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人工智慧翻譯在博鰲「翻車」了

2020-12-17 品玩

4 月 10 日,可能是同聲傳譯從業者最開心的一天,因為他們的「競爭對手」機器翻譯又鬧出了大笑話。

這起「翻譯事故」發生在 4 月 9 日,但到了 4 月 10 日早上才火起來,火的這家是騰訊翻譯君,起因是一場發生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的「同聲傳譯車禍」。

當然,這樣高規格的會議肯定是有人工同聲傳譯的。而在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未來的生產」會場兩側的大屏幕上,各國嘉賓的演講內容被騰訊翻譯君實時識別、並翻譯成中英雙語字幕進行投屏展示。同時,現場觀眾不斷利用微信小程序對嘉賓演講的雙語同傳內容進行回看、收聽和記錄。

不少嘉賓在小程序上看到了這起翻譯事故,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其中人工翻譯肯定不會出現的「低級錯誤」是「Have」、「When」、「AND」這樣多次的無意義重複。

這樣的翻譯錯誤在另外一句英譯中的過程中再次出現,這次不僅沒有翻譯成很通順的中文,而且出現了英文單詞的大量重複,比如「for」。

這不是機器翻譯第一次鬧笑話。據中國新聞網報導,今年 2 月 4 日,在韓國平昌冬奧會上,為了給121名運動員備餐,挪威隊主廚用號稱是神經網絡翻譯的 Google 翻譯訂了1500 個雞蛋,卻因翻譯錯誤收到 15000 個雞蛋。收到這麼多雞蛋主廚心情應該是絕望的:這麼多雞蛋什麼時候能吃完?

中文科技圈最近也發現了 Google 翻譯的另外一個笑話。在中譯英的環節,輸入「安卓手機很卡頓」,你得到的英文翻譯卻是「Android phone is very fast」。

當然,更好玩的是 Google 一視同仁,不偏袒自家的 Android。輸入「蘋果手機很卡頓」,翻譯結果是「Apple phone is very fast」。

Google 的這個翻譯錯誤很容易破案,它不理解中文的卡頓是什麼意思,輸入「卡頓」。。。。。。

測試同樣的語句,在有道詞典中就可以翻譯成「Apple phone is very slow」。

不過騰訊翻譯君這次的「事故」還不止於此,在一個翻譯群裡還有人招募同聲傳譯去幫忙直播博鰲論壇,時間是下午一點半,地點正是騰訊北京的辦公地希格瑪大廈。

群裡的氣氛開始變得十分微妙了,同聲傳譯從業者「報仇」的機會終於來了:「他們還是需要人類」,「他們不是有自己的同傳機嗎?」。畫面不亞於落魄的孔乙己在酒館裡被眾人嘲弄的場景。

騰訊翻譯君隨後進行了闢謠:這是個烏龍事件,外界提及的邀請人工同傳,並非「騰訊同傳」團隊用於此次海南博鰲的現場AI同傳,而是用於服務騰訊新聞團隊北京直播間的專業報導。

至此,這個烏龍事件基本上已經收場了,但人工同傳們「驚弓之鳥」的心態暴露的很明顯了。

這就又回到了被討論了很長時間的話題:機器翻譯能否替代人工翻譯。按照目前各家同聲傳譯機的表現,機器翻譯的確無法替代人類。

但是人工同傳們也無法像以前那樣風光了,有了機器翻譯這個對手的存在,同聲傳譯這一行的競爭更加激烈了—簡單一些的翻譯場景機器已經可以勝任,人工同聲傳譯只有向高端化方向發展。

我的一位學語言的同學告訴我,現在學語言越來越難找工作了,不僅要求翻譯水平高,而且翻譯的相貌打扮也需要好看。我們上課都需要化妝,老師在正式講課之前會逐一檢查我們妝化的這麼樣。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工翻譯們在微信群裡集體 diss 騰訊翻譯君也就不難理解了。

最後,騰訊翻譯君也對這次博鰲論壇的翻譯錯誤進行了解釋和技術上的反思。

「面對博鰲亞洲論壇複雜的語言環境和高大上的專業內容,』騰訊同傳』確實出現了錯誤,答錯了幾道題。」

對於中譯英出現的大量重複的「Have」、「When」、「AND」,騰訊翻譯君稱之為「大面積單詞無意義重複、大小寫及字符混亂」現象。經過排查,騰訊翻譯君認為出現這個問題,主要是中英雙語切換頻率的問題。當聲源在兩種語言之間不斷轉換時,後臺中、英文識別引擎就會同時開始工作,這會導致兩種識別引擎互相「掐架」,而翻譯結果卻只能選擇一種語言進行輸出,再加上對嘉賓每個語氣詞也做了精準的「啊啊啊」翻譯,導致引發錯誤。

對於佔滿了幾乎一整頁的「for」,騰訊翻譯君承認包括神經網絡機器翻譯在內的深度學習算法,目前在原理上還有一定不確定性,在特定的情況下有一定的概率引發翻譯偏差。而且嘉賓演講內容中正好也包含「for for for for」、 」that’s that’s that」 等重複內容,翻譯引擎放大了這個重複,導致了翻譯錯誤。

總結一下,這次騰訊翻譯君的回應首先是闢謠,邀請的人工同傳是去負責騰訊新聞的專業報導。其次是承認機器翻譯出現的錯誤。

機器翻譯還遠未到替代人工翻譯的水平,我們也大可不必像舊時代那樣因為剛誕生的火車速度比馬車還慢就去嘲笑新技術。這屆 AI 翻譯到底行不行,時間會給出答案。

題圖來源:騰訊翻譯君官方微信、微博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翻譯"騰訊同傳"首次亮相博鰲亞洲論壇
    中關村在線消息:在本次博鰲亞洲論壇中的「未來的生產」在東嶼A廳召開,來自世界各地的商界精英都匯聚於此,對未來經濟發展形式發表了演講。在本次演講的大屏幕中,設立全新的同聲傳譯大屏幕,可以將演講者的演講內容實時翻譯並在用中英雙字幕的形式進行展示。
  • 騰訊翻譯君在博鰲「翻車」了,這屆AI翻譯不行?
    這起「翻譯事故」發生在 4 月 9 日,但到了 4 月 10 日早上才火起來,火的這家是騰訊翻譯君,起因是一場發生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的「同聲傳譯車禍」。當然,這樣高規格的會議肯定是有人工同聲傳譯的。而在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未來的生產」會場兩側的大屏幕上,各國嘉賓的演講內容被騰訊翻譯君實時識別、並翻譯成中英雙語字幕進行投屏展示。同時,現場觀眾不斷利用微信小程序對嘉賓演講的雙語同傳內容進行回看、收聽和記錄。
  • 博鰲亞洲論壇首次啟用人工智慧翻譯 科大訊飛展現中國AI科技風範
    4月8日,萬眾矚目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海南博鰲開幕,為期4天,本屆博鰲亞洲論壇以「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為主題,以開放創新的姿態向世界人民發出了自己的聲音。科大訊飛作為科技企業的代表也應邀出席,並為大會帶來了一道閃耀世界的科技之光。
  • 在博鰲的翻譯全都連續工作四天不眠不休不吃飯是怎麼回事?
    語言服務智能語音助力博鰲亞洲論壇每次如2008奧運會等國際活動舉辦之時,語言都是服務的基本關,這道關跨不過去,後面的種種努力都是大打折扣。隨著中國影響力的提升,我們主辦的國際活動越來越多,對即時翻譯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正在海南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就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2000多位重要嘉賓。這也給會務服務,尤其是翻譯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在這方面有全新的解決方案,論壇選擇了AI翻譯志願者運用翻譯機和聽見轉寫系統以及同聲傳譯會議工具為大會提供了語言服務保障。
  • 又一個騰訊AI放大招:機器同聲傳譯,博鰲論壇全面上崗
    這是國際級會議第一次全面使用AI作為翻譯。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真準備這麼幹。據稱經過數月PK和方案選配,博鰲論壇最終選定了技術合作方。不是Google,不是搜狗,也不是科大訊飛,而是此前鮮有曝光的騰訊同傳——由騰訊翻譯君和微信智聆聯合組隊,為博鰲亞洲論壇提供獨家AI同聲傳譯服務。這也是博鰲論壇創辦17年來,首次嘗試現場用機器同傳代替人工同傳。
  • 訊飛翻譯機再現2019博鰲會,知行翻譯:人工翻譯應該何去何從?
    一年一度的博鰲亞洲論壇於2019年3月26日在中國海南省博鰲鎮如期召開,說起「博鰲亞洲論壇(BFA)」,它是由25個亞洲國家和澳大利亞共同發起,於2001年2月27日正式宣布成立,值得一提的是該論壇屬於非官方,非營利性,定期,定址的國際組織,為政府,企業及專家學者等提供一個共商經濟
  • 人工智慧翻譯機到底能否取代真人翻譯?這個或許是最好的答案
    關於人工智慧能否取代人、哪些崗位能被取代、何時能取代人類的世界級話題一直在業界爭論不休。尤其是這個叫翻譯的工種,在很多人看來都是首當其衝的。畢竟我們已經掌握了無數多海量的翻譯數據、足夠好的算法和神經網絡去訓練、已經有多個翻譯產品問世、在多個場合也能看到AI翻譯系統的亮相,一種要分分鐘幹掉人類翻譯的既視感。但是真實情況卻並非如此。正如此前我們曾報導過的搜狗同傳將外國專家的演講翻譯的一塌糊塗、騰訊AI同傳在博鰲亞洲論壇大失誤成為笑話。
  • 直擊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同聲傳譯:AI與人同場競技,你更看好誰?
    有趣的是,雖然在同步翻譯相同的內容,但兩塊屏幕上的文字內容並不相同。據悉,左側屏幕來自訊飛聽見,右側則來自騰訊同傳。  AI翻譯亮相開幕式 騰訊與訊飛現場「別苗頭」  同場競技,乾貨十足的「別苗頭」之外,兩家公司的創始人也在「暗中較勁」。馬化騰在發言時表示,這次大會上,騰訊同傳的文字識別和翻譯都是由機器完成。
  • 這件牛逼的小事兒叫「翻譯」
    我想的是:當時翻譯君給翻譯的那段案情陳述,還真 TMD 準啊。。。   歐對了,翻譯君有人沒用過嗎?簡單介紹一句,就是騰訊做的,你這邊說話,它直接給你翻譯成英文的賊雞兒好使的免費 App。最近翻譯君還出了一個高配版,叫做「騰訊同傳」。前兩天新聞裡報導的,給博鰲亞洲論壇各國領導人做現場同聲傳譯的翻譯機器人,就是「騰訊同傳」。
  • 火爆出境遊捧紅翻譯"神器" 人工智慧翻譯機前路漫漫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外國嘉賓體驗翻譯機。 本報記者 孟祥麟攝   出境遊最怕啥?近年來,隨著出境自由行的火爆,人們對即時翻譯的需求也日趨旺盛,人工智慧翻譯機隨之變身為出境遊的必備「神器」。科技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踏入智能翻譯領域。市場如此炙手可熱,人工智慧翻譯機前景到底如何?它是否會取代人工翻譯?
  • 從白金漢宮到博鰲論壇,這個神器不斷進化,成了國人之聲!
    作為圍繞語音智能的國家四大人工智慧創新平臺,科大訊飛博鰲之旅受到了空前關注,不僅受邀代表國內科技企業出席中美CEO圓桌對話、參與讓人工智慧落地等主旨討論,其即將上市的翻譯機也成為博鰲官方唯一指定產品。訊飛翻譯機大展風採,成為博鰲盛會上各洲政要及各大領袖們對話、交流的最好工具,訊飛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實用A.I.科技並使之落地。
  • 人工智慧真的可以取代同傳翻譯嗎?
    前陣子,一位同傳翻譯員聲討科大訊飛「AI同傳造假」,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工智慧和同傳翻譯由此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今天,我們來談一談「人工智慧翻譯是否真的可以取代同傳翻譯員」?同聲傳譯有多難?機器翻譯如能代替同聲傳譯無疑具有巨大的價值。人工智慧翻譯的水平如何?那麼,人工智慧同傳翻譯的能力究竟怎樣?會不會搶走同傳翻譯員的飯碗呢?
  • 百度聯合攜程推出人工智慧翻譯機,支持多種翻譯方式;阿里客服機器...
    —— 百度CEO 李彥宏   人工智慧   百度聯合攜程推出人工智慧翻譯機,支持多種翻譯方式   百度公司近日與攜程國際有限公司聯合推出人工智慧小型翻譯設備,旨在利用百度翻譯技術解決境外旅遊的翻譯難題。
  • 藍色不翻車,訊飛翻譯機3.0星空藍「內外兼修」
    但是「內外兼修」的訊飛翻譯機3.0星空藍大家可以放心買,無懼色差,藍色也不翻車!  作為博鰲亞洲論壇官方指定語音翻譯機,憑藉著科大訊飛長達21年的語音技術沉澱和不斷科技創新,訊飛翻譯機3.0一經上市便迅速佔據了A.I.語音翻譯機品類的C位。
  • 騰訊推出機器人翻譯,翻譯將下崗,2018年將迎來BAT和科大訊飛的翻譯...
    巨頭騰訊也看好機器翻譯的廣闊前景。在過去兩年,騰訊內部成立了三個關於人工智慧機器翻譯的部門,悄悄的開始布局這一領域。翻譯君成為了三個團隊中走出來的隊伍。其項目負責人李學朝向品途商業評論透露:「騰訊的風格就是這樣,在產品有成果之前保持低調。」如今翻譯君的成果包括:可以完成同聲傳譯、拍照翻譯、詞典查詢、口語跟讀等工作。
  • 騰訊同傳服務上海軟體貿易發展論壇 跨語言跨專業交流高效高質
    跨語言跨專業交流,騰訊同傳服務穩定高效高質在此次會議上,法國駐上海總領事紀博偉先生、英國駐上海副總領事柯牧申先生就數字和軟體貿易機遇發表了不同看法。此外來自清華大學、SAP、百度、Micro Focus等知名高校和企業的嘉賓,先後以「長三角一體化與產業網際網路典型案例」、「軟體服務全球」、「人工智慧軟體及商業應用」、「數字貿易與大數據安全」為題演講。
  • 共話發展之機,科大訊飛的「A.I.博鰲澳門行」亮點紛呈
    11月9日至11日,由博鰲亞洲論壇和澳門特區政府聯合主辦的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在澳門君悅酒店舉辦。科大訊飛A.I.實力「撐澳」,攜訊飛翻譯機3.0、訊飛智能學習機X2 Pro、訊飛智能辦公本、A.I.教育機器人「小飛5號」等多款人工智慧產品亮相。
  • AI開啟「泛在智能」時代:《2020騰訊人工智慧白皮書》重磅發布!
    近日,騰訊研究院發布了《2020騰訊人工智慧白皮書》對人工智慧在產業趨勢、技術發展、抗疫應用、行業賦能、制度保障等方面進行了深度總結和梳理。接下來帶著對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疑問和好奇心,我們一起來解讀這份報告。泛智能時代開啟人工智慧技術與產業發展正在邁向「泛在智能」時代,未來中國不再有純粹的傳統產業,每個產業或多或少都將開啟數位化進程。
  • 「重慶造」人工智慧翻譯神器,你說重慶話都能翻譯出英語來?
    買一臺曉譯,想啷個翻譯就啷個翻譯,你說重慶話都能翻譯出英語來。」郭女士立即和閨蜜去買「曉譯」,英語培訓中心的老師當場就愣了。去年11月科技部公布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我市科大訊飛在列。根據人工智慧語音和科大訊飛雲平臺資源,研發的人工智慧翻譯器「曉譯」,逐步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 「撐澳」,科大訊飛攜「黑科技手信」亮相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
    11月9日至11日,由博鰲亞洲論壇和澳門特區政府聯合主辦的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在澳門君悅酒店舉辦。科大訊飛A.I.實力「撐澳」,攜訊飛翻譯機3.0、訊飛智能學習機X2Pro、訊飛智能辦公本、A.I.教育機器人「小飛5號」等多款人工智慧產品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