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通知》,稱暫不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出入境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後,10月26日,領事直通車再次發布消息,近期全球新冠疫情反彈明顯,多國宣布進入「第二波」疫情並收緊防疫措施,中國公民儘量避免跨境旅行。
自年初出境遊禁令頒布,如今已經過去大半年時間,而秋冬後境外國家疫情反覆的現實情況,或將意味著中國年內恢復出境遊基本無望了。作為世界出境遊市場第一大客源國和消費國,盼望中國遊客能回歸也成為了很多目的地國家的期待。特別是以旅遊業作為重要經濟支撐的歐洲,7月份疫情好轉時,積極恢復旅遊業務成為各國的當務之急,針對中國市場也在不斷釋放出利好政策。
近日,馬爾他旅遊局、馬爾他駐華大使館和馬爾他中國文化中心三方聯合主辦了一場以《後疫時代的創與變》為主題的線上論壇,針對歐洲旅遊市場發展、中國出境市場變局以及疫後如何快速恢復市場活動等話題展開了深度的交流。正如馬爾他旅遊局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卡羅·米凱勒夫所言,中國境內遊的恢復給全世界旅遊業的復甦提供了參考價值和推動力,作為中國遊客喜愛的歐洲目的地之一,馬爾他也在積極需求既能保證健康又能更快復甦的旅遊重振之路,以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新與中國遊客重逢。
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歐洲第二波疫情反彈使得剛剛有所起色的旅遊業再度受到衝擊,往年5月初至9月底是歐洲的旅遊黃金時期,然而今年因為疫情影響,歐洲度過了「最慘澹」的一個旅遊旺季。根據歐盟委員會發布的相關報告,包括酒店、餐廳、旅遊景點、火車與航空公司等在內,歐洲旅遊業上半年因為新冠疫情共損失約750億歐元,疫情反覆後,預計下半年情況也將不容樂觀。
如何在疫情常態化之下最大限度尋求旅遊業務服務,對於歐洲乃至世界各國來說,都是眼下最急迫也是最艱巨的挑戰。以歐洲來說,義大利是最先開始尋求旅遊業重啟的,自6月3日開始取消旅遊禁令,隨後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國逐漸放寬邊境政策。而作為位於地中海中心的島國,馬爾他直到7月份才開始嘗試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逐步與安全狀況良好的國家復航,並在7月15日宣布包括中國在內的首批13個國家和地區被列入「安全國家」旅行清單,在符合安全措施要求的前提下入境的旅客,無需隔離和檢測。
卡羅·米凱勒夫對聞旅表示,儘管旅遊業復甦對於馬爾他經濟的恢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安全和健康仍舊是被放在第一位的,每一個復甦策略的制定,也是以這樣的目標為前提。馬爾他政府在疫情開始時就迅速反應,採取果斷措施停飛航班,經過兩個月的隔離防治,從5月18日開始才慢慢恢復商鋪營業,並且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制定了詳細的復工執行計劃,包括保持社交距離、口罩的佩戴等等,旅遊業務的重啟,也是從國內遊先開始的。
「為了帶動旅遊業的發展,馬爾他政府向所有16歲以上,在馬爾他工作和生活的居民發送一百歐元的消費券,鼓勵人們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休閒娛樂,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內旅遊產業的復甦。其實對於疫情傳播可能會出現二次高峰,我們也早有預期。但是,得益於馬爾他優良的醫療條件和全體民眾的配合,疫情雖有反覆,但仍有良好的控制。如今疫情風險增大,我們會嚴格執行防疫措施,從硬體設施和軟性服務兩個維度確保遊客的健康與安全,當境外遊客抵達馬爾他國際機場後,將會對他們進行體溫檢測,密切關注旅客健康。如果有遊客這個時候來到馬爾他,我們也一定會最大限度的保障遊客的健康安全,讓遊客無後顧之憂的享受假期。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8天小長假,國內遊市場表現出強勁的復甦趨勢,出遊人次達6.37億,而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十一出境遊幾乎為零,疫情改變的不僅僅是遊客的出遊距離,還有出遊偏好習慣, 「私密小團」、小眾目的地等一度成為今年黃金周最受歡迎的出行方式,而這樣的變化在歐洲旅遊市場同樣出現。
卡羅·米凱勒夫坦言,疫情影響了遊客對於外出旅遊的信心與選擇,復甦也是從國內周邊短途遊開始。疫情常態化之下,小而精的團隊遊和注重深度體驗的自由行遊客將越來越成為趨勢。相信未來中國遊客恢復出境遊,也會是以這樣的趨勢來恢復,作為長線目的地以及歐洲知名的旅遊勝地,馬爾他具有優厚的自然條件,地中海的溫和的氣候、碧海藍天,將是喜愛親近大海、享受陽光的遊客的首選。
對此深耕出境遊的眾信旅遊集團副總裁、奇蹟旅行總經理喻慧也表示,其實從2019年開始歐洲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歐洲目的地認知的加深,人們對出行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小型的私家團、特色體驗類的國家深度遊產品更受遊客的歡迎。
「我們還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去到青山綠水的環境中來緩解壓力,可以預見出境遊重啟後疫情防控做的好的國家肯定會更受遊客青睞,籤證政策的便利度也將影響中國遊客的到訪人數,儘管大家都判斷自由行會優先恢復,但跟團遊不會消失,只是團隊規模會進一步縮減,15-20人左右的小團將更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尚屬於中國遊客小眾目的地的馬爾他或將迎來新機遇。」
此外,馬蜂窩品牌銷售經理徐林森也講到,疫情之後遊客會更期待前往遠途目的地填補旅行空白,在安全問題得以解決之後,出境遊會迎來反彈的高峰。根據馬蜂窩對疫後人們行為的調研發現,遊客對於境外旅行依然抱有熱情,更希望旅行恢復後能去一些比較小眾的目的地,而且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出於健康與安全的考慮以及出遊信心的恢復,會選擇一些具有高品質和安心服務的旅遊產品。
基於這樣的市場變化和趨勢,馬爾他旅遊局市場經理武笑龍表示,作為目的地來說其實一直也在思考該怎麼去滿足遊客的新需求。馬爾他旅遊局曾在四月份推出過「心念馬爾他,等待再出發」的視頻,向世界各地的遊客傳遞信心和力量,也一直在不斷實踐和改進旅客出入境的健康措施,通過恢復境內遊、短途遊積累經驗,以期給遊客提供更加安全的旅遊環境。針對小而精的團隊遊和注重深度體驗的自由行遊客,馬爾他在產品設計上更加注重多元化,在原有的休閒度假基礎上,注重加入潛水、英語研學以及高端會獎旅遊等更細化的元素,來滿足不同需求的遊客。「馬爾他和中國一直以來都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係,在未來,我們希望能夠繼續緊密合作,促進中國和馬爾他之間的旅業交流,為中國遊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通知》,從《通知》來看,短期內重啟出境遊希望渺茫,但儘管如此,國人外出旅遊的意願還是很強的,據《疫情過後遊客出遊意願調研報告》顯示,60%的人會考慮外出旅遊,在有意向出遊的人群中,有45%的人選擇出國遊。這意味著,未來出境遊開放後,人們出遊的需求將大幅提升。
事實上,疫情前選擇出境長途旅行的遊客數量也越來越多,歐洲更是受歡迎的目的地之一,根據《中國-歐洲2019出入境旅行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9年的五年間,預訂歐洲旅遊產品的用戶數逐年遞增,且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雖然傳統的熱門目的地國家仍佔主流,但新興目的地國家也有著可喜的增長趨勢。
對於馬爾他來說,經過近些年的不斷推廣,人們對於馬爾他目的地的印象也在逐漸加深,且中國一直以來都是馬爾他重要的市場,攜程數據顯示,2019年五一期間,前往馬爾他的遊客人數同比去年增長了300%。
疫情雖然阻斷了旅遊的腳步,但是馬爾他旅遊局一直通過社交媒體和線上直播保持與中國市場的溝通,讓中國遊客了解馬爾他的最新動態,保持著品牌曝光,以期此前不斷積累的認知度在出境遊被迫暫停的這段時間不被遊客所遺忘。
卡羅·米凱勒夫坦言:「以目前的情況來說,短期內恢復旅遊往來的希望肯定不現實,我們也一直在專注中國政府不斷出臺的政策,做好年內甚至更長時間都無法重啟旅遊往來的準備。在中國我們也參與到了未來出境遊復甦的活動中,積極做好線上宣傳,積極參與線下的活動,不斷向同業分享馬爾他最新的旅遊動態和消息,希望能夠和更多的中國旅業夥伴溝通交流。這些其實都是在為將來的旅遊恢復做準備,能以最好的產品,最好的服務,最安全的措施,與中國遊客重逢於馬爾他,共同見證疫情之後旅遊業的復興。相信這一天會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