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是每個人進入社會必須解決的問題,隨著近年國內的房價持續高漲,許多年輕人直呼沒法承擔房貸壓力,只能在大城市租房打拼,等到好不容易能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了,卻又覺得面積太小,嚮往著更大的居住空間。而有男子在網上吐槽自己住的房子小,卻遭到日本網友的調侃:你是沒見過我們的「膠囊屋」。一聽這個名字,就感覺這個房子非常的封閉還有難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眾所周知,日本東京是出了名的人多地少,日本的其他城市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日本處在地震帶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年會發生大大小小几十次的地震和海嘯,為了方便逃生和救護,再加上日本傳統的建築風格,當地大部分的住宅和其他用途的建築建得普遍不高。這種情況下,當地人的住房緊張儼然成了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為了緩解住房不足的問題,日本的建築設計師們可謂是絞盡腦汁,設計了各種各樣從外觀到內部都實用簡約的房子,價格也在普通年輕人的承擔範圍內,比如圖中的「膠囊屋」。雖然這讓許多人有房可住了,但仔細觀察,卻感到十分辛酸,小小的公寓是臥室也是全部的生活空間,一棟裡住了不知多少人,每個人都是流浪在都市裡的孤獨個體。
在日本一些城市,幾乎是寸土寸金,一條街道上,兩棟樓房之間的間隔非常狹窄,也會另起一棟建築夾縫生存。而這些「膠囊屋」就是建在縫隙中,風格各異,但是進去到「膠囊屋」內,滿滿的都是壓抑的氣息,這些膠囊屋大部分的窗子都是不可以打開的,而且如果要去上洗手間的話,也是要出到房門,去往公共的洗手間。但是因為物價便宜,還有簡答,成為了不少的日本年輕人選擇的一種居住環境。所以也難怪男子吐槽自己住的房子小,日本網友會不屑的表示:你是沒見過我們的「膠囊屋」,這種環境下生活,明顯讓人心情感到壓抑還有煩悶。
@網友「哆啦夢」:國內很多地方也是人多地少,但是很少看見有這樣的建築,要是能讓我住在設計得那麼小清新的地方,我也是很樂意的啊。
@網友「有夢想的鹹魚」:「膠囊屋」聽起來就很辛酸了,只能一個人住在裡面,要是結婚生子的話哪裡容得下一家子。
網友們在出去旅行的時候有沒有住過建築感十足的酒店或者民宿呢?歡迎在留言區評論分享一下你們的經歷,供作大家下次出行的參考!(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