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太多了,比基尼島和比基尼扯不上半毛錢關係,它只有恐怖

2021-01-10 憑闌聽史

一提起比基尼島,很多男士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一幅讓人浮想翩翩的畫面,陽光、沙灘、海風、椰林,一群身著各色比基尼的性感女郎在海灘上走來走去,好一派迷人的熱帶風光!但真實的比基尼島和比基尼根本就扯不上半毛錢關係,它沒有性感,只有恐怖。#比基尼#

熱帶風光

比基尼島是一個位於馬紹爾群島最北端的堡礁,為比基尼環礁中最大的一個島。比基尼島由36個礁嶼組成,中間為潟湖,位於赤道以北,由大約20個珊瑚島組成,低潮時平均高度僅約2.1米。島群的陸地總面積略多於5平方公裡;中間潟湖呈橢圓形,長約40公裡,寬約24公裡。在這個天堂一般的地方,自古生活著密克羅尼西亞人,可是隨著二戰時期被美國佔領,這裡成為了美國的託管地,至此,小島和島民的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比基尼島

大家都知道,在二戰即將勝利的前夜,美國把剛剛研製成功的兩顆原子彈投向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造成了幾十萬人的傷亡,從此世界進入了原子時代。戰後隨著冷戰的展開,美國為了保持核壟斷和核優勢,需要進一步的研製威力更強大的核武器。然而,核武器有著恐怖的殺傷力和嚴重的放射性汙染,所以為了使自己的國土遠離核試驗所帶來的危險,美國決定核試驗儘量不在美國本土進行。因此,他們把目光轉向太平洋上的島嶼。

從1946年到1958年,美國在馬紹爾群島共進行了60多次原子彈和氫彈的爆炸,其中在比基尼島進行了23次核試驗,從此,天堂變成了人間地獄。

比基尼島核試驗

1954年3月1日,美國在太平洋比基尼島上進行了一次代號為「布拉沃」氫彈試驗,這枚氫彈預計當量為600萬噸TNT的氫彈,然而爆炸瞬間,所有觀測人員都傻眼了,這何止600萬噸的爆炸當量啊!

隨著一聲爆炸,比基尼島及其附近的兩座小島,瞬間從人們視線中消失。高達5.5萬攝氏度的爆炸溫度,使島嶼頃刻氣化成了一個寬近2000米,深達80米的大深湖。事後,美國科學家們測算,這枚氫彈的爆炸當量竟達1500萬噸,是原先預測的2.5倍,威力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多倍。由於事先沒有估計到如此強大的爆炸威力,美軍根本沒有撤離附近的居民以及在海上作業的各國漁船。因而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比基尼島核試驗

爆炸時由於風向突然發生變化,升起的煙雲向東飄移,結果放射性沉降物落到馬紹爾群島的幾個島上,使當地居民受到嚴重的放射性汙染的危害。在爆炸當天,天氣潮熱,放射性沉降物降落時,島上的居民從來沒有見過這些從天而降的東西,後來人們稱之為「核雪花」。附近島上的一些好奇的孩子,還用手抓起「核雪花」來把玩。此外,一些正在洗頭的婦女也渾然不知,盤裡混進這些碎屑也就這樣摻著水洗頭。在比基尼環礁附近有人居住的島嶼上,有的地方鋪滿的「核雪花」甚至達2釐米厚。

兩三個星期後,身體沾染過沉降物的部分出現脫毛和皮膚損傷,形成深色的斑點和丘疹。這是被放射線燒傷的結果。放射性沉降物使當地居民在兩天之內食用了被汙染的食物和水,並且繼續使用被汙染的器皿。加上吸入被汙染的空氣,這就使少量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在爆炸6個月後有少數人的尿中仍然可以測出少量放射性物質。

這次試驗的嚴重汙染區在下風方向延伸達530公裡。由於汙染比較嚴重,美國被迫採取撤離措施,在爆炸後30小時先用飛機運走28個美國人,然後才陸續撤走了其他島上的馬紹爾居民。

美軍進行清理核汙染物演習

與此同時,在距比基尼島100公裡的洋面上,一艘日本漁船正在捕撈金槍魚,這艘船上23名船員全都出現了輻射症狀,其中1人因肝臟嚴重損傷死亡。船員和漁具,以及捕獲的150多噸金槍魚也全部受到嚴重的放射性汙染。在其後兩個半月裡,在這一海域先後有300多艘漁船都受到輻射汙染。

這件事被新聞傳媒公布後,世界輿論紛紛譴責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核試驗行為。這就是海洋核汙染史上最著名的「比基尼事件」。這次災難對馬紹爾共和國影響最大,由此該國政府決定每年的3月1日為「國難日」,讓人們永遠記住這次核試驗帶來的災難。

比基尼人以核爆為賣點立起的牌子

這次災難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美國迫於壓力於1958年後終止了這裡的核試驗,但核輻射的影響卻是長期的。美國政府隨後準備進行一項長期的土地開墾計劃,目的是讓比基尼島居民能夠返回家園。為此,在核試驗停止10年後的1968年,美國才派人剷除了比基尼島上受到嚴重汙染的植被和表土,並栽下了5萬多棵椰樹和麵包樹。完事後,美國信誓旦旦地稱,這塊土地現已變得適合人類居住,絕對安全。60年代後期陸續有些土生的島民回來居住。但1978後島上居民由於吸入大量的放射性物質銫,又被迫撤離,這個島已經中毒了。

2006年,比基尼島居民對美國政府提起訴訟,要求美國政府對島上居民作出賠償,賠償總額超過5.6億美元。但得到了賠償又能如何?島民們不僅失去了家園,還失去了健康,居民中出現了甲狀腺疾病,而且相當普遍,還有一些是惡性腫瘤患者。而這種汙染將深深紮根在他們的基因裡,夢魘將長期揮之不去。

太平洋島民

最後再提一下,比基尼島是如此的恐怖,那性感的比基尼又是有怎樣的來歷?1946年,一名法國時裝設計師發明了一種和女性內衣相差無幾的泳衣,因為這種泳衣相當暴露,完全突破當時人們的傳統思想底線,發明者認為其影響力無異於一次核爆炸,故取名於這次核試驗的地點比基尼島,叫作「比基尼泳衣」。說白了,這種泳衣完全就是為了蹭比基尼島的熱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確實達到了這樣的目的。

圖/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來源於憑闌聽史

相關焦點

  • 別想太多了,比基尼島和比基尼扯不上半毛錢關係,它只有恐怖
    一提起比基尼島,很多男士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一幅讓人浮想翩翩的畫面,陽光、沙灘、海風、椰林,一群身著各色比基尼的性感女郎在海灘上走來走去,好一派迷人的熱帶風光!但真實的比基尼島和比基尼根本就扯不上半毛錢關係,它沒有性感,只有恐怖。
  • 比基尼的深度解釋
    比基尼(Bikini,香港稱為「比堅尼」)一般特指女性遊泳時穿著的泳衣的,亦即比基尼泳衣,也稱作「三點式」和「兩件頭」。比基尼的名稱本來指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的無人島嶼比基尼島。2006年是比基尼泳裝(Bikini)「誕辰」60周年。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裡,比基尼泳裝一直成為女性時尚服飾的標誌。
  • 臺灣女子在長灘島穿比基尼只有兩根帶子 遭警方逮捕
    菲律賓長灘島警方今日指出,一名來自臺灣的20多歲女孩,因為在長灘島上穿著"一帶一路"比基尼,遭到多名當地鄉民及外國人指控太猥褻,最後這名臺女遭到長灘島警方逮捕,並處以2500元菲律賓比索(約新臺幣1500元)。
  • 比基尼島昔日氫彈爆炸彈坑成珊瑚天堂[圖]
    比基尼島上進行核試驗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海洋科學家證實,54年前,美國在比基尼島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核試驗,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核試驗所造成的彈坑中如今珊瑚叢生。世界部分海洋的珊瑚正因全球氣候變暖和旅遊業遭受嚴重威脅。澳大利亞生物學家扎伊・理查茲說:「這絕對是一個悲劇性原因所導致的結果。這裡遭到放射性物質的輻射,當地居民被紛紛疏散。所以,現在水下的確生機盎然,盛行風或許給比基尼環礁復甦播下了種子。」 理查茲女士與調查小組的其他成員潛入水下對遭核彈爆炸造成的彈坑進行了觀測。
  • 老照片:半個世紀前的比基尼,最早「吃螃蟹」的女人們
    1946年6月30日,太平洋的比基尼島上爆炸了原子彈,18天以後,一位名叫路易斯裡爾德的法國人推出了胸罩樣式上衣和三角褲泳裝。那天他僱了一名應召女郎做模特,在一個公共泳池展示了他的作品。一周後,比基尼就風靡了歐洲。
  • 《海綿寶寶:比基尼島的冒險》:你最熟悉的那塊海綿登場了!
    哪怕時至今日,它仍然在大家的日常中頻頻出現,雖然是表情包的形式,但並不妨礙我們一直愛著它。如今,遊戲界也有了它的身影,《海綿寶寶:比基尼島的冒險》帶著你最熟悉的那塊海綿登場,讓你重新回溯那段美好的童年記憶。首先,遊戲的畫風還是那股濃濃的「海綿味」,不僅可以看到海綿寶寶,還有派大星、蟹老闆、珊迪、痞老闆等等都會一同出現。玩一把遊戲的同時,仿佛就像又看了一集新動畫一樣。
  • 中國臺灣女遊客長灘島穿性感比基尼遭罰款……
    一名中國臺灣女遊客因在長灘島穿著性感比基尼而被罰2,500比索。一位警方官員稱,這位女遊客的比基尼實際上只是「一根細帶」。這一事件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轟動,並使島上的網友分成了兩派,一方認為這麼可愛的比基尼沒什麼不對,另一方則認為是不雅之物。
  • 歷史上的比基尼環礁:美國的核彈試驗場
    比基尼島是美國選中進行核試驗的第一個小島。就連比基尼環礁中最大的納姆島也炸得只剩下一半,留下一個1000多米寬的彈坑。島上的鳥類和樹木一剎那化為烏有。可以說,整個馬紹爾群島都籠罩在核輻射中。有的人甲狀腺上長出了腫瘤,有些人患上了莫名其妙的病,他們以後多數死於白血病。
  • 馬紹爾群島,被美國核爆67次的島國,如今比基尼島成不毛之地
    位於太平洋中部的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由29個環礁島群和5個小島共1225個大小島嶼組成。其陸地總面積只有181.3平方公裡的小國,但其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達213.1萬平方公裡。然而在美國託管期間,在這裡進行了67次核試驗,導致馬紹爾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地方」。
  • Malaysia ▏陽光&沙灘&比基尼 蘭卡威
    而且在島上還是會塞車,所以各位朋友過去的時候記得留意哈,別到時候住一晚就要幾千塊。這個島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舒服吧。畢竟是個海島,陽光&海灘&比基尼。所以呢,住在靠近海邊的珍南海灘會比較好。另外一個住的地方是瓜鎮,但是其實鎮上沒有什麼東西,還不如直接住在珍南海灘。
  • 颱風沙灘比基尼 菲律賓長灘島行攝之旅
    在出發之前,筆者的腦海中浮現著陽光、沙灘、比基尼種種美好的事物,並做了充分的準備,但理想與現實總會有所差距,在不幸遭遇颱風的幾天裡,我們一群人又會有怎樣的故事呢,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一鍋燴的分享一下。在風雨的間隙,搶拍沙灘比基尼大片
  • 穿越蘑菇雲:拉斐號驅逐艦比基尼島核試驗親歷記
    「和尚多了沒水吃」「十字街行動」是戰後美國在比基尼島進行的測定原子武器全部效力的第一次科學實驗,海軍特別組建了第1特遣艦隊,參與這次試驗。特遣艦隊包括8個中隊,其中的第7中隊就是由「拉斐」號等8艘驅逐艦組成的水面巡邏中隊,承擔試驗的保障任務。為此,驅逐艦擁有一些特權,可以得到想得到的一切人員、物資、裝備等等。
  • 比基尼島居民要求全體遷居美國 曾為核試驗搬家
    參考消息網3月23日報導 外媒稱,曾因美國進行核試炸而被迫疏散的比基尼島島民,如今因氣候變化面對新的威脅,要求遷移到美國定居。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23日報導,比基尼島(Bikini Island)是位於馬紹爾群島北端的堡礁,為比基尼環礁中最大的一個島。美國於50年代在比基尼環礁進行了24次核試炸,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威力是廣島原子彈的一千倍,當地從此不再適合人們居住。
  • 雪梨歌劇院、索尼隨身聽和比基尼,3者有啥共同點?答,不開心
    比基尼泳裝當年橫空出世,震驚了歐美風靡世界。泳裝發明者法國設計師路易斯·裡爾德說,它來自太平洋一個小島的名字。那麼,為什麼是比基尼島,而不是其他什麼島呢?裡爾德說這會讓世界震驚。可了解真相後才發現,與其說震驚,不如說悲慘更合適。
  • 比基尼包裹下的中國軀體[組圖]
    作為東方時尚之都,香港接受比基尼遠遠早於中國內地,圖為1972年,香港,在岸邊觀看賽龍舟的人們。比基尼的名稱本來指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的無人島嶼比基尼島。1946年6月30日,美國軍方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島上爆炸了原子彈,18天以後,一位名叫路易斯·裡爾德的法國人推出了胸罩樣式上衣和三角褲泳裝。20世紀50年代,這種能體現人體雕塑感的服裝款式才被接受。今天,它已是柔美而自然的身體曲線的代名詞。二戰後,「新風貌」符合時代轉變的趨勢,再次在服裝上強調女性隆胸豐臀、腰肢纖細以及肩部柔和的曲線,轟動巴黎乃至整個西方世界。
  • 比基尼是誰發明的?其歷史背景是什麼?
    比基尼一詞本來指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的無人島嶼比基尼島,在20世紀40至50年代,美國曾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島進行多次原子彈試爆。在原子彈爆炸後的第18天,一位來自法國的機械工程師路易斯•裡爾德於1946年7月推出了一款令人臉紅心跳、僅由三塊布和四條帶子組成的泳裝。
  • 看看海邊的比基尼,比基尼
    秋天的興城比基尼廣場海濱安靜而悠閒,周末你可以早點來這裡悠閒地散步放鬆一下!紅紅顏色凸起的獨特形狀高高矗立在比基尼廣場上,令人難忘!走過比基尼廣場,走在海上,海浪在海面上洶湧澎湃,遠遠望去,朝霞在清晨的海面上升起,奇美在陽光的倒影下是無與倫比的;沙灘木棧橋,遊弋的木船和海上的島嶼形成了美麗的圖畫,不禁大喊:大海,我來了!上方沙灘及以下:ILOVE!
  • 氫彈與「比基尼」奇聞--珊瑚島成了美國核爆場
    提起「比基尼」,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性感、熱辣的泳裝,很難將它與氫彈聯繫在一起。有意思的是,第一次氫彈試驗就是因為「比基尼」而被炒得沸沸揚揚。  1952年11月1日,美國在一名為比基尼的普通珊瑚小島上進行了世界上首次氫彈原理試驗。同年,法國著名泳裝設計師露易斯·雷爾德在巴黎第一次推出了「摩登」新式泳裝。如果將這種泳裝揉成一團可以放進一個火柴盒裡。
  • 比基尼 20世紀快樂發明,卻是人類史上最血腥時尚?
    thumbnail"},"29:0|30:0|3:\"300\"|4:\"auto\"|crop:\"\"|frame:\"none\"|ori-height:\"169\"|ori-width:\"300\""],[20,"\n"],[20,"1946年在太平洋中部,有一個風景秀麗的小島——比基尼島,島上的居民善良樸實,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 Switch今年遊戲匯總 THQ《海綿寶寶:比基尼島的冒險》重製版5月22...
    任天堂今日發布了一個2020年遊戲時間表,匯總了將於2020年在Switch發售的遊戲,圖中顯示了《海綿寶寶:比基尼島的冒險》重製版將於5月22日登陸Switch,此外任天堂還特別提到2020年不止圖中的遊戲登陸Switch,未來還會公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