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出境遊需求轉移 給部分國內旅遊地發展帶來新機遇

2020-12-18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成果發布會在武漢舉辦 本網記者 明海英/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龔箭 黨波濤)12月15日,《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成果發布會在武漢舉行。

  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國和世界旅遊經濟遭受重創,中國旅遊業甚至一度全面停滯。在這場大災難面前,中國政府採取了積極有效的防控措施,用較短時間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勝利,為中國旅遊業全面復甦奠定了良好基礎。

  為真實、客觀、科學地記錄、展現和分析中國旅遊業遭受疫情重創後在救助與自救中艱難復甦的全過程,《報告》課題組圍繞「疫情衝擊下的中國旅遊業發展」這一主題開展了大量的調查與研究,並將研究成果作為今年《報告》的重要部分。與此同時,《報告》依舊遵循「盤點分析—綜合評價—發展對策」的邏輯路線,從全國、區域、省域、重點城市等不同空間尺度,對疫情發生之前的旅遊業發展現狀和潛力,進行了綜合評價,全面、清晰地反映了疫情發生之前各地旅遊業發展的支撐環境、現實水平和潛在能力。

  疫後旅遊市場變化明顯

  從旅遊需求端來看,疫情強烈影響了中國旅遊市場發展環境,疫後三大旅遊市場變化明顯。疫情過後,中國三大旅遊市場的恢復將呈現出以下特徵:國內旅遊一枝獨秀,高中低端旅遊市場同步恢復發展;出境旅遊市場低迷,亞洲和太平洋島國將優先恢復;個人遊、親子遊、青年群體出遊或將成為出遊主力軍;品質遊、自駕遊、精緻熟人小團遊將進一步受到推崇;周邊短途遊將成為主流,「養、閒、情、奇」更受偏愛;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智慧旅遊將助推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疫情對中國旅遊業發展影響深刻,需做好長期恢復準備。假日促進旅遊需求恢復作用明顯,應予以進一步關注;出境旅遊需求轉移至國內,給部分國內旅遊地發展帶來新機遇;遊客出遊動機出現新變化,旅遊在彌補人生遺憾、增添人生價值、創造美好回憶、增進家庭情感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從旅遊供給來看,住宿業、旅行社業、旅遊景區三大傳統旅遊行業經歷了全面暫停業務、逐步恢復經營、加快恢復經營三個階段。三大行業的恢復存在時間差異,旅行社業的恢復略遲。未來,三大傳統旅遊行業的發展均將呈現出一些新動向:住宿業的發展將呈現連鎖化、品牌化、多元化趨勢,加速向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其安全和應急管理體系將提檔升級;旅行社業將迎來私家團、半自助、定製遊等「新跟團」遊產品的流行,推動傳統旅行社的加速轉型,特別是營銷模式的轉變,傳統OTA也將向智能出行管家(ITA)轉型,進一步增強用戶粘性,提升抗擊風險能力;旅遊景區將加速智慧化、「去門票化」發展,疫情中催生的「雲旅遊」將持續走紅,成為景區營銷的重要方式。

  「去門票化」趨勢助推旅遊文創與景區二消的快速發展。疫後,我國旅遊文創產業發展將呈現四個特點:文創產品銷售與「遊」深度結合;文創產品與旅遊目的地建設同步發展;旅遊購物店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文創企業和旅遊景區的跨行業合作不斷壯大。疫後可通過三條路徑提升旅遊文創與景區二消:用文創IP 武裝產品,打造消費引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創造文創爆品,打造消費爆點,促使產業增值;重構場景體驗,打造全景體驗式商業空間。

  各地旅遊業復甦情況良好

  我國的疫情防控政策取得顯著成效,國內旅遊發展環境已逐漸恢復;需求刺激與供給扶持政策作用明顯,各地旅遊業復甦情況良好。

  湖北旅遊市場受重創後,緩慢復甦,「惠遊湖北」吹響湖北旅遊業復甦集合號。湖北受疫情影響嚴重,4月至7月市場復甦緩慢;中青年群體成為疫後出遊主力軍;旅遊行為存在性別差異,疫後男性出遊顯著高於女性;「惠遊湖北」吹響復甦集合號,8月是拐點,9月底進入全面復甦新階段。

  疫情重創之下,武漢旅遊業「抗疫」渡難關,「惠遊湖北 打卡大武漢」加速武漢旅遊業復甦。從旅遊需求來看,疫情發生後至6月底,武漢旅遊需求總指數(百度搜索指數)急劇下降,且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一直持續;問卷調查數據顯示,過半受訪者具有來漢旅遊的意願,共情心理是來漢旅遊的主要動機,對武漢的自然山水和居民生活最感興趣,過半受訪者有推薦、鼓勵親朋好友到武漢旅遊的意願。從旅遊供給來看,疫情期間,武漢市不少文旅企業積極承擔了社會責任,主動投入到武漢抗疫保衛戰;截至2020年6月底,武漢市星級酒店和民宿的恢復都較緩慢,不容樂觀;雖然疫情期間武漢景區關注度有所下降,但疫後景區經營恢復較快,且城郊景點更受青睞;疫情導致武漢市旅行社業務量急劇下滑,疫後恢復效果有待持續觀察;但7月跨省遊恢復,8月「惠遊湖北 打卡大武漢」活動推出後,武漢市的外地遊客數量開始激增,三大行業迎來加速復甦。

  據悉,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自2012年以來,每年定期編制、出版年度研究報告,今年已是第9本報告。

 

相關焦點

  • 近萬億出境遊消費需求回流,驢跡科技搶佔發展新機遇
    (出境遊消費市場加速回流國內,圖文無不過,在疫情衝擊下,2020年的出境旅遊發展基本停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海關總署、國家移民管理局等單位聯合發布有關聲明,建議國人非必要不參與出入境旅遊的建議,減少人員跨境流動。根據麥肯錫的相關研究報告預測,在世界旅行恢復到疫前水平之前,全球旅遊業將累計損失3萬億至8萬億美元。與海外旅遊業陷入冰點的現狀不同,國內旅遊市場隨著逐漸向好的疫情防控形勢正逐漸回暖。
  • 疫後出境遊迎新變,歐洲小眾目的地等來新機遇?
    繼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通知》,稱暫不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出入境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後,10月26日,領事直通車再次發布消息,近期全球新冠疫情反彈明顯,多國宣布進入「第二波」疫情並收緊防疫措施,中國公民儘量避免跨境旅行。
  • 近萬億出境遊消費需求回流 為國內旅遊市場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馬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介紹,元旦期間各類深度遊、溫泉滑雪、私家團等產品銷售超過預期,拉動了旅遊度假產品客單價的整體上漲,溫泉和滑雪仍是馬蜂窩旅遊APP上搜索熱度最高的旅遊玩法。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河南省各地推出一批高品質冬遊產品,形成了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泡溫泉、觀冰掛、滑雪等成為遊客「打卡」的熱門項目。洛陽白雲山推出「冰雪奇遇季」,高山雪景令遊客震撼。
  • 唐曉云:疫後旅遊發展——新需求與新供給
    疫情來襲,給旅遊業帶來了的衝擊的巨大,但是當低迷的時期過去後,迎來的就將會是觸底反彈,當前國內疫情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旅遊市場逐漸復甦。出遊意願強烈疫情期間,「旅遊」話題熱度不減,消費者對「何時開放出遊」、「旅遊目的地」等信息仍保持關注,疫情過後人們被壓抑許久的旅遊需求得到釋放,出遊意願高漲。
  • 途家李珍妮解析疫後民宿發展新機遇 助力行業復甦
    途家李珍妮解析疫後民宿發展新機遇 助力行業復甦 2020-12-11 14:52:41 疫後民宿如何抓住市場機遇?如何提質升級?如何打造網紅品牌?途家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李珍妮率先給出了答案。圖為途家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李珍妮  近期,2020智慧旅遊產業高峰論壇暨中國旅遊大獎頒獎盛典在上海舉辦。作為國內領先的民宿短租預定平臺,途家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李珍妮受邀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通過分享途家線上實踐運營經驗和專業案例剖析,現場為嘉賓們答疑解惑。
  • 馬蜂窩中國「新秘境」榜單揭秘年輕人疫後出遊新變化
    馬蜂窩希望這份榜單能把疫情之下的「中國新秘境」明確地告訴消費者,既是一份出行遊玩的指南,也能協助提高旅遊消費決策的效率。  「新玩法」—疫後出遊正在發生新變化  據了解,為了能讓「新秘境」榜單真正的做到新,馬蜂窩去掉了平臺上連續三年旅遊熱度都在TOP20中的城市,比如北京、成都、大理、大連、廣州、杭州、南京、青島、三亞、廈門等等。
  • 復星旅文2019年淨利潤翻倍 錢建農:疫情下出境遊需求或將在國內消化
    對於疫情帶來的影響,復星旅文董事長、CEO錢建農在3月18日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此次疫情是國際公共衛生危機,但並非商業模式危機。復星旅文的長期經營基礎未受影響,公司將合理控制運營成本,保持健康的財務水平,努力將不確定的外部環境視同機遇而非單純的危機,持續尋找未來增長的機會和動力,抓住危機後更多的反彈機會。
  • 文旅新觀察|復星旅文郭慶:國內高端旅遊度假迎來發展機遇
    文 /榮燦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旅遊行業遭遇重創,但隨著疫情在中國得到有效控制,國內旅遊市場復甦勢頭強勁,尤其高端旅遊市場。對於部分遊客來說,由於受制於出境遊的限制,他們開始把旅遊目的地轉向國內,此時國內高端旅遊度假服務商亟待通過解決產品資源不足以及內容服務的轉型升級,抓住市場需求實現彎道超車。
  • 攜程集團CEO孫潔:在線新經濟帶來新機遇 更多旅遊需求將會釋放
    攜程集團CEO孫潔:在線新經濟帶來新機遇 更多旅遊需求將會釋放 2020-12-21 14:35:13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在第三屆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
  • 「疫情後」旅遊業走向何方?《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武漢發布
    12月1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疫情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國內旅遊市場在疫後逐步復甦,高中低端旅遊市場同步恢復發展;出入境旅遊持續低迷,我國國民的出境旅遊需求轉移至國內,給部分國內旅遊地發展帶來新機遇。
  • 「疫情後」旅遊業走向何方?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武漢發布
    來源:央視原標題:「疫情後」旅遊業走向何方?《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武漢發布12月1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疫情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國內旅遊市場在疫後逐步復甦,高中低端旅遊市場同步恢復發展;出入境旅遊持續低迷,我國國民的出境旅遊需求轉移至國內,給部分國內旅遊地發展帶來新機遇。旅遊三大傳統產業在後疫情時代將呈現一些新動向。
  • 聚焦雙循環|出境遊「冰封」,從業者紛搶國內遊「新賽道」
    中國國旅(江蘇)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高志勤說,出境遊業務佔公司營收的70%以上,過去高峰時期公司僅出境遊板塊年營收近9億元,此次受損程度不言而喻。但公司很快調整方向,3月末即確定今年的兩大整體戰略——大力發展國內旅遊和發展商務差旅相關業務。
  • 疫後旅遊復甦,途牛加碼國內旅遊市場布局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自7月14日跨省遊恢復以來,國內旅遊市場加速復甦,在出境遊短期暫時無法恢復的背景下,國內旅遊企業開始不斷加大對國內旅遊市場的投入,其中,途牛也緊緊抓住了這一應對疫情衝擊、加快業績復甦的時機與市場。升級牛人專線,產品緊跟用戶需求變化疫情重創旅遊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旅遊的產業格局。
  • 攜程集團CEO孫潔:在線新經濟帶來新機遇更多旅遊需求將會釋放
    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攜程集團CEO孫潔發表《旅行不變夢想不滅重塑世界旅遊新經濟》的主題演講。她表示,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在線新經濟帶來新機遇。創新激發行業發展潛力,內容拓寬了旅行的邊界。人們對旅行有了更多的憧憬和期待。攜程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元旦,國內深度遊目的地熱度上漲320%。
  • 途家李珍妮解析疫後民宿發展新機遇 專業營銷案例為行業復甦立標杆
    ,旅遊行業開始呈現強勁的回暖跡象。疫後民宿如何抓住市場機遇?如何提質升級?如何打造網紅品牌?途家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李珍妮率先給出了答案。近期,2020智慧旅遊產業高峰論壇暨中國旅遊大獎頒獎盛典在上海舉辦。作為國內領先的民宿短租預定平臺,途家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李珍妮受邀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通過分享途家線上實踐運營經驗和專業案例剖析,現場為嘉賓們答疑解惑。
  • 迎接疫後新文旅時代的「新風雨」,目的地城市準備好了嗎?
    既有的文旅發展路徑中,文旅產業格局在變新,新業態、新客群、新技術、新市場、新「玩家」,這些都在重塑文旅產業的供給與需求兩端,這兩端的相互作用,也使得文旅產業保持持續更迭創新,乃至某個時間節點實現躍升發展的可能。而疫情的「黑天鵝」,又給新文旅帶來多重變量,包括新的客群結構、新的目標市場、新的技術需求等,而內循環新格局下,文旅新消費的效能被賦予更多期許。
  • 馬蜂窩成「新秘境」風向標,內容緣何成為疫後旅遊市場關鍵動力?
    冬季冰雪旅遊,已成為近年來人們熱衷的旅遊選項。疫情導致的出境遊停擺,使往年熱衷於去日本北海道、歐洲等地的滑雪愛好者及旅遊玩家回流至國內。飛豬數據顯示,雙11期間東北目的地熱度大漲300%,滑雪等冰雪遊商品預訂量同比漲110%。吉林長白山更是東北旅遊的翹楚,酒店套餐熱銷64000件。
  • 天貓國際最大「出境遊購物節」, 為跨境生態方帶來新機遇
    今年的電商年中大促的618,不僅是在特殊時期拉動國內消費復甦的一個契機,同時也成為觀察國內消費者消費信心和消費潛力的一個窗口。據統計,2020年天貓618的交易金額為6982億元,創歷史新高,並且已經超越去年天貓國際雙十一的數據。  出境遊熔斷,國人將累積了6個月之久的出境遊購物熱情都釋放在了天貓國際。
  • 旅遊該怎麼走?ALL IN還是不跟?出境遊企業轉向國內市場
    「其實我們也在不斷地反思,我們華程國旅集團到底能不能夠進入國內遊,我們有哪些優劣勢。」何勇說。在總結了產品優勢、團隊優勢、服務優勢和技術優勢後,劣勢也顯而易見——要重新搭建資源。據悉,華程國旅集團國內產品的研發重點,也是突破口集中在四個方面:與航司和政府戰略合作、建立核心品牌、地接集中採購、直採核心資源。
  • 馬蜂窩成"新秘境"風向標,內容緣何成為疫後旅遊市場關鍵動力?
    疫情導致的出境遊停擺,使往年熱衷於去日本北海道、歐洲等地的滑雪愛好者及旅遊玩家回流至國內。飛豬數據顯示,雙11期間東北目的地熱度大漲300%,滑雪等冰雪遊商品預訂量同比漲110%。吉林長白山更是東北旅遊的翹楚,酒店套餐熱銷64000件。不管雪粉豐厚的特點,還是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臺滑雪、自由滑雪等豐富的產品項目,東北一直都是人們所熟知並青睞的冰雪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