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頭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就是說如果在頭九時沒有下雪,那麼整個冬天便會很暖和,雖然用六月形容冬天的天氣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如果在頭九沒有下雪時,冬天會很暖和,是個暖冬。
一、頭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
俗語「頭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的意思是說,如果在一九期間不下雪的話,到了九九期間的天氣就會特別暖和,第二年的春天來得早,氣溫又高,說明這個冬天十有八九是個暖冬。
老人們常說,進了數九天氣就開始變冷了,但是從進九後,我國大多數地區氣溫不僅沒有下降,反而還有上升的趨勢,就連冬天的代表雪花,在進九後也沒有見到過。
按照普遍流傳的說法,從冬至之日開始,我國就進入了數九寒天,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從這一天算的話,根據一九期間的天氣情況,多少也能預測到接下來的天氣。
說到數九天氣,便不得不想到耳熟能詳的數九童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從數九童謠中可以看出,在進入到數九天氣後,氣溫並不會突然變冷,而是一個逐步的過程。
雖然一年之中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時候,但是從冬至節氣後,氣溫會慢慢降低,到了三九四九時氣溫會降到最低點。氣溫下降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尤其是在冬天,氣溫下降時多會伴隨著降雪等天氣。
如果在入九以後每天都是晴天,在太陽的照射下,氣溫不僅沒有下降的跡象,反而還在上升,那麼便代表著今年冬天冷氣流不是很活躍,降雪等降溫天氣也不是很多,所以才會有「頭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的說法。
二、為何會有暖冬與冷冬之分
在古代,人們能根據多年的生活經驗來推測未來的天氣變化,比如人們要想知道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時,會參考古人留下俗語進行預測。
對這方面有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雖然冷冬和暖冬在氣溫上有明顯的差異,但是並不能根據短短幾天的氣溫高低就判斷到底是冷冬還是暖冬。
事實上,只有整個冬天的平均氣溫低於常年值才能被定義為冷冬,情況相反就是暖冬,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等到明年2月之後,才能確定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
其實雪不下的時候,天氣還是很乾冷,而且現在的溫度還在回溫,然而這些也只是假象,因為有些地方也開始展現它冬天的魅力了,一波寒潮來臨,不下雪的節奏,乾冷乾冷的。
除了俗語之外,大自然裡面還有很多的小動物也是可以知道天氣情況的,例如燕子低飛大雨來到,原因就是下雨的時候空氣溼度會增加,許多的動物就會飛得很低,就代表要下雨了。
有許多的諺語流傳至今,雖說現在很多的諺語已經不符合現在社會的發展,但是這些俗語依然被很多人認可,特別是一些老人可以根據這些俗語來判斷來年的天氣。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