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在杭州西湖邊旅遊的一個外國人,改變了馬雲的一生

2020-10-16 惡童筆記


前言

40年前,時年15歲的馬雲還是一個白衣飄飄的少年。那年的7月1日,酷愛學習英語的馬雲在西湖邊閒逛,恰巧遇到了一家來自澳大利亞的外國友人,從此改變了馬雲一生的命運。

▲15歲的馬雲和他新認識的澳大利亞小玩伴戴維·莫利攝於西湖邊。戴維胸前佩戴著澳中友好協會旅行團的證件。


西湖偶遇

杭州西湖,可以說是馬雲一生最眷戀的地方之一。童年時,他在湖邊行走,扮成小導遊,希望能夠偶遇外國人來鍛鍊自己的英語水平;成年時,創業初期的工作室也位於西湖旁邊的湖畔花園;創業艱難時,在湖邊的漫步,讓他感覺壓力得到莫大的釋放;成功後,他在西湖邊開了一家叫HHB的音樂酒吧。

馬雲、趙朝陽等邀請金庸在西湖邊喝茶


1980年,那時的中國剛剛迎來改革開放。

來自澳大利亞的退休工程師肯·莫利帶著妻子以及三個孩子:戴維、史蒂芬和蘇珊,一家人來到杭州旅遊,在西湖邊遊玩時,一個和戴維年紀年紀相仿的中國男孩主動迎了上來,並且用還很生硬的英語打招呼:「你好,我叫馬雲,我正在練習英語口語,我可以做你們的導遊嗎?」

看到這個小男孩和自己的孩子年紀差不多,而且態度友好、真誠親切,莫利一家愉快地答應了。


這個小導遊的指引下,三個外國小朋友玩得非常開心,西湖之行結束後,肯·莫利主動給馬雲留了通信地址,就這樣馬雲和小戴維成為了異國筆友,開始定期用英文通信。

他們哪裡能想到,這個中國男孩在若干年後創建了一家影響全球的公司——阿里巴巴,而這段源自西湖畔的友誼,也橫跨大洋一直綿延至今。


澳洲之行

西湖偶遇之後馬雲一直和肯·莫利一家保持著書信往來,在信中馬雲稱肯為「Father」,肯也很耐心地指出馬雲英文中的錯誤,就這樣通信了5年從未失去聯絡,他們的關係逐漸熟絡親近起來,從未讀過大學的肯·莫利得知馬雲升入大學後,為表示對其學業的支持,兩年間先後給馬雲寄過200塊澳元的支票。1985年,肯·莫利邀請馬雲去澳大利亞旅行。


這時的馬雲21歲,已經是杭州師範大學的學生會主席了,但從未出過國的他甚至連如何辦理護照都不知道。當他在順利地辦完護照之後發現,籤證才是最讓人頭疼的,那個年代還未開放個人赴澳籤證,馬雲前後連續7次申請均被拒籤。

換成別人可能就此放棄了,但馬雲對外面的世界充滿無限嚮往,肯·莫利也通過紐卡斯爾政府向中國大使館致電說明情況,在兩人的堅持下,馬雲終於拿到了去往澳大利亞的籤證。


第一次出國的馬雲在澳大利亞呆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他也非常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旅行,

他不但近距離地感受到了異國的風土人情和日常生活,更為可貴的是他通過這些經歷擁有了更寬廣的國際視野,可以說這次澳大利亞之行改變了馬雲的一生。


馬雲在後來的回憶錄中說:「澳洲之行的29 天對我至關重要,當我回到大陸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完全是另外一個人了,沒有那29 天我永遠不會像今天這樣思考,我可能仍會像其他中國人一樣去思考。」

忘年之交

澳洲之行結束了,但馬雲和肯·莫利一家人的緣分還在繼續。


肯·莫利後來帶著他的二兒子史蒂芬·莫利來杭州回訪。因為父母家的房子太小住不下,所以馬雲只好把莫利父子安排到大學宿舍去。

1988年,馬雲和張瑛結婚時也買不起婚房,遠在澳洲的肯·莫利非常慷慨地饋贈2.2萬澳元,這讓馬雲非常感動。


可以說,肯·莫利雖然是一位普通的澳大利亞人,但他是一個對馬雲的生活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他不但向年輕的馬雲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向其灌輸了核心價值觀和全球視角,對馬雲的未來產生了積極影響,並為馬雲的個人成功和個人品牌做出了貢獻。


直到2004年莫利去世,馬雲和莫利一直是很親密的朋友。

2004年,78歲的肯·莫利去世。這一年馬雲40歲,已經獲得巨大成功的他非常悲痛。他在弔唁中稱肯·莫利是他的導師,他的澳大利亞之父,一個為他打開了世界之窗的人。


2017年2月3日,一直對肯·莫利懷有感恩之心的馬雲,再次來到肯·莫利的故鄉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因為身份的巨大轉變,這時接見他的已經是澳大利亞總理了。馬雲決定為紐卡斯爾大學出資2000萬美金,成立以自己的姓Ma 和Ken 的姓Morley 命名的獎學金Ma-Morley。

▲馬雲和他的少年夥伴戴維·莫利(Ken的長子)接受媒體採訪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馬雲說:我一直希望有一天可以成為像Ken那樣的人,幫助和支持自己根本不認識、只是在街上遇到的年輕人。」


2018年6月24日,27名獲得「Ma-Morley獎學金」的首批學生飛到了杭州,他們重訪了馬雲和莫利一家40年前偶遇的西湖景點。馬雲和肯·莫利的跨國友誼似乎在他們身上延續。


相關焦點

  • 跨國情誼的傳承——馬雲&莫利獎學金首批學生西湖重訪
    早在出發前,這群年輕人就決定,第一站一定要到杭州西湖看一看。40年前,一段發生在西湖邊的跨國情誼促成了今天的行程:16歲的馬雲在西湖邊練英語時結識了來中國旅遊的澳大利亞人肯·莫利一家,並與莫利成為一生的朋友。5年後的1985年,馬雲受邀前往肯·莫利的家鄉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旅行。正是那次29天的澳洲之旅,讓馬雲打開了眼界,對世界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 一位外國人曾幫助馬雲 兩人維持24年友誼 馬雲以這種方式回報
    在前不久的教師節,馬雲功成身退了,引起了各界的關注,馬雲可謂是家喻戶曉的商業巨賈了,他幾度登上中國首富之位,身價千億,然而,馬雲能夠有如今的成就,並非一人之力,他的背後,也有不少貴人相助,在創業初期,有「十八羅漢」跟隨左右,而當時間再往前推移的時候,曾有一位外國人,給了馬雲200元,讓他打開了
  • 37年前,馬雲在西湖邊的一段際遇,為他打開世界之窗
    1980年,剛剛打開改革開放大門的中國迎來了一支來自澳大利亞的代表團,這個代表團由澳大利亞·中國友好協會組織,和當時其它海外代表團一樣,他們的行程主要圍繞中國幾個核心城市,包括杭州。1980年7月1日,他們來到了杭州。晚上,在西湖邊遊逛的時候,一個和戴維年紀相仿的中國男孩走上前來,微笑著,用略顯稚嫩的英語和他們打招呼。
  • 馬雲沒錢上大學,澳大利亞父子資助4年,32年後馬雲是怎樣報恩的?
    馬雲口中的「恩情」,還要從1980年說起。當時馬雲只有16歲,是一名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馬雲對英語非常感興趣,為了提高口語能力,他一直希望能與來中國的外國人交流。但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剛剛起步,來國內的外國遊客並不多見。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馬雲發現西湖景區經常有慕名前來的外賓,於是他就利用課餘時間,到西湖邊與外國遊客進行交流,以提高英語水平。
  • 馬雲如何練英語?5點起床蹲在酒店,免費給2000老外當導遊
    他說,自己的爸媽都不懂英文,自己11、12歲時突然對英文感興趣,因此跑去香格裡拉飯店,當外國遊客的免費導遊,讓他們教自己英文,這樣堅持了9年多,對自己影響很大。1976年後,來中國的遊客逐漸增多。馬雲生活的城市,杭州,地處上海西南方向177千米,有著世界聞名的景點——西湖。1977年,13歲的馬雲聽聞有世界各地的外國人來杭州旅遊。
  • 他和馬雲一起練英語 40年不輟 53歲終圓夢做上英語教師
    他和馬雲一起練英語,40年不輟,53歲終圓夢做上英語教師都市快報 記者 潘卓盈 文/攝幾乎每個星期天的上午10點,家住城西的王際浙,都會準時出現在天目山路古墩路口這一站。他乘坐49路公交車,花費近一個小時在小車橋下車,再步行到西湖邊的六公園。
  • 從「西湖時代」到「錢江時代」,杭州會更好嗎?
    杭州好不好,只有來了才知道。以前,也許人們經常把西湖和杭州相提並論。現在,杭州已經遠遠不只是西湖了。此時西湖三面環山,東側是杭城,從山上匯集的優質淡水,流進西湖,杭州借勢引入城內,養育了杭州人。所以說,西湖是杭州的母親湖,沒有西湖就沒有杭州。只是今天的人只記得西湖的人文旅遊,卻忘記了它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價值。
  • 蘇東坡一生臨幸兩個西湖,都留下了蘇堤,一個在杭州一個在惠州
    一說起西湖,很多人就會想到杭州,杭州西湖大名鼎鼎,人人盡知,其實全中國叫西湖的實在太多了,有一首詩不就說明這一點了嗎,「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寫這首詩的人是誰?蘇東坡,蘇東坡這位大文豪一生還是很坎坷的,經歷各種被貶,去過好多地方,不過在他在兩個地方都留下的一條堤,後人都叫蘇堤,而且都建在西湖上,他一生臨幸了兩個西湖,都留下了蘇堤,只不過一個在杭州一個在惠州。今天一起來感受一下惠州的西湖,惠州西湖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境內,惠州西湖和中國的杭州西湖、穎州西湖合稱為中國的三大西湖。
  • 從西湖到太平洋20年:馬雲的抉擇時刻
    遊行過後晚會正式開始,歌舞等演出節目輪番上演,晚上7時許,馬雲和張勇同時入場落座,一起觀看屬於阿里人20周歲的晚會。其間,現場鏡頭對準馬雲,臺下的馬雲動容,眼眶有些溼潤。在杭州奧體中心,近六萬人都在等待一個開始,在等待一個「官宣」。
  • 馬雲學生時期,澳洲一對夫婦每年給他400資助,如今他怎麼報答?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多年前馬雲還在學生時期,澳洲一對夫婦每年給他400資助,如今他怎麼報答?每個人的成功都是有跡可循的,如今的馬雲是中國的首富,一手建立起來的阿里巴巴,成為了國內電商行業的龍頭企業。而馬雲的成功也絕非輕而易舉的,他沒有一個很好地家世背景,當年考大學也考了三次,最終才考生一個杭州師範大學。
  • 西湖邊這隻「大蝴蝶」要打造杭州版「百老匯」
    除了湖光山色、溼地風情,《最憶是杭州》、《宋城千古情》等將地方特色和藝術芳華完美融合的文藝演出,一樣為遠道而來的遊客們所津津樂道。今年10月,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將再添一處「大蝴蝶」文藝地標,那就是曙光路上的浙江小百花藝術中心將投入試運營。
  • 杭州西湖邊的一家酒店因為一個草坪而爆紅
    杭州作為一個旅遊城市現在隨著網紅經濟的發展,更是誕生了一批網紅酒店,特別是西湖邊的網紅酒店尤其多。可是,就在西湖邊一公裡左右它就是美豪麗致酒店(杭州武林廣場店)。這是一家地理位置極佳、裝修非常上檔次的酒店。酒店的北面,正對杭州地標建築環球中心和京杭大運河;西南面一公裡左右,便是杭州西湖。而且酒店四周就有三個商業中心,妥妥的城市核心地段。
  • 杭州旅遊住宿攻略 推薦西湖邊青年旅舍知樂軒
    不論您是自駕遊,自助遊,公費遊還是團體遊,杭州旅遊都是個不錯的選擇。而提到旅遊不得不說的就是杭州住宿,杭州可謂寸土寸金,杭州酒店、賓館、旅館的甄選,要如何住得好、又節省費用,那是一大學問。  記者對杭州旅行社的遊客進行調查,從旅遊住宿的舒適度、性價比、滿意度等方面的問卷測評中,記者發現得到最高分的並非杭州賓館或酒店,而是最具杭州特色的杭州青年旅舍,其中被遊客推薦最多的是位於西湖邊的杭州青年旅館:知樂軒青年旅舍(客棧網址:www.zlxkz.com )。
  • 馬雲再捐一億!曾說後悔創辦阿里,一個月賺一百萬很高興
    01 捐助母校因為數學成績太差,馬雲差點沒能進入大學。在第三次參加高考之後,馬雲被杭州師範學院錄取。他在學校表現突出,當選學生會主席。1988年畢業時,他得到了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英語的工作,月工資14美元,並很快成為學校最受歡迎的教師之一。
  • 西湖邊的《最憶是杭州》今天正式復演
    西湖邊的《最憶是杭州》今天正式復演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06-06 09:54:53 Sat    昨晚,《最憶是杭州》公益場演出。都市快報 昨晚,不少在西湖邊的人發現,西湖邊的實景演出《最憶是杭州》復演了。
  • 志願者西湖邊「人牆」保旅遊
    來源:杭州日報國慶黃金周前四日,杭州共接待遊客1230.87萬人次。而在延安路周邊商圈每日客流超50萬,交通壓力巨大。杭州市上城區晴雨公益服務中心理事長沈廷衝說,他們從9月份就開始招募了,一共招1000人,有上城區晴雨公益服務中心的志願者,有高校學生、洋雷鋒外國留學生,也有上城公安、湖濱步行街女子巡邏隊…… 招募完成後,又用了一個星期時間用來培訓
  • 馬雲捐款一個億,向全世界安利: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
    就在近日馬雲向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捐款一個億引發了網友們的討論,這一億元將用於開發西溪溼地的生態環境研究及保護。對於馬雲的這麼一個舉動網友們紛紛讚揚馬雲:支持,國內富豪中能真正從事環境保護方面慈善事業的還不太多,需要社會上下的支持、鼓勵。造福社會的良心企業家!必須贊!
  • 馬雲和貴人莫利的故事,他資助馬雲買了湖畔花園,阿里的誕生地
    馬雲說自己能取得一點成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比大多數人早幾年想明白很多事情。這和他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當然更離不開幫助他的貴人。特別是一個澳大利亞人,不但資助他買了第一套房湖畔花園(阿里巴巴就是在這套房子裡創辦的),還邀請年少的馬雲出國到澳大利亞,讓他開闊了眼界,有了比同齡人更多的見識。
  • 它真的可以改變人生???
    1985年,馬雲受邀前往肯·莫利(西湖邊當導遊學英語結識)的家鄉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旅行。正是那次29天的澳洲之旅,讓馬雲打開了眼界。「到了澳大利亞,我想,天啊,這裡的所有東西都和我之前了解到的不一樣。從那時開始,我開始對世界有了不一樣的思考。」馬雲回憶。
  • 宋衛平,馬雲,王國平:三人在杭州糾纏不清的故事
    2008年,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已經是政聲日隆,西溪和西湖成為國內旅遊的兩張名片,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寫的《城市論》,專門闡述城市規劃建設問題。這本書引得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從北京跑來杭州,請王國平擔任央美的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導師,講授科目是城市學。他終於實現了父親講杭州建成「東方日內瓦」的夙願。臺灣媒體人陳文茜將其稱為蘇軾之後杭州千年一遇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