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時間,做有意義的事!康會長細講《弟子規》

2020-12-15 人文傳媒網

「謹」就是謹慎,謹慎就是為了養德,護住內心的德,如果沒有謹慎,肯定沒有德。為什麼?沒有護住,謹慎就是為了護德,謹慎小心,謹慎就是讓我們這個心時時在道上,時時不離道。

心不失恭敬,對人事物都要有敬,敬就不會無理。敬愛、愛護,所以說謹慎的目的對我們不是可有可無。

大大方方應該,但是謹慎更應該,大方而不失謹慎,最好了。謹慎過分了是拘謹,拘謹也不好,而大方過分了就是放逸、放肆,更不好,所以說適中是謹慎。

謹慎有哪些內容,有哪些標準,《弟子規》當中「謹」這一節就是說明了這件事情,「謹」當中二十三句是總綱,細分起來無量無邊,這是在我們平時生活當中要注意到的事情,我們知道謹慎的作用,我們就會去認真去學習,去遵守這個謹這個部分。

因為很多人從小沒有養成過,沒有學習過這些道理,沒有學習過這些規矩,其實這都是規矩,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傳了幾千年的家教,從小就教孩子們這些規矩、禮儀。現在沒有了,我們這個年齡要補上,要學,沒有這些規矩,沒有這些禮數,沒有這些讓我們小心謹慎的行為規範,我們就沒有德,不可能養住德。養德就是護心,就是培養、善心、恭敬心,「謹」這部分主要是說明這件事情。

「謹」開篇的第一句「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早晨起來,起得要早,夜眠遲,為什麼呢?早起晚睡也被列為一條規矩,為什麼呢?「老易至惜此時」,重在惜時,就是珍惜時間,人生活在世間就三萬多天,就是壽命長的也不過如此。三萬多天就是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一百年三萬多天,而現在社會大眾活三萬多天的人很少,你比如說活七十歲,兩萬六千天。因為改變人的壽命,這個是改變命運裡當中最重要的一條,如果命運改變了,最主要是增長壽命,壽命增長了,福報肯定增長,就是人的平均壽命現在是七十歲,不要空過,「朝起早,夜眠遲」,幹什麼?不是用這時間去打麻將,去喝酒,去旅遊,但是這並不是最主要的。

鍛鍊身體,身體健康當然好,身體健康幹什麼?好好生活。我們現在人只會好好生活,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僅此而已。而我們修道人不是,珍惜時間幹什麼?做有意義的事情。什麼有意義?對眾生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珍惜時間來抓緊學習、修道,修道的目的是什麼?利益眾生。我生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我活一天,我就有助於眾生一天,利益眾生一天。怎麼做?我們在社會上敦倫盡分就是珍惜時間,每時每刻都要敦倫盡分,敦倫盡分幹什麼?其實敦倫盡分就是捨己為人,為誰?只是為你自己的小家,比如說夫婦、父子、父慈子孝,父母對孩子無私奉獻敦倫盡分,這叫敦倫盡分,而兒女對父母孝順是無私奉獻。「孝」就是無私奉獻,捨己為人。兒女對父母叫孝,這就是時間的正用。

今天說到「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就是讓我們抓緊時間做一些有用的事,對自己、對社會都有用的事。「朝起」具體點說是早晨幾點起來呢?在《禮記》裡,在古代蒙學的經典裡都有記載,「朝起早,夜眠遲」其實就是不貪睡,不要一天把時間都浪費在睡眠上,我們做些有益的事情,所以說朝起早夜眠遲是這個意思。那麼什麼時候起床呢?起床時間不能太早啊,「起不先於雞鳴」,三點到五點起床即可,不能太早。不晚於日出,太陽都出來了你才起來那可不行,現在很多孩子都不符合這標準,這就是在浪費時間,浪費時間就是 浪費生命,意思道理很深。

也有人說怎麼浪費生命?多睡會兒覺多好,多舒服,他好像有道理,其實從儒釋道三教,從修身養性來講,那就是浪費生命,你來世上不是來睡覺來了,當然人需要睡覺,但不能睡太多,太多也不好。另外,最主要珍惜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至於說有些孩子半夜睡或者一宿不睡,一覺睡到下午,那都不符合我們這句話的標準,不符合自然規律。

「夜眠遲」就是眠不早於亥時,亥時就是晚上九點、十一點,你不能剛過八點就睡覺,那樣也不行。以前我們公司有一個企業家,晚上七點就睡覺,他沒什麼嗜好,也不玩麻將,也不喝酒,當然他也不修道德,他喜歡掙錢做買賣。太早睡覺也不行,為什麼呢?因為你要做有意義的事情,那你睡早也不行,睡晚也不行,早起也不行,晚起也不行,這叫適當,睡覺不能少但是也不能多,所以說他有個時間的界定,睡眠不早於亥時,不晚於子時。就是不能晚於十一點睡覺,不能太晚,這是最標準的,這就是儒家的禮,對睡眠都有要求。

我們知道過子時睡覺身體不好,中醫講身體每個時間,每個臟器當令,當令就是那個時候他起作用。子時是肝經當令,這個時候睡覺是養肝。中醫我們不太懂,但是中醫講子時睡覺就是養肝,肝在五臟裡非常重要,肝能生血,肝要是不好,臉上是能體現出來的。我們中午睡午覺,睡子午覺,午覺養心血,我們這一上午用心學習也好,用心做事也好,很累,中午吃完飯了,睡十分鐘,睡半個小時也管用,養心血。那時候我參加工作我媽告訴我「你中午一定睡一覺,中午能睡十分鐘,下午幹活就有勁。」現在我也記著中午睡午覺這件事。

現在有些人中午不是睡十分鐘,好像一睡,睡一個半點、兩個點,這個時間太長了。以前我一個朋友的兒子跟我們在一起工作,一到中午了,他說是睡午覺,睡多長時間?睡兩小時!午覺最多一個小時,不要睡太多,或者睡半小時,四十分鐘都行。當然,我們起得早,尤其年輕人,我希望你們睡覺不能夠太少,因為長身體,覺少不行,睡眠質量好。

現在世界有睡覺日你們知道嗎?世界睡覺日。為什麼?世界上的睡不著覺的人太多了,社會大眾現代因為各種壓力多,睡不著覺人太多了,好多人睡不著覺,真的,所以說提出這個世界睡覺日的這個人也是非常的好,考慮人的身體健康,因為身體健康不能離開睡覺,睡覺是養身體最好的方式,什麼補,都不如睡覺補,當然不能睡太多,你一天睡十個小時覺那也不行。

一般睡多長時間呢?一般來講六、七個小時正好,我們講以前講八個小時,那是年輕人,我們這個年齡,八個小時有點多,中年以上的人六、七個小時挺好的。孩子們睡眠質量都好,沒什麼壓力,像我這種年齡,四十歲以上的有太多人睡不著覺有壓力,尤其是在大城市拼搏於事業當中的人,再就是名利心重的人了,根本就睡不著。

其實身體的不適,也是源於睡眠方面不好,很多睡眠好的人身體都好。,我自己有體會,我在年輕的時候,三十五歲之前四十歲之前,那時真是太難入睡了,半夜起來上趟廁所就睡不著覺了,太難受了,我真體諒睡不了覺人的苦楚,而且總做夢,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有壓力造成的,發脾氣、上火、著急,每一天煩惱重重,煩惱導致的。

「朝起早,夜眠遲」就是讓我們惜時,珍惜時間,就是敬時,珍惜時間就是敬時間。謹的部分第一句就告訴我們敬時間,時間最重要,時間就是生命,我們要珍惜,可見李毓秀夫子他們的學識、道德絕非一般,如果對於儒釋道三教的修學沒有認識體會的人來說讀弟子規就是很平淡,好像講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其實如果對於儒釋道三教這些經典有一些研究的

尤其在心性方面下點功夫的人,你再讀《弟子規》就不一樣了,《弟子規》都是讓你入心性的。

昨天看完三國之後分享入心性就是用心,用心做事,用心學,用真心。我們常常聽就是一帶而過,沒有體會,現在我知道用心就是敬心、恭敬心,用心來做,比方說,我現在說話你用心聽,這就是敬,有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你眼睛在瞅著我,腦袋也抬著,在心裡打妄想,胡思亂想,那就不敬。敬不是樣子,敬是心,你有敬就有信,有信就有行,有行就能受益,對於老師講的話就能夠受益。因為你能行,行之前有信,信之前有敬,敬源於我們聽話。對老師的尊敬,是我們的善根,也是我們的緣分。

我們珍惜時間,每天要做有意義的事情,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增長自己德行,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利益別人,這個福田就種下了,而你幫助別人當中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想回報心,這就是功德,如果有起心也有動念,有所求就是福德。你所求的太強烈,那福太小了。如果沒有求,心念乾乾淨淨,無怨無悔,樂於奉獻,你這就是功德,功德存於內心。

相關焦點

  • 康會長細講《弟子規》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弟子規》今天學習:「勿踐閾,勿跛倚。 勿箕踞,勿搖髀」。我們學習弟子規的目的就是養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形成好的性格,才有好的命運。這個好的生活習慣就是養成「禮敬」,對人、事、物的「敬」。「敬」就是「禮」我們古人講「禮」是人與人最優美的距離。只有我們內心存敬,我們的行為就會讓人感到合適,感到舒服,感到得體。我們今天學了一句:「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這是四個動作,我們知道弟子規是行為規範,行為是什麼呢?起心動念,是我們心的行為。
  • 巧記——《弟子規》「中篇-謹」
    《弟子規》的記憶,最好能在深入理解和演練的基礎上進行。在運用記憶法的時候,也儘可能根據原文的含義展開想像,儘量少用諧音法。今天我們接巧記《弟子規》上篇的文章,一起來記憶《弟子規》-《謹》28—惡霸—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 近幾年佛教界也流行的《弟子規》傳播是場騙局?
    核心提示:近幾年來,學習儒家經典《弟子規》的潮流在佛教界內興起,支持者認為,《弟子規》是做人和學佛的根基,要大力提倡弘揚,有的更提出「《弟子規》學好,能夠救世界,能夠救佛法,能夠救家庭」等觀點。
  • 有效管理會議,拒絕當「會長」,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精進
    一個會議短則半小時,長的估計半天還開不完,一天幾個會下來,基本就沒時間做其它工作了。我們每天都有已經計劃好要開展的工作,一旦工作時間被會議佔據,原計劃必定受到幹擾,原定的工作完成時間會被往後延,有的甚至被遺漏掉。
  • 國學創智遊戲《弟子規》在上海推出,用生動情景傳授做人做事
    從幼兒園聽說了《弟子規樂園》APP 上線後,晨晨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大人幫她下載,晨晨說:「這是一款讓我們快樂又長知識的兒童遊戲。」       除了在家裡的變化,在幼兒園裡,孩子們也給老師帶來驚喜。
  • 《弟子規》通篇解讀(新)
    注意:「過」的含義不等於「錯」,兩者是不同的,過的意思是偏離或者超出了合理的界限,而錯是不對的結果,比如有時我們會講說:「這件事你做的有些過了」,意思是說這件事做的超出了正常的範圍。勸說父母與勸說別人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和父母的行為有共同的擔當,這叫親疏有別。
  • 【弟子規】<餘力學文>釋義
    【弟子規】釋義2012-07-02 10:47:5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餘力學文〉  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學文 任己見 昧理真  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寬為限 緊用功
  • 關於珍惜時間的名言
    作者:魯迅18、人生短暫,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只有在短暫的人生中,多做一些有意義事才能更好的體現人生的價值,所以珍惜時間,對於實現人生價值有重要的意義。19、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作者:魯迅149、怎樣才能做到珍惜時間呢?那就要勤勉了,不讓一天閒過,每時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些不必要的行動,這樣你才會成為時間的主人,時間也才會對你微笑。15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 三字經弟子規下載_三字經弟子規手機版下載【官方安卓版】-太平洋...
    三字經弟子規 系統安全 大小: 39.8M
  • 王逸平:「在有限的時間裡做些有意義的事」
    原標題:「在有限的時間裡做些有意義的事」——追記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逸平  丹參多酚酸鹽,是一種在全國5000多家醫院臨床應用、造福2000多萬患者的創新中藥。其領銜研發者,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逸平。
  • 許三多常說要做有意義的事,從前沒看懂,如今我學不會!
    電視劇《士兵突擊》中,許三多到了部隊以後,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也許,父親對他所有的教育,他只記住了這一句,可他卻憑著這一句話,改變了他的一生命運。他的這句話其實無外乎兩種人生態度,好好活就是要珍惜生命,做有意義的事就是要把生命活得更精彩,許三多用一生都在實踐父親的這句話,他做到了,從前沒看懂,如今我卻學不會。
  • 弟子規解讀:此聖不是彼聖,弟子不是學生,讀經熱中,幾人讀懂...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弟子規》的第一句:「弟子規、聖人訓」。注意,是聖人,而非聖人!  從造字來講,「聖」是「又土」,有開疆拓土的意思。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國家的統治者,或者在某個領域有傑出貢獻的人。
  • 央視帶領全國人民誦讀《弟子規》,主持人隆重推廣...
    央視隆重推廣《弟子規》 央視主任人康輝帶領全國人民一同誦讀《弟子規》 中央電視臺向全國人民宣講《弟子規》 《弟子規》全文朗誦
  • 藁城南營鎮中心小學舉行《弟子規》誦讀比賽
    為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全面檢測學生讀背《弟子規》的熟練程度,激發學生讀背興趣。2020年12月15日上午,我校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弟子規》誦讀比賽。2020年9月,我校將《弟子規》引進校園,引進課堂。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無形中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形成了我校的新的文化特色。
  • 王官小學:考《弟子規》做文明人
    為弘揚傳統法美德,促進學生人文素養全面提升,6月11日,王官小學開展了《弟子規》考試。   學校負責人表示,組織這次考試是為了讓學生們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在個人習慣、為人處世、修身治學等方面得到提升,為一生做個文明人奠定堅實基礎。
  • 專訪安玉剛:做有意義的事,當有意義的人
    「做有意義的事情,做影響行業的事情。」這是安玉剛在影行天下會議室黑板上寫下的兩句話。  說起影行天下,正在全國熱映的《海王》就是他們最新的營銷項目。影片一舉打破DC與12月影市的多項紀錄,引發觀影狂潮。目前貓眼預測票房近18億,票房走勢驚人。  而截至目前,影行天下服務的電影項目總票房也累計突破250億元大關,服務過的經典案例也無數。
  • 難道做每件事都需要有意義嗎
    丟失掉的味道終究還是你們漸離的身影前段時間看到了一篇文章,「難道做什麼事都要有意義嗎?」突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有點觸及到了心裡。好像有些人就認為不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在浪費時間,難道不應該是做自己開心的事嗎?作為一個從村裡長大的孩子,所以在小時候的朋友很多,都是從小便在一塊玩的。人多起來便會很鬧騰,整天埋沒在遊玩之中。
  • 儒釋道的代表著作分別是《弟子規》、《十善業》和《感應篇》
    熟透了,老師不講意思,到豁然他自己明白了,把他覺悟的講給老師聽,老師給他做印證。古時候是這種教法,這種教法完全違背科學,現在科學教學法根本不承認你這個。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在這個時代,還是要有一段時間,必須要有幾個真正用這個方法開悟了,這科學家相信。  其實這個道理也並不難懂,為什麼?一定肯定清淨心生智慧。
  • 從埃航客機失事,談如何珍惜時間?
    早上不想起,晚上熬夜追劇打遊戲,時間白白浪費,怎麼辦?每天只顧著玩,沒空兼顧事業和學習,怎麼辦?拖拉成性,今天的事,始終明天做後天做,怎麼破?但是問一句不該問的,如果您是飛機上的乘客,您有很多未做的事情,比如未向年邁的父母盡孝,未能多陪伴兒女,未能多體貼妻子,未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未能報答幫助過自己的人,未能多行善積德,您是否會後悔?聽起來是很喪氣的問題,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卻有積極現實的意義,讓我們懂得珍惜時間,勇猛精進。
  • 學會珍惜時間,不負時光
    好像談論這話題很多人已經沒有什麼興趣了,確實從古至今讓人們珍惜時間不負時光的典故諺語還有諸如文章之類的實在是太多了,但是今天在這裡還是想再次談一談,談一談那些不一樣的珍惜時間,說一說不一樣的不負時光,而大家平時又有沒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