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瓜品質優良,早熟、產量高和經濟效益明顯,與國內常規品種比較,日本南瓜可提早上市7~8天,畝產量可達3000~3500千克,每畝收益可高達6000以上,目前市場上較受歡迎的日本青皮南瓜主要有錦慄、錦元、甘慄、慄子等;紅皮南瓜主要有東升、紅粟、橘紅等。日本南瓜對土壤、氣候要求不嚴,適應性很強,適合我國各保護地特早熟栽培和春夏露地栽培。
一,播種育笛
種子處理和消毒。可採用藥劑消毒和熱水消毒。藥劑消毒是用100倍福馬林浸種1小時。熱水消毒一般與浸種同時進行,方法是把種子放入盆內,隨後倒入80~90℃熱水,立即攪動5秒鐘左右,倒入涼水使水溫降至55℃左右,讓其自然冷卻,再浸種2~3小時2.催芽,南瓜種子的發芽適溫為28~30℃,有條件者可用恆溫發芽箱催芽,保持溫度28~30℃。催芽過程中,每天需檢查23次,並用30℃溫水淋洗種子。種子胚根露白0.3釐米時,即可進行播種。
3.播種適期。保護地栽培一般在12月下旬至1月上句播種育第,2月中下句定植,高山南瓜一般在5月中下句播種育苗,6月上句定植。秋南瓜一般在8月上旬播種育苗,8月下句定植。
4.假植育苗。當種子胚芽長05釐米時,即可假植到營養體或育苗盤中,每個營養缽或穴位假植一株。冬季育苗應在大棚中進行,大棚內還需用拱棚保溫,溫度控制在白天20~25℃,晚上15~20℃為宜。春季保護地栽培苗齡一般以40天左右為宜,高山栽培和秋季栽培苗齡以20天左右為適
二、定植南瓜主要採用搭架栽培(吊蔓栽培)或爬地式栽培。春季保護地一般採用搭架栽培,搭架栽培又有單蔓栽培和雙蔓栽培之分。搭架栽培畦寬1.6-1.8米,雙行定植,單蔓整枝栽培株距0.5米:雙蔓整枝裁培株距0.8~0.9米。爬地式栽培由於單位面積產量較低,果實著色不均勻,且影響南瓜商品性,故不宜推廣。
三,田間管理1.定植後的管理。定植後一周內要密閉小拱棚,保溫、保溼促成活,秧苗成活後要逐漸打開拱棚,儘量增加光照,陰雨天以保溫為主,碰到7~10天以上連續陰雨天,要適度揭膜通風,隨著氣溫回升,做好防高溫燒苗工作。定植一周後,則結合施苗肥進行松土除草。當開始爬蔓時,耙平行間,再次清除雜草,瓜蔓鋪滿畦面就停止鬆土,一般需鬆土3~4次。2.整枝和定蔓。整枝和定蔓的目的是改善光照與通風條件,使植株營養物質合理分配,提高坐果率,並方使管理,有利於集中上市和提高產量。特別是春季保護地栽培由於密度大,春季陰雨天較多,整枝、定蔓顯得尤其重要。整枝方式一般分單蔓整枝和雙蔓整枝。單蔓整枝利用主蔓結瓜,摘除所有子蔓,每株結瓜3~4個,待第3或第4個瓜坐果後上留3~4葉打頂。雙蔓整枝當瓜苗有6~7片真葉時摘心,使其發生子蔓,保留最健壯的2個子蔓,每條子蔓上留2~3個瓜。等第3個瓜坐果後上留3~4片葉打頂。定蔓一般在整枝後進行,瓜蔓長25釐米時開始定蔓。目的一是固定植株,減少葉片互相摩擦產生扭傷、擦傷或折斷瓜蔓和幼瓜二是將植株均勻分布于田間,充分利用空間和陽光。定蔓方法是均勻平放瓜蔓,用10釐米長的小竹片壓住蔓插入土中或用土塊壓住,壓蔓最好在下午進行,此時瓜蔓柔軟不易折斷。
3.人工授粉。春季保護地栽培南瓜,早期雌花分化雖多,但在雌花開放時,尚無雄花,雌花無法受精坐果,有的雖有雄花開放,但氣溫太低,雄花無花粉或花粉缺乏活力,無法進行授粉坐果。開花期如遇高溫或多雨季節,也會發生授粉不良而不易坐果,從而影響早熟和產量的提高,所以要用結瓜靈、萘乙酸等激素搽抹雌花,促使坐果。待花發育正常後,對其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其方法是:採摘當天開放的雄花,除去花冠,將花蕊直接接觸雌花柱頭上,授粉後用紙袋套花,以避雨淋,通常要在早晨9時以前進行。
四、肥水管理南瓜吸肥力強、耐肥,栽培時要施足基肥,重施膨大肥,少施氮肥。追肥時要以速效磷、鉀肥為主,一般追肥三次。第一次追肥:定植後7~10天,每畝施複合肥10~15千克:第二次追肥:蔓長35釐米時,每畝施複合肥10~15千克;第三次追肥:瓜膨大期進行,每畝施複合肥20千克。同時,在生長中後期可採用葉面肥噴施2~3次,也可用0.3%~0.4%的磷酸二氫鉀等肥料噴施。
五、病蟲防治南瓜的害蟲主要有蚜蟲、潛葉蠅、薊馬、白粉蝨、蟎類,病害以病毒病、白粉病為主。病蟲害的防治應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病毒病可用病毒A50070倍液噴霧:白粉病可用安福100倍液、15%的粉鏽寧可溼性粉劑2500倍液或30%DT膠懸劑500倍液等噴霧防治:蚜蟲、白粉蝨可用艾美樂1000倍液或生物殺蟲劑蘇特靈25克對水15千克葉面噴霧;潛葉蠅可用愛福丁1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薊馬、蟎類可用1%殺蟲素2000倍液噴霧防治。
六、遁射釆收日本南瓜的食用適期為老熟期,愈老熟粉質愈高,愈耐貯藏。但是成熟果若太晚採收,會影響其他幼果的發育,因此適當的成熟期即可採收,不一定等到完全老熟,一般授粉後的40~45天為採收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