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他,謙和平實、波瀾不驚、不斷挑戰。憑著自身良好的素質和過人的膽識,從一線廚師到餐廳管理者,從白手起家到事業有成;敢闖會拼的他,始終保持著匠人初心,銳意進取,在餐飲行業打出一番天地,助力我縣推進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他,是一名履職盡責的縣政協委員,熱心志願公益事業,關注社情民意,積極建言獻策。他就是五華縣政協委員、建國七十周年廣東餐飲行業優秀企業家,小綿羊火鍋連鎖創始人李慶泉。
●信息來源/五華縣政協文史委
圖文/本報記者 李佳琳 宋鳳平
艱苦創業 從做煲仔飯到小綿羊餐飲的嬗變
談起自己創業的奮鬥歷程,李慶泉坦言:「艱辛與不易,堅持與創新」。他於1993年開始學廚,在梅州農校客家菜傳承基地烹飪班學習廚藝,師從中國客家菜研發培訓的帶頭人陳鋼文,得到悉心指導。
畢業後,李慶泉選擇了創業。1995年,在老家縣城創辦了五華首個集「快餐煲仔飯、奶茶、雞尾酒」於一體的富都咖啡語茶店。期間,他在忙於創業的同時他仍不忘刻苦鑽研餐飲業務知識,憑藉著精湛的廚藝和過人的膽識,於2003年1月創立了以傳承客家菜文化「冬吃羊肉火鍋,夏吃客家菜「為特色的五華小綿羊火鍋店。
「學習與創新,才是企業發展的源頭活水。」火鍋店辦起來了,效益雖然比較穩定,但太單一,如何將其做大做強,在老百姓心中永遠留下好口碑,這些都是李慶泉每天在思索的問題。他經常到廣州、東莞、深圳,甚至到湖南、江西等地考察餐飲業態勢,得取好經驗好做法,並加以創新,在一次次的菜色創新到門店的改造升級,轉型為「小綿羊」飯店,以菜色常創新、就餐環境溫馨舒適贏得眾多顧客所認可。
受今年疫情防控大環境的影響,對五華縣餐飲行業帶來了較大的衝擊,李慶泉積極結合自己的經營狀況,堅定信心,重新定位,利用這段時間,提出了「以員工為本,以食材為本」的管理模式,在菜品質量、品種花樣、人員培訓、服務項目等方面,力求做到煥然一新,提振消費者的信心。在菜品方面,結合人民追求健康飲食的需要,在做好做精客家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品種花樣,讓顧客吃得更好更健康。如今的小綿羊餐廳,店裡的硬軟體有了不小的提升,店外和店內多了宣傳客家菜的招牌、文化牆,特別是廚房管理引入了現場安全管理體系,建成了「管理、安全、衛生、迎客」四到位的「4D」廚房。不僅如此,隨著小綿羊餐廳名氣增大,接待供不應求,順勢而為,擴大經營規模。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優服務、開發新品上。推行規範服務,從客人踏進飯店到離開,每一個細節都做到程序化、人性化,深受百姓青睞。
回首難忘的創業經歷,李慶泉說:「創業的過程雖然苦過、累過,但無怨無悔。因為奮鬥過的歲月,才構成了人生精彩的篇章。」
矢志不移 推動五華餐飲業抱團發展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實施的「粵菜師傅」工程,旨在將「客家菜師傅」工程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相結合,以培養「客家菜師傅」為重點,推廣客家菜和客家菜師傅,扶持打造一批客家菜名師、名企、名店。這讓李慶泉意識到:餐飲業的又一個春天來到了,也讓他更加堅信「做個有良心的烹飪家才能走得遠。」於是他不斷鑽研、學習取經,瀏覽餐飲行業方面書籍報刊,在有關領導和政策的支持下,由李慶泉牽頭申報了「廣東省粵菜(客家菜)師傅技能大師工作室」,在多方的努力下,現已申報成功。工作室以「走出去,請進來」的模式倡導大家在不斷傳承的基礎上創新研發、交流、學習,並不定期邀請梅州市餐飲行業協會執行會長、中國客家菜研發培訓基地學科帶頭人陳鋼文前來指導菜色,對菜品種類進行調整,在加工環節精益求精。
李慶泉認為,餐飲企業必須抱團,才能讓整個行業得到健康的發展。為此,在縣人社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他動員餐飲企業,積極支持配合開展魚生大賽、釀豆腐大師十大高手比賽、參與美食節等活動,主動組織縣內餐飲企業,到廣州番禺參加全省舉辦的2020粵菜師傅工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滿載而歸,為弘揚五華客家菜文化的傳播。同時,通過餐飲行業協會平臺,倡導餐飲企業優先聘用有勞動能力的在冊精準扶貧戶、貧困戶、下崗職工家庭人員就業,得到跳躍響應,據不完全統計,全縣餐飲企業解決幫助精準扶貧戶、貧困戶、下崗職工人員就業超過500人。
真情履職 心中永存一份愛心
上善若水,從善如流。李慶泉說,當選政協委員以來,在感到光榮和自豪的同時,也感到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在工作與履職間,李慶泉總能找到本職工作與政協工作的平衡點,即使生意再忙,他也會安排好時間,積極參加政協組織的學習、調研、視察、評議等活動。平時留心關注民生、關注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主動聯繫界別群眾,傾聽百姓呼聲,認真撰寫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他先後圍繞「加強文化宣傳、百姓出行問題,農村道路維護」等內容撰寫提案多份;2018年,針對百姓出行,提出的五華大橋、華興橋、琴江大橋架設人行道,實行人車分流的建議,被縣政協吸納到調研報告中;在今年政協委員提案中,他提出了我縣要加強地方標誌性的文化宣傳力度,不斷加大宣傳五華知名度。「政協委員要心中裝著老百姓」。他常將自己比作政府與群眾的紐帶,這條「帶子」在他的手中化為了慈善公益事業。早在2011年,李慶泉就積極參加縣誌願者聯合會組織的「黨徽暖童心」愛心志願服務活動,幫扶留守兒童。近年來,他在餐廳前臺設立了「扶貧濟困助學」愛心捐款箱,並承諾每張臺每天飲食收入的利潤中捐出2元用於公益事業,用微愛傳遞溫情,鼓勵大家積極奉獻、踴躍捐款,募捐所得善款將通過縣誌願者聯合會資助給需要幫助的人。
不斷鑽研的他,為廣東烹飪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19年,他在參加全國海峽客家烹飪大賽中獲得金獎;榮獲「建國七十周年廣東餐飲行業優秀企業家」稱號;及「廣東省餐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中式烹調銀牌粵菜師傅」稱號,相信在他的帶領下,客家菜一定會更加發揚光大。
李慶泉,一位平凡的政協委員,他以堅忍不拔的追求、風雨前行的拼勁,以遠大理想引領人生航向 ,用擔當實幹彰顯蓬勃力量,在創業實踐中書寫了精彩人生。我們相信,在今後的人生路上,他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繼續把他的遠大夢想演繹地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