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吃一頭牛到賞賜一隻鵝,關於朱元璋和徐達的謬傳到底有多少

2020-12-21 覃仕勇講史

提起明初開國功臣,最受後世仰慕的就是中山王徐達。

明末薊遼督師袁崇煥在赴雙島擒殺毛文龍途中,和隨行幕僚將佐聊天,就曾侃侃而談,說:「想我大明開國,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等名將初戰於鄱陽湖采石磯,再戰於沙漠北平;水戰勝,馬步戰亦勝,這才驅逐走蒙元,得以一統天下。現在水師僅能據船自守,本部院要收復遼東,不能讓水師僅限於水戰,必須還能參與陸地,希望諸君努力,兵額不得虛冒。」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徐達是一時名將,卻對徐達的戰功不甚明了,而僅僅記得徐達小時候是朱元璋放牛的同伴、曾一起偷牛、吃牛;還有大明開國後,徐達被朱元璋送的一隻「蒸公鵝」毒死。

畢竟,這兩個情節太富於戲劇性,太讓人過耳不忘了。

但是,這兩個情節都是假的。

把這兩個情節當成史實寫,並對現代人產生深遠影響力的,應該是大史學家吳晗的得意之作——《朱元璋傳》。

《朱元璋傳》開篇第一章第一節寫朱元璋、徐達偷牛情節來源於明朝人王文祿的《龍興慈記》。《龍興慈記》是一部神書,裡面的內容除了朱元璋小時候偷牛故事,還有:朱元璋的爺爺葬中了風水寶地,所以朱元璋後來做了天子;朱元璋出生時的種種祥瑞:朱元璋做沙彌的時候發配廟中伽藍神;劉伯溫被高人魂魄附體、朱元璋殺常遇春老婆等等。

這些故事原本就假得不能再假,而且,在偷牛事件中,《龍興慈記》也沒有提到合謀者都有誰,但吳晗卻煞有介事地當成真事來寫,並且腦洞大開,說參與者有徐達、湯和、周德興。

但是,徐達死後,朱元璋曾親自撰寫了一篇長達兩千餘字「御製神道碑文」,上面交待得清清楚楚,他初次見到徐達是「歲癸巳,朕集義旅,王來麾下」,則他們相識時,徐達已經二十二歲了。

說到徐達吃朱元璋送來的「蒸公鵝」被毒死,源頭始於明代中葉的《翦勝野聞》,裡面談到朱元璋在徐達患病期間曾有「賜食」行為,不過沒交待所賜的食物是蒸鵝。蒸鵝是清代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加進去的。趙翼原意是想講一個 「傳聞無稽之談」,說到了朱元璋「賜以蒸鵝,疽最忌鵝」。

這個故事更假得不要不要的。

一來,《明實錄》和《明史》都沒有「賜蒸鵝毒死徐達」的記錄,二來,徐達患病時在北京,而朱元璋在南京,一隻蒸熟的公鵝,真要千裡迢迢送到徐達的口中,也真夠扯的。

下面,來說說徐達真正的歷史、真正的經歷。

徐達的確和朱元璋是同鄉,都是濠州(今安徽鳳陽)鍾離太平鄉人,出身貧農家庭,小時候也許放過牛。但同鄉、貧農、放牛,並不意味著他們一定相識。

至正十三年(1353年) 六月,在濠州郭子興起義軍中當作小頭目的朱元璋回鄉招兵,徐達「仗劍往從」,從此開始了他波瀾壯闊的徵戰生涯。

入伍沒幾天,徐達就表現出了與普通小兵所不同的東西,「時時以王霸之略進」(李贄《續藏書》卷三,《開國功臣徐公傳》),協助朱元璋收編定遠的幾支地方武裝,並在攻佔滁州、和州的戰鬥中勇敢兇猛,異常搶眼。

朱元璋讚賞之餘,授為鎮撫,「位諸宿將上」。

實際上,彼時的朱元璋還在嶽父郭子興(朱元璋妻馬氏為郭子興義女)手下打工,「諸將多太祖等夷,莫肯為下」,徐達卻「奉約束其謹」(《鳳陽府志》卷十八,《人物誌》),忠心耿耿、畢恭畢敬。

最讓朱元璋刮目相看的是,某次,朱元璋的頂頭上司郭子興與另外一名首領孫德崖發生衝突,郭子興是個粗人,做事不計後果,一怒之下,也不向朱元璋打招呼,拘捕了孫德崖,準備請孫德崖吃「板面刀」。

但孫德崖的部眾也不是吃素的,一下子就捉到了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是嶽父捅下了婁子,被孫德崖的部眾捉了個正著,真是有苦說不出。

關鍵時刻,還是徐達夠義氣,挺身而出,到孫德崔軍中去做人質,換朱元璋回來做郭子興的思想工作。

也幸虧郭子興聽勸,釋放了孫德崖,徐達才得以恢復自由。

經過這場共患難,朱元璋對徐達除了感激之外,更多的是信任。

而徐達也堪稱天生名將,一旦有了用武之地,就所向披靡,無以爭鋒。

郭子興病逝後,朱元璋執掌全軍大權,揮師南渡長江,攻佔採石、太平,謀攻集慶(今江蘇南京),徐達「與常遇春皆冠軍,而達獨參與進止」(查繼佐《罪惟錄》列傳卷八十,《徐達》),成為朱元璋最倚重的大將,授淮興翼統軍元帥。

在統兵「廓江漢,清淮楚」,擊滅陳友諒勢力後,徐達升任同知樞密院事、左相國(後改官制,任右相國)大將軍。

在「電掃西浙」,攻佔平江(今江蘇蘇州),消滅張土誠勢力後,徐達又受命為徵虜大將軍,率師北伐,「席捲中原」,克復大都(今北京)。

一時間,徐達「聲威所震,直達塞外」(《明太祖實錄》卷一七一)。

在推翻元朝、統一全國的大大小小數百次戰鬥中,徐達用兵,全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但徐達也是人,並不是神。

洪武五年,早退往漠北草原的元順帝之子必力克圖汗,以擴廓帖木兒為中書右丞相、不時出兵南下,企圖恢復大元帝國的統治。

徐達犯了輕敵冒進的兵家大忌,自認為有十萬兵力便足以肅清沙漠,與李文忠、馮勝分頭統軍北徵。其本人率中路軍挺進到杭愛嶺北,遭到擴廓帖木兒的迎頭痛擊,「死者萬餘人」(王世貞《彝州史料》前集卷十九,《徐中山世家》)。李文忠所率的東路軍也損失慘重,只有馮勝所率的西路軍攻至蘭州,全師而還。

徐達總結了這次血的教訓,以後帶兵出擊,再也不犯此類錯誤,有力地保障了北部邊境的安全。

徐達「以智勇之資,負柱石之任」,朱元璋因此對他賞賜最厚,授他為太傅、中書右丞相,後封魏國公。

徐達三個女兒,長女為朱棣的皇后,次為代王妃,又次為安王妃。

徐達長子輝祖封魏國公、襲爵;幼子增壽後來也被追封定國公。

一門二公,徐家榮盛一時。

洪武十八年二月,徐達病逝,朱元璋停止上朝,備極哀榮,追封徐為中山王,諡武寧,賜葬鐘山之陰,配享太廟、功臣廟,位皆第一,親撰「御製神道碑文」。

現在,徐達的神道碑不僅是明朝功臣墓碑中最大的一塊(通高8.95米),而且比位於鐘山南麓、明孝陵重要組成部分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還要高出17釐米(「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高 8.78米,碑為朱棣所立,碑文為朱棣親自撰寫)。

本來,按明朝制度,功臣歿後封王者,陵前神道碑身高九尺(3米),廣三尺六寸。徐達神道碑的規格,不僅遠遠超過了這一標準,而且比朱元璋的還高,這已足以證明徐達在朱元璋、以至朱元璋兒子朱棣心目中地位的重要。

則朱元璋賜「蒸公鵝」毒害徐達之說,實難成立。

話說回來,朱元璋是否對徐達的忠誠真沒起過疑心嗎?

不是的。

給事中陳汶輝曾在一個奏疏中有提到「劉基、徐達之見猜」,說:「視蕭何、韓信,其危疑相去幾何哉?」(《明史)卷三九,《李任魯傳》)

而朱元璋在為徐達撰寫的「御製神道碑文」中,也坦承自己曾因術士「太陰數犯上將」的蠱惑之詞而「惡之」,說:「(洪武) 十七年甲子,太陰數犯上將,朕惡之,召罷北鎮,勞於家。」

但是,徐達經受住了考驗,政治上從不拉幫結派,對朱元璋忠誠不二,經濟上從不伸手,生活上嚴於律己,堪稱完人。

曾經,淮西黨派的黨魁胡惟庸見徐達既是淮西人,又功高權重,再三拉攏。徐達斷然拒絕,當覺察到胡惟庸準備加害於己時,毅然上報朱元璋,並一再提醒:胡惟庸不適合當丞相。胡惟庸謀反被殺後,朱元璋想起徐達的話,「益重達」(《明史》卷一二五(徐達傳))。

徐達統大軍擒殺張士誠,攻佔平江後,「封姑蘇之府庫,置胡官之美人財貨無所取,婦女無所愛」(《獻徵錄》卷五,黃金之《魏國公徐公達))。

徐達在南京家裡的房子低矮狹小,毫無大將軍宅應有的氣勢。朱元璋多次想給他換豪華的房子,他援引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之辭,說,「天下未定,上方宵衣旰食,臣敢以家為計?」,《明大祖實錄)卷一七一》。

而等天下已定,徐達仍居舊室,朱元璋實在過意不去,舊話重提,說:「徐兄功大,未有寧居,可賜以舊邸。」《明史》卷一二五,《徐達傳》) 準備把自己過去當吳王時住的府邸相贈。

徐達固辭不受。

一個執意要贈,一個堅決不受,怎麼辦?

朱元璋想了個主意,請徐達到吳王舊邸喝酒,將之灌醉後,命人抬到床上去睡。

朱元璋以為,徐達一覺睡醒,就會接受這所府邸了。

哪知徐達酒醒之後,立刻滾到床下,俯伏在地,連呼:「死罪! 死罪!」

朱元璋只好拉倒,命人在這所府邸之前另建一座規制宏偉的宅邸,賜給徐達,並在宅第前豎起一塊大牌坊,上刻「大功坊」三個字,以表彰徐達的功勳。

徐達死後,朱元璋在神道碑上對他的贊語是:「忠志無疵, 昭明乎日月」。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真的給徐達吃鵝了嗎?
    徐達作為明朝開國功臣,其實他的死亡沒有傳說中那麼複雜,而徐達死於朱元璋賜的一隻燒鵝更是子虛烏有了。徐達和湯和作為朱元璋從小到大的玩伴,在朱元璋創立明朝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徐達更是名列開國六公之首。活著是傳奇,死了也會留下一抹傳奇色彩。
  • 歷史上徐達是怎麼死的,真的是被朱元璋一隻「燒鵝」害死的嗎?
    一隻「燒鵝」引發的懸案根據《明史》記載,徐達乃是因「背疽」而死。然而在民間,卻有這樣一種說法廣為流傳,徐達當時生了背疽,朱元璋聽說生有背疽之人吃了蒸鵝將會加重病情導致死亡,於是便派人賜給徐達一隻蒸鵝,徐達含淚吃下,不久疽發身亡。
  • 朱元璋送了徐達一隻燒鵝,徐達看後嚎啕大哭,馬上安排了後事
    有一天,徐達說他餓了,於是朱元璋叫上小夥伴們,一起殺了地主的牛。然後他烤了吃肉。從此,朱元璋被地主趕出了家門,但他認識了包括徐達在內的幾個被殺的兄弟。據說有一次朱元璋去找徐達下棋,徐達明明知道能贏朱元璋,卻是故意讓朱元璋佔,怕與朱元璋發生糾紛,朱元璋知道後,命令徐達認真下棋,於是徐達認真了一次,很快就贏了,並在棋盤上擺下了萬歲的字樣,朱元璋很高興,於是也把莫愁湖讓給了徐達。
  • 徐達身患重病,朱元璋賜了他一隻燒鵝,徐達流著淚立馬準備後事
    徐達身患重病,朱元璋賜了他一隻燒鵝,徐達流著淚立馬準備後事在明朝建立的過程當中,出現了一大批的名將,也正是因為這一批名將,朱元璋才能順利的掃平各個地方的割據勢力和元朝,而在這些名將當中,功勞最高的就是徐達了,徐達生前被封為魏國公
  • 謠言終結者°朱元璋到底是怎麼用燒鵝殺掉徐達的?
    但是自從朱元璋登基以後,便開始逐個清洗功臣,眼見著胡惟庸也倒在自己面前,徐達慌了,說不定哪天就輪到自己了,憂慮之下,寢食難安,結果染了背疽。朱元璋知道徐達生了背疽,便派人來慰問,還特地讓人帶了一隻燒鵝給徐達。徐達一見燒鵝,涕泗橫流,因為背疽病最忌食鵝肉,一吃很快就會病發身亡。
  •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戰功赫赫,傳聞卻是吃了一隻燒鵝而死
    徐達生病的時候,朱元璋很是關心,還曾經派徐達的長子徐輝祖,攜帶他的親筆信前往北平慰問。不久後,徐達應詔返回南京,之後病情加重去世。徐達吃燒鵝而死的野史:根據《明史》的記載。徐達的死因是他的背上長了一個疽,之後病情加重去世的。但是野史記載卻是吃朱元璋送的燒鵝死的。
  • 徐達得了背疽,朱元璋送來一盤燒鵝,徐達含淚咽下
    ,全因太子朱標早逝之故,這個說法也不無道理,朱標一死將朱元璋的計劃全打亂了,後來朱元璋又選定朱標的兒子朱允文當太子,然而這個選擇卻有一個致命缺陷,朱允文不像他的父親,朱元璋死後,朱允文極大概率管不住那些開國功臣,為了杜絕一切風險,朱元璋決定為孫子掃清一切阻礙。
  • 朱元璋賜燒鵝害死徐達是真的嗎?別再被電視劇裡的劇情騙了!
    (六王: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沐英、鄧愈、湯和)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賜葬中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兩千餘言,是明太祖朱元璋親筆撰寫,碑文上罕見的有標點符號。神道兩側有石馬、馱、石羊、石虎、武將、文臣雕塑一對,墓前的石刻是整塊大青石雕成。這一切,足以說明徐達在明朝地位之高。
  • 徐達是怎麼死的,朱元璋真的殺了低調的開國第一功臣嗎?
    徐達其實職能和韓信差不多,為朱元璋開國第一功臣,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徐達之死廣為流傳的就是他的背上長了個毒瘡,這個時候朱元璋卻賞賜了一隻燒鵝給他,知道朱元璋意思的徐達,含著淚把燒鵝吃掉,沒多久就瘡發而死。
  • 徐達的主要戰績,徐達的下場難道真是和民間傳說那樣嗎
    一時間,長江南北,江淮兩岸到處都有紅巾軍。江南紅巾軍,實力最強的要數朱元璋的隊伍。並且,最終通過武裝鬥爭統一了明朝。今天,為大家介紹朱元璋手下第一大將,徐達。徐達劇照朱元璋晚年對大臣大開殺戒。關於,徐達的下場民間一直有這麼一個講法。說徐達,晚年背上長了一顆毒瘡,朱元璋送了一隻鵝。後來,徐達吃了之後,吐血而亡。但是,這個說法正確嗎?
  • 朱元璋送來燒鵝,看懂皇帝暗示,徐達痛哭大限將至,果然當晚殞命
    所以朱元璋有個特點,小氣,他給官員的工資特別低,官員光是靠俸祿養活一家老小都很困難,但是朱元璋對於官員貪腐又懲治得特別狠,超過60兩就要剝皮實草。又小氣又狠的朱元璋殺起官員來可毫不手軟,洪武一朝,朱元璋能殺了有幾萬人,其中不少人都是他的開國功臣。李善長、胡惟庸,這些曾經跟著他打天下的老臣牽出來的驚天大案都株連了上萬人,所以很多人產生了朱元璋濫殺功臣的印象。
  • 古代徐達真的是吃燒鵝死的嗎?燒鵝:這也要我背鍋?
    關於明朝開國大將徐達之死,民間一直有種說法:徐達患背疽(jū),按理說不能吃發物,朱元璋卻派人送去燒鵝。徐達就明白這是皇帝要自己死,只好含恨吃下鵝肉,最終病情加重而亡。以現代醫學觀念來看,雖然有些病症需忌口,但如果說吃了某種發物而死亡的事確實少見。
  • 朱元璋把徐達灌醉抬上龍床,其真實意圖是什麼?帝王之心不可猜測
    後來,朱元璋家鄉發生一場自然災害和瘟疫,朱元璋父親、母親和兄長前後去世了,朱元璋簡單安葬完親人後,為了維持生計,先入皇覺寺為僧,後又沿街乞討,成為乞丐,朱元璋這樣做都是為了為了生存生存下去。徐達在聽到賞賜後,嚇得沒有當場嚇暈,這哪裡是給他的賞賜啊,這是要他徐達的老命啊!一座宅子,徐達為何如此驚恐?要知道這吳王府大有來頭,吳王府是朱元璋為吳王的時候府邸。後來朱元璋稱帝後,吳王府就漸漸荒廢下來。
  •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常遇春的夫人,到底是不是被朱元璋所殺?
    前言: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毀譽參半,極具爭議的歷史人物。愛他的人誇他雄才大略,體恤民情。恨他的人罵他心狠手辣,屠殺功臣。朱元璋有沒有屠殺功臣?確實有,無論他是出於什麼目的,也無論裡面有的功臣是否罪有應得,總體來說這一個黑點沒得洗。
  • 朱元璋分封開國六公爵,為何徐達只排第二,而劉伯溫只封了侯爵
    至今在網絡上,還流傳著不少朱元璋兔死狗烹的故事,比如朱元璋火燒慶功樓,比如朱元璋用一隻燒鵝逼死開國名將徐達。似乎這位皇帝在登基之後除了殺自己的功臣,就是在殺功臣的路上。 而即使是那些看上去與殺戮無關的事件,在有心人眼中,同樣能推演出一系列令人心寒的厚黑邏輯。比如,開頭提到的這個分封功臣的事件。
  • 歷史上的徐達是個怎樣的人?他是怎麼死的?
    過於嚴苛的朱元璋對徐達卻一反常態地溫柔認可、不僅委以重任,還給足賞賜。生性多疑是帝王的通病,徐達能夠在眾多無辜喪命的臣子中得以倖存,主要是為明朝持續不斷奉獻的價值。徐達自幼聰慧機敏、能力出眾,他在後來的徵戰中指揮有方、屢立奇功。徐達在朱元璋率軍徵戰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戰價值,一個人想要得到領導賞識,首先要有出眾的工作能力做支撐。
  • 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到底有多厲害?文比藍玉強,行軍打仗不輸徐達
    隨著朱元璋的名聲越來越大,李貞便領著李文忠前來投靠。朱元璋一見李文忠,雖然當時還是衣衫襤褸的少年,但兩眼炯炯有神,便覺得小夥子將來非池中物,因此,他就把這個外甥當自己兒子來撫養,還將其改姓朱。從此,李文忠認真學習兵法,練習武術,還經常到前線觀戰。為了栽培這個外甥,朱元璋還為他配備名師,學習儒家經典。
  • 電視劇《朱元璋》,到底有多少不符合史實的地方?
    ,而非元廷徵稅逼死的;朱元璋並不是老八,而是老四;朱元璋並非沒文化,也不是偷瓜就有先生教,而是他父母為了他能有好的未來,種地攢的錢給他念私塾,4.安葬朱元璋父母的是劉英的父親劉繼祖,不是徐達和湯和5.朱元璋是收到湯和的推薦信後經過佔卜才拿著舉薦信投軍,並不是被馬姑娘救下6.朱元璋是依靠自己非凡的口才徵服了郭子興
  • 偷偷地殺掉徐達老婆後,朱元璋跟徐達說:你家不會被誅九族了
    朱元璋能夠在元末起義中最終勝利,開創明朝,除去朱元璋本人的本事以外,還有兩個人不得不說,那就是徐達和常遇春,這兩個人對明朝的建立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尤其是徐達,可以算是明朝的第一功臣了。不過今天不說徐達,我們來說說徐達妻子的事情。
  • 朱元璋還真是烏鴉嘴,說徐達後人三世王爵,結果倒黴了兩代人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而一個王朝的建立,必然是有一大幫人輔助,而且都是當時極為傑出的人才。在明初時期,人才的確很多,武有徐達、常遇春、湯和、藍玉、李文忠、馮勝、傅友德等,文有宋濂、李善長、劉伯溫等;那誰才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呢?那就必須是徐達了,因為他是開國「六王」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