗,送親戚朋友。

&nbsp&nbsp&nbsp&nbsp他說,製作鰻魚鯗前,需要將其在清水中刷洗潔淨,去除表面附著的黏液。洗乾淨後,由尾部起沿著脊骨經魚腹一直切到頭部,刀工平整光滑,下面部分的脊骨要完全露出,不留餘肉。再從肛門處腸管開始將全部內臟向頭部方向引出,剝除鰓片,清除脊骨內側的凝血。用潔淨擰乾的溼布將腹腔內殘留汙物拭去,防止汙染肉麵。處理好的鰻魚,需要用竹片撐開或夾住後,繩子穿縛頭部懸掛通風處進行乾燥,在冷空氣來前狂風大作時最好。

&nbsp&nbsp&nbsp&nbsp「曬到七分幹或者剖面呈現淡黃色就可以收起,過分乾燥將會失去原有的風味。將鰻鯗放進冰箱冰凍室凍起來,一年到頭都能吃。」吳良偉說。

&nbsp&nbsp&nbsp&nbsp傳說 2500年前「吳王制鯗」

&nbsp&nbsp&nbsp&nbsp「鯗」的製作史始於2500年前的「吳王制鯗」。當年,吳王闔閭起兵徵剿東夷人,在東沙洋面交戰數月,軍糧斷絕。吳王命人焚香祈禱,只見東風起後,戰船四周圍滿了數不盡的黃魚,從而解了絕糧之危。

&nbsp&nbsp&nbsp&nbsp回朝後,吳王思念「鯗」的鮮美。將士將曬乾的黃魚蒸上,大臣們一吃果然香美,紛紛問吳王,這是何物?吳王沒吱聲,寫了個「美下著魚」的字,始創了「鯗」字。不過,吳王到底吃了什麼「鯗」,至今說法不一,有說是黃魚鯗,有說是米魚鯗,也有說是鰻魚鯗。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熗蟹

&nbsp&nbsp&nbsp&nbsp熗蟹

&nbsp&nbsp&nbsp&nbsp故事

&nbsp&nbsp&nbsp&nbsp過年前外婆都會醃一批

&nbsp&nbsp&nbsp&nbsp每年的春節年貨展,紅膏熗蟹都是銷售得最火的商品之一。

&nbsp&nbsp&nbsp&nbsp「上海等地的親戚今年春節要來寧波,所以家裡要準備寧波特色的美食。」葉女士最近開始張羅起年貨,準備做幾隻紅膏熗蟹,很早就在打聽行情,不過近期紅膏蟹100多元/500克的價格讓她嚇了一跳。

&nbsp&nbsp&nbsp&nbsp葉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外婆過年前都會醃製一批熗蟹,幾個子女每家分幾隻。寧波人家宴客,必不可少的一道涼菜便是熗蟹。外婆很講究,每次必在裝盤時點綴幾片芹菜葉。大年三十,一大家子人圍坐一桌吃飯,一盤色彩鮮紅的紅膏熗蟹必定是談論的話題。蟹選得好不好,醃的時間夠不夠,鹹淡足不足,一家人探討起來,熱熱鬧鬧。外婆的熗蟹必定讓人交口稱讚,大家都向她討教制蟹秘方。

&nbsp&nbsp&nbsp&nbsp「現在紅膏熗蟹很多都是市面上買的,感覺沒有自己醃製的好吃。」葉女士說。

&nbsp&nbsp&nbsp&nbsp做法 鹽水比例有講究

&nbsp&nbsp&nbsp&nbsp每年秋風起,膏蟹肥,選用生梭子蟹用飽和鹽水醃一天光景,就能食用。

&nbsp&nbsp&nbsp&nbsp中國飯店協會名廚委執行委員金明權曾編制《象山海鮮菜譜》。據其介紹,首先是挑蟹,蟹的個頭大小不重要,關鍵是原料要好,要膏紅肉肥。接下來就是配置鹽水,水與鹽的比例一般為4:1,但可以根據個人口味來,想要淡一點就少加點鹽。再將活蟹洗乾淨後,投入調製好的鹽水中(蟹臍朝上),水要沒過蟹身,蓋好蓋子,醃製半天即可撈出。醃製好的紅膏熗蟹可以放在冰箱冷凍室,想吃的時候提前取出來,趁冷凍容易切塊,半小時蟹解凍後即可食用。

&nbsp&nbsp&nbsp&nbsp據介紹,紅膏熗蟹的吃法,在寧波各地有些差別。在寧波中心城區,紅膏熗蟹的口味會比較淡。吃的時候要加點黃酒調味,更加鮮美。在餘姚、慈谿一帶,當地人喜歡在蟹上撒些白酒,有時候還會加點糖,吃起來也鮮美異常。而在奉化,紅膏熗蟹醃得極鹹,沾點醋,雖鮮味少了,但有漬透的韻味。

&nbsp&nbsp&nbsp&nbsp傳說 鮮蟹吃不完埋在鹽中

&nbsp&nbsp&nbsp&nbsp熗蟹,也叫嗆蟹。相傳幾百年前,由於沒有冰箱等設備,沿海漁民就將吃不完的鮮蟹埋在鹽巴內,就像醃鹹菜一樣,也不加水,自然醃,可以儲藏較長時間,想吃了就刨出來,色彩豔紅,鮮鹹滑嫩。再後來,慢慢演變成用滷水醃,再後來鹽水配比醃,最終紅膏熗蟹就成了寧波傳統的風味美食。

&nbsp&nbsp&nbsp&nbsp東南商報記者魯威文/攝

相關焦點

  • 寧波備年習俗:風鰻鯗、醃熗蟹、炒年糕、搓湯糰等
    因此,準備美味食物是家家戶戶過春節必備環節。 雖然隨著食品的不斷商業化,過年食物加工形式發生了變化,手工製作過年食物的家庭越來越少,但食物原料仍得到較好的傳承。和不少沿海地區居民一樣,魚鯗也是寧波一般家庭備年食物之一。
  • 寧波過年必不可少的冷盤有哪些,這10種經典年味涼菜你吃過幾種
    2、紅膏熗蟹對於寧波人來說,春節的飯桌上,一道紅膏熗蟹必不可少,是冷菜中的硬菜。今年的紅膏梭子蟹價格不菲,大家可以避開價格高峰,提早買好優質的紅膏梭子蟹,放冰箱冷凍。春節前一兩周取出醃製,醃好後再入冰箱冷凍,待春節要吃時,再取出解凍、切塊。
  • 記憶中的年味 大雁飛過,魚鯗掛滿頭
    但是年貨的配置上,就是魚多肉少,海鮮一統江湖了。紅膏熗蟹算是一道必備的大菜,居家下飯,宴請賓客總相宜。親戚朋友少的人家也得備個十幾隻。若是大家族,沒一缸怕是捱不過初五。去過一個魚老大(漁船船長)的家裡做客,幾百隻熗蟹擺滿三口大水缸,這日子過得可真是大了去了,按如今的說法,那是如假包換的土豪啊。
  • 鰻鯗,風與時間的美味饋贈
    這其中, 尤以新風鰻鯗最受歡迎。 新風鰻鯗味勝雞 新風鰻鯗,是寧波的一道特色風味名菜。 回宮後,還特地從鄞邑找了一個老漁民, 專門為他烹製鰻鯗。
  • 寧波年貨你準備好了嗎?年貨清單看這裡!
    你們有計劃嗎?首先是自己需要的,早點準備起來~過年最強調的是團夜飯,因此一定要採購到豐富的糧食,各種美味海鮮、黑木耳、粉絲、幹筍、香菇、紫菜、蝦米、乾魚、臘肉、火腿乾貨都可以備用。特產也是很受歡迎的年貨禮品,寧波的海鮮乾貨都是不錯的選擇,你們過年寧波特產喜歡送什麼呢~
  • 回家過年,你會帶什麼特色美食回去呢,10大寧波特色美食供你選擇
    寧波湯圓用水磨糯米粉搭配經典的白糖豬油黑芝麻餡料,口感軟糯,滋味香甜不膩,非常好吃。2、紅膏熗蟹這個特別適合回去送親朋好友,畢竟價格貴,也上檔次。寧波的紅膏嗆蟹基本都在冬季醃製,採用膏紅體肥的母梭子蟹製作而成,紅膏香濃,蟹肉入味鮮美,冷凍後切開來帶著點冰爽,是寧波人非常喜歡的過年硬菜。
  • 醬油肉、鰻鯗、番薯幹...手把手教你曬出正宗的溫州年貨!
    一到年底,溫州人特別鍾愛曬年貨不管是曬得油光透亮的醬油肉還是魚腥氣十分的鰻鯗、蝦幹或是醬油雞、鴨舌、雞翅......每一樣都好吃得停不下來!原材料最好選用散養的土雞或老鴨。宰殺褪毛,去內臟。當然嫌麻煩的小夥伴,也可以直接買本地三黃雞或老鴨。
  • 新民晚報數字報-風鰻鯗與風鰻筒
    ,那可是冬令時節的餐桌美食,而且是「老寧波」年夜飯和春節宴請客人時不可或缺的一道傳統佳餚。  過去,每當農曆十二月一到,在寧波的鄉村,家家戶戶都有做風鰻鯗與鰻筒的習俗。如今,雖然在超市也能買到,但還是有不少人家不嫌其煩自行加工。為什麼叫「風」?因為鰻鯗與鰻筒製作完畢後,需掛在房前屋後或窗邊通風處(西北風)自然晾乾,而不能在太陽底下暴曬。  在選料上,一定要選用東海鰻,這樣製作出來的風鰻鯗與鰻筒才正宗。
  • 「新風鰻鯗味勝雞」,浙江沿海的一道風味名菜,讓人食之不忘
    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寧波的新風鰻鯗。也許朋友們對「新風鰻鯗」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是,只要你看到這道菜是長什麼樣的,你一定會恍然大悟的大嘆一聲:「原來是它啊!」所謂「魚鯗」,其實就是我們平常吃的那種魚乾;而「鰻鯗」,指的就是鰻魚乾。
  • 「年夜飯」醃製篇 鰻鯗味勝雞:細白粉嫩、鹹鮮相宜
    這種魚鯗,早在古代就有。相傳春秋末期,吳王夫差與越國交戰,帶兵攻陷越地鄞邑(今浙江寧波地區)時,御廚在五鼎食中,除了牛肉、羊肉、麋肉、豬肉外,還取當地鰻鯗代鮮魚作菜。夫差食後,覺得此魚香濃味美。與往日宮中嘗過的鯉魚、鯽魚不一樣。
  • 浙江「最全」年味地圖 有你家鄉的美食嗎
    其實,不論哪裡的年貨,大抵離不開討個和和美美、年年高升的彩頭。在物質豐富的今天,年貨已經慢慢變成了記憶的載體、故鄉的召喚。能吃上家鄉的美食,那就算是過年了。今兒個,小編為大家搜羅了一份浙江美味年貨地圖,趕緊來看看。醬鴨︱老底子的年味
  • 鰻鯗曬制正當時--洞頭新聞網
    鰻鯗曬制正當時2017年12月26日 16:13:34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眼下天氣漸涼,但陽光充足,正是傳統曬鰻鯗的好時節。洞頭各地早已魚香四溢,趁著這樣的好天氣,漁民們已經開始大批量地翻曬鰻鯗。
  • 8種經典的東海海鮮乾貨,寧波人,你全吃過嗎
    一小段龍頭鮳可以下一大碗飯,寧波人真會過日子啊。別地方的人不太吃得慣龍頭鮳,嫌它味道死鹹,還說寧波人太會「做人家」了。當然現在出於健康考慮,很多寧波人會直接把 蝦潺曬乾後成為蝦潺幹,味也鮮美。細竹枝從蝦潺的大嘴巴穿過,穿成一串後放到露天的架子上晾曬。風乾後,通體金黃,稱為「風潺」,可保存許久。下酒時,蒸一些水潺幹吃吃,味道比龍頭鮳清淡健康了。
  • 浙江象山海味美食C位出道 老底子年貨奏響新春序曲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浙江象山海味美食「C位出道」 老底子年貨奏響新春序曲記者 林波風乾的海鰻、醃製的紅膏蟹、飽滿的海蜇……1月3日,在浙江省寧波市象山農業博覽會現場,諸多老底子海味美食歷久彌香「C位出道」,開啟「年貨大戰」,攪熱消費市場。
  • 新民晚報數字報-晾鰻鯗曬年味
    豬年春節將至,這幾天,黃浦區的東江陰街菜場裡隨處可見懸掛的鰻鯗、臘腸、青魚等醃臘年貨,預訂加工的客戶絡繹不絕
  • 寧波十大名菜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
  • 「三九嚴寒」時間:是風鰻鯗最佳季節文/張華泰
    甬城人喜歡吃鰻鯗,尤其是我女兒特別欣賞這隻地道的寧波海鮮菜。父愛兒女,人即有之,春節再個把月將至,是得早作備菜。免得失去在女兒面前顯示老爸的廚藝有一手,還可為女兒做貢獻的機會。見今日天氣陽光明媚,盤算那可是風鰻鯗的最佳時間。於是我拿好袋子,去「三江超市」碰碰運氣有否冰鰻魚供應?
  • 北風起 魚鯗香
    寧波這座城,在寒風凜冽中漸漸迎來了年的腳步。比年更早到來的,是寧波的年味兒、海味兒。  北風起,制魚鯗。當寒冷的冬天再也留不住鮮活的海味時,鎮海人早早就開始製作魚鯗,只為把鮮美的口感留久一點、留長一點,最好一直留到熱熱鬧鬧的年頭兒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