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L術後康復指南

2021-01-09 李明威運動康復

翻譯:小冷

編輯:桃子老師

該方案旨在指導臨床醫生和患者完成ACL重建的術後過程。具體的幹預措施應基於個人的需要,並應考慮檢查結果和臨床決策。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聯繫轉診醫生。

第一階段:術後即刻(術後0-2周)

第二階段:中期後期(手術後3-5周)

第三階段:手術後期(手術後6-8周)

階段IV:過渡期(手術後9-12周)

第五階段:重返運動早期(手術後3-5個月)

第六階段:不受限制地重返運動(手術後6個月以上)

參考文獻Adams D, Logerstedt D, et al. Current Concepts fo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 Criterion-Based Rehabilitation Progression. JOSPT 201242(7): 601-614.Di Stasi S, Myer GD, Hewett TE. Neuromuscular Training to Target Deficits Associated with Secon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JOSPT2013 43 (11):777-792.Glazer DD.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e Injury-Psychological Readiness to Return to Sport (I-PRRS) Scale.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2009;44(2):185-189.Irrgang JJ, Anderson AF, Boland AL,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Subjective Knee Form. Am J Sports

相關焦點

  • 好文分享:改善ACL術後康復效果的五個因素
    分享給大家一篇理念比較前沿的康復文章,有些激進但是內容值得參考與借鑑。在上個月,對ACL重建及其後續修復進行了很多討論。我們遇到了3名患者,他們從已經術後超過一年了,但仍然感到疼痛,膝關節角度差,力量也差,因此運動方式也差。我們總結了5條能夠改善ACL術後恢復狀態的因素,這些因素適用於大部分人,讓我們一一解讀這些因素。
  • 脛腓骨骨折術後康復科普指南
    術後康復怎麼做呢?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這一百天可不是讓你休息靜養一百天,而是通過積極的功能康復,在這三個月儘量恢復各項功能,減少併發症和功能障礙。脛腓骨的骨痂雖然長的慢,但不代表我們不能做康復。積極的康復除了避免形成功能障礙和併發症,還可以促進骨痂的形成。
  •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7個階段歷時1整年!
    圖片來源:終結膝痛:運動者的有效護膝指南這種手術也適用於18歲以下的青少年患者,他們的股骨和脛骨骨骺多未閉合,單束重建交叉韌帶對於骨骺的影響是有限的,所以他們依然可以正常發育,術後關節的穩定性良好。否則青少年患者活潑好動,反覆損傷,會導致膝關節軟骨、半月板更大的磨損。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 2020-07-30 0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骨折術後如何康復
    還有些骨折術後患者骨折的地方反覆疼痛酸脹,遇到陰雨天氣症狀加重,這是術後活動不夠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好。No.2骨折術後能不能活動?穩定的骨折術後是可以活動的。出院時,骨科醫生一般會叮囑患者回家後要適當活動,也會告知哪些事情不能做。
  • 春城體育節全民健身榜樣|乳腺癌術後康復患者划龍舟重拾生活的信心
    去年,一段名為《乘風破浪的姐姐,划龍舟抗病魔》的視頻曾刷爆網絡,視頻中,一支由乳腺癌術後康復患者組成的鯤鵬龍舟隊正在安寧玉龍灣上認真訓練,儘管命運曾給了她們重大的打擊,但通過龍舟這項運動,她們積極對抗術後併發症,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 ACL 重建術後感染首選盥洗 + 清創
    +清創,但關節腔內有內置物,上述治療措施的有效性被一些學者質疑,為進一步明確交叉韌帶重建術後膝關節感染行盥洗+清創對治療這類疾病是否有效,美國學者進行了一項meta分析,並將相關結論發表在Arthroscopy雜誌上。
  • 急性大動脈閉塞患者機械取栓術後管理:美國神經介入外科學會指南
    對ELVO患者術前、術中和術後的管理問題備受關注。遺憾的是,目前很多與機械取栓相關卒中治療的措施仍存在爭議。本指南綜合分析現有的最佳證據,以制定機械取栓術後患者管理的指導建議。本指南僅為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療相關系列指南之一,其他的指南包括院前管理、機械取栓培訓標準和ELVO患者管理[7-9]。   2 推薦建議   2.1 機械取栓術後監護   在ELVO患者機械取栓術後,應收住卒中單元或重症監護室進行密切觀察。
  • 趙主任,久聞大名,2年前在湖南湘雅醫院,作了左膝acl重建與半月板...
    X 趙主任,久聞大名,2年前在湖南湘雅醫院,作了左膝acl康復較順利,現在:1.仍不能完全下蹲,腳後跟不能觸碰到屁股;2.身體臥躺床面水平,大腿垂直平面,小腿自然下落,回升至水平時,關節有彈響,聲音可見。3走路久了有疼痛。求解,是否需要來你門診?
  • 術後6年收到醫生手寫問候信 33年後患者找到寄信醫生感謝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手術後兩周左右,她順利康復出院。1987年,蔡女士收到了一封來自湘雅醫院胸外科的信件,信中詳細地詢問了她術後有無吞咽困難,有無胸窩部疼痛,有沒有繼續在當地醫院檢查,術前術後體重是否有差別;並建議她前往湘雅醫院胸外科複診。「收到這封信的時候,我感到既驚訝又感動,覺得湘雅的醫生非常負責,6年過去了還牽掛著患者的情況。」
  • 儲勤軍主任:麻醉加速康複流程
    加速康復麻醉 踐行ERAS,麻醉先行。麻醉在ERAS(加速康復外科)管理中充當重要角色,麻醉流程的改善可以改善患者的結局,ERAA(加速康復麻醉)名副其實。
  • 中國學者主導發表胰腺外科領域國際臨床指南
    新華網南京12月17日電(記者邱冰清)記者17日從江蘇省人民醫院獲悉,由南京醫科大學胰腺研究所所長苗毅等,代表國際胰腺外科研究組(ISGPS)編寫的「胰體尾切除術後胰腺殘端處理」專家共識指南刊載於《外科學》雜誌。這是中國學者首次主導發表胰腺外科領域國際臨床指南。
  • 全國首家加速康復外科數位化醫療示範病房在西京醫院啟用
    ,幫助患者快速康復。2017年制定西京醫院加速康復外科標準化方案,2018年作為牽頭單位制定「加速康復外科中國專家共識及路徑管理指南」併入選全國首批「加速康復外科規範化培訓及示範基地」。經過多年的發展完善,加速康復外科在西京醫院的推廣使患者、科室、醫院三方獲益。
  • 埃斯頓康復機器人:Burt上肢康復機器人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
    Burt將快速進駐醫院,康復中心等康復機構,為卒中患者、術後患者、老齡人士、慢性病、殘疾人士提供輔助康復治療。  Burt上肢康復機器人簡介   Burt上肢康復機器人是由埃斯頓攜手美國Barrett,為康復治療領域,打造科學化,安全,省心的康復機器人。
  • 術後加速康復(ERAS)術前評估和優化措施
    外科手術患者術前活動減少,麻醉及術中靜止不動、術後臥床都使得靜脈血流明顯減慢;手術創傷使組織因子釋放激活外源凝血系統,出現高凝狀態或血栓形成;除此之外,患者自身因素,如高齡、肥胖,或患有遺傳性易栓症、惡性腫瘤、靜脈曲張及既往VTE病史,均可增加VTE風險。另外,手術類型和手術時間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根據外科住院患者危險分層,神經外科手術多屬於靜脈血栓中度危險手術。
  • 食管癌術後飲食原則
    那麼,食管癌患者術後飲食有哪些要注意的嗎? 今日,我們邀請了北京腫瘤醫院—胸外一科—主任醫師—陳克能教授來為我們分享食管癌患者術後飲食。 陳克能教授提出:食管癌患者術後飲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自體骨—髕腱—骨重建 ACL 斷裂長期效果好
    但是很少有研究對其長期療效進行報導,來自西班牙 La Paz 大學骨科中心的Rodríguez等人回顧性評估了BPTB術後15年預後結果和生存情況,將最新研究結果發表於近期The Knee。研究者將該中心陸續接受BPTB的250名患者納入該研究。其中88%的患者在重建後15年進行隨訪檢查。剔除失訪和不符合研究標準的樣本例數(納入標準詳見原文),共220名患者被進行研究分析。
  • 骨科術後康復鍛鍊全指南,記得收藏!
    術後第二周開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轉、不內收情況下做髖與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 在骨折恢復期,術後1個月要加強髖、膝、踝部的肌力,以恢復行走能力,加強下肢的穩定性。
  • 從ACL 2019 看 NLP 未來發展趨勢
    在健康領域,Shardlow 等人(https://www.aclweb.org/anthology/P19-1037)開發了一種通過特定領域的短語表使得醫生編寫的臨床文書對於患者來說更具可讀性的神經網絡模型。
  • 運用康復腳踏車自主鍛鍊
    患者劉強正在進行康復治療  武漢晚報訊(記者王愷凝 通訊員吳立志 金煦)「抬腿、屈伸、好樣的!再來一次……」循序漸進、重複進行,這是協和醫院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團隊幫助肺移植患者進行體能鍛鍊的一個場景。  由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救治的全球使用人工肺膜(ECMO)術前輔助時間最長的新冠肺炎核酸轉陰患者劉強(化名)在接受雙肺移植後恢復良好(本報5月11日07版曾報導),已經由脫離ECMO恢復自主呼吸,到進食、攙扶下站立、自主鍛鍊,一天天走向康復。  54歲的劉強在1月底確診新冠肺炎,因病情惡化於2月11日接受ECMO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