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然後是長崎:為什麼美國部署了第二顆原子彈

2020-12-13 騰訊網

自從1945年8月9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以來,一個問題就一直存在著:這種規模的死亡和破壞真的需要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嗎?

美國領導層顯然是這麼想的。幾天前,就在美國B-29轟炸機伊諾拉·蓋伊(Enola Gay)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被稱為「小男孩」(Little Boy)的原子彈震驚世界16小時後,白宮發表了一份來自美國總統哈裡·s·杜魯門(Harry S. Truman)的聲明。

除了向世界介紹之前高度機密的原子研究計劃「曼哈頓計劃」,杜魯門還加倍強調了核武器對日本的威脅,日本是美國在戰爭中僅存的對手。杜魯門寫道,如果日本不接受盟軍領導人在《波茨坦宣言》中提出的無條件投降條件,「他們可能會期待一場地球上前所未見的毀滅之雨。」

但就在杜魯門發表聲明時,第二次原子彈攻擊已經在進行中。根據訂單起草7月下旬中尉萊斯利·格羅夫斯將軍的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曼哈頓計劃的主任,總統已經授權下降更多的炸彈的日本城市小倉(現在的北九州),新瀉和長崎只要天氣是允許的。

長崎並不是最初的目標

1945年8月9日清晨,代號為Bockscar的B-29轟炸機從西太平洋的Tinian島起飛,攜帶近1萬磅重的鈽基炸彈,代號為「胖子」,飛往日本大型軍火庫所在的國倉。發現Kokura被雲層遮蓋後,Bockscar的船員決定前往他們的第二個目標長崎。

「胖子」於當地時間11點02分在海拔1650英尺的地方引爆,在長崎造成的死亡人數是三天前以鈾為基礎的「小男孩」在廣島造成的死亡人數的一半——儘管其威力估計為21000噸,比原子彈大40%。然而,地震的影響是毀滅性的:近4萬人當場死亡,三分之一的城市被毀。

杜魯門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原子彈威力的第二次展示顯然使東京陷入恐慌,因為第二天早上出現了日本帝國準備投降的第一個跡象。」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結束。

1945年8月9日,從小島嶼上看到的長崎上空的原子彈蘑菇雲。

官方的原子彈理由:拯救我們的生命

根據杜魯門和他的政府的其他人,原子彈的使用是為了縮短太平洋戰爭,避免美國入侵日本,拯救成千上萬的美國人的生命。

1947年初,戰爭部長亨利·斯廷森在《哈珀雜誌》上撰文稱,到1945年7月,「日本不接受無條件投降而參戰的決心沒有任何減弱的跡象」。與此同時,同年11月,美國計劃加強對日本的海上和空中封鎖,增加戰略空中轟炸,併入侵日本的本島。

史汀生寫道:「我們估計,如果我們被迫執行這個計劃,主要戰鬥最早要到1946年下半年才會結束。」「我被告知,這類行動的傷亡人數預計將超過100萬,僅就美國軍隊而言。」

1945年9月13日拍攝的原子彈在長崎爆炸的中心區域。前景中的兩個棚屋是用從廢墟中撿來的錫片建造的。

另一個原因?引起蘇聯的注意

儘管有史汀生和其他人的爭論,歷史學家們一直在爭論美國在日本使用原子彈是否合理,更不用說兩次了。多名軍方和文職官員曾公開表示,炸彈襲擊並非軍事需要。就像國務卿詹姆斯伯恩斯在1945年8月29日所說的那樣,日本領導人早在廣島原子彈爆炸之前就知道他們已經被打敗了,他們已經與蘇聯接觸,看他們是否願意在可能的和平談判中進行調解。就連著名的鷹派將軍柯蒂斯·勒梅也在1945年9月對媒體說,「原子彈與戰爭的結束毫無關係。」

這樣的說法讓《使用原子彈的決定》的作者加爾·阿爾佩洛維茨等歷史學家認為,原子彈的真正目的是在與蘇聯的鬥爭中佔得上風。按照這種思路,美國在長崎部署鈽彈,是為了明確其核武庫的實力,確保美國在全球權力體系中的霸權地位。

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兩次襲擊只是一次實驗,目的是看看曼哈頓計劃開發的兩種原子武器的效果如何。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司令、海軍上將威廉·「布爾」·哈爾西在1946年聲稱,第一顆原子彈是「一個不必要的實驗……(科學家們)有了這個玩具,他們想要試驗一下,所以他們把它扔了。」

為了迫使日本投降,有必要進行第二次核攻擊嗎?世界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對杜魯門來說,他似乎沒有動搖襲擊是正當的這一信念——儘管他排除了在長崎事件後沒有他的明確命令的情況下,未來會發生炸彈襲擊的可能性。「這是一個糟糕的決定。但我成功了,」這位第33任總統後來在給他妹妹瑪麗的信中寫道。「我這樣做是為了拯救25萬名美國男孩,在類似的情況下,我還會這樣做。」

相關焦點

  • 美國投放原子彈到長崎廣島後,外國人傷亡情況如何?
    廣島原子彈爆炸嗨,大家好,今天歷史銘記者為大家講述的美國投放原子彈到長崎廣島後,外國人傷亡的情況如何呢?杜魯門總統 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終於下了用原子彈的命令,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在廣島,長崎投放了原子彈,雖然原子彈帶來了巨大的破環,但是也迫使了日本無條件的投降。
  • 美國為何選擇在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而不是政治中心的東京
    1945年8月6日,美國向日本城市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小男孩」原子彈,隨著一朵巨大蘑菇雲的升起,廣島霎時間陷入一片火海,當即造成10多萬人的死亡。8月9日,另一顆原子彈「胖子」又在長崎炸響,數萬日本人再次喪命。由此,日本成為了唯一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
  • 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為什麼選擇廣島和長崎,而不是東京?
    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為什麼選擇廣島和長崎,而不是東京?戰爭是永恆的話題,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戰爭一方面促進著改朝換代和歷史往前發展,另一方面去對生活在那個時代的所有人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戰爭帶給人類永遠是兩方面的利弊。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在長崎和廣島投下原子彈,為什麼不是東京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怎樣慘痛的代價自然是不必多說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堅持在最後一刻的日本吧。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在日本長崎和廣島投下兩枚原子彈,造成十幾萬人的傷亡和不可估量的損失。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投射原子彈在長崎和廣島呢?德國的納粹倒臺後,軸心國集團只剩下日本在苦苦的掙扎了。
  • 為敦促日本投降,美國向廣島長崎丟下2顆原子彈,為何沒有選擇東京?
    為敦促日本投降,美國向廣島長崎丟下2顆原子彈,為何沒有選擇東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時候,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分別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造成了數十萬的人無辜傷亡以及非常大的損失。那麼有些人就問了,為什麼美國會在這兩個地方投放原子彈在東京投放呢?
  • 美國為什麼選擇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天意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軸心國的失敗,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在這期間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事件。原子彈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無異於給垂死掙扎的日軍狂徒一個致命打擊,這個事件也成為了二戰的催化劑。在這裡面我們要提到一點,美國為什麼不選擇日本其他地方投彈,反而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呢?
  • 當年美國為什麼選擇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
    美國選擇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首先第一點肯定是其戰略價值。廣島是日本的重要軍港,而且還是日軍大本營東部總軍司令部所在,炸那兒有點報當年珍珠港大仇得味道。而長崎是當時日本重要的軍工基地。實際上長崎只是次要目標,主要目標是長崎上的港口。但是,惡劣的天氣導致了「博克斯卡」號轟炸機無法在「小倉港口」投放第二顆炸彈。轟炸這兩個城市有助於削弱日軍實力。而且這兩個地方地勢比較平坦,天氣也還可以,適合原子彈的投放以及得到比較滿意的轟炸效果。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現在廣島和長崎仍然有人...
    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 美國曾經在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其威力遠沒有現在所生產的原子彈危害那麼大。據資料顯示投向廣島的原子彈,因為體型太笨重。只有美國的b29空中超級堡壘可以勝任成為他的轟炸機。並且到現在為止。歷史一直沒有得到證實。曾經在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是真的原子彈,還是只是一個大炸彈而已。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德國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
  •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原子彈轟炸的為何是廣島長崎而非東京?
    東京作為日本的首都,為什麼沒被投放「小男孩」和「胖子」,是仁慈嗎?原來美國人在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後,向日本的長崎和廣島分別投放了「小男孩」和「胖子」,這可不是什麼人的別稱,這是對原子彈的稱呼。在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枚原子彈後,這日本「存活」的最後一根稻草也被砸死了。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美國為什麼不在日本的經濟、政治中心――東京,投放原子彈,而是在日本的長崎和廣島投放原子彈。
  • 長崎原本可以避免第二顆原子彈打擊,卻作死失去了三次機會,天意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遭遇了原子彈轟炸。這是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唯一遭受核打擊的國家。遭受轟炸的城市是長崎和廣島,其中,廣島是第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城市,所以更為被人銘記。不過,今天要講的是第二個城市——長崎。原本,這顆原子彈可以避免的。
  • 為什麼二戰原子彈不扔在東京,而扔在廣島長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了尾聲,為了讓頑強抵抗的日本趕緊投降,美國向日本丟了兩顆原子彈。30多萬的日本人瞬間喪命,為什麼二戰原子彈不扔在東京,而扔在廣島長崎?廣島長崎是日本的軍事工業基地,城中到處都是軍事工廠,源源不斷的為日本軍隊運送著軍事武器。
  • 廣島原子彈爆炸:揭秘美國對日本用原子彈內幕
    美國總統杜魯門和美國政府想儘快迫使日本投降,也想以此抑制蘇聯,選定日本東京、京都、廣島、長崎、小倉、新潟等城市作為投擲原子彈的備選目標。此前,美國、英國和中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6日和9日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2010年8月,美國決定派遣駐日大使羅斯出席「原子彈和平紀念儀式」。
  • 美國飛機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和長崎
    美國戰略空軍司令官斯帕思宣讀了一道命令:「第509混成大隊要在1945年8月3日以後,在氣象條件允許時,儘早對下述目標之一目視投擲原子彈。目標是:廣島、小倉、新瀉、長崎。」這時,綽號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已經完成製造和技術檢查,並秘密運到了提尼安島上的空軍基地。所需的零部件,也由「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於29日送到,正在加緊組裝。
  • 二戰時,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為何選擇了廣島和長崎?
    在人類的歷史上,目前只有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遭到過原子彈的轟炸。當初美國為何會選擇廣島和長崎這兩個城市,而不是東京?在廣島投下原子彈後,美國沒想投第二顆。但為何最後長崎還是發生了慘劇?這一切要從1941年說起。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350餘架日本飛機,分成兩波,在90分鐘之內,把美軍的珍珠港基地炸成了稀巴爛。
  • 美國投原子彈,為何不炸日本軍營?反選擇炸平民眾多的廣島、長崎!
    二戰末期,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讓超過30萬日本人瞬間喪命。而原子彈爆炸的影響,更是延續到了如今。自古以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發動戰爭是為了達成一定的政治目的。而戰爭的最有效、最根本手段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顯然,美國選擇用原子彈炸日本平民眾多的廣島和長崎,違背了戰爭的最有效、最根本手段。
  • 除了廣島,美國原來想要投放原子彈的日本城市是它,不是長崎!
    ,美國決定向日本本土投放兩顆原子彈。投放原子彈是人類歷史上所沒有的,對於原子彈的第一次使用,美國政府也顯得很慎重,他們在日本的各大城市中選擇最合適的目標城市。排除了這些,美國方面把目光投向了日本有著發達重工業的幾個城市,它們分別是廣島、小倉、長崎,長崎位於最後一位,屬於備選城市,廣島是日本的陸軍之城,日本對外發動侵略的陸軍部隊就是從這裡走出來的,所以這裡屬於日本的軍事重地,而且這裡重工業發達,並且有罪惡的毒氣研究據點,所以毋庸置疑廣島是美國投放原子彈的首選城市,在這裡投放原子彈一定可以達到威懾的作用,並且強有力的摧毀很大一部分日軍力量。
  • 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為什麼不在東京投放原子彈而選在廣島長崎
    ,面對日本的公然挑釁,第二天,美國政府便向日本正式宣戰了,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也開闢了。1945年為了加快戰爭進程,敦促日本方面儘快投降,美國決定在日本投放原子彈,但是具體在什麼地方投放原子彈成為了急需要討論確定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後來美國選擇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分別投放了一顆原子彈,很多人會問,日本人發動侵略戰爭,罪有應得,怎麼不在東京投放原子彈呢?
  • 原子彈投在了廣島長崎,為何不是在東京?美國佬深思熟慮啊!
    大家應該知道,二戰中,中國勝利的轉折點其實是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名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使得日本國內資源受到極大的損傷,以至於後來抵不住各國的攻擊而投降。那麼,為什麼美國投原子彈的城市不是東京而是廣島和長崎呢?
  • 廣島原子彈投放三天後,日本為何死撐到投放第二顆才宣布投降
    第二顆原子彈投放後,日本才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為何要死撐到投放第二顆才宣布投降? 眾所周知,原子彈威力巨大。投放到廣島上空名為「小男孩」原子彈是一顆鈾彈,長3米,直徑0.7米,內裝60公斤高濃鈾,重約4噸,梯恩梯當量為1.5萬噸。
  • 曾被美國投下2顆原子彈的廣島長崎,75年過去,如今景象怎樣?
    許多人都是「談核色變」,不過還有一個現象就會讓人好奇了,同樣都是核汙染, 當年被美國投放了兩顆原子彈的日本廣島與長崎,都說被汙染後的地方一百年不能住人 , 為何廣島長崎還住那麼多人 ?在筆者看來,其實是有一定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