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夏朝是中國目前記載的第一個王朝。而作為第一代,距離我們現在是為遙遠,所以,相關的文獻資料也相當匱乏。不要說酒文化,就是基本的歷史線索,都是斷斷續續的。後世人也只能從後來的許多資料裡,零星地對夏朝酒文化作一些現代人的推測與探究。
獸形灰陶鬹 口徑5.4釐米、長26釐米、通高21.5釐米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
研究夏朝的酒文化,首先得搞清楚幾千年前的夏朝在哪兒?而那個地方出土過什麼東西?關於釀酒的原材料和喝酒的酒器有沒有出現過,以及那個時候的人對待酒是什麼樣的一種態度等等。
銅斝 高30.5釐米、口徑17-18釐米 距今3600年左右的二里頭文化
1、幾千年前的夏朝在哪兒呢?我們只能管中窺豹根據相關資料來確定夏朝的勢力範圍。《逸周書·度邑》記載:「自雒汭(ruì)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這就說明夏朝的中心區域在今河南的伊、洛、穎、汝四水流域。北到山西南部,東到山東西部,南面靠近淮河,這些都是夏朝的勢力範圍。
豬形灰陶鬹 長21.5釐米、通高18.5釐米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
2、在夏朝的勢力範圍內,考古學家在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的一些灰坑裡發現了很多碳化的粟粒;在安徽巢湖附近的含山大城墩遺址第一期文化層中,發現了碳化稻穀,經鑑定為秈稻和粳稻,碳14測定年代距今3600±125年。這些發現為夏朝釀酒中需要的原材料提供了基礎。
灰陶大酒尊 口徑30釐米 高59.5釐米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晚期
3、夏朝已經出現了精美的酒器。《韓非子·十過》說禹作器皿而言「觴酌有採,而樽俎有飾。」這就表明了當時的酒器不但講究實用,還注重藝術裝飾。夏初時的酒器以陶製品為多,那個時候的酒器有鬹(規音)、盉(禾音)、觚(孤音)等。後來,才開始出現青銅酒器。在從出土的墓葬禮器排列來看,每以盉與爵配套(盉用於溫酒和調酒之厚薄的,爵是飲酒器。)由些可以看出當時飲酒需要這兩種酒器才能完成。
管流爵 高17釐米 夏商周時期酒器
4、有了釀酒的原料,有了飲酒的器具,就該輪到喝酒的人了。《孟子·離婁下》云:「禹惡旨酒而好善言」,這就說明了大禹不喜歡飲酒而喜歡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言論。這就與之前談到的「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聯繫上了。
二里頭文化示意圖
那個時候,先賢大禹就有超前的眼光,認為酒必誤國,所以疏遠儀狄。可是後來,先賢還是沒有料到自己的子孫後代,真有一個人就因為酒而丟了天下,這個人就是夏桀。《夏書·五子之歌》裡面就提到:色荒、禽荒、甘酒、嗜音和峻宇雕牆這五種東西,有一種都足以滅國。而夏桀卻「不率先王之明德,荒耽於酒、淫佚於樂,德昏政亂。「,而且還有「桀為天下,酒濁殺人」這樣的記載來說明了桀的殘暴。這種情況,天下不滅亡才怪了,正應了那句」上帝要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的話。
5、夏朝的滅亡雖然與釀酒業的發展以及夏桀「荒耽於酒、淫佚於樂「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不管任何朝代,都逃避不了事物的興衰更迭,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所以後人便用《夏書·五子之歌》裡的四個字來總結了夏朝人對酒的態度:甘酒嗜音,這也是對夏代酒文化最為精闢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