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常識騙了多久?為什麼家豬放歸野外,就會變回成野豬

2020-12-15 海琪看世界

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居住在城市中的年輕人沒有接觸過家禽家畜。而一些似乎理所當然的常識,都是靠書本來獲取。而這樣的獲取方式,當然並不上在實踐中去觀察並認識世界。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一個說法,家豬在放歸野外幾代後,就會重新的變回野豬。而更讓人好奇的是,家豬和野豬從外表上看,完全就是不同的兩種生物,讓人根本沒辦法將它們歸類到一起。

家豬和野豬的對比,其實是非常明顯的。比如說,家豬的鼻子明顯比野豬要短,而且沒有獠牙。而在膚色上,家豬看起來就是一隻白白嫩嫩的白皮豬,而野豬則是有著非常顯眼的鬃毛,並且大體上呈黑色。

而在性情上,家豬和野豬的差別同樣巨大,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家豬的性格一般是比較溫順的,就算是配種用的公豬,也只會在發情期比較兇悍難馴,其他時候還是很好欺負的。而野豬就不一樣了,脾氣非常的剛烈,有時看到人就是一個衝鋒,在野外遇到非常的棘手。

那麼,這麼兩種不同的生物是怎麼轉換的呢?首先,很多人都被「常識」騙了很久,覺得家豬是沒有獠牙的,但實際上,家豬同樣有它的獠牙。只不過一般從小豬的時候,就被養殖戶給剪掉了。而現在的人養豬,往往都要將豬騸(閹割)掉,只留下一頭種豬負責傳宗接代,被騸的豬的獠牙自然也長不大了。

同樣,家養的豬看起來白白嫩嫩的緣故,也是因為大規模的將它們騸掉的緣故。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豬在長大之後,基本就出欄了。而要如果放任其繼續成長,就算是家養的豬也會發育成渾身黑毛,長著獠牙的樣子。

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沒有感覺到漲知識了呢?你們覺得家豬和野豬還有什麼區別呢?請在評論區裡說說你們的觀點吧。

相關焦點

  • 把家豬放歸自然,500多年後成了野豬,還在美國泛濫成災
    我們現在吃的豬肉是家豬的肉,而家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的,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和爪爪一樣,時不時會想一個問題:家豬要是回到野外,會不會又變回野豬呢?而且它們的老祖宗,是我們口中「只會吃和睡」的家豬。家豬怎麼會在北美成為入侵物種呢?我們看到家豬懶惰,那是因為人家在豬圈裡。一旦把它們放回到大自然中,它們用不了多久就會恢復野性。豬吃得多,體型又壯實,繁殖迅速,跑得又很快。
  • 家豬放歸自然會變回野豬嗎?美國野豬成災,年損20億,農場主哭了
    豬,是一種進化非常成功的動物,也是人類馴化動物中唯一還具有龐大野生種群的物種。野豬在我國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野味,且屬於「三有」保護動物。相信大家都清楚,家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的。如果將家豬重新放回到野外,它們會不會重新變成野豬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參考美國的範本。
  • 把家豬放到野外生存一兩年,會野化成有獠牙的野豬,這可能嗎?
    家豬與野豬其實是一種動物,就像狼與狗一樣,只不過是馴化與未馴化的區別了。野豬看起來體格精壯,皮膚偏黑,毛髮濃密,且有長長的獠牙,家豬呢,白豬長得白白胖胖,黑豬也是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乍一看沒啥攻擊力,其實並不是看起來這樣的,野豬如果與家豬一分勝負的話,不見得誰贏誰輸呢。
  • 據說家豬放生一年會野化成有獠牙的野豬,這是什麼原理?
    家豬放生1年後野化成有獠牙的野豬是什麼原理?一部分的紀錄片中確實提到過,這並不是野外的環境原因,而是某些個體本身有可能會長出這些牙齒。讓我來說一下這是為什麼,在很多人的感覺中,豬在野外生存的話,只有長了獠牙才能活下去,沒有牙就活不下去。
  • 為什麼野豬有獠牙而家豬沒有?養殖場場長說出實情,看完漲知識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萬千世界中,每天都在發生演變,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奇聞趣事發生,大自然每天都能給我們帶來不同的驚喜,這其中,也有很多我們尚未了解的事情,也就更讓我們對這大自然充滿好奇,想要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大自然。
  • 農村人為什麼會說豬是蛇的剋星,不止野豬,家豬也是
    農村人為什麼會說豬是蛇的剋星,不止野豬,家豬也是清明節回老家爬山上墳的時候,見到一座墳一角土都被扒地稀巴爛,正想著是哪個缺德的人這麼不尊重死者,同行的老人告訴我這是野豬捕蛇幹的,豬對蛇來說就是剋星。聽說野豬胃中還會長一個叫疔的組織,長得像肉芽,用來防蛇毒,吃的毒蛇越多,疔越大。疔在中藥中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通常,野豬胃是治療胃出血,胃潰瘍,胃炎等胃部疾病的藥材,可以健胃養脾。長疔的野豬肚比野豬都貴,是很好的藥食同源的物品。野豬吃蛇有理有據,但是家豬這種動都不怎麼動的品種怎麼敢跟毒蛇鬥。
  • 「真豬」奶茶!南京野豬下山 街頭上演「圍城大作戰」
    有網友戲稱,今後這家店可以叫「真豬」奶茶店了。 當天為了抓住這隻亂竄的野豬,警方花了3個多小時。當野豬闖進奶茶店時,店員施女士正在店裡接訂單。 奶茶店店員 施女士:我看到個黑影,以為是個哈士奇(狗)。我也沒想到是只豬,它也可能比較慌張。誰能想到下午喝著奶茶,還能見到一隻野豬?在奶茶店裡亂撞了一通,野豬就頭也不回地衝出了商場。接到報警後,沙洲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沿街搜尋。有群眾看到一個黑影竄進了奧體大街的一處廠區內,一名工作人員的行車記錄儀正好拍下了野豬在廠區裡狂奔的畫面。
  • 野豬明明沒有滅絕危險,甚至還局部泛濫,為什麼仍舊要保護它們?
    很多人認為野豬就是生活在野外的家豬,其實並不是這樣,現如今的家豬是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由野豬馴化而來的。 經過人類多年以來的馴化,現如今的家豬體型上和野豬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中頭胸部變得比野豬更短,而腰臀部變得比野豬更大,這樣的體型能夠生產更多的肉質
  • 家豬的實力真的很弱嗎?離開了人類就無法生存?我們錯了
    豬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動物,根據不完全統計,地球上豬的數量一直都能夠保持在數億左右,其中90%以上都是人類所圈養的家豬。家豬給我們的印象除了好吃懶做之外,還有它的實力非常弱,有人認為,家豬可能連貓狗都打不過。那麼,家豬的實力真的很弱嗎?有人提出這樣一個話題:如果將家豬放生到野外,離開了人類它們根本無法生存下去,事實真的如此嗎?要揭開這個謎團,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家豬的來歷。
  • 豬離開了人類在野外可以生存嗎?答案讓人吃驚
    說起豬這個詞語我們腦海裡浮現的就是好吃懶做、行動遲緩、大腹便便、肥頭大耳這些成語。從這些成語裡面我那就能夠知道豬的形象是一個大胖子而且行動遲緩的。近些年養豬已經不能致富了,但是變著花樣來養豬的話卻是有可能致富的,例如養野豬,於是就有許多人將豬買來丟到野外放養,然後以山豬的名義高價賣給消費者。咱們今天且不論這種方式養出來的豬到底是不是野豬,而是討論一下家豬丟到野外能不能生存這個問題。答案不外乎兩種,一種是認為家豬丟到野外不能生存的,另一種是認為家豬到了野外可以生存的。
  • 野豬在部分地區泛濫,明明數量很多,為什麼還有保護政策?
    人類相比於其他的生物,最奇特的地方就在於擁有了智慧之後,可以依靠智慧來馴服其他的生物,比如野豬,我們曾經認為家豬在野外長時間生活,從而形成了和家豬完全不同的生活習性,這樣的豬群就被稱為野豬,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家豬的馴化歷史要從公元前9000年開始說起,在當時人類就已經成功的馴化了野豬,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才有了家豬的出現。
  • 以前農村自養的黑毛豬,是可以退化回野豬的.關於豬的一些小秘密
    但很少有人會想到豬。可是對人類貢獻最大的就是豬了,豬肉養活了不知道多少人類。但對我們如此重要的豬,人們卻了解多少呢?豬是可以退化回野豬的。現在的豬的養殖都在養殖場,都是那種白毛的豬,平常人很少再見到。以前的農村,人們會自養那種黑毛的豬。黑毛豬除了比白毛的豬毛髮硬些,平常看不出來區別。
  • 野豬在美國泛濫成災,人豬大戰美國人大敗,600萬頭豬真吃不完
    提示:點擊上方↑"野外大冒險"↑即可每天免費訂閱以前的山頭上,我們經常能看到野豬在覓食野豬覓食為了更好地保護野豬,我國將其列為三有保護動物,受到法律保護,但在美國,它卻成了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當地甚至鼓勵對它們進行大規模獵殺。
  • 南京「網紅」野豬上了央視 抓捕野豬成警方常規工作?
    南京「網紅」野豬上了央視 抓捕野豬成警方常規工作?  昨天,央視新聞竟然也關注了南京野豬:衝進醫院、小區、學校、商場、公園綠道、工廠、地鐵站……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野豬去不了。另據有關媒體報導,抓捕野豬甚至已成當地警方和動物園的常規工作之一。
  • 野豬在美國泛濫成災,人豬大戰美國戰敗,800萬頭豬怎麼吃得完
    就是豬皮惡霸——美國野豬。美國野豬進化史很久以前,美洲是沒有野豬的,後來西班牙和俄國探險家將家養豬引進到加州,讓它們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自由覓食,尤其是每年秋天,大量落下的橡樹果實成了豬豬們最喜歡的食物,從那時起,很多家豬逃到野外逐漸變成野生種群。
  • 農村的豬舍都是建在野外,難道不怕毒蛇進入豬舍咬傷豬嗎?
    農民把豬舍建在野外,為何不怕豬被毒蛇咬傷?豬真是蛇的剋星嗎?文/農夫也瘋狂在我們當地,豬舍一般離房子有一段距離,往往是在靠近山林的地方。小時候也有過這方面的疑惑,總是擔心這樣的事情發生,畢竟當時父母常對我們說,要好心照管這頭豬,你今年的學費就靠它了。當我向父母說出了自己的擔憂疑惑,他們告訴我說,豬是不怕蛇的,蛇一般不敢靠近豬舍的,因為豬是蛇的剋星。很多人都對蛇有與生俱來的恐懼感,為什麼豬卻不怕呢?難道是因為豬很傻嗎?
  • 珍稀蘇鐵屢遭野豬破壞, 仙湖植物園上演「捉豬記」
    ▲被捕」的第一頭野豬。這麼多年來,陳久桐救助過的野生動物已經無法計數,今年元旦假期期間,在寶安區松崗街道五指耙公園裡出現的那條緬甸蟒就是被他和同伴「請」回救護中心的。不過,特別讓他引以為豪的救助行動,當屬2017年底在蛇口山公園捉到一條重為40公斤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那條大蟒蛇身長將近4米,被我們捉住以後,是由5個壯漢扛下山的。
  • 陷阱探秘(1)野豬之惑
    也有人來我們這裡推銷野豬肉,我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就對那些人說,你養的野豬是假的,你可能被人給騙了。經媳婦兒這麼一鬧,小周知道自己被人給騙了,可他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買回來的明明是特種野豬,可生出來的小豬怎麼就會變了樣呢?再後來,小夫妻沒錢過日子了,就都出去打工了,這些年都在外邊呢。小周夫婦上當受騙,主要是沒有作充分的了解,方法也不對。什麼樣的能養,該怎麼樣?
  • 豬年話豬:聊聊香港與野豬的那些事兒
    豬年話豬:聊聊香港與野豬的那些事兒 2019-01-23 13:27參與互動    豬年話豬:
  • 野豬適應能力強,其豬肉脂肪含量也很低,值得我們的養殖
    野豬身上有著灰色的毛髮,再加上其條紋的顏色,讓我們非常好分辨這樣的豬的品種。雖然這樣的豬比我們平時養殖的家豬體型要小一些,但是其四肢健壯而且奔跑能力很強。長期生活在野外,為了躲避天敵的進攻,經常性的會更換住所,而且在經常性的奔跑當中鍛鍊了強壯的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