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民營醫院板塊估值存提升空間

2020-12-15 東方財富網

  在港交所掛牌的民營醫院概念股華翰生物製藥(0587.HK)2月12日以來其股價已累計上漲16.88%。內地相關扶持政策可能出臺的預期同樣導致港股同一板塊中的鳳凰醫療(1515.HK)和復星醫藥 (2196.HK)等走強。

  分析人士指出,在滬港通背景下,港股民營醫院板塊與A股相關板塊相比,估值更具吸引力,未來的投資價值不容小覷。

  估值具備吸引力

  去年,國務院出臺多項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創辦醫院,並提出2015年民營醫院服務量的佔比要達到20%,另外允許醫師到不同機構「多點執業」,支持民營醫療行業發展的政策面基礎已然確立。

  截至目前,香港第一家純民營醫院概念的上市公司鳳凰醫療,其託管加收購的大型二、三甲醫院總數已達5家,以IOT的模式提供醫療機構管理,以及對醫療機構提供藥品、器械及耗材,目前該公司正在積極拓展醫療服務業務。其TTM市盈率為72倍。

  該行業的後起之秀是華翰生物製藥,其床位數規模目前已接近鳳凰醫療。並且其現有業務均呈現穩定增長態勢。財報顯示,2014至2015財年上半年華翰生物製藥公司淨利潤為2.989億港元,同比增長20.9%,TTM市盈率為22.5倍。該公司年報披露,醫療服務業將會成為華翰生物製藥2015年重要的利潤增長點。其核心競爭優勢在於,該公司不僅為當地公立醫院引進先進醫療設備和診療技術,緩解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還積極發展包括幹細胞存儲庫、胎盤血蛋白等血液製品生產基地、抗衰中心等新業務。

  此外,內地醫藥巨頭復星醫藥目前TTM市盈率為17.9倍,目前醫療服務業務佔集團總收入的10%。齊魯國際預計,其醫療服務業務佔比未來將會繼續擴大。該公司此前以收購民營的營利性醫院為主要併購方式,而去年其開始積極進入公立醫院領域,加快醫療服務業的布局。

  相比之下,A股民營醫院板塊中的愛爾眼科 (300015)、恆康醫療 (002219)、金陵藥業 (000919)的TTM市盈率分別為69.3、65.8和37.1倍。

  醫療服務業增長有望提速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醫療服務的增長要高於製藥行業,加上民資改善公立醫院的運營效率,配合供應鏈管理,民營醫院的潛在盈利能力不容忽視。

  華安證券指出,通過提升醫療服務的價格,提升服務收入在醫藥總收入中的比重,降低藥品收入比重及醫院對藥品收入的依賴,可從根本上改變「以藥養醫」的模式。醫療服務價格的上升,將改善醫院的收入結構,並提升醫院的利潤率。

  事實上,近年來民營醫院在內地的增長十分強勁。花旗銀行指出,截至2014年9月,中國內地民營醫院達到11963家,同比增長10.8%,佔全國醫院總數的47.3%。

  與此同時,醫療行業的總需求預計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安信國際研報指出,2000年以來,國內年度診療人次增長超過2倍,近幾年的增速也保持在8%至10%區間。此外,老齡化和醫保等因素,也是未來提升該行業保持需求穩定增長的支撐點。

  此外,內地的醫療設施和醫護人員配備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為滿足不斷增長的行業需求,安信國際認為,內地應增加醫療服務行業的投資。同時,內地已明確提出要把醫療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自2萬億元人民幣提升至8萬億元人民幣,因此該行業未來具備較大的增長空間。

(責任編輯:DF155)

相關焦點

  • 港股研報乾貨專享:港股仍處於階段性穩定狀態!消費板塊有啟動跡象
    第一上海:料港股總體穩好發展狀態第一上海指出,目前,在經濟復甦的預期支持下,相信對於股市尤其是在回整時可以帶來承接力,估計港股總體穩好發展狀態可以保存下來,而恆指的中短期承接區維持在25500至26000點之間,對於預期未有過高、估值合理的價值股,建議可以優先關注。
  • 中信證券:預計港股在明年的配置性價比依然凸顯,建議關注大金融板塊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稱,今年4季度以來,港股持續跑贏A股。港股的指數權重中,順周期板塊比重更大,人民幣匯率企穩也意味著基本面相同但估值更低的港股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大幅上升。順周期行情下,得益於A/H溢價持續回落和極高的金融行業佔比,我們預計港股在明年的配置性價比依然凸顯,對比A股的順周期品種,建議關注兩大主線:1)估值處於絕對低位的大金融板塊;2)受益疫情改善、需求拉動板塊,包括:新基建、工程機械、交運和博彩等。
  • 港股配置價值凸顯 完成起跳前準備
    隨著中概股陸續赴港上市,以及新經濟板塊在港股市場佔比逐漸提升,港股通當中的一些優質公司已具備「戴維斯雙擊」的潛在特點,值得中長期配置。估值是硬道理港股的市場表現,對經濟基本面有更大的依從性。2018年,恆指從33484點一路向下,海外資金的流出帶來港股的估值折價。
  • 南向資金大手筆「買買買」 港股估值優勢顯現
    多家機構人士指出,當前港股市場對資金的吸引力已開始體現,伴隨基本面持續向好、市場新經濟投資標的增加,未來港股估值仍有抬升空間。南向資金今年開啟大手筆「買買買」模式,資金南下流入港股市場的總額達歷年最高水平。數據顯示,南向資金今年以來淨買入港股達5355.27億元,2019年的淨買入金額僅為2224.37億元。
  • 中信證券:順周期行情下大金融板塊將成港股核心驅動力
    中信證券指出,順周期行情下大金融板塊將成港股核心驅動力。目前來看,港股銀行業PB僅0.52倍,即便估值修復至歷史均值以下一倍標準差的水平仍意味著20%左右的上漲空間。考慮到2020年LPR下行、撥備計提力度加大,以及「讓利實體經濟」對銀行業績的影響料將不會延續到2021年,經濟不斷修復也將明顯改善銀行資產質量。
  • 港股教育板塊「三劍客」:中國東方教育(00667)、新東方在線(01797...
    投資要點教育板塊是港股通投資者比較青睞的投資領域,主要原因在於:1)與A股相比,港股教育公司質地更加純正;2)由於政策原因,學校資產較難實現A股IPO,港股教育資產具備極強稀缺性;3)與A股相比,港股教育標的估值較低,存在明顯的估值優勢。
  • 【港股通微課堂】專家乾貨揭秘選股邏輯 後市看好五大板塊
    大部分企業缺少流動性(通過計算每月的日均成交量可知),所以選擇有流動性的股票去交易,是投資港股的必要條件之一。炒港股最關鍵是要看這個公司股票是否具備一定的流動性,這和A股有很大區別。A股是買了就能賣出去,而港股小市值股票在購買之後,很可能就沒有接盤的了。港股大部分都是機構投資者參與,無論對企業的基本面,還是宏觀研究,還是市場研判都需要把自己提升一個平臺,才可以與他們做對手盤。
  • 中金:A股成交量可能還有上升空間 不宜放棄新經濟板塊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王漢鋒周三A股繼續大漲,券商依然是領漲板塊之一。港股也較為活躍,雖然恒生指數上漲幅度溫和,但新經濟板塊如科技、消費等繼續大漲,券商、保險及落後的原材料板塊也大幅補漲。更多的其他老經濟板塊的表現,則需要看經濟復甦的進度,股價表現彈性可能暫時不如上述幾個板塊。3、「新經濟」板塊要全部放棄了嗎?不建議。我們在「3000點之問」快評中提示雖然老經濟部分板塊可能會補漲,但新經濟板塊也不要大幅放棄。我們上半年持續強調「新經濟」是主線,消費、醫藥、科技及先進位造等「新經濟」板塊也大幅領漲A股及港股。
  • 南北向資金逆轉 新經濟板塊引領港股新航向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額已超過6100億港元,遠超港股通開通以來各年度水平。特別是7月份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明顯高於北向資金,AH溢價指數也在最近兩個月保持相對弱勢,資金出現持續流入港股的跡象。  當前,騰訊、美團、阿里、京東、小米等新經濟股在港股中地位舉足輕重,恆指結構已經在改變。
  • 港股研報乾貨專享:本地股望走出估值修復行情這一行業插上想像力翅膀
    一、讀研報·市場艾德證券:香港本地股有望走出估值修復行情艾德證券分析,國際局勢有望緩解,香港本地股有望走出估值修復行情,從而推動恒生指數再度上漲,近期關注香港本地股、航空股、博彩股和周期股的投資機會。招銀國際:港股短期將缺乏方向感招銀國際表示,美股在感思節假期前表現疲弱,而且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自7月以來連續兩周增加,預示新一波裁員潮將至,道指及標指下挫。港股升至八個月的高位,短期將缺乏方向感,料今天港股將在26500-26800點上落。
  • 港股年度回顧與展望
    其次,社會治安的波動,引發了港股的拋售潮,進一步壓制了恒生指數的估值。展望2021年,平安證券認為,在全球經濟復甦帶動周期藍籌盈利改善的背景下,順應弱美元下國際資本加大對新興市場優質資產配置的趨勢,港股市場有望迎來指數走牛的一年。究其原因:首先,全球經濟的漸次復甦,將驅動港股的業績回升。
  • 瑞信下半年投資展望:看好A股消費、科技新經濟板塊,港股將繼續反彈
    來源:財聯社6月23日,瑞信在發布的一份2020年下半年投資展望中稱,就中國股市而言,我們看好消費和技術等受益於國內復甦的新經濟板塊。隨著中國經濟復甦,與內地經濟緊貼的香港經濟也會展現出更好的韌性,港股也將繼續反彈。
  • 港股估值窪地如何把握?永贏基金晏青高勝率出擊成長股
    要買到高勝率股票,如何估值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股票投資也是一個偏量化的東西,不能在估值太貴的時候買入。」晏青也指出,不同的資產在不同階段的估值方式是不一樣的。比如,網際網路公司的(成長)空間大、持續性好,但成長的路徑是曲折的,有時加速、有時降速。
  • 南向資金兇猛 張坤、謝治宇等大佬加倉 布局港股...
    興證全球基金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宜也在三季度增加了港股配置比例,前十大重倉股中除了二季度已經持有的美團點評和騰訊控股外,三季度還買入比亞迪股份。前海開源滬港深價值精選的港股配置比例更是從二季度末的4.81%提升至三季度末的37.06%。
  • 敏實集團:A股上市計劃提上日程,多重因素驅動估值再提升
    公司董事會已批准A股上市初步建議,但尚未通過有關建議發行的其他方案,尚未向監管機枃遞交任何申請,最終能否發行仍存不確定性。我們認為董事會批准代表A股上市計劃已提上日程,正在逐步推進中。擬發行A股股份與當前港股上市普通股具有相同權益,包括同等投票權、股息及資產回報權,公司建議發行規模(含超額配股權)不超過建議發行項下配發人民幣股份擴大後的已發行股份的15%,募集資金初步計劃圍繞公司主營業務使用。
  • 南向資金兇猛 淨買入港股創歷年新高
    機構人士指出,目前港股相較於A股的「性價比」突出,港股優質資產數量不斷增加,疊加企業盈利回升和資金持續流入,港股長期估值折價及賺錢效應不足的局面有望改變,港股明年的投資機會值得期待。前海開源滬港深價值精選的港股配置比例更是從第二季度末的4.81%提升至第三季度末的37.06%。  此外,還有多家公司基金布局,正在或即將發行滬港深基金。創金合信基金正在發行創金合信港股通量化,德邦基金、南方基金即將發行德邦滬港深龍頭、南方滬港深核心優勢。
  • 中信證券:從A/H折溢價看港股順周期行情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信證券今年4季度以來,港股持續跑贏A股。港股的指數權重中,順周期板塊比重更大,人民幣匯率企穩也意味著基本面相同但估值更低的港股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大幅上升。順周期行情下,得益於A/H溢價持續回落和極高的金融行業佔比,我們預計港股在明年的配置性價比依然凸顯,對比A股的順周期品種,建議關注兩大主線:1)估值處於絕對低位的大金融板塊;2)受益疫情改善、需求拉動板塊,包括:新基建、工程機械、交運和博彩等。 ▍港股市場:順周期從「拖累」轉化為「催化」。
  • 中金:港股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大變局」,可關注這四大趨勢_鳳凰網
    回歸原因: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更大的估值提升空間和複雜國際形勢促使中概股回歸2018年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特別增設海外中資股赴港上市的新渠道。該新規(將在下節詳述)為香港市場開啟了新篇章,吸引在納斯達克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資企業(尤其是「新經濟」板塊企業)的目光,制度改革為中概股回歸中國市場開闢了通道。
  • ...關注業績增長確定性較強,估值具備提升空間的公司。站在當前,多...
    環保業績向好趨勢明確,擁抱行業新政策、新機遇;② 關注業績增長確定性較強,估值具備提升空間的公司。站在當前,多家固廢公司具備較強業績確定性和估值吸引力:中再資環(供銷總社體系下家電拆解平臺,享受最新政策帶來的市佔率提升,拆解結構優化改善盈利);③ 旺能環境(被低估的固廢純運營公司,進入業績加速釋放期);④ 盈峰環境(環衛設備龍頭進軍環服優勢明顯,新能源設備打開成長新賽道);⑤ 瀚藍環境(固廢板塊增速亮眼,可轉債落地加速布局全產業鏈條);⑥ 維爾利(溼垃圾龍頭,垃圾分類開啟高成長之路);⑦ 聯美控股
  • 港股早知道:港交所休市一天
    此外,進一步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鐵路項目建設以及鐵路客貨站場經營開發、快遞物流等業務經營。  港交所:10月26日周一,中國香港交易所因重陽節翌日,休市一天。,原因在於恆指成份股仍以傳統行業藍籌公司為主,而恰好該等公司在目前疫情期間估值處於顯著低位,待世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傳統行業公司業績得到回升,估值將得到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