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儲勤軍主任:麻醉加速康複流程
麻醉學的發展曾經為外科學的進步提供了強大支持和保障,其在ERAS發展進程中也責無旁貸。由於ERAS的很多環節都需要麻醉科的協作,因此麻醉學科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 加速康復麻醉 踐行ERAS,麻醉先行。
-
滄州市首個加速康復外科示範病房在滄州市中心醫院胸外科揭牌
9月2日,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頒發的滄州市首個加速康復外科示範病房在滄州市中心醫院胸外科揭牌。天津市胸科醫院副院長孫大強代表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加速康復外科專業委員與滄州市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白錫波為示範病房揭牌。
-
全國首家加速康復外科數位化醫療示範病房在西京醫院啟用
全國首家加速康復外科數位化醫療示範病房5月19日在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掛牌成立。據了解,該病房是在加速康復外科基礎上的延伸,是以患者為中心、物聯網為支撐、醫療質量為本的創新舉措和有益探索。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提出與實現進程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是於1997年首次在國際上提出,通過多模式、多學科的方式,在患者實施手術前後採用一系列優化措施,減輕患者接受手術治療過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應激
-
好文分享:改善ACL術後康復效果的五個因素
分享給大家一篇理念比較前沿的康復文章,有些激進但是內容值得參考與借鑑。在上個月,對ACL重建及其後續修復進行了很多討論。我們遇到了3名患者,他們從已經術後超過一年了,但仍然感到疼痛,膝關節角度差,力量也差,因此運動方式也差。我們總結了5條能夠改善ACL術後恢復狀態的因素,這些因素適用於大部分人,讓我們一一解讀這些因素。
-
湘雅呼吸重症監護專科「五位一體」精準診療模式加速患者康復
紅網時刻7月13日訊(通訊員 汪亞男 盧敬梅)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多學科協作團隊利用醫、護、呼吸治療師、康復師、營養師等「五位一體」的管理模式,發揮各自專業特長,通過十來天的精細化治療和護理,幫助一名因急性大面積心梗行心臟支架置入術後併發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敗血症患者順利脫機並康復出院。
-
上海中山醫院:減重手術「第一胖」今天康復出院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代謝手術團隊成功為一例嚴重肥胖(體重近400斤)的患者實施了腹腔鏡袖狀胃切除手術(微創),為目前滬上減重手術「第一胖」,5月7日患者康復出院。術前,代謝手術團隊負責人秦新裕教授、高鑫教授召集了包括內分泌科、普外科、麻醉科、ICU等在內的多學科會診,以評估病情並採用針對性措施確保手術的順利。高鑫教授介紹說,目前多項臨床研究已證實,減重手術能夠給肥胖或肥胖合併糖尿病的患者帶來諸多改善代謝益處。
-
骨折術後如何康復
如今穩定的骨折鋼板內固定技術一般是允許術後開始適當活動的。但是如果術後早期過於保守,怕動少動懶動就會增加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的風險。發生在關節處的骨折,如肘關節骨折、膝關節骨折和肩關節骨折,更加容易出現僵硬攣縮,後期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缺乏必要的活動,肌肉會發生萎縮無力,導致腿走路沒有力氣,平衡差易跌倒,手抓不了重物也舉不高。
-
安徽小患者來濟尋醫,康復出院拍下幸福合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互動編輯 張偉 12月24日,壹粉「QLET巴黎沒有鐵塔」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一則暖心情報,11月30日,來自安徽的兩歲寶寶依依因氣道狹窄,來到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心臟外科就診,經過10多天的治療,近期寶寶康復出院,護士長在他們出院當天最幸福的時刻拍下了這張合影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
手術固然重要,但術後功能康復亦不能忽視。小編最近就遇到一位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該患者在4個月前發生了車禍導致脛骨平臺骨折,並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但由於在術後一直畏痛少動,未進行積極地康復治療,致使患側膝關節難以像健側一樣伸直,下肢功能急劇下降。為了避免出現以上情況,今天小編就與您分享,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
-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7個階段歷時1整年!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的康復1術前 正確的膝關節功能鍛鍊對於ACL重建術後功能的康復至關重要,能有效提高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和關節穩定性,防止術前發生肌肉萎縮,提高術前日常生活的運動能力,並為術後儘快恢復工作和生活創造有利條件,若無明顯疼痛可進行以下訓練
-
《營養翻譯官》之特醫百科:康復還靠喝雞湯?小心大病初癒又陷營養...
但對於一些大病初癒、術後恢復的人群來說,營養不良可是時刻都在困擾著他們。術後康復人群身體的消化系統非常薄弱,這時僅僅一碗碗雞湯、一罐罐燕窩的營養補充往往適得其反。只有全面、科學、易吸收的營養補充,才能起到加速康復,防止併發症,改善病人術後恢復情況並縮短住院時間的效果。
-
運用康復腳踏車自主鍛鍊
患者劉強正在進行康復治療 武漢晚報訊(記者王愷凝 通訊員吳立志 金煦)「抬腿、屈伸、好樣的!再來一次……」循序漸進、重複進行,這是協和醫院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團隊幫助肺移植患者進行體能鍛鍊的一個場景。 由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救治的全球使用人工肺膜(ECMO)術前輔助時間最長的新冠肺炎核酸轉陰患者劉強(化名)在接受雙肺移植後恢復良好(本報5月11日07版曾報導),已經由脫離ECMO恢復自主呼吸,到進食、攙扶下站立、自主鍛鍊,一天天走向康復。 54歲的劉強在1月底確診新冠肺炎,因病情惡化於2月11日接受ECMO治療。
-
COA2016 翁習生教授:影響全膝關節置換術療效的術前因素分析
翁習生教授收集終末期骨關節炎患者術前相關資料,並評估術後效果,研究分析對術後效果產生影響的術前相關病變因素及病變程度,以期對患者手術時機的選擇提供參考。該研究納入了 2011 年 1 月至 2013 年 9 月於北京協和醫院骨科接受同組手術醫師 TKA 手術治療的患者共計 301 例(435 膝),其中原發性骨關節炎患者共 242 例(349 膝)。
-
脛腓骨骨折術後康復科普指南
我們之前碰到過病人辛辛苦苦等了半年,居然一點骨痂沒有長,對病人的身體和精神打擊都很大。術後康復怎麼做呢?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這一百天可不是讓你休息靜養一百天,而是通過積極的功能康復,在這三個月儘量恢復各項功能,減少併發症和功能障礙。脛腓骨的骨痂雖然長的慢,但不代表我們不能做康復。
-
康復醫學技術助其重燃正常行走希望
在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後在全麻下行腰椎骨折後路減壓復位植骨融合內固定術。在脊柱外科病情穩定後,仍存在雙下肢運動障礙,雙下肢不能運動。 腰椎骨折後路減壓復位植骨融合內固定術後 今年3月10日,患者小匡從市一醫脊柱外科行脊柱術後轉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西院康復三區。
-
術前長沙美美菲斯整形醫院說沒懷孕,術後卻查出懷孕6周
不料,在術後恢復期間,張女士被檢查出已懷孕6周,但美容手術前檢查中卻未發現,更讓張女士擔心的是,手術使用麻醉藥、以及術後服用的抗生素,可能會對胎兒帶來影響。-01-全臉脂肪填充術前檢查顯示各項指標符合要求術後身體不適就醫被告知「已懷孕6周」本月初,張女士通過代理的介紹,花費數萬元在長沙天心區的美美菲斯醫療美容整形醫院進行了
-
髖關節置換術後,擔心出現不良反應?了解這些事,放寬心
可能會有但不是一定發生「任何開刀手術都是存在一些可能的併發症,但是這些併發症不一定都會發生,可以通過很多措施來預防併發症的發生,髖關節置換手術也是如此。」 在髖關節置換手術後,可能會出現脫位、感染、深靜脈血栓等情況,另外,大部分髖關節置換的患者都是老年人,有可能會出現肺部感染。因為這些併發症的出現,醫生在術前都會根據患者的病情來詳細規劃手術。
-
ACL術後康復指南
翻譯:小冷編輯:桃子老師該方案旨在指導臨床醫生和患者完成ACL重建的術後過程。具體的幹預措施應基於個人的需要,並應考慮檢查結果和臨床決策。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聯繫轉診醫生。第一階段:術後即刻(術後0-2周)第二階段:中期後期(手術後3-5周)第三階段:手術後期(手術後6-8周)階段IV:過渡期(手術後9-12周)第五階段:重返運動早期(手術後3-5個月)第六階段:不受限制地重返運動(手術後6個月以上)參考文獻Adams D, Logerstedt D, et al.
-
急性大動脈閉塞患者機械取栓術後管理:美國神經介入外科學會指南
對ELVO患者術前、術中和術後的管理問題備受關注。遺憾的是,目前很多與機械取栓相關卒中治療的措施仍存在爭議。本指南綜合分析現有的最佳證據,以制定機械取栓術後患者管理的指導建議。醫師對出血風險的評估決定了血管內治療患者術後影像學檢查的頻率。一般情況下,術後24 h 內完善影像學檢查,當神經功能惡化時,應立即進行影像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