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疫後文旅產業關鍵詞和新特徵

2021-02-07 中科博道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在線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報告指出,國內市場是疫情常態化下旅遊振興的基礎支撐。報告對2020年下半年旅遊經濟運行持「相對樂觀」預期,旅遊市場將呈現W型恢復增長態勢。


該報告清晰直觀地展現了2020年新冠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旅遊業恢復與振興態勢、疫情常態化下行業新特徵,並就2020年發展趨勢提出建議。

1、2020上半年新冠疫情對旅遊業帶來重要影響

關鍵詞:「轉型、自救、流量、智慧化、直播帶貨

從影響程度上,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11.68億人次,同比下降62%,國內旅遊收入0.64萬億元,同比下降77%。從影響方式上,產業層面「轉型、自救、流量、智慧化、直播帶貨」是關鍵詞。疫情影響下一些企業的業務發生變化,積極應對疫情進行自救,比如眾信、凱撒轉為做國內遊;流量運營成為下一個風口,比如蘇心遊、蘇州旅遊、莫愁旅遊等區域性平臺和地方性平臺逐漸發力,國內旅遊市場的產業格局發生變化;疫情推動旅遊業智慧化發展,「無人服務」、「虛擬實境」、「智能導覽」、「數據監測」成為各大旅遊企業和景區智慧旅遊建設的基本要求;隨著攜程、巔峰、驢媽媽和眾多旅行服務商,以及越來越多的市長、廳長和縣長等地方政府領導人加入到「種草」行列,2020年儼然已經成為「旅遊直播元年」。從消費行為上來看,「無接觸度假、近郊遊、預約遊覽」是關鍵詞。近郊遊成為遊客首選,調查數據顯示端午節期間遊客平均出遊半徑111.5公裡,目的地遊憩平均半徑13.5公裡;常態化疫情防控、實名預約等要求,使預約遊覽成為遊客的新習慣,調查數據顯示,勞動節假期通過預約遊覽景區的遊客比例達77.4%。


2、恢復與振興: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基本面未變。旅遊接待規模保持穩固增長,2011年的26.41億人次,增長到2019的60.06億人次,總體增幅127.41%,平均增幅10.96%旅遊收入規模保持穩固增長,收入規模從2011年1.93萬億,增長到2019年的5.73萬億,總體增幅196.89%,平均增幅11.29%。


市場下沉和消費升級讓國內旅遊消費基本面更加穩固。旅遊消費的持續增長詮釋了源動力。攜程《2019國民旅遊消費報告》指出,旅遊消費人群開始向更為遼闊的三四線城市擴散。其中,泰安、張家界、義烏等城市消費潛力持續釋放,2019年人均消費同比增長50%以上。市場主體的布局下沉帶來了新活力。截止到2020年8月底,在營建的漢庭酒店新項目裡,有60%在三、四、五線城市。文化參與度穩步提升,賦能文化和旅遊消費升級。專項調查顯示,2019年國慶假日期間,66.4%的遊客參觀了人文化和旅遊遊景點。銀聯商務數據顯示,2019年國慶假日期間重點博物館、大型主題樂園、古街與古鎮為全國熱門文化和旅遊景區品類,消費人次同比增長達22.9%。文化活動豐富旅遊市場,文化和旅遊消費增長強勁。


區域旅遊非均衡格局未變,發展趨勢向好。區域間潛在出遊力差距呈現出收斂趨勢。2020年,預測客源地潛在出遊力在東中西三大區域之間的比例大約為6.0:2.6:1.4,即我國的客源市場有60%源自東部地區,26%源自中部地區,14%源自西部地區。從發展趨勢來看,預測東部地區累計潛在出遊力所佔比重由2010年的70.0%下降到2020年的60%,呈現逐年降低趨勢。於此同時,中西部地區所佔比重在不斷升高,累計潛在出遊力所佔比重由2010年的30.0%提升到2020年的40%,區域之間的差距呈現出明顯的收斂趨勢。


受跨省旅遊業務政策影響,行業信心大幅提升。3月12日省內遊恢復後,行業信心開始集聚。歷經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關於旅遊度假等關鍵詞的搜索熱度持續上升,遊客量波動回升。7月14日跨省遊解禁為旅遊市場注入強心劑,恰逢暑期、親子、避暑、商旅出遊旺季,各目的地營銷推介與促銷活動也同期展開,多重利好因素疊加下,旅遊市場加速回暖,旅遊行業復工復業同步進入加速期。第三季度遊客出遊意願達80.22%,同比恢復九成左右。旅行社復工比例接近60%,95%以上的企業表示對旅行社業務的未來保有信心。酒店和景區的復工比例均超出90%。值得關注的是,疫情之後的國內遊復甦路徑是有一定規律的,一般商務遊先恢復、再是近郊休閒、再是探親、再是度假……,因此在復甦的前中期旅行社等獲客量不多有一定必然性。


3、關注行業新特徵助力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新特徵:「房車露營、精緻小團遊、雲導遊」。

房車旅行作為國內新興的旅遊方式,因為私密性及安全性的特點,在疫情期間正以加速的狀態被大家所接受,統計顯示,租車預訂單有10%左右的增長,其中,房車的在線租車成為熱門選擇。上汽大通房車科技有限公司,5、6、7月份的訂單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399%、220%、218%;訂單總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57%。細分領域迎來個性化浪潮,攜程數據顯示5月份以來,選擇一單一團「私家團」產品的比例相比往年提升一倍,差異化、高品質的跟團遊會有更大市場,選擇高端旅行或精選小團的用戶顯著增長;跟隨「雲導遊」來場無接觸之旅。疫情期間,全國多家景區聯合高德地圖,推出「雲導遊」服務,遊客可通過景區隨身聽在線獲取語音講解,通過個人手機、耳機收聽,來場安全、無接觸的文化之旅。


文化休閒訴求日益成為人民生活剛需。文化消費日常化,夜間文化消費持續發力。中國旅遊研究院專項調查顯示,目前國內居民文化消費日常化趨勢顯著,周末文化休閒消費佔比達到60.03%,而節假日僅佔比9.82%。周末夜間文化消費佔周末全天的40%。未來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依然旺盛,文化消費支出預計將持續增長。數據顯示,62.44%的受訪者表示將增加本地文化體驗,57.64%的受訪者表示將增加文化消費支出。本地休閒以商圈為主,異地體驗關注文藝文化。


科技創新助力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省/市科技創新案例。重慶智慧平臺助推行業發展,高新技術強化文化和旅遊建設。數據管控方面推出文化和旅遊大數據「駕駛艙」、文化和旅遊「口袋雲」兩款產品,目標實現隨時隨地一手掌控全市文化和旅遊客流數據、業態指標、異常感知、聯動預警等。雲南區塊鏈賦能文化和旅遊產業,科技革新打造「數字雲南」。這是將區塊鏈應用於稅務領域的一次新探索,也是「一部手機遊雲南」項目和「遊雲南」平臺立足於雲南智慧旅遊場景,助力「數字雲南」建設的又一裡程碑。

 全年旅遊經濟呈「W型」恢復和振興發展態勢將是大概率事件。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綜合考慮宏觀經濟和市場因素,我們對2020年下半年旅遊經濟運行持「相對樂觀」。預計全年國內旅遊人數34.26億人次,同比負增長43%;國內旅遊收入2.76萬億元,同比負增長52%。


政策建議,用好「新基建」等項目穩定旅遊就業,引導旅遊企業理性投資,加大研發創新力度。抓好疫情防控與市場監管,營造安全品質的消費環境。加快「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編制進程,持續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面向全面小康時代的旅遊發展要求,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旅遊發展理論,持續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作為中國旅遊研究院「1+8+X」年度報告書系之一,堅持將前瞻性的政策導向、紮實的市場調研、嚴謹的數據分析、深入的熱點透視相結合,是目前研究中國國內旅遊市場方面最為權威、信息量最為豐富的年度性研究報告,長期以來受到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相關企業、科研機構、國際組織的高度關注。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

編輯整理:中科博道   轉載請註明出處

聲明: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如內容或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後臺,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一圖讀懂:《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


策劃 · 規劃 · 設計 · 運營

致力於打造最優質的文旅創意工作室

www.broadoo.cn

相關焦點

  •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 | 新冠疫情與國內旅遊:衝擊與信心
    2020年9月14日,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助理研究員郭娜博士代表課題組在線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該報告由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組織專家團隊編寫,是自2011年以來連續出版的第10本研究報告。
  • 2019-2020年中國文旅產業發展總報告
    3.重點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4.開始對算法進行監管 三、文旅產業發展與監管趨勢展望 (一)政府監管思路和方法的升級 (二)文旅產業主動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大勢所趨 (三)文旅產業在新冠肺炎疫情後的重生與涅槃 文旅產業是文化與旅遊產業的簡稱。
  •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在線發布
    中國網9月14日訊2020年9月14日,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助理研究員郭娜博士代表課題組在線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該報告由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組織專家團隊編寫,是自2011年以來連續出版的第10本研究報告。
  • 科技創新助力旅遊高質量發展,2020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於9月14日由中國旅遊局發布,報告中展現了新冠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恢復與振興態勢,總結了疫情常態下行業新特徵,並提出了旅遊業的新建議。從人數和收入兩個維度看,疫情在一定範圍內對旅遊業產生了衝擊。從影響方式上看,疫情推動旅遊產業轉變用戶消費行為,開始出現了「預約遊覽」、近郊遊「無接觸度假」。在旅遊產業方向上,開始促進智慧化旅遊,直播帶動雲旅遊,景區開始通過線上流量推廣,提升知名度,實現危機自救 。
  • 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
    9月14日,中國旅遊研究院在線發布《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報告顯示,第三季度遊客出遊意願達80.22%,同比恢復九成左右。今年截至8月初,旅行社復工比例接近60%,95%以上的企業表示對旅行社業務的未來保有信心;酒店和景區的復工比例均超出90%。報告指出,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業帶來重要影響。從影響程度上,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11.68億人次,同比下降62%;國內旅遊收入0.64萬億元,同比下降77%。從影響方式上,產業層面「轉型、自救、流量、智慧化、直播帶貨」是關鍵詞。
  • 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報告2020:新冠疫情中斷入境旅遊
    中國網11月10日訊 今天,中國旅遊研究國際研究(港澳臺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祥豔博士代表課題組在線發布了《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報告2020》的主要內容和核心觀點。報告分析了新冠疫情對入境旅遊市場整體面的影響,回顧了期間各方採取的積極應對措施,並基於數據分析和專家研判明確了疫情背景下旅遊目的地營銷工作的重點。
  •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湖北武漢發布
    為真實、客觀、科學地記錄、展現和分析中國旅遊業遭受疫情重創後,在救助與自救中艱難復甦的全過程,《報告》課題組圍繞「疫情衝擊下的中國旅遊業發展」這一主題開展了大量的調查與研究,並從宏觀調控、部門管理、行業經營三個角度提出中國旅遊業疫後發展的對策。
  • 「科技+運營+資本」賦能平臺 助力文旅產業疫後復甦——2020江西省...
    2020江西省第四屆文化和旅遊投資發展促進會現場自2017年創辦至今,江西省文化和旅遊投資發展促進會已成功舉辦三屆,已成為國內具備品牌影響力的文旅行業產融盛會。今年,來自全國文旅、金融和科技領域的各方精英齊聚一堂,聚焦「後疫情」時期的「新科技、新生態、新旅遊」,探討文旅產業投融資新機遇、新挑戰,助力江西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 文旅新觀察|復星旅文郭慶:國內高端旅遊度假迎來發展機遇
    文 /榮燦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旅遊行業遭遇重創,但隨著疫情在中國得到有效控制,國內旅遊市場復甦勢頭強勁,尤其高端旅遊市場。對於部分遊客來說,由於受制於出境遊的限制,他們開始把旅遊目的地轉向國內,此時國內高端旅遊度假服務商亟待通過解決產品資源不足以及內容服務的轉型升級,抓住市場需求實現彎道超車。
  • 中國旅遊研究院在線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
    近期,中國旅遊研究院在線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遊客出遊意願達80.22%,同比恢復九成左右,95%以上的企業表示對旅行社業務的未來保有信心,而酒店和景區的復工比例均超過90%。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為11.68億人次《報告》指出,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業帶來重要影響。
  • 疫後出境遊需求轉移 給部分國內旅遊地發展帶來新機遇
    >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龔箭 黨波濤)12月15日,《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成果發布會在武漢舉行。  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國和世界旅遊經濟遭受重創,中國旅遊業甚至一度全面停滯。在這場大災難面前,中國政府採取了積極有效的防控措施,用較短時間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勝利,為中國旅遊業全面復甦奠定了良好基礎。
  •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旅遊市場將呈現W型恢復增長態勢
    2020年9月14日,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助理研究員郭娜博士代表課題組在線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該報告由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組織專家團隊編寫,是自2011年以來連續出版的第10本研究報告。
  • 中國出境遊人數增長,旅遊支出為何下滑?2020文旅產業趨勢報告:90後...
    當前,旅遊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中國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出境旅遊市場。根據麥肯錫諮詢公司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出境遊客將達到1.6億人次,消費總額將達到3150億美元。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轉變和大文旅產業格局的形成,新的一年國內文旅產業又將面臨怎樣的發展趨勢?
  • 展網融合新文旅,創新飛躍再出發——2020中國(中山)國際文旅產業...
    第十三屆中山國際遊戲遊藝博覽交易會暨2020中國(中山)國際文旅產業博覽會(簡稱中山遊博會/中山旅博會)將於2020年11月28-30日在廣東中山博覽中心/新世界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展覽總面積將達60000平方米,預計將有600家海內外遊樂、文旅相關品牌企業參加展出,集中展示全球最新的遊戲遊藝產品、文旅創新產品和產業前沿技術,重點推介我國遊戲遊藝、文旅產業的最新發展成果
  • 唐曉云:疫後旅遊發展——新需求與新供給
    疫情來襲,給旅遊業帶來了的衝擊的巨大,但是當低迷的時期過去後,迎來的就將會是觸底反彈,當前國內疫情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旅遊市場逐漸復甦。伴隨著旅遊復甦的同時,新的需求和供給也開始凸顯,本期大咖開小會,我們將邀請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副院長唐曉雲,和我們探討疫後旅遊發展會出現哪些新需求與新供給,文旅企業該如何順勢而為謀求發展
  •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
    2020年全年旅遊經濟呈「W型」恢復和振興發展態勢將是大概率事件。預計全年國內旅遊人數34.26 億人次,同比負增長43%;國內旅遊收入2.76萬億元,同比負增長52% 。省/市科技創新案例重慶智慧平臺助推行業發展,高新技術強化文旅建設。
  • 景區網紅項目又翻車,疫後的文旅產業發展除了品質還有哪些趨勢?
    景區個體自身要做好產品和服務,而對於文旅產業的整體發展而言,則更要關注最新的行業發展情況與政策方向。不久前的政府工作報告又將給文旅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什麼樣的新政策、新方向和新思路呢?文旅產業發展目標聚焦於「保」,主要保市場主體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其中保文旅企業是重中之重。而關於報告中改革方面的內容,有關專家認為文旅產業接下來還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 疫後智慧旅遊有哪些新動向?5位文旅精英獻乾貨
    智慧旅遊無疑是疫後文旅提檔升級的重要方向和關鍵路徑。11月13-14日,世界旅遊聯盟·湘湖對話第三次在中國杭州市舉辦,包括現場及線上共24個國家和地區、450餘名旅遊業界精英參會,重點關注後疫情時代的旅遊生態,從產業、教育、科技等多維度描繪明日旅遊業的立體圖景。
  • 疫後智慧旅遊有哪些新動向?5位文旅精英獻乾貨
    智慧旅遊無疑是疫後文旅提檔升級的重要方向和關鍵路徑。11月13-14日,世界旅遊聯盟·湘湖對話第三次在中國杭州市舉辦,包括現場及線上共24個國家和地區、450餘名旅遊業界精英參會,重點關注後疫情時代的旅遊生態,從產業、教育、科技等多維度描繪明日旅遊業的立體圖景。
  • 江西召開文化和旅遊投資發展促進會 探討疫情下文旅產業復甦與發展
    2020第四屆江西省文化和旅遊投資發展促進會在南昌舉辦(央廣網記者 謝元森 攝)央廣網南昌12月16日消息(記者謝元森)12月15日,由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江西省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2020第四屆江西省文化和旅遊投資發展促進會在南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