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教育孩子總會將自己加以比較,畢竟誰沒經歷過學生時期。不過最有發言權還是要屬老師了,每天除了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更要注意心理發展。
由於年齡段的不同,孩子的言行舉止都會展現問題,逃不過老師的「火眼金睛」。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原因,說謊都是不對的,針對孩子的一些謊話,老師都會心知肚明,一眼就能夠識破,對此會採取正確的方法來幫助孩子。
小學生四句「經典謊言」,老師早有防範
經典謊言第一式:「明天一定好好努力」
孩子天生好動,對於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父母想讓孩子自己規範行為,事實上是很難做到的。談及學習的事情,孩子總會敷衍了事,「明天開始努力學習」會常掛在嘴邊。
明日復明日,從來沒有付諸行動,孩子不會自覺去努力學習,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學習最重要就是習慣的養成,做事不拖沓,凡事才可以事半功倍。
經典謊言第二式:「作業忘記帶了」
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作業時檢驗每日所學的成果。但是總有一些孩子會不重視,沒有按時完成就會撒謊,「作業沒有帶」是慣用的語句。
孩子愛玩是天性,忘記作業的後果就是要「補救」了。這樣會耽誤更多的時間,被父母指責也是常見的事。孩子說出這種謊話也是出於本能反應,不過瞞不過老師。
經典謊言第三式:「借一下筆,一會兒就還」
處於學齡段的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專注,其他的就不容易記得了。同學之間互相借文具很常見,借筆時會說「借一下,用完就還」,但往往會拋之腦後。
孩子可能時下會比較急用,並沒有說謊的意思,一時忘記也是常事。明對這樣的狀況,父母要在日常的小事中幫助孩子,養成有借有還的好習慣。
經典謊言第四式:「媽媽全世界最美麗」
孩子最為熟悉的人莫過於自己的媽媽,在小學生的人物描寫中也會常出現。作文的結尾抒發一句「媽媽是世界上最美的人」,明顯是一句謊言。
孩子的意識中已經有了審美的觀念,對於媽媽的愛毋庸置疑,但是會清楚媽媽並非最美麗的人。父母不要太過在意這樣的言語,其實孩子在表達對媽媽的愛意。
相信不少老師已經常常聽到學生們說這些謊言了,也有很多老師無奈地表示「人艱不拆」,孩子這麼小,有的時候就不拆穿他了。不過作為家長,當聽到孩子說謊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糾正。
孩子為什麼總愛撒謊?
無意識的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效仿他人說謊也是無意識的行為。針對這樣的情況,家人要在生活中注意說話的方式,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起到榜樣作用。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說假話才能避免孩子形成說謊的壞習慣。
逃避批評。孩子害怕被批評,說出的謊話也是為了逃避責任。孩子犯錯很正常,但是父母少不了要指責。一次說謊,可能會引起類似的事再發生,因此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要適當。
不信任。孩子的對人和事都比較敏感,如果遇到不信任的人,那麼就會有所防範,有時會故意說謊。從自身的境況考慮,父母要告訴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畢竟說假話不是好的行為。
教育和引導孩子,家長應該這樣來做
NO1:積極地交流溝通
父母遇事不能過於焦急,尤其是面對孩子的時候,責備、打罵、懲戒都不是適合的方法。與其消極地處理,不如平和心態去解決。孩子犯錯是常事,溝通交流最重要。父母不如放低自己的姿態,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交談,這樣才能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NO2:教予處事的原則
教育孩子首先重視品德教育,使得孩子認清楚交際和謊言的差別。凡事都要有自己的原則,不能違背做人的準則。孩子在學校環境中,要學會與同學、老師交流,真誠以待才是正確的。如果孩子與他人有矛盾,父母要先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NO3:以身示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常模仿。如果孩子犯了錯,那麼父母不能急於責罵,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人無完人,孰能無過,父母也會有犯錯的時候,要學會常常反省自己才對。父母有錯時,要對孩子進行說明,讓孩子學會區分是非對錯。
孩子犯錯是在所難免的,此時不是責備和批評就能夠解決的。面對孩子說謊情況,首先父母要及時地糾正,不能過度縱容。不過最主要的是要從自身來尋找原因,孩子的所作所為可能是受父母的影響。
今日互動:你聽過最幼稚的謊話是哪句?#教育分享官#
菁菁教育分享,給你最精彩的內容資訊,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