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便民「小市場」 服務「大民生」

2020-12-26 澎湃新聞

市民在整潔乾淨的椿翮綜合農貿市場購買水果蔬菜。記者 楊錦樂 攝

「開門七件事兒,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日常生活中,便民市場的作用不可或缺。為優化市場布局,提升群眾生活品質,我市將便民市場建設列入2020年23項民心工程之一。今年以來,我市紮實推進農貿市場規範化建設工作,各農貿市場不僅硬體全面升級,管理水平也邁上新臺階。

便民市場,民生情懷。如今,隨著一座座便民市場的建成及升級改造,廊坊的城市功能和品質明顯提升。蔬果供應更加便利,極大地增加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硬體設施全面提升

走進改造後的八大街綜合市場,路面整潔乾淨,各攤位規劃有序,商品擺放整齊。市場內重建了學雷鋒志願服務站,新建了果蔬農藥殘留快檢室及衝水式無障礙公共衛生間等公共設施,整潔的市場環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市場是居民們常來常往的地方,讓大家在舒適、衛生的環境中選購新鮮蔬果是我們經營者的責任。」八大街綜合市場負責人田靜表示,在提升改造的過程中,市場建立規範、統一的經營櫃檯並逐一進行編號,並通過新建無障礙水衝式衛生間,修繕商戶經營場地,安裝鋁合金門窗和防蟲、防蠅網,硬化自產銷售區地面等具體措施大力改善市場基礎設施。

在群安綜合市場,只見市場內的熟食區、蔬菜區、海鮮區嚴格分區,整齊有序。市場升級改造後,從地面衛生到攤位的整潔再到燈光的布置,都有較大提升,商戶和市民都很滿意。

商戶劉師傅在群安綜合市場經營已近10年,他一邊理貨一邊說:「眼瞅著市場環境越來越好,咱作為市場成員,也要從自身做起,維護好市場環境,做文明商戶。」

今年以來,針對主城區市場建設中設施簡陋、基礎薄弱等問題,市商務局牽頭開展市場基礎設施優化提升工作,推動市場硬體基礎設施質量和水平再提升。從主城區26家農貿市場中遴選了基礎條件好、具備改造提升要求的廣陽區八大街綜合市場、安次區鬱濃菜市場、廊坊開發區百儂菜市場等6個市場作為提升改造重點。從基礎設施、環境衛生、市場秩序、公廁、「四防」設施、無吸菸現象、友善對待外來人員、公益廣告、學雷鋒志願服務站、誠信經營等方面開展優化改造提升,促進市場整體上檔升級。

便民服務上下功夫

為有效提升市民購物體驗,給市民提供快捷、貼心、便利的服務,安次區盛澤農貿市場在便民服務上狠下功夫,一方面按照標準提升硬體設施,設置價格指示牌和公平秤,滿足群眾的購物需求;另一方面,安設公益廣告宣傳欄,引導從業人員使用文明用語、禮貌待人、規範服務、誠信經營。

在市場內的學雷鋒志願服務站,急用藥箱、醫用口罩、雨傘、打氣筒等便民物品一應俱全。市場負責人張衛華介紹,定期對商戶進行文明誠信培訓,實時監督各商戶經營時文明用語,杜絕缺斤少兩的現象,真正做到誠信經營,「不僅要貨品齊全,瓜果蔬菜新鮮,產品質量有保證,還要用規範化的市場管理和優質的服務,讓市民買菜收穫良好的消費體驗。」

今年,我市堅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則,著眼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便民市場建設工程作為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來抓,高標謀劃組織、高效推進實施,全力推動便民市場工程建設。

進入椿翮綜合農貿市場,引入眼帘的是亮麗的「學雷鋒志願服務站」,意見箱、公平秤、藥品箱、礦泉水、雨傘等便民設施應有盡有。所有攤位不但統一了櫃檯樣式、門楣,而且各攤位統一編號,各經營者統一著裝,無論買與不買,都有問有答,笑臉迎送。

改造後的椿翮綜合農貿市場,無論是外在顏值還是便民服務上都「脫胎換骨」。「除了要提升硬體水平,還要提升經營戶的文明水平,只有文明水平提升了,才能促進農貿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給市民提供更周到的服務。」市場負責人李淑文說,如今,市場經營戶養成了文明誠信經營的良好風氣,市場悄然實現了從「顏值擔當」再到「內外兼修」的華麗轉身。

「菜籃子」越拎越舒心

市民李博亦居住在群安道聚星苑小區,買菜常去群安綜合市場的她,目睹了市場從環境到服務的提升,「改造後的市場特別舒適,貨品擺放整齊,地面乾乾淨淨,逛菜市場就像逛超市,而且貨物分類有序,買起來更方便了。」 她說,從過去的「衛生死角」,到現在的「文明窗口」,群安綜合市場的蛻變,大家紛紛點讚。

說到市場的變化,家住空中花園小區的賈青最有發言權。「我們離得近,平時買菜都去艾禾豐市場。今年市場地面修復了,新安裝的照明燈既節能又明亮。每個攤位前都有標價牌,所有商品明碼標價。而且衛生有保障,菜品豐富新鮮,價格也實惠,我們住在周圍的人都愛到這兒來買菜!」

經常到椿翮綜合農貿市場買菜的李阿姨,曾有一次買完菜準備回家時,發現自行車虧氣了。「想到市場有學雷鋒志願服務站,我就去找志願者借打氣筒。」李阿姨說,志願者了解了她的情況後,幫她打了氣,「現在市場不僅是環境變了,服務也更貼心了。設置的公平秤、明碼標價牌,讓大家明明白白消費,買菜都成了『享受』。」

便民市場是關係著千家萬戶的「菜籃子」「米袋子」,也是展示城市品位和文明形象的窗口。今年以來,我市紮實推進農貿市場規範化建設工作,各農貿市場不僅硬體全面升級,管理水平也邁上了新臺階。

如今,市場硬體改造大幅提升、市場經營秩序整治常態化、學雷鋒服務站成菜市場「標配」、隨處可見忙碌的「紅馬甲」……隨著商戶文明經營、誠信經營理念的紮根,菜市場營造出便利、文明、和諧的消費環境。從「髒亂差」一步一步變得「潔淨美」,身邊市場的變化,讓居民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記者:曹明明)

原標題:《【關注】便民「小市場」 服務「大民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廊坊:便民「小市場」 服務「大民生」
    在日常生活中,便民市場的作用不可或缺。為優化市場布局,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廊坊市將便民市場建設列入2020年23項民心工程之一。今年以來,廊坊市紮實推進農貿市場規範化建設工作,各農貿市場不僅硬體全面升級,管理水平也邁上新臺階。便民市場,民生情懷。如今,隨著一座座便民市場的建成及升級改造,廊坊的城市功能和品質明顯提升。
  • 廊坊市全力推進便民市場提升改造
    23項民生工程,件件「實打實」、事事「心貼心」。便民市場改造提升工程,作為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位列其中。便民市場是百姓生活最「接地氣」的民生場所,是人們衣食住行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的平臺載體。可以說,便民市場改造提升,「小工程」深藏「大作用」。
  • 保定滿城區建設「小市場」服務「大民生」
    近日在滿城城區,不少市民注意到,家附近就有了小型便民市場。「以前買菜,路又遠、人又多,很不方便。現在育才街就建了一個市場,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新鮮的蔬菜,真是方便多了!」說起新建的便民「微市場」,家住城建小區的李女士豎起大拇指。
  • 小社區搭建服務民生大舞臺
    小社區搭建服務民生大舞臺 2019-08-07 16:40:27   來源:阜陽新聞網
  • 芝罘區多社區「民生大集」將服務送上門
    近日,新海陽社區、奇中社區、富甲社區、塔山社區、南洪社區、友誼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社工築情」民生大集便民服務活動,將法律諮詢、健康義診、義務理髮、政策諮詢等多項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新海陽社區黨委聯合社區計生服務站、轄區企業單位、黨員志願者開展「民生大集」便民服務活動,為居民提供了義診
  • 小小便民服務島,惠及大民生
    今年5月份以來,廊坊街頭出現了新亮點———貌似火車廂式、外觀新穎的「便民綜合服務島」,逐步投入運營。這種「便民綜合服務島」共有快餐亭、報刊亭、ATM機、公廁、讀報欄、信息查詢亭、充電樁、繳費、無線上網、手機充電站等十一種功能。
  • 首府城環便民市場打造10分鐘生活圈
    不以盈利為目的記者在多個便民市場看到,每個便民市場入口處都配有一長排休息椅,以及帶加熱功能的純淨水機,供附近的環衛工人、的哥休息。「便民市場以便民為目的,屬於公益性質,不以盈利為目的。」於逸飛稱,便民市場在運營過程中,將不斷體現公益、便民兩大特性。
  • 小實事撬動大民生 為百姓幸福加碼——市府辦公室落實為民服務解...
    城鄉及區域間低保補差水平差距不斷縮小、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加快發展,醫聯體建設全面規劃布局······這是民生實事一份份的「成績單」,也是市政府辦公室主動推進民生實事落地開花結果的真實寫照。市政府機關黨組成員圍繞「解決好最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問題」「解決好食品安全突出問題」等7項2020年底前亟需解決的民生事項,主動認領任務、實地督導,通過訪基層、解難題、善督導、送服務等方式,大力推進7項民生事項均按進度完成,力促模範機關創建活動結出惠民碩果。
  • 青島:39項便民服務「趕大集」
    日前,由青島市民政局和青島市李滄區委、區政府主辦的青島市社區供需服務大集在青島市李滄區上流佳苑社區廣場舉行。此次大集吸引了18家社會組織參展,展示項目25個,開展便民服務39項,吸引了上千名居民參與。
  • 府谷縣河濱路便民服務中心 「智慧」服務 便民到家
    河濱路便民服務大廳「家門口的查詢繳費、代購代辦服務,『最多跑一次』的便民政務服務,一鍵式黨員學習教育管理,一網通綜合惠民服務……」近年來,府谷縣河濱路便民服務中心結合轄區特點、街區老、人口密、老齡化嚴重、居民流動性大等問題,從創新服務載體上下功夫
  • 小菜籃,大民生,幸福「便」萬家!
    一直以來,民生問題都是國家和政府,還有廣大老百姓最關注的問題。近年來,國家更是將此項內容作為重點,同時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所謂「民生」,就是指民眾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狀態,以及民眾的基本發展機會、基本發展能力和基本權益保護等等。
  • 瀋陽:便民服務「走起來」
    瀋陽市開始採取分級分類防控策略,推動一些便民服務復工營業。2月21日一早,名匠美髮店就恢復營業了。只不過目前僅接待預約顧客準點來店理髮,暫不設顧客等待區。一個時段只接待一位顧客。店內事先做好了全方位消毒殺菌和即時清潔。店長兼理髮師傅的小崔說:「現在很多顧客『宅』家裡最難受的事是頭髮太長,就盼著理髮店能早點開門。我們店也是在社區申請,各項要求合格後才營業的。」
  • 小菜場,大民生!去這個高大上的菜市場了解一下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一把菜、一塊肉的「菜籃子」雖小卻與民生息息相關一提到菜市場能想到的畫面就是髒亂差?這你可就錯了?↓↓↓近日,記者走訪東成國際菜市場,據悉該菜市是沱河街道,為進一步提升城區菜市場購物環境,完善市場配套設施,規範市場秩序,確保人民群眾消費安全,滿足人民群眾「菜籃子」,利用東成國際一、二樓改造而成。
  • 甘谷:「便民市場」讓居民生活更方便
    新天水訊 據甘谷縣融媒體中心消息近日,甘谷縣加大對便民市場建設和改造力度,集中讓流動商販進市場,打造舒適乾淨的購物環境,確保老百姓的「菜籃子」既便利又安全。便民市場事關群眾的菜籃子,管理好便民市場關乎群眾的生活質量,也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 「小」快遞服務「大」民生——專訪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題:「小」快遞服務「大」民生——專訪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  2019年我國人均使用快遞達45件,成為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日常服務。回首10年前,中國快遞業才剛剛開始加速。
  • 手繪「小地圖」 服務「大民生」
    一張密密麻麻的轄區地圖,上面用不同的顏色和醒目的圖標標註著區域內的一條條道路、一棟棟樓宇、一塊塊綠化帶……在城區太上街社區居民服務大廳,牆上掛著的一張手工繪製的「下站街道辦事處民生地圖」分外醒目。
  • 一條熱線,架起便民服務「連心橋」
    針對群眾反映的噪音汙染等環保問題,永城市12345馬上辦便民服務熱線通過微信工作群及時與城管、環保等部門聯繫,快速傳達,辦理結果即時反饋,確保第一時間解決群眾訴求。   一份責任 回應百姓關切   民生連著民心,民生凝聚民力。群眾反映和投訴的大多是水、電、暖、氣、行、困難救助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
  • 瀘州市合江縣設置便民臨時服務點 分流農貿市場人流防控疫情
    摘要:為預防和控制疫情,並滿足人民群眾重要民生商品的購買需求,合江縣在城區設置了12個便民臨時服務點,合江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每天早上6時準時到崗,開展市場秩序維護、市場巡查和人群聚集處的勸導工作。
  • 小菜籃裝著「大民意」——看北京市西城區如何用首善標準創新民生...
    在踐行「紅牆意識」過程中,西城區堅持用高要求、嚴標準、爭一流的首善原則解決群眾實際所需,通過全面推行「民生工作民意立項」工作,解決了群眾關注已久的民生問題,實現了讓群眾家門口的事群眾說了算,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眾多民生項目中,涉及群眾最多、最受關注的當屬居民的「菜籃子」。
  • 花橋經濟開發區便民服務中心通訊錄
    特奉上花橋便民服務指南夥伴們趕緊收藏和分享吧~1、花橋便民服務中心自來水窗口③U時代物業處地址:綠地大道137弄物業服務中心內④喜士多超市地址:金融大道355弄萬科魅力之城30-12商鋪諮詢電話:36839511⑤便民服務中心一樓地稅自助服務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