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砍人反被殺」案 是否正當防衛?專家觀點

2020-12-21 中國搜索

8月27日晚,江蘇崑山市兩男子因行車衝突動刀,致一死一傷。崑山市人民檢察院表示已提前介入此案,犯罪嫌疑人於某某已被控制。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監控視頻顯示,刀是由劉某某從其所乘車輛中取出,並向於某某連揮數次,後刀落地被於搶到。在搶刀過程中,於朝劉腹部連刺兩刀致劉倒地。在劉起身過程中,於朝劉回砍三刀。劉跑開後,於又從身後追砍兩刀。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對於犯罪嫌疑人於某某是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是否應承擔刑事責任,目前司法界和法學界持有不同觀點。

有律師認為,於某某奪刀後追砍對方,屬防衛過當。但也有刑法學專家認為,於某某奪刀後不安感仍存在,此舉屬正當防衛。

男子被奪刀後遭追砍7刀

昨日,新京報記者現場探訪了解到,崑山砍人事件發生地位於順帆路與震川路交叉口,屬於崑山城東的開發區,行人稀少,往來車輛較多。現場仍可見血跡,從十字路口向震川東路延伸,長約10米。

事發監控視頻顯示,27日21時36分,崑山市一十字路口顯示為直行紅燈狀態,一輛寶馬轎車右轉欲進入非機動車道,疑似與一輛非機動車發生碰撞。寶馬車上先後有三個人下車與白衣騎車男子理論。

一名目擊者告訴記者,雙方扭打了一會兒,騎車男子未有太大的反擊。

視頻顯示,約兩分鐘後,一黑衣男子返回寶馬車,從車內取出一把刀衝向騎車男,多次作出揮刀動作,並和騎車男子發生肢體接觸,在此過程中,刀掉在地上,被白衣騎車男子搶到。在搶刀過程中,騎車男朝黑衣男子腹部連刺兩刀致其倒地。黑衣男子起身過程中,騎車男又朝其砍了三刀。黑衣男子起身跑開,騎車男又從身後追砍兩刀。

另有現場圖片顯示,黑衣男子渾身是血,側身躺在路邊的草地上。上述目擊者說,當時黑衣男子還大喊了幾聲救命,之後,騎車男回到十字路口的寶馬車前,神情呆滯,接著警察到來。

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

8月28日18時許,崑山市公安局發通報稱,27日21時許,崑山市開發區震川路、順帆路路口發生一起刑事案件。120急救人員將兩名傷者送醫救治。

經初步調查,兩名傷者分別是劉某某(男,36歲)和於某某(男,41歲)。當晚,雙方在震川路、順帆路路口因行車問題引發口角導致衝突。衝突中雙方受傷,劉某某經搶救無效死亡,於某某沒有生命危險。

崑山市公安局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證實,該起刑事案件兇器為刀具。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28日晚,崑山市人民檢察院發布通報稱已提前介入此案,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該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觀點1 正當防衛說 奪刀後不安感仍在

昨日,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教授羅翔表示,正當防衛這個問題歷來存在爭議。正當防衛從立法變遷來說一直朝著寬泛方向發展,然而實踐中最大的問題還是站在後果主義,「以是否死人為結果判斷是否正當防衛」。

羅翔指出,從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出發,還是有大量類似判例支持此次事件中自行車男的行為屬正當防衛,比如於歡案和葉永朝案。

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阮齊林強調,從這件事情上看,寶馬車強行進入非機動車道本就違反交通法,不僅不道歉還出手打人,甚至還持刀威脅,明顯不是一般民間糾紛;其次從當事人角度考慮,於某某奪刀後不安感仍存在,考慮到對方攻擊性強,不排除繼續找工具打鬥的防衛心理。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講師、執業律師葉竹盛認為,結合整個事件來看,於某某搶刀之後的情境應認定為危險情境,因此具有防衛的正當權利。主要原因在於,在案發短短的一兩分鐘時間內,雙方的施害和防衛行為都是連貫的,難以分割開來看。

他指出,劉某某在失刀後,並沒有停止傷害或是表現出恐懼而停手的行為,而是積極拼搶。在另一個細節中,劉某某倒地起身後跑向寶馬車,而不是向其他方向逃跑。結合其回到車裡取刀的行為,於某某完全有合理理由認為,其可能繼續行兇。

葉竹盛認為,從劉某某搶刀時和搶刀前的高度危險性來看,於某某完全有理由認為,自己即使搶到刀了,劉某某及其同伴依然有很大的可能性反撲,如不及時制止,反擊不夠徹底,對方仍將可能繼續加害。

觀點2 防衛過當說 逼退對方後仍追砍

網絡上也有大量不同的聲音,蘭亭律師事務所律師包華等一線執業律師則認為於某某的行為屬防衛過當。

包華解釋說,正當防衛是有限度的,即制止對方的侵害行為,使自己人身財產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這個措施只要發生了效果便可,如果繼續延伸就屬於過當行為。

就本案來說,於某某用刀將對方逼退之前的行為都屬正當防衛,但是「當對方被驅離的情況下還追著砍,那可能是故意傷害了,現在也有很多律師就在爭議第三個情節是否屬於故意傷害。」

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鄧學平補充道,劉某某在跑向寶馬車時,已被砍五刀。此時即便寶馬車內還有其他兇器,也不可能再有繼續行兇的意願和能力,因此他跑向寶馬車應該是想上車逃離現場。

另外根據視頻,劉某某持刀砍向於某某時,大概率使用的是非刀刃。這能證明劉某某至少無意傷害於某某性命。這也是於某某後期還能搶刀的關鍵。

鄧學平表示,本案的關鍵信息仍需相關部門調查清楚,比如導致劉某某死亡的致命傷究竟是哪幾刀造成的?如果是前五刀造成的,根據《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的規定,於某某的行為屬於行使無限防衛權,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如果致命傷是後兩刀導致,那麼就需要進一步分析第二個事實,即:劉某某倒地起身後手上已經不再有刀,且已經開始逃離,此時於某某的人身危險是否已經解除?如果劉某某一方主觀上已經放棄了繼續行兇的意圖或者客觀上已經喪失了繼續行兇的能力,那麼客觀上於某某的人身危險已經解除。

如果綜合考量,於某某後續追砍的兩刀特別是最後一刀,確實可能有防衛過當的嫌疑。

■ 延展 死者經營典當行 今年獲見義勇為證書

新京報記者從知情人處證實,死者曾多次因搶劫盜竊敲詐等罪獲刑。

19歲時,劉某某在北京盜竊,被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判四年六個月監禁。刑滿之後,劉某某來到江蘇崑山。2006年9月,劉某某因為打架被崑山市公安局處行政拘留五日。此後不到半年,他又因為敲詐勒索被崑山市人民法院判了九個月。

2009年5月,劉某某因為故意毀壞財物罪被崑山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出獄後,又因瑣事兩次與人發生衝突,致對方左側胸腔積液和骨折。2014年5月13日,劉某某被崑山市人民法院以尋釁滋事和故意傷害的罪名判處了一年三個月有期徒刑。

據統計,自2001年至2014年,劉某某至少五次被捕,刑期累計達到9年半。

昨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江蘇省見義勇為基金會證實,劉某某曾因提供線索協助警方破案,於今年3月獲頒「見義勇為」證書。

劉某某在崑山市陸家鎮合豐村開了一家典當店鋪。附近一家店鋪老闆告訴記者,劉某某在這裡開典當行有兩三年的時間。

「店裡有一兩個店員守著,但劉不是天天都在。」這名老闆稱,劉某某和他同是甘肅老鄉,平常會去他店裡吃麵,劉還有一個13歲的兒子,「寶馬車經常是他開,今年才見到的,是個新車。」

至於嫌疑人於某某,記者了解到,其是當地一家宴會中心的工程部經理,主要負責水電工程方面的工作。宴會中心距離事發路口很近,直線距離不到200米。

據於某某的同事透露,去年11月宴會中心開店以來,於某某就在這裡工作,「他非常勤勞」。一般情況下,於某某早上八點左右就到公司上班,比規定時間早一小時,而且經常加班到晚上九十點。該同事表示,對於網傳於家中的困難並不了解,「他很少和我們提到家裡的情況」。(記者 張彤 劉洋 秦寬 吳靖 實習生 王璐曉 張熙廷 徐靜 齊鑫)

相關焦點

  • 崑山花臂男拿刀砍人反被殺 殺人者是否可判正當防衛引發巨大關注
    騎車男子是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全國網友議論紛紛,法律界也爭論不休。有網友認為,他後續追砍的行為,屬於防衛過當。也有網友反問:如果寶馬男回到車上開車撞擊或是拿出一把槍呢? 疑因違章行車擦碰引發衝突 寶馬男取刀砍人遭「反殺」 崑山市公安局28日通報,27日21時許,崑山市開發區震川路、順帆路路口發生一起刑事案件,120急救人員將兩名傷者送醫救治。
  • 崑山砍人案引法律概念爭議 正當防衛到底咋界定?
    崑山砍人案引法律概念爭議 正當防衛到底咋界定? 原標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31日電(楊雨奇)連日來,發生在江蘇崑山街頭的一起刑事案件成為輿論焦點。
  • 「於歡案」、「崑山案」辦案檢察官與法學名家共議正當防衛
    「崑山案」)的辦案檢察官,國家檢察官學院教師、受訓學員代表等40餘人,聚焦案件事實和法律適用問題,從「理、法、情」的維度,分別就正當防衛的「實務理解與適用誤區」「政治哲學與規範理解」以及「『於歡案』『崑山案』的法律意義」等內容進行了深入討論。
  • 砍人不成反被殺案件最新通報:白衣男子系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9月1日,江蘇省崑山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對8月27日在崑山市震川路發生的「砍人不成反被殺」事件進行了最新通報,事件中白衣男子於海明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公安機關依法撤銷於海明案件。劉海龍從車中取出一把砍刀連續擊打於海明,後被於海明反搶砍刀並捅刺、砍擊數刀,劉海龍身受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案發當晚,劉海龍醉酒駕駛寶馬轎車搭載3人,沿崑山市震川路西行至順帆路路口時,向右強行闖入非機動車道,與正常騎自行車的於海明險些碰擦,雙方遂發生爭執。崑山警方通報稱,劉海龍先下車與於海明發生爭執,經同行人員勸解返回車輛時,劉海龍突然下車,上前推搡、踢打於海明。
  • "使用無限防衛權,不屬防衛過當!"對砍人反被殺事件,2名教授1名律師有話說
    8月27日晚,發生在江蘇崑山的「反殺」事件,引發普遍關注。各界討論的焦點在於,電動車主的行為,是否構成正當防衛?尤其是寶馬車主刀被奪走、跑回車裡時,電動車主實施的追砍行為,是否防衛過當?圍繞上述討論焦點,「政事兒」(微信ID:xjbzse)專訪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刑法學專家阮齊林,中國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教授洪道德,刑辯律師張青松。
  • 從崑山命案看正當防衛的認定
    因為,在持刀侵害他的劉海龍逃跑之後,其對於的不法侵害已經停止,而於仍然持刀追砍,已經不具備正當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但在社會大眾看來,劉醉酒駕駛,有交通違規行為,且持刀砍人在先,於只是在打鬥中非常幸運地搶先撿到了刀,才避免了被劉砍死的命運,因而,於將劉砍傷致死的行為應當屬於正當防衛,不應當認為構成犯罪。
  • 2018十大刑案點評 崑山於海明案:明確正當防衛界限標準
    原標題:烙印2018——十大刑案點評崑山於海明案:明確正當防衛界限標準爭執中,車內男子劉海龍拿出長刀,砍向騎車人於海明,之後長刀落地,於海明撿起長刀追趕,劉海龍被砍傷倒在草叢中,最終死亡。8月28日晚,崑山市檢察院宣布提前介入此案。9月1日,崑山市公安局發布通報稱,於海明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公安機關依法撤銷該案。
  • 從正當防衛實際案例「判點」看「崑山紋身男砍人被反殺案」的性質
    「紋身男砍人被反殺」案一經媒體報導,即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期間既有懷有樸素情感的普通民眾,也有具有高深刑法專業素養專家學者,還有從事法律實務的律師甚至法官、檢察官等等紛紛發表對本案如何定性的看法,形成數種觀點的紛爭。
  • 2018十大刑案點評 崑山於海明案:明確正當防衛界限標準
    原標題:烙印2018——十大刑案點評崑山於海明案:明確正當防衛界限標準爭執中,車內男子劉海龍拿出長刀,砍向騎車人於海明,之後長刀落地,於海明撿起長刀追趕,劉海龍被砍傷倒在草叢中,最終死亡。8月28日晚,崑山市檢察院宣布提前介入此案。9月1日,崑山市公安局發布通報稱,於海明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公安機關依法撤銷該案。
  • 從正當防衛實際案例「判點」看「崑山紋身男砍人被反殺案」的性質
    「紋身男砍人被反殺」案一經媒體報導,即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期間既有懷有樸素情感的普通民眾,也有具有高深刑法專業素養專家學者,還有從事法律實務的律師甚至法官、檢察官等等紛紛發表對本案如何定性的看法,形成數種觀點的紛爭。
  • 崑山砍人案"白衣男"被刑拘 死者朋友:"龍哥"一喝多就像瘋牛一樣
    此事件同時也立即引發關於自行車車主於某某是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的法律討論。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阮齊林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於歡案」以後,關於正當防衛的適用,已經逐漸開始與人民群眾的情感和判斷基本接近一致,因此他認為白衣男子受到法律重罰的可能性不大。而周保民律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如果僅憑視頻中顯示的內容來看,騎車男子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
  • 熱鬧可以隱身,曲終未必人散——學者對正當防衛問題的持續性研討
    最近崑山發生的於某正當防衛案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證明。雖然該案已經蓋棺定論。但是理論的闡釋和發掘,不應就此作罷。以此為契機,綜合多年的司法實踐,清理其中的標準,歸納一定的理論和學說,為以後的司法實踐提供服務,無疑是學者專家的重要使命。這是舉辦此次會議的初衷,同時也是案例法學研究的一個重要使命。
  • 騎車男「反殺寶馬男」是正當防衛?律師:涉嫌故意傷害罪
    8月27日,一個花臂男因行車衝突持刀砍人,刀掉落後反被對方砍殺身亡的視頻成為了社交媒體上的焦點。在崑山,開寶馬的花臂男劉某和騎電動車男子於某發生爭執,劉某下車後對其一頓拳打腳踢,後又從車中拿出長刀砍向於某,沒想到長刀脫手被於某撿起,於某持刀還擊將劉某砍傷,劉某經搶救無效死亡。8月28日,崑山市公安局通報了該起案件。
  • 崑山寶馬紋身男砍人丟刀反被殺 網友熱議:別惹老實人
    崑山寶馬紋身男砍人丟刀反被殺警方通報28日,網上流傳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名開寶馬車男子與騎電動車男子在路口發生爭執,「寶馬男」從車中拿出長刀砍向騎車男子,未想到長刀掉落被騎車男子撿起,騎車男子持刀還擊將「寶馬男」殺害
  • 正當防衛是「以正義對非正義」,當然允許反擊式傷害
    ▲崑山砍人案定性正當防衛。圖片來自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2018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了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涉及的四個案例均是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的案件。前段時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崑山於海明案(即「崑山反殺案」)也在其中。就此次下發指導性案例的背景、內容和意義,最高檢副檢察長孫謙表示,總體來看,立法設計正當防衛的初衷在司法實踐中並未得到充分實現,這是促使最高人民檢察院集中發布與正當防衛相關案例的直接原因。公民在來不及請求國家保護時,通過私力救濟的方式維護自己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是符合現代國家的法治精神的。
  • 從「趙宇案」到「淶源反殺案」,喚醒「正當防衛」休眠條款
    3月3日上午,河北保定檢察院發布關於對"淶源反殺案"決定不起訴有關情況的通報:2018年7月11日夜,我市淶源縣發生了王磊持兇器翻牆闖入村民王新元家中被殺一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檢察機關經嚴格依法審查,認定王新元、趙印芝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於2019年3月3日決定對王新元、趙印芝不起訴。
  • 面對哪些侵害可以正當防衛?七問「正當防衛」認定新規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近年來,「於歡案」「崑山龍哥案」 「福州趙宇案」「淶源反殺案」等涉正當防衛案件引發廣泛關注。此前被稱為「沉睡條款」的正當防衛制度也逐漸被激活。
  • 期待反殺案成為出臺正當防衛司法解釋的契機
    在輿論的焦急期待中,崑山市公安局對崑山「反殺案」發布通報:死者劉海龍持刀行兇,於海明為使本人人身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暴力侵害,對侵害人劉海龍採取制止暴力侵害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其防衛行為造成劉海龍死亡,不負刑事責任。公安機關對此案作撤案處理。崑山市檢察院的通報中稱:「從正當防衛的制度價值看,應當優先保護防衛者。
  • 男子遭刑滿釋放人員上門敲詐:奪刀將其反殺獲無期徒刑,正當防衛...
    意見對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起因、時間、對象條件等提出了十方面規則。對於正當防衛的時間,意見明確規定:"對於不法侵害是否已經開始或者結束,應當立足防衛人在防衛時所處情境,按照社會公眾的一般認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斷,不能苛求防衛人。"
  • 崑山砍人現場:騎車男一直握著刀 警察來了才鬆開
    「崑山行車糾紛砍人致死」一事持續發酵。8月27日晚,江蘇崑山市兩男子因行車衝突動刀。監控視頻顯示,刀是由劉某某從其所乘車輛中取出,並向於某某連揮數次。後劉不慎刀落,刀被於搶到。在搶刀過程中,於朝劉腹部連刺兩刀致使劉倒地。在劉起身過程中,於朝劉回砍三刀。在劉起身離開後,於又從身後追砍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