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胤禩有「八賢王」美譽,為何始終入不了康熙法眼

2020-12-25 小王子說歷史

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播出已有十幾年的時間,王繪春飾演的八阿哥胤禩:煞費心機、籠絡人心、深長不露、老謀深算、表裡不一,處處和胤禛作對,給人的印象有些作惡多端、令人作嘔。

在《康熙王朝》第二十集,康熙臨終對胤禩的評價為:

「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可他處處學的不像朕是寬仁治國,他是寬仁收買人心,朕對下面已經放縱過度,他卻比朕還要放縱,即便他的寬仁是真的,也只會把我大清江山徹底毀壞。」

有「八賢王」美譽的胤禩,為何始終入不了康熙法眼?

胤禩的生母為良妃衛氏,由於良妃出身卑微,沒有資格撫養皇子。胤禩小時候在大哥胤禔的母親惠妃身邊長大的,沒有強硬的家庭背景,胤禩就努力的學習文武知識,胤禩的性格自然隨和好脾氣。

康熙看到自己的兒子像自己一樣待人為寬,對胤禩非常喜愛。胤禩非常明白,母親這邊沒有什麼可以依賴的人,一切要靠自己了。胤禩便開始廣結善緣,他與皇九子、皇十子、皇十四子交情非比尋常。

與眾多的王公朝臣關係不一般,只要朝廷中有了什麼風吹草動,這些王公朝臣都回去八王府打探消息。就連同位競爭對手的大皇子,知道自己沒有繼位的前提下,向胤禩靠攏。可見,胤禩在為人處事方面何等高明。

聰明反被聰明誤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太子胤礽被廢。康熙想著諸皇子之間的矛盾可以緩和,沒有想到諸皇子之間爭奪儲位更加嚴重。胤禩想取得皇太子的地位,胤禩從來不在康熙面前表現自己想做,而是引導追隨者,在康熙面前說儘自己的好話。

胤禩還極力拉攏朝中重臣,逐漸形成了「八爺黨」。康熙皇帝最忌諱身邊的黨派之爭,沒有想到太子黨被廢除,八爺黨比太子黨還要囂張,還安排算命的人從中妖言惑眾、蠱惑人心,說八阿哥有帝王之相,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

大臣們以為皇位已定,便去八王府巴結為自己的「前途」著想,康熙非常憤怒,甚至動用了無比殘忍的刑法,把支持黨爭的全部處死。康熙的大開殺戒讓胤禩看得出來,自己在皇位爭奪中沒有太多的優勢。

康熙皇帝一天天老去,太子位還空著,於是胤禩、胤禛、胤禎便脫穎而出。胤禛靠的是竭盡全力為康熙辦事,胤禩重視的是人心。在積德行善方面,不管真假,胤禩的表面功夫做到家了。只要誰有需要,他都會毫無條件地伸出援助之手。

不管你想要什麼,只要和胤禩說一句,要官位有官位,要銀子有銀子。時間長了,很多人視胤禩為「活菩薩」,走到哪裡都是前呼後擁,一時間胤禩的名聲大震。胤禩雖然聰明,但是並沒有徹底了解康熙的心意。

效仿康熙,只見其表不見其內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被廢的時候。胤禩被康熙授權全權處理、審訊有關涉嫌之人。康熙想通過這件事打擊朋黨的人,胤禩的仁義道德只是表面,學康熙還不夠透徹,胤禩便讓昔日的太子沒有翻身之日。

胤禩辦起案來毫不留情,胤禩低估了康熙對自己兒子的愛,胤禩多年仁義形象在康熙心中徹底崩塌。眼看康熙身體衰敗,胤禩聘請了張明德這個相士,大肆吹捧,說胤禩

「白氣貫頂」

,乃明君之相。

胤禩的本意想利用朝野輿論,給康熙施壓,讓康熙就範立自己為太子。沒有想到康熙知道以後,雷霆大怒。這無形的對抗,使得康熙痛不可耐。這招不行又出下招,胤禩和胤禎關係好,為了爬上皇位,胤禩也顧不了兄弟的情義了。

在康熙壽辰的時候,暗中掉包換掉了胤禎送給康熙的禮物。使得康熙心臟病發作,從這裡可以看出胤禩平時的善心都是虛偽。康熙早就看出胤禩的心思,對這位「仁義」的胤禩徹底失望,康熙臨終曾對兒子們作了一個簡單的總結:胤禩處處學朕,又處處學不像。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初三日,康熙病逝在暢春園,精心策劃一輩子的「八賢王」胤禩,到最後也沒有如願登上皇位,胤禩的內心不甘,最後還是敗再見胤禛的手下。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評:康熙皇帝有沒有中意過八阿哥胤禩?
    《雍正王朝》評16:康熙皇帝到底有沒有中意過八阿哥胤禩?有沒有想過立胤禩為繼承人?這篇,我們只談劇情,不說歷史。我個人認為,劇中的康熙皇帝,確實有那麼一段時間,是看好過八阿哥胤禩的。只是知子莫如夫,康熙皇帝了解老大,也了解老三,他知道老三可能有那個賊心,但絕沒有賊膽說出那樣的話,大阿哥不僅愚蠢還不老實。於是,康熙皇帝命令大阿哥去申飭三阿哥,怕大阿哥溜號,又加了了李德全做監督。在真正的權謀高手康熙皇帝面前,大阿哥那點伎倆漏洞百出,簡直可笑。
  • 雍正王朝:「死鷹事件」的主謀是胤禩?我說是康熙皇帝,你信嗎?
    可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皇八子胤禩等人製造了「死鷹事件」,用一隻死鷹讓「九王奪嫡」的最終結果再次變得破朔迷離,變得看不透、猜不透。《雍正王朝》作為一部對雍正皇帝正面演繹的歷史劇,自開劇就基本確定了皇四子胤禛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儲君位置。
  •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信任?哭出來的
    導讀:歷史上的張廷玉和《雍正王朝》中的演繹稍有不同,康熙年間僅官至「吏部左侍郎」,基本類似於現今的組織部副部長,而並非劇中相當於宰相的「上書房大臣」。行至雍正朝,張廷玉才逐漸走向仕途的巔峰,成為雍正朝時期乃至整個清朝時期的漢臣巔峰代表。
  • 《雍正王朝》:熱河狩獵時,蒙古王公為何建議康熙,將如意賜給胤禩?
    雍正王朝一開始太子就暴露出外強中乾,江南賑災牽扯到他的門人,到追繳國庫欠款時更是暴露出太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弱點了,這註定他會失敗。加上不嚴加管教門人竟然賣官鬻爵,康熙知道實情以後已經是失望透頂了。隨後在張五哥刑部冤案太子又中了老八的套,誘使太子門人肖國興告發太子,使康熙對胤礽徹底失望,已有廢黜的打算了。
  • 雍正王朝:對於江湖術士——張德明,康熙為何如此寬容?帝王心術
    也就是說,康熙皇帝越是「看重」這件事,皇八子胤禩就會越「上勁兒」,就越是胤禩想要看到的結果;但如果康熙皇帝「見怪不怪」,將這件事的影響扼殺於搖籃之中,那麼胤禩的目的不就「其怪自敗」了嗎!因此,兒臣懇請皇阿瑪將張德明發付有司衙門以治罪。以杜謠言、以正視聽。」  如果康熙皇帝剛才對這件事還有著懷疑的成分,但皇八子胤禩的這段話一出,他就能確定這件事的幕後主使就是皇八子胤禩本人。  表面上看,胤禩的這段話很符合其「賢能」的一貫表現,更是其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的正面形象。只是,認真想來,這不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不打自招嗎?
  • 《雍正王朝》中,康熙都已經放過了鄭春華,為何太子卻不放手?
    《雍正王朝》中,鄭春華是康熙的妃子,但她卻和太子胤礽秘密私會,不僅違背了人倫綱常,更觸犯了「勾引太子、淫亂後宮」的欺君之罪。康熙定睛一瞧,這才發現,這個盯梢的太監居然是太子的貼身奴才。康熙皇帝只覺得胸腔內有一股血腥之氣湧上咽喉,想活生生掐死胤礽這個逆子。但康熙轉念一想,胤礽畢竟是自己跟摯愛赫舍裡皇后所生的骨肉,殺了他於心難忍。再一來,太子與鄭春華的亂倫之事倘若傳了出去,必然會掀起一陣血雨腥風。康熙皇帝只能把憤怒藏在心裡。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兵變」,康熙為何同時加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可在《雍正王朝》中,卻有著這樣的一段劇情,當康熙面對太子胤礽的「叛亂」的時候,竟然同時將自己的四位皇子晉封為了親王。康熙為何要「一口氣」連著封了四個親王,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
  • 雍正王朝:老八在雍正朝的勢力到底有多大?三件事,足以證明一切
    在《雍正王朝》的最後幾分鐘,李德全向精神已經明顯不濟的雍正皇帝報告:「皇上,八......阿其那,他死了!」然後交給雍正皇帝一封來自「阿其那」的臨終信。自康熙四十六年「黃患爆發」乃至更早之前,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便開始了明爭暗奪,相互攻擊。
  • 雍正王朝:老八為何不去江南募捐?失敗會被罰;成功了損失更大
    可作為監管戶部的阿哥,八阿哥胤禩難道對戶部的實際情況不清楚?他難道就不知道戶部已經無款可撥、鄰近省份已經無糧可調?他當然知道!既然知道,他為何又主動建議要立刻降旨鄰近省份調糧,降旨戶部撥款呢?就算沒有四阿哥胤禛的「越俎代庖」,八阿哥胤禩也會設法將朝廷官員尤其是太子胤礽挪借國庫欠款的事實,找一個最合適的機會上報給康熙皇帝。黃河泛濫,澤國千裡,數百萬災民掙扎在生死邊緣,如果賑災、修堤不及時,朝廷形象受損、災民暴動甚至直接聚眾謀反都有可能。
  • 雍正王朝:八爺黨逼宮雍正時,為何唯獨不見三阿哥胤祉的身影?
    如果要評選《雍正王朝》中,最為精彩跌宕,最為緊張刺激的劇情,「八爺黨逼宮雍正」這段劇情,毫無疑問會以高票當選。參與「九子奪嫡」的眾位康熙皇子,分別組建了自己的政治勢力聯盟,包括以太子胤礽為首的「太子黨」,以大阿哥胤褆為首的「大爺黨」,以八阿哥胤禩為首、勢力強盛的「八爺黨」,以及以雍正為首、貫徹「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策略的「四爺黨」。
  • 康熙皇帝為何猝死?義大利畫師記載了當晚宮中反常異象,雍正好狠
    康熙六十一年11月13日深夜,康熙皇帝在北京暢春園病逝。步兵統領隆科多當即宣讀康熙遺詔,令皇四子胤禛繼皇帝位。一夜之間,清王朝完成了一次令很多人都猝不及防的權力交接,一直不漏鋒芒的雍親王,成為了九子奪嫡的最終勝利者。
  • 雍正王朝:叫板康熙還能監管兵部,胤禵的「話裡話」,你聽懂了嗎
    熱河狩獵,康熙皇帝將審理「刑部冤案」有功的皇八子胤禩刻意抬高,一個「代朕賜宴」就立馬讓胤禩立馬成為了呼聲最高的新太子人選;但在「議舉新太子」時,康熙皇帝又在佟國維的協助下,將其「繼任太子」的美夢徹底斬斷。人生遭遇如此大起大落,恐怕任誰都會接受不了。
  • 《雍正王朝》中康熙時期的張廷玉歷史原型是誰?他也是重量級人物
    《雍正王朝》是清代宮廷劇的一部代表作,在某些細節上也較為接近歷史事實。劇中,康熙、雍正、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等角色深入人心,此外還有一個角色也很出彩,他就是張廷玉。歷史上的張廷玉卻如《雍正王朝》中一般,是個十分謹慎的人,這一點,無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對他都都有類似的評價。不過,《雍正王朝》畢竟是影視作品,如果細心且了解清史的讀者看過這部劇後,就會發現,雍正時期的張廷玉較為符合歷史真相,而康熙時期的張廷玉,顯然有不小的出入。在筆者看來,康熙時期的張廷玉更像是歷史上另一人物——李光地。
  • 皇八子胤禩,到底因何觸怒了康熙皇帝?他被自己最信任的哥哥坑了
    其中,被雍正皇帝數次評價為「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的皇八子胤禩,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皇八子胤禩心機深受、權謀出色;善用賢名收買人心、巧用縱容聚攏朝臣甚至數次串聯結黨、積極奪嫡而被康熙皇帝所不容。
  • 雍正王朝:讓胤禵爭取「大將軍王」,胤禩的目的何在?用心太險惡
    康熙五十六年,朝廷派往西北平亂的六萬大軍全軍覆沒,而當時的康熙皇帝已經「垂垂老矣」,御駕親徵已然不再現實;而西北大敗以後,又急需一位有身份、有謀略的人物前去收拾軍心、扳回敗局。所以,才有了康熙皇帝的決定:朕決定從皇子中擇一賢者,代朕出徵,封「大將軍王」!
  • 胤禩長成了康熙希望的樣子,符合太子的條件,為何還會失敗
    如果說,康熙廢掉胤礽,是因為他不符合康熙心中,對太子的設想。那麼有一個人卻完全符合,可最終還是沒能繼承皇位,這個人就是皇八子胤禩。胤禩可以說,是長成了康熙希望的樣子,符合太子的條件,怎麼說呢?
  • 《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而緊隨著《雍正王朝》的,便是於2001年播出的《康熙王朝》,也是一部經典的歷史愛情大劇,雖然在深度上不及《雍正王朝》,但正因為《雍正王朝》太有深度,所以很多人看不透徹,而《康熙王朝》相比之下加入一些愛情元素,還有些許個人英雄主義,或者說傳奇色彩,顯得滿朝文武都是庸人,不論什麼困難,面對康熙的英明神武,只需熱血操作一番就可以迎刃而解
  • 康熙為何兩廢太子立雍正,原因只有這兩點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這些作品中,康熙之死,以及雍正繼位都被後世人賦予了許多玄幻的事件情節。那麼康熙到底傳位給了誰?雍正的皇位真的是奪來的嗎?鄔先生說的,不僅要當上皇帝,更要坐穩這個皇帝,隆科多就是讓胤禛坐穩的關鍵人物。
  • 雍正對胤禩和胤禟打擊極為殘酷,為何又會善待胤禟的親哥哥胤祺?
    雍正登基後對待昔日的競爭對手,參與爭奪皇位的這幾位兄弟都是非常嚴酷,尤其是對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最為殘酷,但令人奇怪的是雍正對老九胤禟的同母親哥哥胤祺卻非常不錯,而且還經常誇獎胤祺,這確實是讓人費解,下面就來說一說雍正為何會對胤祺如此這麼不錯。
  • 雍正王朝:雍正的親密幫手都有誰?他們最終的下場如何?
    在《雍正王朝》中,胤禩有他的八爺黨,但多數都樹倒猢猻散。而雍正雖然號稱冷麵王,為了辦差得罪了很多人,但在他身邊依舊圍繞著不少親密幫手。他們幫助雍正奪嫡成功,坐穩皇位,開疆拓土,整頓吏治,推行新政,輔佐雍正開闢了十三年的雍正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