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島,簡而言之就是人造的島嶼,是填海造陸的一種。
那好端端的為什麼要造島呢?當然是因為沒地用啦——對於那些山多平地少的國家和地區,填海成了為城市製造平地的有效方法。地不夠,只能填海了。
例如日本,作為沿海群島國家,國土面積小,人又多,用地需求緊張,便有了不少填海造陸項目。還有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多為山地丘陵,為了拓展人們的生活空間解決用地緊張等問題,填海造陸也成為了重要的手段之一。
其中,海南,即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主角,更是有許多填海造陸的工程案例。
自從1988年海南建省以來,作為一個旅遊導向型省份,在經歷了旅遊業驅使的巨大發展之後,掀起了一股填海造島的熱潮。
一方面,雖然我國南海有著眾多的島礁,但卻沒有開發,經濟價值極低,隨著我們國家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漸漸開始了對島礁的建設。
另一方面,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經濟發展停滯或者發展緩慢,填海造地可以提升城市倉儲能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6年6月3日,海南省重點項目「南海明珠」生態島概念規劃國際設計競賽在海口市正式啟動。
這次競賽由項目建設方海航基礎主辦,旨在徵集可實施的生態島概念規劃方案。
基地位於海南島北部海口市西海岸海口灣,項目總體規劃用海面積459.3公頃,擬填海造地面積約265.4公頃。
目的是為了建設一個自給自足的島嶼,尊重環境保護生態,共同打造面向未來城市與未來人類生存環境的一流旅遊海島。
按照海航實業集團的規劃,未來「南海明珠」生態島將成為集合了國際遊艇會、水上運動基地、運動主題公園、水上飛機碼頭、國際娛樂城及海洋遊樂園等功能的綜合性度假海島。
首先,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提取和諧共存的積極空間,衍生出一個八卦兩儀相融的地形,作為基地的一個整體布局。這樣的形式很好的處理了人工島與大海的關係。
其次確定功能,島上的功能布局包括了了會展與商業、水上運動、郵輪碼頭、遊艇港與商業、城市廣場、生態公園、交通樞紐、工業、居住等,基本能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實現自給自足,並且有包括老年人住宅、鍛鍊設施等在內的諸多完善的配套設施。
為了維持收入,最大部分的面積規劃給了住宅,然後以十分完善的各種配套設施和娛樂設施吸引有經濟實力的人入住,同時大力度的開發旅遊資源,以這種方式收回成本,畢竟填海還是很花錢的。
填海有一個特點就是平面可以很規整,很規律,也可以說很有趣,簡單的來講就是設計師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創造力。對於外圈住宅區和酒店來說既有海景,也可以看到一片生態綠地以及島上的遊客,視線極好,當然價格也是極貴的,因此可以看出填海項目的經濟收益總歸還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交通的組織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環形道路、放射性道路,以及中間不規則路網,共同構成一個道路系統。道路設計,以高效為主,同時儘量不影響島內的生態區域和城市公園。
島嶼的交通,陸地路網是一部分,海陸相接也及其重要的一點。連接海陸的連接橋設計擁有一套自己的遊輪港口的模式,不僅有完整的交通體系,還有水上巴士等獨立的觀光流線設計,主要還是為了以流線區分遊玩和居住兩類人群,讓他們互補幹擾。在高效的基礎上提升居住品質,從而維持收益的,所以還是為了賺錢。
造島發展旅遊帶動經濟的同時,也需要注意環境的發展,所以該生態島設計在可持續設計方面也有許多考量。設計了零能耗、水源自治,島上交通工具全部使用電能,其他的設施也均使用可再生能源,實現島內的物料循環,自給自足等眾多策略,同時利用海上的便利性設計了一個海洋酸化中心,用以實時監控和研究周圍和海洋生態環境。
「南海明珠」生態島設計,是為了帶動旅遊業的發展,但是填海造陸始終是一個非自然行為,人工島總體規劃總歸還是涉及到民生問題,以及後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一方面地不夠用是事實,另一方面人工島也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但是回歸到城市規劃層面,其根本原因還是由於事先城市規劃的不合理,沒有給港口倉儲服務預留足夠的空間,導致港口倉儲能力不足,使商品流通能力、效率持續下降,城市生活成本持續上升,經濟不能持續發展。
歸根結底,填海造地的目的還是為了提升一個城市的倉儲能力,做出的一個無奈的選擇。
人工島的建設勢必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高效的建成還能提高國際影響力,賺錢還是開發商們優先考慮的,因為從方案設計上就可以看出一點端倪,整個方案的設計雖然從宣傳上是從生態保護,可持續設計出發形成的概念,但是還是能透出一點一切為經濟服務的感覺,因為填海的造價確實太高了。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強烈反對填海造陸的原因,畢竟方案做的再生態,還是避免不了環境汙染的問題。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一直是存在的,不可以因為經濟需要發展就忽視了環境保護,也不會一味的因為保護環境而停滯了經濟的發展,兩者之間的權衡很多專家都在研究,以這樣的一個案例分享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啟發和思考。
南海明珠這個海填的到底好不好還未可知,因此既然開工已經無法改變,那我們還不如對這顆南海明珠抱有一點點期待吧。
參考文獻:
仲偉東,徐蓓.填海造陸究竟是怎麼回事【D】.解放日報.2019
萬莉,符史勇,張金華,熊嘉才.海南省填海造地總結與探討【G】.海南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 2020
徐佳妮.治理海洋酸化的國際法概況與路徑選擇.【D】.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2020
閆寒.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的填海造陸項目風險因素研究.【G】.天津大學.
許士國,李林林.填海造陸區環境改善及雨水利用研究【G】.大連理工大學土木水利學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