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開國大典中的閱兵式,歷時兩個半小時,受閱部隊共1.64萬餘人,場面非常壯觀。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威武雄壯的陣容展現在國人面前,不僅為新中國的開國盛典獻上了一份厚禮,也給世界以震驚。這次閱兵是我國現代閱兵式的藍本。
水兵方隊之後是陸軍的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騎兵師諸方隊。擔任步兵方隊領隊的是兩位「老」紅軍——32歲的步兵199師師長李水清和他的搭檔、年僅30歲的師政委李布德。30歲出頭當師長,這在今天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但戰爭造就人才,他倆十三四歲就參加紅軍,身經百戰,功勳卓著,1955年都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開國將軍。
這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參加分列式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在行進中。新華社供圖
據說李水清將軍是影片《打擊侵略者》中志願軍李軍長的原型。李將軍回憶說:「開國大典頭天晚上,我與兩千多名受閱官兵幾乎一夜無眠,嶄新的軍裝整了又整,手中的武器擦了又擦,許多人還用雞油擦拭槍械鋼盔,使鋥亮的裝備更顯威武。」
因為當時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大多是從戰場上繳獲來的,所以戰士手中的槍械五花八門,嚴重影響受閱時的持槍動作,也有礙觀瞻。
為了整齊劃一,閱兵指揮部規定,受閱部隊統一使用「三八大蓋」(日本製造,明治三十八年定型生產,由於槍身上有一防塵蓋板,故稱「三八大蓋」)。
(作者系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學術研究部研究員、大校)
本文發表於2009年4月6日北京日報,原標題為《開國大典閱兵的若干歷史細節》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徐平
監製:李慶英
編輯:袁昕
流程編輯:孫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