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這麼一個神奇而不可思議的地方。它是一個你窮盡畢生年華,也不一定能踏遍它每一寸土地的地方;它也是一個你不需要護照籤證,就能暢遊的地方;它更是一個你身處其中,看似熟悉,卻又知之甚少的地方。
它,便是我們的祖國——中國。中國之大,無奇不有;中國之美, 河山錦繡。在中國960萬k㎡的土地上,有著太多令人驚奇的罕見地質奇觀,值得你,你的朋友,你的家人孩子去探索。
2019年4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6次會議17日通過決議,正式批准安徽九華山地質公園、山東沂蒙山地質公園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境內的世界地質公園數量隨之增加到39個。
兩個新晉世界地質公園可謂一個具備「紅色基因」、一個「佛系」稱號聞名全國。
作為中國革命戰爭時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據地之一,5A級景區沂蒙山的綠樹青山以及紅色文化每年吸引萬千遊客的到訪。而九華山則憑藉「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的名聲顯得頗為佛系。兩個新晉世界地質公園有何亮點?其他37個分布在大江南北的世界地質公園都有啥特色,今天鳳凰網旅遊為你一一揭曉。
沂蒙山:一個紅色景區的蛻變
「人人都說沂蒙山好,沂蒙山區好地方。」
對於80後和90後來說,這句歌詞或許十分陌生,但是對於60後和70後來說,《沂蒙山小調》或許是兩代中國人知曉這片魯西大地壯麗風光的啟蒙歌謠。
作為「兩戰聖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沂蒙山與井岡山、延安、太行山、大別山齊名,是中國五大最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繼湖北黃岡大別山後,又一個躋身世界地質公園大家庭的紅色景區。
從改革開放前被稱為「掛滿勳章的乞丐」,到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躋身世界地質公園之林,40多年來,沂蒙山不僅褪去了貧窮落後的外衣,也在保留紅色基因的同時,改變了人們對這片土地的刻板印象。
由蒙山園區、鑽石園區、岱崮園區、孟良崮園區和雲蒙湖園區組成的沂蒙山地質公園內四季景色變化萬千。春季層巒疊翠、花海林潮;夏季飛瀑流水,雲蒸霞蔚;秋季漫山紅葉,層林盡染;冬季銀裝素裹,玉鐲冰雕。
漫步在百裡林海內,每立方釐米超過85萬個的負氧離子讓每一口呼吸都感受到潔淨清新;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從高處俯瞰之下,蒙山園區內的三疊式瀑布的輪廓酷似中國版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連接天蒙旅遊區望海樓和玉皇頂兩個景點的人行天橋可不是普通的天橋,這條全場505.5米的索橋是迄今為止,世界景區範圍內最長、跨度最大的人行索橋。行走在索橋之上,沂蒙山絕佳的風景盡收眼底,蔚為壯觀。
隨著沂蒙山的「網紅景點」越來越多,來沂蒙山旅遊的年輕遊客也開始多了起來。根據攜程在線玩樂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沂蒙山的客源主要集中在山東省內,30歲到40歲的遊客成交訂單佔比達45%,其次為25歲到29歲的年輕客群,男性遊客的訂單佔比高達76%。
九華山:「佛系」景區十年磨一劍
從國家地質公園到世界地質公園,九華山用了10年的時間。作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系」景區九華山在經營上並不佛系,2015年,九華山登陸資本市場,成為安徽省內繼黃山之後,第二家在A股上市的旅遊景區。
在景致風貌上,奇峰、怪石、松林、竹海,九華山的美景自成一派。從山麓至天台峰,循著嫋嫋的禪音,一路上古寺名剎密布,文物古蹟更是移步換景,讓人流連忘返。
作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九華山北俯長江、南望黃山、東臨太平湖、西接池陽,綿亙一百餘公裡,九十九座山峰若點點繁星散落期間,每座山峰各具特色。
狀如蓮花的芙蓉峰北起九華之首,上、中、下三座蓮花峰連綿拔起,讓人嘆為觀止。清代詩人汪管曾為此峰賦詩一首:「群峰可自五丁開,剖就芙蓉可亂栽。常怪九華山上客,紛紛不為看山來。」由此,可見芙蓉峰的魅力所在。
九華山東部的最高峰天柱峰頗為神秘。每當雨天,天柱峰南側的」響石嶗」便會發出奇妙的響聲,儘管如今這種現象已經可以用物理學去闡釋,但在古代這種現象近乎為神跡。更令人驚奇的是,在天柱峰西南的列仙峰上,散落著一些人形奇石。而類似的奇峰怪石,在九華山內可謂數不勝數。
37個世界地質公園就在你我身邊
當我們拼命在想「五一」小長假去哪兒玩兒時,殊不知,一些世界級的地質公園就在我們所生活的城市,或者城市的周邊。不用等到「五一」,這個周末就可以走起~
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
2006年,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拿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授牌。地質公園分為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科普區、石花洞溶洞群觀光區、十渡巖溶峽谷綜合旅遊區、上方山——雲居寺宗教文化遊覽區等8大園區。
崑崙山世界地質公園
崑崙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10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公園由納赤臺景區、西大灘景區、瑤池景區,三個風格各異的景區組成。如果沒有路牌,你很難感覺到這個地理位置的特殊。崑崙山主峰在海拔上雖屬於極高山,但是它的山腳落在了青藏高原上。濃鬱的地方特色、豐富的文化內涵、讓這裡成為極具觀賞價值的綜合性自然公園。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於2009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至此,內蒙古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成為我國第22個世界地質公園,同時也成為全球唯一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於2005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公園地處大興安嶺山脈、燕山山脈、渾善達克沙地三大地貌的結合部。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是一個由第四紀冰川遺蹟、花崗巖地貌、臺槽構造縫合線、高原湖泊、河流、火山地貌、沙漠、草原、溫泉及高原溼地等遺蹟或景觀組成的綜合型世界地質公園。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
2004年,五大連池作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之一,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有人形容五大連池五個池子裡的水是「眾山環抱翠湖清」,這五個湖裡的水確是清澈,不過顏色並不相同。頭池和二池的水淡棕色裡透著淡淡的綠,三池是棕色中帶著黃黃的綠,四池黃裡透綠,五池淡綠中透著淺黃和淺棕。秋天湖水透明度最高,是欣賞五池湖水的最佳季節。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
2015年9月,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公園內,沙漠、戈壁、雅丹、彩丘,這些由風神塑造的傑作,沉默地矗立在中國西北這塊季風吹拂不到的土地上。
在人們通常的印象中,大西北是貧窮和荒涼的代名詞,而伴隨著觀念的變遷,這些天地間的壯美正進入人們的視野,這片景觀的富礦正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黑龍江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
黑龍江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於2006年9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公不但擁有典型、稀有、系統、完整的火山地質遺蹟景觀和水體景觀以及峽谷溼地等自然地質景觀,更蘊藏著海東盛國的千古之謎。
中國延慶世界地質公園
延慶世界地質公園於2013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公園所在的位置曾是距今約18.5億至8億年之間的濱海和淺海,在那個時間內,這裡沉積了厚達數千米的以碳酸鹽巖為主的海相沉積巖層。
山東泰山世界地質公園
2006年9月,泰山獲評為世界地質公園,作為我國古代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泰山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地位不言而喻。
無數文人墨客在此地流連忘返,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從而使泰山成為「天下第一」,並一直成為藝術家和學者的精神源泉。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04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公園內峽谷幽深,障谷深切。雲臺山風光最美的要算是紅色的峽谷「溫盤峪」。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作為中國五嶽之中心,嵩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稱號於2004年6月獲評。在嵩山七十二峰裡,從最古老的太古代到最近的新生代的巖層都有發現,被稱為「五世同堂」,這樣的地質結構在國內外都十分罕見。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07年6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位於中國太行山南麓,跨越黃河兩岸,分布於河南省濟源市西部和新安縣北部。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也是傳說中愚公的故鄉。
河南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06年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公園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自西北至東南跨越了800多裡。
在這片土地上,恐龍由繁盛慢慢走向沒落,物種滅絕的秘密也隨著化石一起被埋藏。
安徽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
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01年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公園位於安徽省西南部的安慶市潛山縣境內,西北襟連大別山,東南瀕臨長江。這裡的花崗巖地貌絢麗壯觀、峰雄石奇、崖險水秀,堪稱「郯廬斷裂帶上最美的花崗巖地貌」。
安徽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黃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04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作為世界地質公園的典型代表,黃山素來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著稱於世,這「五絕」互相搭配為黃山的景色增添不少辨識度和誘人魅力。
神龍架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神龍架世界地質公園於2013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公園位於湖北省神龍架林區的西南部,由神龍頂、官門山、天燕、大九湖和老君山5個園區組成。
神龍頂有著當今地球中緯度地帶最完好的原始森林生態系統,是全球唯一能近距離觀賞野生金絲猴的地方。被稱為湖北「呼倫貝爾」的大九湖,特有的溼地景觀夢幻如入仙境,也是不可錯過的風景。
湖南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作為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之一,張家界於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張家界市武陵園區,主要發育有砂巖峰林地貌和巖溶地貌,有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蹟。公園內拔地而起的峰柱達3000多座,高几十米至400m,其中高度超過200米的就有1000多座,這些峰柱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如此奇俊秀美的地貌在世界山嶽景觀中極為罕見,令人賞心悅目,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山嶽景觀之一。
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
作為中國西北地區首個世界地質公園,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08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自舊石器時代至今,炎黃子孫在終南山繁衍生息,這裡滋養了最悠久的華夏文明,也是中國詩詞文化與園林的發源地,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
浙江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
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05年初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作為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區,這裡旅遊資源豐富,有500多處景點,特別是雁蕩山獨特的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古洞畸穴、雄嶂勝門和凝翠碧潭名揚海內外,被譽為「海上名山,寰中絕勝」
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於2005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公園位於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寧縣,由石網、大金湖、八仙崖、金鐃山四個園區和泰寧古城遊覽區組成。
複雜的自然作用成就了地質公園溝壑縱橫的地貌景觀,這裡的峽谷群有的縱橫交錯、有的齊頭並進、有的九曲迴腸,而洞穴則以規模大、數量多、造型罕見為主要特色,觀賞性極強。
福建寧德世界地質公園
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於2010年獲評為世界地質公園。公園坐落在在太姥山脈和鷲峰山脈的群山之中,被認為是李白名篇《夢遊天姥吟留別》的原型。
江西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
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07年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龍虎山丹霞地貌類型多樣,擁有幼年期、壯年期到老年期丹霞地貌的完整序列。整個園區呈現一幅碧水丹山的天然畫卷,是具有典型意義的丹霞地貌。
江西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12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三清山地處揚子板塊與華夏板塊的結合帶,經歷了10億多年的地質演變,形成了舉世無雙的花崗巖峰林地貌。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之美稱廬山於2004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截止2010年在廬山共發現一百餘處重要冰川地質遺蹟,完整地記錄了冰雪堆積、冰川形成、冰川運動、侵蝕巖體、搬運巖石、沉積泥礫的全過程,是中國東部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特徵的歷史記錄。
四川自貢世界地質公園
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於2008年獲批加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作為中國第一個發現的大的恐龍墳場,這裡的恐龍化石之多,令當時的發掘者都瞠目結舌。四川自貢由此成為了全世界發現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和最齊全的地方。
四川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作為四川省首個世界地質公園,興文世界地質公園於2005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公園是研究喀斯特地貌形成、發展、演化的天然博物館,也是一部普及巖溶地學知識的百科全書。
貴州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
2015年,織金洞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填補了貴州沒有世界地質公園的空白。
織金洞的特徵可以概括為「大」、「奇」、「全」,其已開發的47個廳堂中最大的一個——「廣寒宮」恰好完美地結合了這三方面的特徵:面積5萬多平方米,可謂規模宏大;鈣質沉積物種類豐富,琳琅滿目;又有帽狀石筍——霸王盔,堪稱奇絕。
雲南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14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成為繼石林2004年2月13日被認定為世界地質公園後,雲南省第二個被認定的世界地質公園。峰叢峰林、斷層窪地、刀脊冰坎所有你能想像中的地貌結構,或許在這裡都能找到答案。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於2007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這一時間甚至早於公園被評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在長達兩億多年的時間裡,各種特殊的條件匯聚於此,雕刻出分布總面積達400平方公裡的磅礴石林區,擁有十幾片形態各異的石林,因此,這裡也有著「世界石林博物館」的美譽。
廣西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
廣西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10年獲批加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填補了廣西世界地質公園建設的空白。公園位於中國西南喀斯特地區,地表陷坑像是從很深的地下拔地而起,寬度和深度高達數十米甚至數百米。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沒想到吧,香港竟然有一座世界地質公園。公園位於香港東北部,面積為49.85平方千米,於2011年獲批為世界地質公園。公園面積雖小,卻擁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巖柱,亦展現了5億2,000萬年至2億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期間,通過沉積作用形成沉積環境的一段地質歷史,極具典型性和稀有性。
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巖石構成,「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以赤壁丹崖為特色。據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雷瓊世界地質公園
這個聽起來「國際範」的世界地質公園於2006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公園位於瓊州海峽兩翼。405.88平方公裡的範圍內分布著101座火山,火山類型幾乎涵蓋了玄武質巖漿爆發與蒸汽巖漿爆發的所有類型。
新疆可可託海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可可託海國家地質公園於2017年5月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由於特殊的地質構造、風雨侵蝕和流水切割,可可託海形成許多深溝峽谷,成為集山景、水景、草原、奇石、溫泉等奇觀於一體的自然景觀區。這裡不僅是新疆的「冷極」,也是全國少有的「寶石之鄉」,還是世界罕見的「天然礦物陳列館」。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2017年5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1次會議上,內蒙古阿爾山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為中國第34個世界地質公園。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也是中國境內最大的火山溫泉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
四川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於2018年4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
公園人文歷史悠久,始於秦、興於漢的米倉古道,縱貫秦巴山區,北上三秦下通巴渝,連接中原黃河文明與西南巴蜀文明。
獨特的地理位置也成為光霧山-諾水河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的加分項。公園位於中國南北喀斯特地貌分界線上,兼有南方管道—暗河式喀斯特和北方幹谷—溶隙型喀斯特景觀的特徵,是中國南北喀斯特界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湖北黃岡大別山地質公園
與沂蒙山同屬革命老區的大別山於2018年4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也是繼神農架後,湖北省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
公園匯「峰、林、潭、瀑」於一地,集宗教文化、民俗風情、歷史人文於一體,層巒疊翠、霧海流雲、林海蒼茫、鳥語花香,以大陸造山帶構造-花崗巖山嶽地貌為特徵,是地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和造山帶研究基地。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在黃岡大別山的腳下,黃梅魚面、羅田板慄、東坡豆腐等名菜不可錯過。其中,黃梅魚面的製作工藝頗為複雜,需要先把魚肉從魚皮魚刺上分離出來,剁成肉泥狀,然後魚肉與上等白面,麻油和細鹽攪拌均勻,分成團,用擀麵杖擀成蒸鍋大小的薄麵皮,先蒸煮、後放涼、再晾乾,味道香嫩爽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