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從新發地買的菜還能吃嗎?海鮮產品到底能不能買?無症狀感染者隔離多久不會傳染其他人?目前,對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北京市民仍然心存許多疑惑。針對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中國疾控中心權威解答。
問:無症狀感染者隔離多久不會傳染其他人?
答: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者。包括兩種情形:一是經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二是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主要通過密切接觸者篩查、聚集性疫情調查和傳染源追蹤調查等途徑發現。期間出現新冠肺炎相關臨床症狀和體徵者轉為確診病例。集中醫學觀察滿14天且連續兩次標本核酸檢測呈陰性者(採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可解除集中醫學觀察,核酸檢測仍為陽性且無臨床症狀者需繼續集中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一般通過疫情調查中的主動檢測以及機會性篩查被動發現。所以也建議近期去過高風險地區的群眾,主動就醫接受檢測。基於我國目前對於新冠病毒的認識,當無症狀感染者達到解除集中醫學觀察的標準後,就不再有傳染他人的風險。
問:高中低風險地區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答:高中低風險地區的劃分,是各地政府根據實際疫情狀況,參照國家相關規定劃分。
疫情期間,低風險地區的群眾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做好個人防護,在人員密集的封閉場所、與他人小於1米距離接觸時佩戴口罩。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在密閉公共場所工作的營業員、保安員、保潔員、司乘人員、客運場站服務人員、警察等人員以及就醫人員等要佩戴口罩。工作中應減少人員聚集,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減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動,減少參加聚集性活動的人員。儘量不前往人員聚集場所尤其是密閉式場所。工作單位應注意做好通風及日常清潔、消毒措施。乘坐交通工具後、餐前便後、加工食物前應徹底清潔雙手,可隨身攜帶消毒紙巾做好手部清潔。做好咳嗽禮儀,不可隨地吐痰。
在此基礎上,中高風險區群眾應按照當地政府具體要求,做好個人防護。北京地區群眾出行應配合做好公共運輸工具體溫檢測和公共場所測溫驗碼等措施。配合公共運輸限流工作,錯峰出行,儘量保持人際間隔1米。如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等,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並主動就診,不可帶病上班,就診時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問:接觸過去過疫區的人,做了核酸檢測呈陰性,是否需要隔離?
答: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結果,新冠肺炎潛伏期為1-14天,多為3-7天。如果您接觸的這個人排除了新冠病毒感染,那麼您不需要隔離。如果您接觸的人確認感染了新冠病毒,當您在有防護條件下接觸此人,且您的核酸檢測陰性,則您不需要隔離;如您在無防護條件下接觸此人,雖然核酸檢測陰性,但按照現行政策,您仍需要集中隔離14天。
問:我們一家人出行,其中一個人是六月一號從北京回到哈爾濱,健康行程碼為可以通行,現在北京四個地區疫情嚴重,我們是不是現在開始都需要隔離14天?
答:按照科學防控,精準防控原則,北京市根據疫情實際劃分了低中高風險區。您可查詢北京市政府網站確認是否去過中高風險地區。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結果,新冠肺炎潛伏期為1-14天,多為3-7天,目前已超過14天,因此您和家人目前風險較低。目前,北京已對人員離京進行限制,已經出京的要及時報告當地社區,按照社區要求決定是否隔離;如出現症狀,應及時就診並主動告知北京旅行史。
問:超市裡採購的蔬菜是之前6月初的新發地的菜還能吃嗎?
答:目前,未發現通過食物經消化道感染的證據。蔬菜可以放心食用。在日常處理、烹飪食品時應注意食品安全,包括食品處理前後徹底洗手、生熟案板分開、食物和水徹底加熱煮熟、不吃生食(刺身、沙拉等)、水果需去皮食用,使用潔淨餐具,廚具可採用蒸15分鐘的方式消毒。對於外購的包裝類熟食,建議自行加熱後再食用;此外,目前正值夏季,蔬菜不容易保存,建議隨買隨吃,不要大量儲存。
問:海鮮產品還能不能買,能不能吃呢?
答:現有研究顯示,新冠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其他傳播途徑尚待明確。目前,未發現食用海鮮產品可導致新冠病毒感染的證據。在日常處理、食用食品的過程中需注意衛生,生熟案板分開,加工前後洗手,生食熟食不能交叉混用。
延伸閱讀
6月13日凌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暫時休市。作為北京重要的「菜籃子」,新發地休市會帶來什麼影響?蔬菜水果供應會不會緊張?價格會不會上漲?要不要搶菜囤菜?
果蔬供應緊張嗎?
位於北京市南四環外的北京新發地市場,是首都最大的「菜籃子」。新發地蔬菜佔全市供應總量約70%,豬肉佔全市供應總量約10%,牛羊肉佔全市供應總量約3%。
因此,新發地的暫時休市將對北京市生活必需品供應,特別是蔬菜和水果的影響如何?
6月13日,記者探訪了北京不同地區的多家超市發現,買菜的顧客較以往明顯增多,一些蔬菜出現暫時缺貨的狀態,但總體上供應平穩。
13日下午,記者在北京市豐臺區新村街道一家社區超市發現,蔬菜區基本已空架,不少居民在詢問為何菜賣沒了,有些商量著去其他超市看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是周末,備菜比平常要多,價格和平常賣得一樣,但今天上午就已被搶光。」
記者隨後趕往豐臺區新村街道一家歐尚超市,這裡多個蔬菜貨架已經售空,只有一些精品包裝蔬菜還有餘貨。由於新到了一批青椒,市民們都在圍著挑選。
在北京市西城區一家便民超市裡,新到了一批黃瓜,剛剛送上貨架,立馬就有兩三個市民上前挑選起來。「平常都是每天早上進一次貨。結果今天上午菜就基本賣空了,下午就又去批發市場看了看。」超市工作人員說。
記者在昌平區一家果蔬好超市發現,土豆、菜花一些蔬菜已經賣完了。店員告訴記者,「我們的蔬菜不是來自新發地,而是原產地直供,沒有想到新發地會休市,所以一些蔬菜的備貨沒有那麼多,今天來買菜的人多了不少,所以土豆之類的蔬菜暫時賣完了,不過明天一早會供應上。」 記者注意到,這家超市在門口放置了易拉寶,提醒顧客「我們承諾確保足量的產品供應並且確保價格穩定,請不必擔心,更無須搶購。」
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王洪存12日也表示,北京大部分生鮮超市有自己的供應渠道,有些超市已經採取直營直供模式,總體上,對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影響不大。
價格有什麼變化?
物美多點對記者稱,「我們價格沒什麼變化,還在正常做618活動。供貨情況只有個別商品13日下午斷貨了,比如小白菜、菠菜等,確實有沒貨的情況。」
記者結合探訪和媒體公開報導梳理發現,大型商超蔬菜價格總體平穩,而以攤販模式為主的一些菜市場出現部分蔬菜價格上調現象。
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一家便民菜市場,蔬菜種類尚豐富,價格較13日清晨略微上漲,如土豆從2.3元/斤漲至3.0元/斤。
攤販說,從13日早上開始,就有市民大量採購蔬菜。她的菜是從嶽各莊市場批發的,嶽各莊今晨菜價和種類沒有大幅度變化,但預計明天影響會較大。
在西城區另一家百姓生活服務中心裡,以往裡三層外三層的菜攤上,此時只剩下稀稀拉拉幾種,價格並沒有上漲。
「先買點湊合吃吧,明天還有!」攤主告訴記者,自家的菜不是從新發地進的,而是來自劉各莊批發市場。
作為那裡的「老主顧」,攤主保證明早肯定還能有充足的新鮮菜,但預計有不少之前在新發地進貨的商家轉投其他的批發市場,菜價可能有所波動。
在豐臺區新村街道一家紅菜籃社區超市,賣菜商販說,「菜差不多都被搶完了,基本上和平時價格一樣,有些稍微貴了點,明天還不知道進貨是啥價。」
商超和買菜APP都已經下架三文魚
記者走訪北京多家便民店、商超發現,三文魚已經下架了。「不允許賣三文魚了!再賣會被處罰。」某商超的一位店員說。
而在線上,記者在餓了麼買菜、美團買菜、家樂福外賣業務上查看發現,依然有海鮮類產品在出售中,但已沒有三文魚在售。美團買菜表示,已全面下架了三文魚商品。
其他海鮮產品正常銷售。北京家樂福一家門店,生鮮區域依然在售賣各類水產、海鮮,原先擺放三文魚的貨架已換成其他品種。
記者探訪某商超時還注意到,有一對年輕夫婦在一個海鮮攤位附近時,丈夫還想上前,被妻子一把拽住了。
對此,海鮮攤的攤主也很無奈:「我們這都是合格的,有問題的市場也不可能讓我們賣啊!」她告訴記者,周六本來是海鮮銷售的好時候,因為周圍居住的老年人居多,周末子女回來,家人團聚往往要買點海鮮。但今天,海鮮的銷售受到了很大影響。
「買的人少了很多,而且每個人都會問問京深海鮮市場的事兒。」攤主表示,自己的海鮮是從王四營海鮮市場進貨的。今天的價格還比較穩定,但按照這個銷售情況繼續下去,估計價格很快也會有所變動。
北京多舉措保「菜籃子」供應
為了保障蔬菜水果的正常供應,北京也採取了多種措施。
13日,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王洪存在發布會上表示,新發地暫時休市期間,原在市場內交易的蔬菜和水果移到指定的區域進行,一共分為5個區域。
蔬菜在以下指定區域交易:一是國際名酒城場地;二是新發地市場大貨車停車場;三是新發地村停車場;四是新發地北橋東側國際水產城場地,全部用於蔬菜大車的批發交易。
水果在位於盛芳國際花卉總部基地北二門的羊坊臨時交易場區進行。
另外,運送牛羊肉的車輛,分流至西四環嶽各莊橋東北角的嶽各莊批發市場內。
此外,北京加強了對7家一級批發市場、22家大型連鎖超市、便利店,以及二級市場及非連鎖門店生活必需品供應「點對點」監測補貨,實現對北京市一、二級市場和零售店鋪肉菜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應、補貨、監測的全覆蓋,確保供應充足和價格穩定。
王洪存表示,支持其他批發市場加大調貨力度,增加交易場地,確保本市生活必需品特別是蔬菜水果的正常供應。
同時,鼓勵餐飲企業和機關團體,可在新發地暫時休市期間,到大洋路、嶽各莊、水屯等批發市場和大型連鎖超市或周邊社區市場採購貨源。
據了解,在新發地市場閉市期間,為了擴大交易量,滿足市民需求,嶽各莊批發市場決定延長經營時間,肉類大廳營業時間從原來的9時至23時變為8時至24時,豬肉上市量從原來每天1000頭增加到每天2000到3000頭。
企業紛紛響應「保供」,稱無須搶購
13日,京東、美團、餓了麼等電商平臺向中新網記者表示,保障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給,無需搶購囤貨。
京東表示,已經協調各品牌供應商,充分保障北京市民的米麵糧油、肉蛋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供給,目前各類商品貨源充足,消費者無需搶購囤貨。
美團買菜稱,第一時間協調產地和供貨商,將採購量提升至平時的3-4倍,全力保障蔬菜、肉禽蛋、水果等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餓了麼買菜表示,已經成立了保障供應項目組,也已調配騎手資源,優先滿足北京市民線上買菜需求。
每日優鮮稱,12日起,已經協調直供產地和廠商,部署對肉、蛋、菜等各類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商品的供給,初步將增加一倍供應量。
線下商超也紛紛行動起來,增加備貨。記者注意到,很多商超稱,以直供為主,持續供應不成問題。
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對媒體稱,超市發大部分果菜是從產地直採,因此新發地關閉後,對超市發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且超市發門店已與上遊供貨商做好緊急調貨準備。
家樂福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門店的蔬果以產地直採為主,不受新發地閉市影響,目前貨源充足價格穩定。
物美集團新聞發言人許麗娜也表示,物美豬肉、牛羊肉、生鮮蔬菜類商品來源於原產地直採。另外,物美所有門店已做好各類民生商品、防疫物資備貨和緊急調貨準備。
華冠超市稱,豬肉、牛羊肉、生鮮蔬菜類商品主要以產地直供、基地直採為主,尚未受新發地閉市影響,目前備貨量已增加到了平時的3倍。「蔬果類生鮮商品的配送頻次,由平時的每天1次臨時增加到了每天2至3次,並且隨訂隨補,保障門店商品庫存足量。」
新聞多一點
新冠病毒汙染蔬菜肉類概率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馮錄召2月9日曾表示,病毒通過飛沫、直接接觸的方式汙染到蔬菜、水果、肉類的機率非常低。
馮錄召建議回家後流水清洗蔬菜、水果、肉類。新鮮蔬菜水果不建議放置太久來保障安全,暫不食用的肉類可冷凍保存,不要生食蔬菜、肉類,建議燒熟食用,水果儘量削皮食用。
來源:人民日報、北京日報、中新網、網易新聞
前幾天從新發地買的菜還能吃嗎?海鮮產品到底能不能買?無症狀感染者隔離多久不會傳染其他人?目前,對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北京市民仍然心存許多疑惑。針對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中國疾控中心權威解答。
問:無症狀感染者隔離多久不會傳染其他人?
答: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者。包括兩種情形:一是經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二是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主要通過密切接觸者篩查、聚集性疫情調查和傳染源追蹤調查等途徑發現。期間出現新冠肺炎相關臨床症狀和體徵者轉為確診病例。集中醫學觀察滿14天且連續兩次標本核酸檢測呈陰性者(採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可解除集中醫學觀察,核酸檢測仍為陽性且無臨床症狀者需繼續集中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一般通過疫情調查中的主動檢測以及機會性篩查被動發現。所以也建議近期去過高風險地區的群眾,主動就醫接受檢測。基於我國目前對於新冠病毒的認識,當無症狀感染者達到解除集中醫學觀察的標準後,就不再有傳染他人的風險。
問:高中低風險地區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答:高中低風險地區的劃分,是各地政府根據實際疫情狀況,參照國家相關規定劃分。
疫情期間,低風險地區的群眾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做好個人防護,在人員密集的封閉場所、與他人小於1米距離接觸時佩戴口罩。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在密閉公共場所工作的營業員、保安員、保潔員、司乘人員、客運場站服務人員、警察等人員以及就醫人員等要佩戴口罩。工作中應減少人員聚集,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減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動,減少參加聚集性活動的人員。儘量不前往人員聚集場所尤其是密閉式場所。工作單位應注意做好通風及日常清潔、消毒措施。乘坐交通工具後、餐前便後、加工食物前應徹底清潔雙手,可隨身攜帶消毒紙巾做好手部清潔。做好咳嗽禮儀,不可隨地吐痰。
在此基礎上,中高風險區群眾應按照當地政府具體要求,做好個人防護。北京地區群眾出行應配合做好公共運輸工具體溫檢測和公共場所測溫驗碼等措施。配合公共運輸限流工作,錯峰出行,儘量保持人際間隔1米。如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等,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並主動就診,不可帶病上班,就診時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問:接觸過去過疫區的人,做了核酸檢測呈陰性,是否需要隔離?
答: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結果,新冠肺炎潛伏期為1-14天,多為3-7天。如果您接觸的這個人排除了新冠病毒感染,那麼您不需要隔離。如果您接觸的人確認感染了新冠病毒,當您在有防護條件下接觸此人,且您的核酸檢測陰性,則您不需要隔離;如您在無防護條件下接觸此人,雖然核酸檢測陰性,但按照現行政策,您仍需要集中隔離14天。
問:我們一家人出行,其中一個人是六月一號從北京回到哈爾濱,健康行程碼為可以通行,現在北京四個地區疫情嚴重,我們是不是現在開始都需要隔離14天?
答:按照科學防控,精準防控原則,北京市根據疫情實際劃分了低中高風險區。您可查詢北京市政府網站確認是否去過中高風險地區。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結果,新冠肺炎潛伏期為1-14天,多為3-7天,目前已超過14天,因此您和家人目前風險較低。目前,北京已對人員離京進行限制,已經出京的要及時報告當地社區,按照社區要求決定是否隔離;如出現症狀,應及時就診並主動告知北京旅行史。
問:超市裡採購的蔬菜是之前6月初的新發地的菜還能吃嗎?
答:目前,未發現通過食物經消化道感染的證據。蔬菜可以放心食用。在日常處理、烹飪食品時應注意食品安全,包括食品處理前後徹底洗手、生熟案板分開、食物和水徹底加熱煮熟、不吃生食(刺身、沙拉等)、水果需去皮食用,使用潔淨餐具,廚具可採用蒸15分鐘的方式消毒。對於外購的包裝類熟食,建議自行加熱後再食用;此外,目前正值夏季,蔬菜不容易保存,建議隨買隨吃,不要大量儲存。
問:海鮮產品還能不能買,能不能吃呢?
答:現有研究顯示,新冠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其他傳播途徑尚待明確。目前,未發現食用海鮮產品可導致新冠病毒感染的證據。在日常處理、食用食品的過程中需注意衛生,生熟案板分開,加工前後洗手,生食熟食不能交叉混用。
延伸閱讀
6月13日凌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暫時休市。作為北京重要的「菜籃子」,新發地休市會帶來什麼影響?蔬菜水果供應會不會緊張?價格會不會上漲?要不要搶菜囤菜?
果蔬供應緊張嗎?
位於北京市南四環外的北京新發地市場,是首都最大的「菜籃子」。新發地蔬菜佔全市供應總量約70%,豬肉佔全市供應總量約10%,牛羊肉佔全市供應總量約3%。
因此,新發地的暫時休市將對北京市生活必需品供應,特別是蔬菜和水果的影響如何?
6月13日,記者探訪了北京不同地區的多家超市發現,買菜的顧客較以往明顯增多,一些蔬菜出現暫時缺貨的狀態,但總體上供應平穩。
13日下午,記者在北京市豐臺區新村街道一家社區超市發現,蔬菜區基本已空架,不少居民在詢問為何菜賣沒了,有些商量著去其他超市看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是周末,備菜比平常要多,價格和平常賣得一樣,但今天上午就已被搶光。」
記者隨後趕往豐臺區新村街道一家歐尚超市,這裡多個蔬菜貨架已經售空,只有一些精品包裝蔬菜還有餘貨。由於新到了一批青椒,市民們都在圍著挑選。
在北京市西城區一家便民超市裡,新到了一批黃瓜,剛剛送上貨架,立馬就有兩三個市民上前挑選起來。「平常都是每天早上進一次貨。結果今天上午菜就基本賣空了,下午就又去批發市場看了看。」超市工作人員說。
記者在昌平區一家果蔬好超市發現,土豆、菜花一些蔬菜已經賣完了。店員告訴記者,「我們的蔬菜不是來自新發地,而是原產地直供,沒有想到新發地會休市,所以一些蔬菜的備貨沒有那麼多,今天來買菜的人多了不少,所以土豆之類的蔬菜暫時賣完了,不過明天一早會供應上。」 記者注意到,這家超市在門口放置了易拉寶,提醒顧客「我們承諾確保足量的產品供應並且確保價格穩定,請不必擔心,更無須搶購。」
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王洪存12日也表示,北京大部分生鮮超市有自己的供應渠道,有些超市已經採取直營直供模式,總體上,對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影響不大。
價格有什麼變化?
物美多點對記者稱,「我們價格沒什麼變化,還在正常做618活動。供貨情況只有個別商品13日下午斷貨了,比如小白菜、菠菜等,確實有沒貨的情況。」
記者結合探訪和媒體公開報導梳理發現,大型商超蔬菜價格總體平穩,而以攤販模式為主的一些菜市場出現部分蔬菜價格上調現象。
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一家便民菜市場,蔬菜種類尚豐富,價格較13日清晨略微上漲,如土豆從2.3元/斤漲至3.0元/斤。
攤販說,從13日早上開始,就有市民大量採購蔬菜。她的菜是從嶽各莊市場批發的,嶽各莊今晨菜價和種類沒有大幅度變化,但預計明天影響會較大。
在西城區另一家百姓生活服務中心裡,以往裡三層外三層的菜攤上,此時只剩下稀稀拉拉幾種,價格並沒有上漲。
「先買點湊合吃吧,明天還有!」攤主告訴記者,自家的菜不是從新發地進的,而是來自劉各莊批發市場。
作為那裡的「老主顧」,攤主保證明早肯定還能有充足的新鮮菜,但預計有不少之前在新發地進貨的商家轉投其他的批發市場,菜價可能有所波動。
在豐臺區新村街道一家紅菜籃社區超市,賣菜商販說,「菜差不多都被搶完了,基本上和平時價格一樣,有些稍微貴了點,明天還不知道進貨是啥價。」
商超和買菜APP都已經下架三文魚
記者走訪北京多家便民店、商超發現,三文魚已經下架了。「不允許賣三文魚了!再賣會被處罰。」某商超的一位店員說。
而在線上,記者在餓了麼買菜、美團買菜、家樂福外賣業務上查看發現,依然有海鮮類產品在出售中,但已沒有三文魚在售。美團買菜表示,已全面下架了三文魚商品。
其他海鮮產品正常銷售。北京家樂福一家門店,生鮮區域依然在售賣各類水產、海鮮,原先擺放三文魚的貨架已換成其他品種。
記者探訪某商超時還注意到,有一對年輕夫婦在一個海鮮攤位附近時,丈夫還想上前,被妻子一把拽住了。
對此,海鮮攤的攤主也很無奈:「我們這都是合格的,有問題的市場也不可能讓我們賣啊!」她告訴記者,周六本來是海鮮銷售的好時候,因為周圍居住的老年人居多,周末子女回來,家人團聚往往要買點海鮮。但今天,海鮮的銷售受到了很大影響。
「買的人少了很多,而且每個人都會問問京深海鮮市場的事兒。」攤主表示,自己的海鮮是從王四營海鮮市場進貨的。今天的價格還比較穩定,但按照這個銷售情況繼續下去,估計價格很快也會有所變動。
北京多舉措保「菜籃子」供應
為了保障蔬菜水果的正常供應,北京也採取了多種措施。
13日,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王洪存在發布會上表示,新發地暫時休市期間,原在市場內交易的蔬菜和水果移到指定的區域進行,一共分為5個區域。
蔬菜在以下指定區域交易:一是國際名酒城場地;二是新發地市場大貨車停車場;三是新發地村停車場;四是新發地北橋東側國際水產城場地,全部用於蔬菜大車的批發交易。
水果在位於盛芳國際花卉總部基地北二門的羊坊臨時交易場區進行。
另外,運送牛羊肉的車輛,分流至西四環嶽各莊橋東北角的嶽各莊批發市場內。
此外,北京加強了對7家一級批發市場、22家大型連鎖超市、便利店,以及二級市場及非連鎖門店生活必需品供應「點對點」監測補貨,實現對北京市一、二級市場和零售店鋪肉菜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應、補貨、監測的全覆蓋,確保供應充足和價格穩定。
王洪存表示,支持其他批發市場加大調貨力度,增加交易場地,確保本市生活必需品特別是蔬菜水果的正常供應。
同時,鼓勵餐飲企業和機關團體,可在新發地暫時休市期間,到大洋路、嶽各莊、水屯等批發市場和大型連鎖超市或周邊社區市場採購貨源。
據了解,在新發地市場閉市期間,為了擴大交易量,滿足市民需求,嶽各莊批發市場決定延長經營時間,肉類大廳營業時間從原來的9時至23時變為8時至24時,豬肉上市量從原來每天1000頭增加到每天2000到3000頭。
企業紛紛響應「保供」,稱無須搶購
13日,京東、美團、餓了麼等電商平臺向中新網記者表示,保障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給,無需搶購囤貨。
京東表示,已經協調各品牌供應商,充分保障北京市民的米麵糧油、肉蛋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供給,目前各類商品貨源充足,消費者無需搶購囤貨。
美團買菜稱,第一時間協調產地和供貨商,將採購量提升至平時的3-4倍,全力保障蔬菜、肉禽蛋、水果等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餓了麼買菜表示,已經成立了保障供應項目組,也已調配騎手資源,優先滿足北京市民線上買菜需求。
每日優鮮稱,12日起,已經協調直供產地和廠商,部署對肉、蛋、菜等各類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商品的供給,初步將增加一倍供應量。
線下商超也紛紛行動起來,增加備貨。記者注意到,很多商超稱,以直供為主,持續供應不成問題。
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對媒體稱,超市發大部分果菜是從產地直採,因此新發地關閉後,對超市發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且超市發門店已與上遊供貨商做好緊急調貨準備。
家樂福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門店的蔬果以產地直採為主,不受新發地閉市影響,目前貨源充足價格穩定。
物美集團新聞發言人許麗娜也表示,物美豬肉、牛羊肉、生鮮蔬菜類商品來源於原產地直採。另外,物美所有門店已做好各類民生商品、防疫物資備貨和緊急調貨準備。
華冠超市稱,豬肉、牛羊肉、生鮮蔬菜類商品主要以產地直供、基地直採為主,尚未受新發地閉市影響,目前備貨量已增加到了平時的3倍。「蔬果類生鮮商品的配送頻次,由平時的每天1次臨時增加到了每天2至3次,並且隨訂隨補,保障門店商品庫存足量。」
新聞多一點
新冠病毒汙染蔬菜肉類概率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馮錄召2月9日曾表示,病毒通過飛沫、直接接觸的方式汙染到蔬菜、水果、肉類的機率非常低。
馮錄召建議回家後流水清洗蔬菜、水果、肉類。新鮮蔬菜水果不建議放置太久來保障安全,暫不食用的肉類可冷凍保存,不要生食蔬菜、肉類,建議燒熟食用,水果儘量削皮食用。
來源:人民日報、北京日報、中新網、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