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小吃
已經是一種在當地的飲食文化
絕非只是在三餐之間填飽肚子
追求不餓肚子的層次了
你都吃過哪幾樣呢?
特色小吃是中國飲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並成為中國飲食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特色小吃通常就地取材,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
河北地處華北平原北部,環抱京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風俗孕育了璀璨的飲食文化。河北小吃的特點是選料廣泛,口味多樣,以鹹鮮、清香為主,烹調方法也各具特色。
01
保定白運章包子
簡介:白運章包子鋪是名聲遐邇的中華老字號,創建於1919年,是白運章師傅以自已的名字開設的一家包子鋪。1958年,在全國大中城市包子質量評比中,白運章包子與天津「狗不理」包子雙雙奪魁。
製作方法:白運章包子由回族麵食廚師白運章創製。包子以鮮牛肉澆餡,拌以多種調料、佐料、切碎擠幹的菜料,麵粉作皮,包餡,蒸熟。皮薄、邊窄、餡大、油香、形美,隔皮見餡,由餡成丸,入口噴香。包子的特點是皮薄有筋道,肉餡鮮香,回味無窮。
02
南沙餅
簡介:南沙餅又名八勾糖餅,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名點,屬於河北承德小吃。南沙餅口味酥脆、香甜、爽口,迄今已有500餘年製作歷史。
製作做法:南沙餅以白糖、青紅絲、瓜子仁、核桃仁及調料作餡,以麵粉、蕎麥粉和面,包餡成型,烙制而成。
03
白肉罩火燒
簡介:白肉罩火燒,是河北保定的漢族名吃之一,起源於清末,在中華旅行社出版的《中華小吃》中,它赫然醒目。它還是保定名樓義春樓的主要名吃之一。白肉罩火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又不含過多的脂肪,是一種又解饞又健康的食品。
製作方法:製作白肉罩火燒,須挑選新鮮的豬肉,經反覆衝洗熬製,並將煮熟的肉片切成薄片,再配以撕成彩雲狀的火燒,用開過頭湯反覆澆制而成。它的吃法講究三吃六味,即以白肉罩火燒配合不同的輔料,便可以吃出不同的風味來,吃後讓人回味無窮。
04
黃驊燒餅
簡介:吊爐原稱千層吊爐燒餅,燒餅製作技藝是黃驊市后街村穆斯林獨特的民間傳統麵食製作技藝,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傳承下來,至今已有120年歷史。
製作方法:製作燒餅,要用1斤油和2斤面,加鹽或白糖做成油酥面,然後用白面按一定比例,加上發麵,加水和成皮面,然後再用皮麵包油酥面,包好後揪成小劑,揉成小桃形,粘上麻仁按扁,形狀或圓或方均可,入爐烤熟,熟後即食。
05
河間驢肉火燒
簡介:河間驢肉火燒是河北省河間市漢族傳統名吃。眾多驢肉火燒中,數河間的驢肉火燒為上品。河間府在古代就是水草豐美之地,出產的驢肉也格外鮮美。河間驢肉火燒的味道是外熱裡爽,清爽醇香。
製作方法:火燒是死面火燒,揉好面後,拉成長條,塗上油,再合上兩折,放到特製的爐灶裡烤制好。做好的火燒有一層酥脆的外皮,咬到嘴裡十分得香脆。驢肉火燒好不好吃,關鍵在香燜而不在肉。選好特製的驢肉後,劃開火燒的一邊,把驢肉、香腸、燜子、青椒等塞入火燒裡邊。一個香噴噴的驢肉火燒便大功告成。
06
曲周曲面
簡介:曲面產於河北曲周,是雜麵的一種,是曲周特產之一。曲條細如絲,色澤淡黃,煮熟後具有果子露香味,入口柔滑,咀嚼筋韌。質疏散不粘連,耐貯存,便攜帶。曲面為高蛋白營養食品,極宜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患者及年老體弱者食用。
製作方法:曲面取綠豆、黃豆、冬小麥三種主料,按一定比例磨成細粉,合置盆中,拌入雞蛋清與芝麻香油,調和成面塊;揉和約半小時以上,使之成為軟、柔、韌兼備的熟面,再用純綠豆粉做鋪面,用麵杖擀壓成薄片,以快刀切為粗細一致的細條,最後按規格斷攏成把,成為成品。
07
臨西二哥卷餅
簡介:二哥卷餅品種有為牛肉土豆絲餅卷、土豆餅卷、豆芽餅卷、牛肉罩餅、驢肉餅卷、剔骨肉餅卷、豬頭肉餅卷等多,卷餅清香不膩、綿軟適口、營養豐富、老少皆宜。2005年6月,由眾多部門專家考察審定榮獲河北名吃稱號。
製作方法:臨西二哥卷餅主要原料是麵粉、肉和食用油等,但在製作工藝上極為精良,首先麵粉的選擇及用水的溫度,和面的水溫及醒面的時間均有嚴格的要求。
面下鍋烙制時就會有面香溢出,成品薄如紙張,色澤鮮明,吃起來綿軟非凡,香濃適口。而牛肉的燉製更是二哥餅卷肉的重中之重。從牛肉的選擇到牛肉的泡製時間再到燉製的火候大小,都有明確規定及講究。做好的牛肉餅卷清香不膩、綿軟適口、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08
餎餷
簡介:餎餷又稱咯扎,是唐山的漢族麵食小吃,用豆面做成餅形,切成塊,熬菜吃、炸著吃或炒菜吃。是百姓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迎來送往的必備之物。在當地,甚至還有「不吃咯扎宴,不算到唐山」的說法。
製作方法:人們把精選的綠豆用水發泡,漂去豆皮,然後用水磨成汁,再過濾去渣,經過三次去毛漿,待成潔白的澱粉後,再兌好汁,攪成漿糊狀,用尖鍋緩火攤製成圓形薄片,一張餎餷就做成了。
09
薛家窩頭
簡介:薛家窩頭,清香四溢,綿甜可口遠近馳名,至今已有三百年的歷史。食用後有降低血脂、膽固醇、高血壓及防治糖尿病的作用,經常食用能調節人的中樞神經及新陳代謝機能。
製作方法:薛家窩頭原料採選嚴格,所用的黃豆和糜子,全部來自於無公害種植基地,手工精挑細選。磨好的面,時間不能放的過久。在常溫條件下,夏天要隨磨隨蒸,不能隔夜,冬天最多放置兩三天。蒸製火候也要掌握得恰到好處,稍有偏頗,就難以達到好的效果。剛出屜的窩頭要色澤黃潤,看似罩著一層透明的膜,光亮油潤,氣味清香,入口細膩爽滑才夠標準。
10
桲欏餅
簡介:桲欏葉餅是最具秦皇島特色的一種綠色食品。做好的桲鑼餅,散發著淡淡馨香的桲欏葉餅賞心悅目,鮮美可口,是中外遊人爭相品嘗的一道特色食品。
製作方法:首先做餡,最具代表性的是三鮮餡,三鮮餡主料有對蝦、雞蛋、肉丁和韭菜;隨後將桲欏葉剪成圓形或橢圓形,再用澱粉和面做成薄薄的餃子皮狀,平鋪在桲欏葉上,然後放餡;最後兩面合起為半圓形的桲欏葉餅,上鍋蒸熟,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