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9日電(郭香玉)記者7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7月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中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處,佔全球161處的四分之一,穩居世界首位。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十八洞 國家林草局供圖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武陵山脈腹地,擁有160處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見證了人類文明歷史。這裡是土家族和苗族主要聚居地,這些民族是湘西自治州最早的原著民,其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造就了獨特的民俗。該地區的地質記錄了揚子地臺的形成以及這一前陸盆地所經歷的多期次的構造演化。在地質公園中,寒武紀地層尤為突出,有兩個具有國際意義的「金釘子」(國際地層對比界線層型剖面)。該地區還以紅石林、德夯大峽谷、坐龍峽和眾多壯觀的瀑布而聞名。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紅石林國家林草局供圖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絲路重鎮甘肅省張掖市,擁有包括裕固族在內的眾多少數民族和577處文化景點。該地質公園最顯著的特徵是由色彩斑斕的褶皺泥巖和砂巖組成的彩色丘陵,同時還擁有自然侵蝕在山體上形成的「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和古代洋殼殘餘「九個泉」蛇綠巖套,其國際地質意義被眾多地質學家所研究。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彩色丘陵國家林草局供圖
據了解,世界地質公園是對具有國際意義的地質遺蹟等自然資源進行科學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進而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區域。
我國是世界地質公園的創始國之一,自2003年起,為積極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我國開始創建世界地質公園。經過多年實踐與探索,我國世界地質公園高效高質發展,在地質遺蹟與生態環境保護、地方經濟發展與解決群眾就業、科學研究與知識普及、展示國家形象與促進國際交流等方面顯現出巨大的綜合效益,為生態文明建設和中華文化傳承作出了重大貢獻。
截至目前
除了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
我國還有39處世界地質公園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華 北
01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境內,包括以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額濟納胡楊林和敖倫布拉格峽谷等為主體的地質景觀。
02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由阿斯哈圖、平頂山、西拉木倫、青山、黃崗梁、熱水、達裡諾爾、渾善達克和烏蘭布統9個園區組成,主要地質景觀包括第四紀冰川遺蹟、花崗巖地貌、高原湖泊、河流、火山地貌、沙地、草原、溫泉及高原溼地等。
03 阿爾山世界地質公園
阿爾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由天池園區、溫泉群園區、好森溝園區和哈拉哈園區組成。主要地貌包括火山地貌、溫泉群地貌、冰臼地貌、花崗巖石林地貌、高山湖及第四紀高原蛇曲遺蹟等。
04 延慶世界地質公園
延慶世界地質公園由龍慶峽園區、古崖居園區、千家店園區、八達嶺園區組成。八達嶺長城建於燕山運動晚期形成的八達嶺雜巖體之上,是地質遺蹟與歷史文化完美結合的代表。
05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北京西南與河北交界處,是中生代燕山運動隆起後,又經新生代喜馬拉雅運動上升的山地和丘陵。地貌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中山、低山、丘陵、崗臺地、衝洪積平原,分布著河谷、階地、窪地、沙丘及河谷灘地等。
華 中
06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北部,完整地保存了中元古代、古生代海洋環境,尤其是陸表海環境的沉積遺蹟。公園分為雲臺山、神農山、青龍峽、峰林峽和青天河五大園區。
07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在公園範圍內,連續完整地出露35億年以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被地質界稱為「五代同堂」。
08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
魏徐亮 攝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與新安縣境內,包括北部的王屋山、南部的黛眉山和中部的黃河谷地,是一座以地質剖面、地貌景觀和古生物化石地質遺蹟為主,動植物資源、歷史文化為輔的綜合型地質公園。
09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伏牛山脈腹地。不同時期的花崗巖形成了老界嶺「峰叢」、寶天曼「峰牆」、七星潭「摞摞石」等為代表的地貌景觀,石灰巖則形成了雞冠洞、天心洞、蝙蝠洞等巖溶洞穴。
10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公園內拔地而起的石柱達3000多根,其中高度超過200米的有1000多根,有著重要的地質與地貌學價值。
11 神農架世界地質公園
神農架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北省神農架林區西南部,是典型的構造地貌生態綜合型地質公園,包括神農頂園區、官門山園區、天燕園區、大九湖園區和老君山園區等五大園區。
12 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
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北省東北部,地處秦嶺—大別山造山帶。公園由大別山主峰園區、龜峰山園區以及天台山園區組成,匯「峰、林、潭、瀑」於一身。
華 東
13 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黃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擁有典型的花崗巖景觀以及巖洞、泉水、池塘、小溪、瀑布等其他景觀。冬季的黃山,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完美呈現,宛如一幅絕色的山水畫。
14 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
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安徽省潛山市。其主峰海拔1489.8m,獨立高聳、如柱擎天,故名「天柱」。公園位於華北、揚子兩大板塊之間大別造山帶的東段和郯-廬斷裂帶的複合部位。
15 九華山世界地質公園
九華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屬花崗巖山嶽地貌。拔地而起的山峰與丘陵、盆地地貌結構創造了形態各異的花崗巖石峰、豐富多樣的生物與水資源,是九華山文明的源泉與載體。
16 泰山世界地質公園
泰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中西部,是華北地臺基底與蓋層雙層結構出露比較典型的地區。其地貌大致可分為侵蝕構造中山、侵蝕構造低山、侵蝕丘陵和山前衝洪積臺地等四種類型。
17 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
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臨沂市,由蒙山園區、鑽石園區、岱崮園區、孟良崮園區和雲蒙湖園區組成。這裡是岱崮地貌(方山結構)的命名地。
18 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
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浙江省樂清市、永嘉縣及溫嶺市,是亞洲大陸邊緣巨型火山(巖)帶中白堊紀火山的代表。這裡記錄了距今1.28~1.08億年間復活型破火山爆發、塌陷、復活隆起的完整地質演化。
19 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
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鷹潭市,包括龍虎山、龜峰、象山等三個園區。其丹霞地貌景觀典型完整,幼年期、壯年期和老年期丹霞地貌都有發育,保存有方山石寨、赤壁丹崖、峰林、峰叢等丹霞地貌類型23種之多。
20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地處揚子與華夏古板塊的結合帶,其珍貴地質遺蹟具有沉積學、地層學、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和地貌學等多學科價值。
21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九江市,迄今共發現100餘處重要冰川地質遺蹟,完整記錄了冰雪堆積、冰川形成、冰川運動、侵蝕巖體、搬運巖石、沉積泥礫的全過程。
22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福建省泰寧縣,地質遺蹟類型包括出露齊全的中生代地層遺蹟,動、植物化石遺蹟,巖石礦物遺蹟,典型清晰的地質構造遺蹟和特色沉積構造遺蹟等。
23 寧德世界地質公園
寧德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福建省寧德市,集晚中生代花崗巖、火山巖地質遺蹟、獨具特色山嶽、峽谷、海洋地貌景觀、豐富的河床侵蝕地貌景觀於一體,是一處綜合性較強的地質公園。
華 南
24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原是內陸盆地的丹霞山四周山地強烈隆起,盆地內接受大量碎屑沉積,形成了巨厚的紅色地層,隨後盆地又發生多次間歇上升,同時流水下切侵蝕,丹霞紅層被切割成一片紅色山群,也就是現在的丹霞山區。
25 雷瓊世界地質公園
雷瓊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雷瓊海峽南北兩翼,由海南省海口園區、廣東省湛江園區組成,在地質學上屬於雷瓊陸谷火山帶。園區內共有101座火山,幾乎涵蓋了玄武質巖漿爆發與蒸汽巖漿爆發的所有類型。
26 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
李晉 攝
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貴高原向廣西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公園內的典型塊狀巖溶區,發育有兩大地下河系統,形成了成熟的高峰叢地貌,擁有大石圍天坑群、鳳山洞穴大廳、天窗群、天生橋等。
27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由新界東北沉積巖和西貢火山巖兩大園區組成,以世界罕見的酸性六角火山巖柱群、多樣的海岸侵蝕地貌和完整的多時代沉積地層為主要特色。
西 北
28 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
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秦嶺造山帶地質遺蹟、第四紀地質遺蹟、地貌遺蹟和古人類遺蹟為特色。獨特的地質背景,造就了中國東部最高的山峰與廣闊富饒的渭水盆地。
29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包括雅丹地貌、鳴沙山-月牙泉和廣袤壯闊的沙漠、戈壁景觀,與古絲綢之路文化遺址渾然一體。
30 崑崙山世界地質公園
崑崙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青海省格爾木市西南部,以冰川冰緣地貌、地震遺蹟等景觀聞名。它們記錄了這片地區多次海-陸轉化、青藏高原隆起和五次冰期的地質變遷歷程,其中大部分地質遺蹟保存完好。
31 可可託海世界地質公園
可可託海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新疆富蘊縣境內,由額爾齊斯大峽谷、三號礦脈、薩依恆布拉克、可可蘇裡及卡拉先格爾五個園區組成。公園內有獨樹一幟的阿爾泰山花崗巖地貌景觀、罕見的特大稀有金屬礦床以及富蘊大地震及其地震斷裂帶遺蹟。
東 北
32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地處小興安嶺山地向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公園裡矗立著14座新老期火山,擁有品類齊全的火山地質地貌如石龍、石海、熔巖瀑布、熔巖暗道等。
33 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
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黑龍江省寧安市,在距今1.2萬年到5140年曾有多次火山噴溢活動,熔巖漿堵塞了牡丹江古江道,形成了世界第一大火山熔巖堰塞湖——鏡泊湖。
西 南
34 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
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織金縣,由織金洞、綺結河、東風湖三個分別代表不同巖溶發育過程的地貌單元組成。
35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因高大的石灰巖溶柱呈密集林狀分布而得名。這裡還發育有石芽、溶丘、窪地、溶蝕湖等,與石林一起構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貌全景圖。
36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處雲貴高原與橫斷山脈結合部位,屬喜馬拉雅造山帶南延部分,由於雄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系在蒼山結束而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簷」。
37 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興文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四川省興文縣,地處四川盆地南部與雲貴高原過渡帶。公園內石灰巖廣泛分布,是國內最早的天坑研究和命名地,也是研究西南地區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地區之一。
38 自貢世界地質公園
自貢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四川省,以中侏羅世恐龍化石遺蹟和井鹽遺址為特色,包括大山鋪恐龍化石群、燊海井、東源井等地質遺蹟。
39 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
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四川省巴中市,處米倉山腹心地帶,由桃園、大壩、十八月潭、神門、諾水洞天、臨江麗峽及空山天盆七大地質區域組成,以花崗巖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為主。
中國的41個世界地質公園
你去過幾個?留言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