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整潔乾淨的椿翮綜合農貿市場購買水果蔬菜。記者 楊錦樂 攝
「開門七件事兒,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日常生活中,便民市場的作用不可或缺。為優化市場布局,提升群眾生活品質,我市將便民市場建設列入2020年23項民心工程之一。今年以來,我市紮實推進農貿市場規範化建設工作,各農貿市場不僅硬體全面升級,管理水平也邁上新臺階。
便民市場,民生情懷。如今,隨著一座座便民市場的建成及升級改造,廊坊的城市功能和品質明顯提升。蔬果供應更加便利,極大地增加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硬體設施全面提升
走進改造後的八大街綜合市場,路面整潔乾淨,各攤位規劃有序,商品擺放整齊。市場內重建了學雷鋒志願服務站,新建了果蔬農藥殘留快檢室及衝水式無障礙公共衛生間等公共設施,整潔的市場環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市場是居民們常來常往的地方,讓大家在舒適、衛生的環境中選購新鮮蔬果是我們經營者的責任。」八大街綜合市場負責人田靜表示,在提升改造的過程中,市場建立規範、統一的經營櫃檯並逐一進行編號,並通過新建無障礙水衝式衛生間,修繕商戶經營場地,安裝鋁合金門窗和防蟲、防蠅網,硬化自產銷售區地面等具體措施大力改善市場基礎設施。
在群安綜合市場,只見市場內的熟食區、蔬菜區、海鮮區嚴格分區,整齊有序。市場升級改造後,從地面衛生到攤位的整潔再到燈光的布置,都有較大提升,商戶和市民都很滿意。
商戶劉師傅在群安綜合市場經營已近10年,他一邊理貨一邊說:「眼瞅著市場環境越來越好,咱作為市場成員,也要從自身做起,維護好市場環境,做文明商戶。」
今年以來,針對主城區市場建設中設施簡陋、基礎薄弱等問題,市商務局牽頭開展市場基礎設施優化提升工作,推動市場硬體基礎設施質量和水平再提升。從主城區26家農貿市場中遴選了基礎條件好、具備改造提升要求的廣陽區八大街綜合市場、安次區鬱濃菜市場、廊坊開發區百儂菜市場等6個市場作為提升改造重點。從基礎設施、環境衛生、市場秩序、公廁、「四防」設施、無吸菸現象、友善對待外來人員、公益廣告、學雷鋒志願服務站、誠信經營等方面開展優化改造提升,促進市場整體上檔升級。
便民服務上下功夫
為有效提升市民購物體驗,給市民提供快捷、貼心、便利的服務,安次區盛澤農貿市場在便民服務上狠下功夫,一方面按照標準提升硬體設施,設置價格指示牌和公平秤,滿足群眾的購物需求;另一方面,安設公益廣告宣傳欄,引導從業人員使用文明用語、禮貌待人、規範服務、誠信經營。
在市場內的學雷鋒志願服務站,急用藥箱、醫用口罩、雨傘、打氣筒等便民物品一應俱全。市場負責人張衛華介紹,定期對商戶進行文明誠信培訓,實時監督各商戶經營時文明用語,杜絕缺斤少兩的現象,真正做到誠信經營,「不僅要貨品齊全,瓜果蔬菜新鮮,產品質量有保證,還要用規範化的市場管理和優質的服務,讓市民買菜收穫良好的消費體驗。」
今年,我市堅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則,著眼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便民市場建設工程作為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來抓,高標謀劃組織、高效推進實施,全力推動便民市場工程建設。
進入椿翮綜合農貿市場,引入眼帘的是亮麗的「學雷鋒志願服務站」,意見箱、公平秤、藥品箱、礦泉水、雨傘等便民設施應有盡有。所有攤位不但統一了櫃檯樣式、門楣,而且各攤位統一編號,各經營者統一著裝,無論買與不買,都有問有答,笑臉迎送。
改造後的椿翮綜合農貿市場,無論是外在顏值還是便民服務上都「脫胎換骨」。「除了要提升硬體水平,還要提升經營戶的文明水平,只有文明水平提升了,才能促進農貿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給市民提供更周到的服務。」市場負責人李淑文說,如今,市場經營戶養成了文明誠信經營的良好風氣,市場悄然實現了從「顏值擔當」再到「內外兼修」的華麗轉身。
「菜籃子」越拎越舒心
市民李博亦居住在群安道聚星苑小區,買菜常去群安綜合市場的她,目睹了市場從環境到服務的提升,「改造後的市場特別舒適,貨品擺放整齊,地面乾乾淨淨,逛菜市場就像逛超市,而且貨物分類有序,買起來更方便了。」 她說,從過去的「衛生死角」,到現在的「文明窗口」,群安綜合市場的蛻變,大家紛紛點讚。
說到市場的變化,家住空中花園小區的賈青最有發言權。「我們離得近,平時買菜都去艾禾豐市場。今年市場地面修復了,新安裝的照明燈既節能又明亮。每個攤位前都有標價牌,所有商品明碼標價。而且衛生有保障,菜品豐富新鮮,價格也實惠,我們住在周圍的人都愛到這兒來買菜!」
經常到椿翮綜合農貿市場買菜的李阿姨,曾有一次買完菜準備回家時,發現自行車虧氣了。「想到市場有學雷鋒志願服務站,我就去找志願者借打氣筒。」李阿姨說,志願者了解了她的情況後,幫她打了氣,「現在市場不僅是環境變了,服務也更貼心了。設置的公平秤、明碼標價牌,讓大家明明白白消費,買菜都成了『享受』。」
便民市場是關係著千家萬戶的「菜籃子」「米袋子」,也是展示城市品位和文明形象的窗口。今年以來,我市紮實推進農貿市場規範化建設工作,各農貿市場不僅硬體全面升級,管理水平也邁上了新臺階。
如今,市場硬體改造大幅提升、市場經營秩序整治常態化、學雷鋒服務站成菜市場「標配」、隨處可見忙碌的「紅馬甲」……隨著商戶文明經營、誠信經營理念的紮根,菜市場營造出便利、文明、和諧的消費環境。從「髒亂差」一步一步變得「潔淨美」,身邊市場的變化,讓居民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記者:曹明明)
原標題:《【關注】便民「小市場」 服務「大民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