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嚴寺藏在河南淅川,景色宜人,值得一遊
劉軒源每日訊今天,在大街上的小夥伴們恐怕對河南並不陌生,因為河南是我國人口第一大省,但對於河南的美景,除了家喻戶曉的洛陽、開封、鄭州這些城市的名勝,還有多少人知道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河南的香嚴寺,這裡風景秀麗,藏於淅川之中。現在講的是河南省淅川香嚴寺。
-
雨中香嚴寺:暮鼓晨鐘中探訪大唐往事
香嚴寺(圖片來源:資料圖)很早就聽人說過家鄉淅川的香嚴寺,總因事情纏繞,沒能成行,上個周末,因單位公事而終於圓夢。據導遊講,香嚴寺原有上下兩座寺院,一在白崖萬山環抱中,一在山麓丹水旁,相望三十裡,俗稱上下寺。下寺被淹沒於丹江水庫,成為永遠的遺憾,現存的是上寺。這座以前規模宏大、建築精美的千年古剎,與白馬寺、相國寺、少林寺並稱河南四大名寺。據記載,香嚴寺為大唐國師慧忠之道場,敕賜長壽寺。因國師圓寂入塔時「異香百裡數月不散而名之香嚴」。香嚴寺更因大唐皇帝在此削髮為僧而聞名天下。
-
河南湖北交界處,賞中原名寺香嚴寺,遊丹江明珠坐禪谷
這次先生陪我回去,我們才帶著孩子,和家人一起,乘輪渡,去賞千年古剎香嚴寺,遊丹江明珠坐禪谷,圓了我多年的夢。從這裡可乘渡輪到西岸的河南淅川倉房鎮、香嚴寺,也可以進入湖北境內石鼓鎮,一直到丹江口市的碼頭。多年來,就是這個碼頭的輪渡承載著丹江兩岸的人、物的往返,也是遊客暢遊丹江小三峽、小太平洋和丹江大壩等的必經之路。特別節假日,人滿為患,因輪渡船隻較少,車輛都會排很長的隊等輪渡。
-
南都舊賦:幽幽黨子谷,寂寂香嚴寺
因為在這煙波浩渺的丹江水庫下,還有另外一個引人注目的寶藏——淅川下寺楚墓遺址。六十四件禁止出國展覽文物之一的雲紋銅禁,楚莊王之子、楚共王的兄弟、曾任楚國令伊(宰相)之職的王子午(又名子庾)的升鼎等一大批珍貴的青銅器、玉器便出自這裡。因而,你一定要放飛思緒,在水面自由翱翔,因為水下很有可能就是楚國舊都丹陽的所在地。
-
未來9天遊太極峽、玻璃橋、香嚴寺門票統統半價!還有獎金...
11月28日—29日,「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美麗淅川」第五屆全國攝影大賽開鏡儀式暨大型攝影採風活動在淅川縣香嚴寺景區隆重舉行,南陽報業傳媒集團、淅川縣委宣傳部、淅川縣旅遊局等單位負責人及來自光影中國網的70餘名攝影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
7個字10張圖,告訴你一個山水人文的美麗淅川
淅川是一座美麗的小城, 「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水環繞。」構成了詩意淅川。淅川可以用7個字概括——一是「水」。 南水北調工程是世界上水質最優、投資最大、調水量最大、乾渠最長的飲用水工程。千年古剎——香嚴寺,始建於公元714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了,它與少林寺、白馬寺、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古寺,多為明清建築。唐朝國師慧忠創立了香嚴寺,唐宣宗為了躲避政敵的殺害,在此潛隱7年之久,最後回到長安,實現了唐朝的再次中興。
-
河南淅川40萬人因南水北調背井離鄉:不能渴著北京人
丹江湖水庫的水域橫跨河南省、湖北省兩省,分布於河南淅川和湖北丹江湖。丹江湖水庫面積達1022 .75平方公裡,約等於160個西湖;蓄水量達290.5億立方米,約等於2071個西湖。二、它是舉世聞名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位於淅川縣陶岔。
-
打卡詩畫淅川「抖」動南陽文旅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呂東)7月25日,第二屆全球文旅創作(淅川站)詩畫淅川抖音挑戰賽啟動活動在丹江大觀苑舉辦,數百名文旅達人齊聚丹江湖畔,共話文旅融合發展新思路。 活動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南陽市人民政府主辦,淅川縣人民政府、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丹江大觀苑協辦。 詩畫淅川抖音挑戰賽至2020年9月25日結束。
-
丹江大觀苑、孔雀谷、八仙洞、坐禪谷、香嚴寺等多個景區對這些賓朋免門票,不知道虧大了!
二、淅川特色旅遊線路 為更好滿足暑期文旅消費,讓廣大旅客,特別是大中小學生盡情暢遊淅川山水,感悟老家河南魅力,我們設計了以下精品線路: 縣境精品一日遊: A: 縣城--北區崇德公園--駐馬山-- 丹江移民文化苑--淅川體育場(住淅川)縣城--範蠡公園---雄升生態園--丹江孔雀谷--上億遊樂園(住淅川)縣城--丹江孔雀谷--丹江湖(宋崗)--渠首--南水北調幹部學院 (住九重)縣城--丹江大觀苑-丹江小三峽---八仙洞(
-
在丹江口和淅川的交界處,藏著一處超級隱秘的景致
「坐禪谷」離丹江口只有一小時車程,隱藏於河南淅川和湖北當年唐朝太子穎王李炎,害怕其弟光王李忱篡位,多次謀殺不果,太后把李忱潛藏在香嚴寺削髮為僧李炎當皇帝後,又兩次派兵到香嚴寺追殺李忱,香嚴寺智嫻禪師兩次扶李忱翻牆而出,逃入坐禪谷,從通天洞得以逃生。
-
酷暑難耐的八月,正是十堰市民去香嚴寺遊玩避暑的絕佳時節!
萬政香嚴寺景區位於南水北調中線渠首和亞洲第一人工湖的丹江小太洋西岸,與道教名山武當山遙遙相望,並且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大師入塔,高官顯宦,齊來送葬,香菸嫋嫋,經月不散,人們便以「香光莊嚴」之義稱長壽寺為香嚴寺。
-
河南這個全國第一移民大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如今退出貧困縣
說起河南大家都再了解不過了,它是我國古都數量最密集的省,先後有20多個朝代在此建都,洛陽、開封、商丘、鄭州、南陽、許昌等都是比較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城。在這些城市下都有很多著名的景區,比如龍門石窟、開封府、芒碭山、少林寺等。
-
淅川這個景區要火!
為禮讚建黨100周年,以淅川駐村第一書記王濤為原型,以《鄉村第一書記》為劇本的36集同名電視劇,目前已在淅川縣開拍。 ——電視劇布景—— 《鄉村第一書記》由改編於國務院參事忽培元同名小說改編,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集團、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廣播電視局聯合監製
-
淅川,中原不可忽視的明珠,曾為南水北調工程移民46.9萬人
再次來河南,專程趕往淅川,也是丹江湖水庫的所在地。淅川地如其名,秀巒山川,湖水蕩漾,這裡你真的想像不到它是中原腹地。從河南一路向北,南水北調工程中線許多城市的生活用水都依賴於丹江湖。水質清澈甘洌,從20米深處取水,可以直接飲用。如今,丹江湖周邊已經看不見任何工業和畜牧業,取而代之的是生態農業,當然,旅遊也是丹江湖的特色。
-
淅川,中原上不可忽視的明珠,曾為南水北調工程移民46.9萬人
再次來河南,專程趕往淅川,也是丹江湖水庫的所在地。淅川地如其名,秀巒山川,湖水蕩漾,這裡你真的想像不到它是中原腹地。丹江湖生態旅遊區的格局便產生於這裡,沿丹江湖,你能看到很多景點,比如修建的人工生態景區丹江大觀苑,自然生態景區八仙洞,坐禪谷,歷史名勝古蹟香嚴寺等
-
山美水美人更美---帶你走進大美淅川領略楚風漢韻的遺風
明朝時,大量的流民湧入淅川,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僅山西一省饑民,流徙南陽諸郡不下十餘萬,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3月,河南西華人劉通在淅川的數萬流民舉行起義。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春,明政府同意設置淅川縣,縣城初設馬蹬鎮。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淅川縣城由馬蹬再向老城(己被水淹沒)遷移。河南按察司事顧以山親赴淅川考察選點,並作詩《淅陽駐節》。
-
兩岸媒體赴淅川拍攝專題片《大陸尋奇》
本報訊(通訊員王超呂少婭記者曹怡然)魅力淅川山水如畫,調水源頭大愛無疆。淅川是本次拍攝活動的第二個拍攝點。 為期兩天的時間裡,攝製組一行6人先後深入淅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丹江小三峽、八仙洞、香嚴寺和荊紫關古鎮進行拍攝。拍攝間隙還對祖籍淅川的臺灣著名現代詩人周夢蝶的故裡進行了探訪。在渠首,臺灣媒體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壯觀所震驚,為淅川人民支持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和保護水質的感人事跡深深感動。
-
【一山一水一洞天】南陽淅川「鍾乳溶洞奇觀」八仙洞、船遊「南水北調」丹江湖、「靈谷仙境」坐禪谷,休閒養生度假2日遊!
坐禪谷,位於河南省淅川西北部,堪稱中原第一水鏽石群,被譽為丹江明珠、仙境靈谷。它靠近南陽市淅川縣,丹江口水庫西岸,在香嚴寺東北方1公裡處,景區因唐朝的國師慧忠常帶領弟子在此靜坐參禪得名。坐禪谷景區集瀑布,石奇,潭深,泉湧,崖峭,洞幽與一體,融佛教文化,歷史文化,古寨文化和山水景區觀於一身,構成完整的風景體系。
-
河南文化大縣,是春秋楚國千年古都,風光與人文俱佳卻鮮有人知
淅川縣依山傍水,生態環境絕佳,自然風光迷人,因淅水貫穿境內、形成百裡衝積平川而得名「淅川」。,同時淅川也是旅遊資源豐富,許多熱門旅遊景點在河南省內甚為出名。香嚴寺,該寺始建於大唐開元年間,至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香嚴寺歷史上是兩朝國師的道場,一朝皇帝(宣宗皇帝)在此出過家,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
-
河南這座峽谷 有中原第一水鏽石群 風光堪比九寨溝卻少有人知
河南淅川,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春秋時期楚國的800多年歷史中,有300多年定都在丹陽(今淅川),豐富的文化底蘊與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賦予了淅川豐厚的旅遊資源。來到淅川,最不可錯過的景點,是位於亞洲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西岸的坐禪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