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發現一新奇水果,農民大哥嘗試種植500顆,每斤10元收入15萬

2020-12-19 貼心小農民

農村發現一新奇水果,農民大哥嘗試種植500顆,每斤10元收入15萬

我們生活當中的水果蔬菜品種都非常的多,有一些水果或者蔬菜可能在名字或者是他們的生長習性上存在一些差別,有的甚至是大小上有差,別就像是番茄和小西紅柿一樣,雖然外表上有一些差別,但是在口感上他的差別並不是非常的大。而且還有很多水果或者是蔬菜都是後期經過人們培育出來的新品種。

特別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對於水果和蔬菜的要求更加的多,於是便出現了很多高檔的水果蔬菜,都是人們後期栽培或者是雜交出來的。巧克力番茄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在市場項目的知名度和地位也是越來越高。

巧克力番茄的外表跟普通小番茄的長相非常的相似,唯一一個有差距的就是它的表面跟巧克力有一點相似,而且還有一些綠色的條紋。正是因為外表的顏色可能跟巧克力有一些相似,所以很多人才會稱它為巧克力番茄,而它品嘗起來口感也是非常的香甜美味,相比較普通的小番茄來說,口感更加的細膩豐富,不少人看到它的第一眼都會想好好的品嘗,十分的新奇。

巧克力番茄的營養元素也非常的高,雖然它的個頭的非常的小,但是在它的體內含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而且它含有的元素超過了一般番茄的含有量,所以這種巧克力番茄對於人體的身體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幫助。這是因為這種高價值才能讓巧克力番茄有了越來越大的銷售市場,得到了更多人的喜歡。

這種小番茄的產量非常的大,因為巧克力番茄是按照一顆一顆生長,而一顆的產量可以達到15萬斤。所以這種巧克力草莓的市場非常的好,所以它的經濟效益非常的高。500棵番茄樹就能夠收入15萬元以上,所以有很多農民朋友們在認識這種水果之後,都希望能夠大規模地展開對它的種植。

巧克力番茄的種植面積在現在來說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因為它的知名度並不是特別的高,人們對於它的了解也是非常的狹窄,雖然可能有的人對它非常的好奇,但是因為當地沒有種植它的種植主們,所以很多人沒有辦法品嘗到這種水果的,但是相信隨著後期的技術發展,這種食物一定會越來越普及,人們都會品嘗到巧克力番茄的味道。

相關焦點

  • 農村大哥種植「貴妃芒」,這種芒果是女士們的美容佳果,價格15元
    農村大哥種植「貴妃芒」殖這種芒果是女士們的美容佳果,價格高達15元一斤。每年春節結束以後,初六到初八高速公路跑滿了轎車,大巴,可是有一部分人選擇留在家鄉,留在農村。都說農村有廣大的天地,那些留在家鄉未去城市打工的農民兄弟在家幹嘛?
  • 農民將魚塘種植它,6元每斤,畝賺36000元
    一說水產可能大部分朋友的反應就是想到魚、蝦之類的肉類水產,這可是肉食吃貨們的最愛。不過水產可不只是只有肉類哦,也也蔬菜類的,蓮藕就是水產蔬菜類中的之一,也是大部分朋友青睞的健康養生蔬菜。蓮藕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在農村中也少部分的農民朋友種植它,不過都是小面積的種植,能真正做到大規模種植蓮藕的卻很少。來自新華村的農民大哥戴軍,就大規模的種植了蓮藕,畝賺36000元。作為農村人的我們都知道,蓮藕就像魚一樣是離不開水的,是生長在水裡面的。
  • 山西農民大哥種大蔥,今年30畝賺了30萬,啥情況
    圖片上這位樂呵呵的大哥姓曹,是山西省萬榮縣漢薛鎮一位農民,他在家裡種植著30畝大蔥,今年是他的最高興的一年,10月底全國大蔥持續漲價,從剛開始的每斤六七角錢持續漲價,現在客商地頭收購價已經高達每斤2.5元錢,曹大哥今年可賺上30萬元。
  • 農民種植與紅棗相似的它,畝產3千斤,每斤售價50元
    一眼看到圖中的水果,大部分朋友是不是覺得它就是紅棗,而且還是沒成熟的時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恰恰它不是紅棗,而是一種新型的小品種水果,名叫軟棗獼猴桃,這種小型獼猴桃畝產3千斤,每斤價值50元。軟棗獼猴桃不像別的獼猴桃那麼大個頭,而且表皮光滑無毛,不用去皮就可進食。它的果肉為深綠色的,有黑芝麻大的果核,水分非常充足,口感非常好。
  • 農村有種高端水果,有人種植500棵收入15萬,一斤就能賣10元
    農村有種高端水果,有人種植500棵收入15萬,一斤就能賣10元聚首三農,大家對三農產品最多關注的就是它是否衛生,其次就是它能給大家的身體帶來健康,大家肯定也了解了不少關於食品安全的事情,覺得那些賣相長的好看的食品都添加了一些催化劑要不然就是打了許多的農藥
  •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5畝收入40000元,為什麼放棄種植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5畝收入40000元,為什麼不願意繼續種植?「今年小辣椒的行情特別好,新鮮的辣椒每斤2元左右,按照目前行情,一畝小辣椒畝收入8000元不成問題。」張大媽透露,種植小辣椒要選擇土質疏鬆、排灌便利、土壤肥沃的田塊,這樣有利於提高小辣椒產量。「現在,我家剛採摘一畝小辣椒,已經採摘4000斤鮮辣椒,收入8000元啦!按照目前行情,她家5畝小辣椒收入4萬元不成問題。」張大媽樂呵呵地說道,她今年60歲,系張莊村村民。她種植小辣椒有20年的經驗,對於小辣椒的種植管理,積累了許多經驗和技巧。
  • 農民種植酷似西瓜的樹,三年掛果一次,每斤20元,年賺十幾萬
    西瓜對於大家來說都不陌生,它有這綠綠的外皮紅紅的果肉,吃上一口能止咳降暑,我們認識的西瓜一般都是長在地上,但在江西贛州仁井村的農民尚明西就種植了一種長在樹上的「小西瓜」,三年掛果一次
  • 農民利用大棚種植「冬棗」搶佔市場先機,市場價賣到40元1斤
    說起這個大棚技術,過去在很多農民的心中都屬於高端農業技術,但是這幾年,隨著農業科技的推廣,在我們農村,大棚種植項目是越來越多,不少農民都靠大棚種植走上了致富之路。餘家嘴村的農民梁大哥就利用大棚種植冬棗,提前搶佔市場,市場價每斤40元還供不應求。
  • 農民種植「水果之首」畝產1500斤,一斤60元,年賺幾十萬!
    櫻桃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不但營養健康而且很貴,是高檔水果中的一類,被人們稱之為「水果之王」,現在正是櫻桃成熟季節,我們常見的櫻桃顏色一般都是深紅色的, 廣西漿田村的農民江小黑就種植了一種「黃色」櫻桃,一斤價值60元,畝產1500斤,年賺幾十萬!
  • 農村一種懶人農作物,以前不值錢,現在種植5畝收入24000元
    我們知道如今在農村農民朋友們有各種各樣的種植項目可以選擇,這些種植項目有傳統的瓜果蔬菜,也有很多是中藥材,因為現在國家對農村的政策是越來越好,吸引了不少農民朋友回鄉創業。不少農民也通過這些種植項目走上了致富之路。
  • 農村有種懶人種植模式,一年只種一季,收入與兩季差不多
    最近通過皖北農村的「草根形象」發現,麥茬後的玉米還沒有完全成熟,但部分土地已經深度耕種,準備下一季種植。在農村,很多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家裡的土地一般都是用最簡單的方式種植,比如一年兩季種小麥玉米。這種方式特別適合收割機養殖,留在農村的老年父母很容易應付。
  • 農民種植這種渾身帶刺的水果,畝產4000斤,年收入超十萬元
    現已進入初夏季節,各種水果陸續從村裡運到了城裡。近些年來,水果市場的需求量加大,為農民帶來了很多商機。對於以種地為主的農民來說,選擇種植水果也是一種增加收入的方法。南方某省農村的王大爺快60歲了,今年種植了這種渾身帶刺的水果,畝產4000斤,收入近十萬。
  • 農村老家有幾畝地,種植幾種特色水果,來年畝收入3-5萬
    釋迦果:為熱帶水果,畝產約500斤左右,市場價格每斤35元左右。一、白獼猴桃花粉是紅色的,果子雪白,果肉碧綠,非常爽甜可口,單果重130克左右,VC的含量超過任何一種獼猴桃,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每100克的果肉裡含1200毫克左右,高於中華獼猴桃10倍左右,還富含鉀元素,是一種營養高度集中的水果。
  • 山西農民8畝小樹林扔掉20年,現今坐在地頭收門票,看美成啥樣
    故事要從上個世紀的1996年說起,當地農村搞產業調整,有人在農村推廣銀杏樹種植,卓大哥和本村五六位農民也種植上了銀杏樹,他在自家的8畝承包地裡栽種了1400棵,沒有想到銀杏樹發木生長很慢,農民們也不會深加工更沒有人能跑市場去搞銷售,所以三五年的時間就沒有經濟效益,大家都陸續毀掉了樹木改種蘋果了。圖為4個美女在林子裡拍抖音。
  • 這種酷似西瓜的「它」,三年才結一次果,農民賣到每斤20
    那西瓜對於大家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可平時我們吃的西瓜都是很大的,而且我們平時吃的西瓜都是長在地上,但是在江西贛州一位農民他就種植了一種長在樹上的迷你小西瓜。而這種小西瓜三年才結一次果,每斤賣到20元,每年靠它賺上十幾萬!大家可以看圖中,這個就是農民大哥種植所謂的小西瓜。
  • 農民山頭種植半米高的它,年收入上百萬,帶村民脫貧致富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農民的生活水平與經濟文化也在不斷的提升。在黨領導的提倡和幫助下利用優勢的山地種植有「錢」途的農業,帶領了許多的農民脫貧致富,奔向小康生活。俗話說,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家在湖南山羊衝村的一農民廖大哥,正反應出了這句話的真實性,因當地都是山嶺幾乎沒有平原,廖大哥就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優勢地裡分別在幾個山頭上種植了綠茶,不僅讓自己發家致富年入上百萬,還幫助了附近的村民一起脫貧致富。
  • 一斤15元,農民跟風種植,如今只見草不見樹,不掙錢是有原因的
    導語:一斤15元,農民跟風種植,如今只見草不見樹,不掙錢是有原因的。如今農村的土地上不再只能看見糧食,還能看見一些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因為蔬菜和水果的價格要比糧食貴,所以農民種地也能獲得更多的利潤。蔬菜和水果對土地和技術的要求不高,大部分農民都能種植,不過一些特殊的經濟作物並不是人人都能種的,比如筆者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油桐樹,就比較特殊。一斤15元,農民跟風種植。
  • 一加三的種植模式每畝可賺10萬元以上,是農民最信任的種植模式
    農村種植玉米和小麥佔總面積的67.52萬畝。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土地越來越重要。一些農民用小麥和玉米種更多的作物,種植更多的作物,增加收入。農民們稱之為「一加三套種植」模式,比原來的單作多賺了好幾倍的錢。讓我們分析一下1+3模式。
  • 農民種植新型「紫番茄」畝產3000斤,每斤3元,年賺幾十萬!
    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在過去很多種植戶為了產量高、賣相好,會對一些農作物進行一些催熟、打藥、甚至轉基因等方法來打進市場,如今導致很多消費者購買時都會顧慮很多,而且也讓很多無辜農民種植的農作物難以得到消費者認可導致銷售不出去;在廣西玉林康田村的農民柳長學
  • 南方農村的一種常見野果!畝產可達2500公斤,每斤收購價高達3元
    在我國南方,比如閩南、廣西、雲南等地,有一種野果子,曾經也和其他的野果子一樣,只有當地的農民知道是個美味,但是經過人工培育之後,如今已成為了大眾熟知的新型水果,它就是被油柑,也被稱為牛柑子或餘柑子。但是,當你咬上一口就會發現,長得好吃並不是真的好吃,因為油柑的口感是苦澀的,並且是大多數人都不能接收的苦。可是當你咬第二口時,反而感覺它美妙的清甜,越嚼越有味道,並且嘴裡會產生回甘,之後喝水都是甜絲絲的,相當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