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黎筍,到底哪裡來的自信,能夠打贏中國呢?

2020-12-11 騰訊網

1975年,越南經過幾十年戰爭,終於走向了統一。可統一後的越南卻並沒有開始發展經濟,反而開始實行霸權主義,妄圖侵佔柬埔寨和寮國,實現法國曾經搞得那一套,印度支那。

這還不算,越南竟然還開始大肆侵佔我國領土,曾經承認的南海島礁屬於中國,不再承認了,還直接出兵佔領了。

有人說,這是因為蘇聯支持。的確,越南和蘇聯是盟友,可結果我們知道蘇聯並沒有出兵啊,那麼一旦蘇聯不出兵,越南只有失敗啊,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如果把希望寄托在盟友身上,可是要吃大虧的啊。

那麼越南的黎筍,到底哪裡來的自信,能夠打贏中國呢?

首先我們說,越南在統一後實行的政策,其實是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的。

越南歷史上長期屬於中國,但後來獨立出去了,不過越南一直是中國最不聽話的小弟了,時不時就會找點事。

這是源於越南的擴張主義,了解越南歷史的都知道,越南擴張了上千年,甚至比俄國的擴張歷史都要久。只不過越南遠遠沒有俄國的擴張效果那樣明顯罷了。

俄國經過幾百年的擴張,成為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可是越南由於與周邊國家相比,並沒有絕對的優勢,況且由於地緣的限制,越南的擴張只能以向南為主。

如果不是法國盯上了越南,並把越南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打斷了越南的擴張,恐怕柬埔寨和寮國會更慘。

所以我們一直在說,越南統一後,妄圖實現法屬印度支那的版圖,還不如說越南是繼承了其歷史血緣,因為歷史上越南稱霸的野心就始終存在。

讓越南人有了底氣,挑戰北方大國的原因在於長期的戰爭。

二戰後,很多殖民地也好,半殖民地也罷,紛紛走上了民族獨立的道路。越南也是如此,日本剛剛投降,北越就建立了,並且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為了統一而戰鬥,並先後把法國和美國趕了出去,實現了統一。

當時的越南軍隊實力也還是很不錯的,軍隊規模超過了100萬,而且他們的陸軍方面有50個步兵師。至於裝備雖然有些雜,包括了蘇式裝備以及美式裝備,但質量都不算太差。

更何況,經過這麼多年戰爭,越軍確實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這一點確實不容懷疑。這也是越南的黎筍集團的底氣。

但越南忽視了一點,越南之所以在這麼長時間裡能夠保住政權,並最終勝利,離不開中蘇兩國的支持。

可他們卻選擇性的忘記了,只考慮了自己的士兵多麼的優秀,連美國都打敗了。

蘇聯的支持當然是越南為所欲為的一個重要原因了。

中蘇兩國關係惡化後,越南選擇了蘇聯,尤其是統一後,更是一邊倒的倒向了蘇聯。中越兩國開始走向了敵對。

蘇聯與越南在1978年籤訂了為期25年的共同防禦條約,這當然是越南有恃無恐的保障啊,蘇聯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能夠和蘇聯籤訂條約,得到蘇聯的幫助甚至出兵支持的話,那麼基本上對於越南來說,坐享勝利就可以了。

所以從越南黎筍看來,國內自己有著很強的一支武裝部隊,國際上還有蘇聯這個老大哥的幫助,勝利應該是信手拈來啊,結果沒想到,中國軍隊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蘇聯並沒有出兵,越軍被打得狼狽不堪。

相關焦點

  • 反華的越南領導人黎筍為何能夠登頂?掌權幾十年!
    相較於胡志明在中國的家喻戶曉,越南領導人黎筍卻顯得有些低調,但是黎筍的低調只是相對胡志明來說的,因為事實上,黎筍在中國的名聲也不小,但是卻顯得並不那麼親切,甚至讓中國百姓痛恨。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此時的越南領導層由「四駕馬車」所組成,他們分別是黨主席和國家主席胡志明、總書記長徵、總理范文同、南方局書記黎筍。其中胡志明是國家的代表,黨的代表,但他是外來派,本土根基不深,不過他也有優勢,那就是他與蘇聯和中國的關係密切,掌控者強有力的外部資源。
  • 越南黎筍反華的原因,是因為蘇聯還是自己的野心呢?
    北越正是在中國的強有力支援下,積極開展反攻,並最終取得了奠邊府戰役的勝利,把法國人趕了出去。可法國人前腳剛走,美國人又參和了進來,阻撓南北越的統一,在南越不敵的情況下,甚至公然出兵,企圖顛覆北越政權。這時候越南再次想到了中國,胡志明派越南勞動黨第一書記黎筍、政府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武元甲等訪問中國,當然還是三句不離援助。
  • 反華的越南領導人黎筍為何能夠登頂?掌權幾十年!
    相較於胡志明在中國的家喻戶曉,越南領導人黎筍卻顯得有些低調,但是黎筍的低調只是相對胡志明來說的,因為事實上,黎筍在中國的名聲也不小,但是卻顯得並不那麼親切,甚至讓中國百姓痛恨。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此時的越南領導層由「四駕馬車」所組成,他們分別是黨主席和國家主席胡志明、總書記長徵、總理范文同、南方局書記黎筍。其中胡志明是國家的代表,黨的代表,但他是外來派,本土根基不深,不過他也有優勢,那就是他與蘇聯和中國的關係密切,掌控者強有力的外部資源。
  • 黎筍上位後,越南為何一改往日親近中國的作風,開始大力排華?
    實際上,不管現在的形勢有多麼嚴峻,過去還是有許多國家願意與我們和平建交,甚至希望能夠繼續維持一種友好的關係。而在眾多的國家之中,越南就是其中的一個。這個國家最初的創建人是胡志明,而他對於我國一直抱有非常好的態度,甚至還心懷感激。對我們的態度也比對其他國家親近許多。
  • 黎筍突然病逝後,誰接任越南一把手?一位親華元首,只幹半年
    越南與中國一直是鄰居的關係,古代時期中國國力強大,越南等周邊小國都受中國庇護,時常給中國獻禮。對於這個鄰國,中國一直採取友好的政策,越南遭遇戰爭時中國也不遺餘力對越南施以援手。但黎筍成為越南「一把手」之後,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卻一落千丈。
  • 越南戰爭前夜南北兩個越南,黎筍與吳廷琰的戰爭
    法國想在日內瓦會議後退出印度支那的歷史舞臺,這是越南分為南北兩個越南,南越統治者保大帝在最後一刻任命的總理吳廷琰廢除末代皇帝君主保大,自任越南共和國總統,此時美國人為對抗北越而堅定的支持吳廷琰。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當日內瓦會議上法國和北越同意舉行選舉統一兩個越南時,但是 參會的南越總理吳廷琰及美國國務卿約翰·福斯特·杜勒斯卻沒有籤字。日內瓦會議可能結束了法國的戰爭,卻沒有結束美國幹預戰爭。美國人不再依靠法國的殖民政權遏制北越,轉而寄希望於吳廷琰領導的南越南消滅北越政權。
  • 胡志明之後的越南第二任領導人黎筍,是如何去世的?
    黎筍黎筍是越南共產黨早期的創始人之一,1907年生於越南廣志省兆豐縣,早在1928年,黎筍就參加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黎筍鬧革命時,越南還是法國人的殖民地,此時黎筍等人的目的,自然是讓越南脫離法國的殖民統治,取得獨立。在黨內,黎筍當過宣傳委員、也曾被法國殖民當局逮捕,靠著靈活的手法和卓越的能力,黎筍在越南共產黨中地位逐步攀升,並在1951年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 越南人對黎筍的評價:實現國家南北統一,是越南民族的優秀兒子
    黎筍死後,越南老百姓怎麼評價他?黎筍可說是中國人最為熟悉的兩位越南人,另一位不必說就是越南國父胡志明。兩人都是在中國支持下對抗外國侵略者,胡志明打敗了法國人,取得北越政權。其後與美國對抗中去世,胡志明的繼任者黎筍1975年揮軍南下,統一了越南南部,可以說如今的越南就是在黎筍的一手主導下建設。黎筍一手統一越南後經濟狀況差黎筍1976年實現了全國統一,當時河內曾誇下海口說要讓全國人民都過上幸福的日子,家家有冰箱、洗衣機。
  • 胡志明遺囑之謎:越南要成為主宰印支半島的強國,昭示黎筍野心
    接任胡志明的黎筍,拿出了胡志明的遺囑,其中有一句話至今存疑。在黎筍出具的胡志明遺囑中寫著:"努力把越南建設成主宰印支半島的強國"。那麼,下面就來分析一下,胡志明的這份遺囑之謎。  都說人死如燈滅,那麼這份遺囑到底是不是黎筍篡改的?胡志明又會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按照當時的情況,越南還沒有實現南北統一,連國內的戰爭都沒有結束,現實主義的胡志明,不太可能說什麼"越南要成為主宰印支半島的強國"之類的。
  • 黎筍突然病逝後,誰接任越南一把手?一位親華元首,只幹半年
    越南與中國一直是鄰居的關係,古代時期中國國力強大,越南等周邊小國都受中國庇護,時常給中國獻禮。對於這個鄰國,中國一直採取友好的政策,越南遭遇戰爭時中國也不遺餘力對越南施以援手。但黎筍成為越南「一把手」之後,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卻一落千丈。
  • 中越戰爭,越南電視臺播了什麼?黎筍直接下令把電視臺給封了
    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的發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全部都是越南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在北約得到我們和前蘇聯的協助下成功的打敗了美國當時支持的南越,讓越南的成功的合二為一,成為了新的越南國家。而當時越南的最高領導人則是親蘇聯的黎筍執政。
  • 越南戰爭前夜南北兩個越南,黎筍與吳廷琰的戰爭
    法國想在日內瓦會議後退出印度支那的歷史舞臺,這是越南分為南北兩個越南,南越統治者保大帝在最後一刻任命的總理吳廷琰廢除末代皇帝君主保大,自任越南共和國總統,此時美國人為對抗北越而堅定的支持吳廷琰。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當日內瓦會議上法國和北越同意舉行選舉統一兩個越南時,但是 參會的南越總理吳廷琰及美國國務卿約翰·福斯特·杜勒斯卻沒有籤字。日內瓦會議可能結束了法國的戰爭,卻沒有結束美國幹預戰爭。美國人不再依靠法國的殖民政權遏制北越,轉而寄希望於吳廷琰領導的南越南消滅北越政權。
  • 胡志明去世後,為何接任他的黎筍排華?大環境決定小氣候
    本來經過長年戰爭,越南應該休養生息,致力於國內建設,但胡志明的繼任者黎筍卻違背胡志明政策,公然挑起與我國矛盾,不斷在邊境地區製造事端,最後我國忍無可忍自衛反擊。製造事端越南把美國趕跑後,自以為是東南亞的老大,在他們眼裡周圍鄰國都是小弟。但黎筍卻並沒有看到,越南如何贏得越南戰爭的。
  • 中越戰爭結束後,越南電視臺報導戰後狀況,黎筍:把電視臺封了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越南十分不光彩。因為越南當年自詡第三軍事強國,可是卻讓中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打了半個國家。不僅在國際上難以立足,對自己國家的人民也難有個交代。當年攻克諒山的時候,許世友將軍在軍委下了兩道指令之後,才開始撤退。其實許世友將軍只是想嚇一嚇防禦在諒山,河內附近的越南王牌軍隊。
  • 中越交惡罪在黎筍?為何胡志明死後,我國和越南會兵戎相見?
    在這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裡,中國和越南圍繞邊界進行了空前慘烈的廝殺,儘管沒有使用飛機、飛彈等現代化武器,但戰爭的烈度依然空前慘烈。令人唏噓的是,作為這場戰爭的主角,新中國和越南不僅同屬於社會主義陣營,更一度是情比金堅的好兄弟,甚至在兵戎相見前的1977年,越南還對慷慨支援自己的北方大哥報以深切的感激。
  • 摸著中國過河:越南改革開放簡史
    一個月後,黎筍造訪北京,希望能調節中蘇越之間的關係,但「四人幫」要求越南公開譴責蘇聯的霸權,讓黎筍難以接受。之後,黎筍在莫斯科得到了蘇聯的援助承諾,中越關係降至冰點。11月9日,越南宣布召開政治協商會議,為南北統一做準備。各主要社會主義國家都發了賀電,唯獨中國缺席。相比胡志明身上的革命性,從60年代開始掌握實權的黎筍身上有更多民族主義的成色。
  • 摸著中國過河,越南改革開放簡史-虎嗅網
    一個月後,黎筍造訪北京,希望能調節中蘇越之間的關係,但「四人幫」要求越南公開譴責蘇聯的霸權,讓黎筍難以接受。之後,黎筍在莫斯科得到了蘇聯的援助承諾,中越關係降至冰點。11月9日,越南宣布召開政治協商會議,為南北統一做準備。各主要社會主義國家都發了賀電,唯獨中國缺席。
  • 反華派黎筍為何成越共唯一強勢總書記?
    早期越南的「國共合作」中,反對派指控胡志明向法國人出賣民族老革命家潘佩珠(越南國民黨創始人),「印支共」再度分裂渙散,胡在黨內和莫斯科失勢,出席共產國際七大時,他居然成為自己昔日追隨者黎鴻峰的顧問。    法國殖民和日佔期間,「印支共」並無太大發展,真正起家是在日本投降後中國軍隊進入越北接受日本投降。
  • 1981年越南飛行員反感越南黎筍行為,駕駛飛機棄暗投明投奔我國
    中越戰爭四十周年紀念特輯,第四期《1981年越南飛行員駕機投奔中國》1981年的時候越南的兩名飛行員和其他的8名人員奪取了越軍專機,來到了中國。在那一次的行動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就是越南空軍的上尉喬清陸,當時的他只有27歲,而且它的父親還是一名非常優秀的越共老黨員,曾將還被送到中國進行深造,但是隨著整個國家局勢的變化使得喬清陸父親這樣擁有外國背景的人士都被清理出了黨,從而為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埋下了伏筆。
  • 中越戰爭後,許世友3道命令讓越無法翻身,黎筍的命令卻淪為笑柄
    我國曾給予越南不小的幫助,在胡世明時代都很友好,給越南提供了很多軍事以及經濟方面的援助,後來黎筍上臺後,他的野心蓬勃,越南卻恩將仇報,將曾經中國援助越南的武器反過來對準我國。1917年,我軍對越南進行自衛反擊戰,這是一場維護祖國尊嚴和領土權的底線戰爭,我們的領土和尊嚴絕不容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