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諾蘭用通俗電影探討哲學思辨

2020-12-25 電影界

諾蘭大神的電影《信條》終於來了,如大家說說,影片內容很豐富,一遍看完確實難以完全消化。

影片中的高概念設定,以及一些物理學原理對於普通觀眾來說的確是觀影的門檻,尤其把這些東西視覺化表現出來就更加晦澀難懂了。

但是我們不妨先把這些東西放到一邊,從全局來看,《信條》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從類型來看,《信條》可以看作是動作片,也可以看作是科幻片,還能夠看作是懸疑片。

從故事層面來講,《信條》表面是特工拯救世界的007式動作電影,但是融入了對時間的解釋之後,影片的主旨也明顯提升了更高的檔次。

《信條》的開場是典型的諾蘭式開場,用大型的火爆場面重頭戲作為整部戲劇的引子,如同《黑暗騎士》裡,一開場就是小丑搶劫銀行。

《信條》中通過開場重頭戲的引子,引出了主人公和事件的起因,以及全劇的麥格芬——一種可以改變時間的物質,在影片中也叫做算法。

隨著劇情的深入,男主漸漸了解到有一種來自未來的神秘力量正在試圖改變現在的平行世界。

想要想完全改變世界,未來的神秘力量也需要藉助現在世界的聯絡人,這個聯絡人就是影片中的大反派。

如此看來《信條》好像是好萊塢類型片生產線上的常規之作,但是這樣的平常的故事到了如今世界上最有才華的諾蘭大導演手中,就自然多出了新意。

《信條》裡面最基本的設定就是認為時間可以通過某種機制來穿越,也就是人可以從未來回到過去,比如從今天回到前幾天,也可以從未來的某一天回到今天。

不過雖然時間能夠逆轉,但是主人公依然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這就是等於給這種設定中加入了規則。

時間的逆轉帶來了超自然的想像,在我們平行世界中時間是順時針正向流,但是如果從未來回到過來,時間的流逝就是變成逆時針逆向流。

當改變時間的物質逐漸變大時,改變的就是不止的時間,而是周圍的一切都會逆轉,這就是片中出現了逆向行駛的車輛,以及爆炸的方向裡伸縮的原因。

隨著劇情的推進,正反雙方各自都掌控了,從未來回到過去的方法,然後想要從未來來影響過去,再導向現在的結果。

於是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就出現了影片的高光時刻,現在的時間和未來的時間重疊,但是彼此雙方都不自知,直到通過背包上的掛件才了解到原來幫助自己正是原來的自己。

諾蘭這種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的設定,有點像因果律,就是有什麼樣的因,自然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從未來回到過去發現最終幫自己的是未來的自己,沒有什麼命中注定,靠的還是自己的努力。

如此一來,又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人的自由意志還有作用嗎?

諾蘭似乎沒有否定,而是將因果顛倒,由未來的果開始倒推過去的因,比如未來的自己幫助過去的自己才成為了現在的自己。

在《星際穿越》中也有類似的表現,比如庫柏來到五維空間才發現一直是自己在給女兒傳遞信息,也間接促使了自己的太空之旅,只不過時空不在同一維度而已。

我由此有了一些聯想,我們經常說有些人是天選之人,是上帝握住你的手,那麼這些現象有沒有可能也是未來的自己回來在幫助自己。

那麼我們經常說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天意,那麼如果我們心存這種信念,有這種自由意志,那麼遇到難關了有沒有可能未來自己會來幫助現在的自己?

有一種說法,說諾蘭是博爾赫斯最好的學生,這話簡直一語中的,概括的非常到位。

博爾赫斯有一篇非常著名的小說,叫作《小徑分岔的花園》,這篇小說表面是個偵探故事,實則講了時間的交叉和編織,每次時間節點上的不同選擇就出產生不同的導向結果,如果各種結果編織在一起就會形成時間的宇宙。

很明顯《信條》也是這樣的故事,表面上是在拯救世界,實則是在討論時間宇宙裡的哲學思辨。

諾蘭能夠在通俗電影中探討如此宏大的命題,不僅展示自己的才華,也提升了電影的藝術表達,和他的英國前輩希區柯克一樣了不起。

電影是多元的,有的電影寫實,有的電影炫酷,從這一點來講,《信條》是好電影,是諾蘭一貫的水準。

相關焦點

  • 《信條》勸退文科生?不存在的!別被諾蘭騙了,哲學才是電影根源
    納蘭驚夢/文這兩天,看過諾蘭新作《信條》的理科生鼻孔是朝天的:「熵增熵減曉得伐?熵值可逆曉得伐?你要不要去補一補熱力學第二定律?」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成了不學數理化,連部電影都看不懂了?
  • 諾蘭解讀《信條》:另類處理時間穿越題材電影
    諾蘭解讀《信條》:另類處理時間穿越題材電影 時間:2020.06.1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諾蘭新作《信條》上映 多角度解讀「時間線」
    隨著好萊塢重磅新片《信條》電影熱映,影迷的觀後感大多為「看不懂」和「沒看夠」。同時,關於電影本身以及導演諾蘭的討論在知乎上不斷衝擊平臺熱榜。9 月 4 日,中國內地電影市場迎來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好萊塢重磅新片《信條》,導演是在中國影迷中具有極高威望的諾蘭,該片在上映之前曾被不少影迷和業內人士看好。隨著電影上線,影迷所反饋出的觀後感集中表現為兩種聲音「沒看懂」和「沒看夠」。
  • 諾蘭導演的電影《信條》,英文原名「TENET」究竟什麼意思?
    2020年慘澹的國際影壇卻有一部石破天驚的大作橫空出世,諾蘭導演為2020年幾乎空白的人類電影歷史濃墨重彩地寫下一筆,一部《信條》讓多少人為之驚嘆。電影《信條》再次證明不用試圖去理解諾蘭導演電影複雜的內涵,就連電影的名字「TENET」都是一個值得琢磨的事情。
  • 諾蘭的《信條》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前方倒序警告!
    《信條》在全球其他地區的票房表現也不容樂觀,遠比不上諾蘭執導的其他作品,就連製作公司華納兄弟也表示:公司需要就《信條》的票房表現重新評估全球電影市場狀況,此舉將可能導致《神奇女俠2》等影片推遲上映。對於本片低於預期的表現,福布斯籤約撰稿人Scott Mendelson表示:「《信條》的任務並非獨力拯救電影行業,而是不惜一切代價讓影院活下去。」
  • 諾蘭的《信條》口碑下滑到7.8,不是因為燒腦,而是太簡單了
    雖然成績也不錯,但用諾蘭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你會發現《信條》的差距顯而易見。值得一提的是,《信條》的爛番茄指數也只有74%,情況看起來異常的糟糕。畢竟這才剛剛上映不到一周。大多數人對於諾蘭的電影,抱著崇高的敬意和期待。
  • 這麼燒錢的電影《信條》,就諾蘭才敢拍
    《信條》這部電影是導演諾蘭用 IMAX 攝影機進行大量拍攝的,更關鍵的是諾蘭玩的還是膠片 IMAX 攝影機。此前發布的歷史大片《八佰》宣傳是亞洲第一部用IMAX拍攝的電影,看過的小夥伴都知道那畫質,確實不錯,但實際上《信條》的畫質水平上限要遠比《八佰》更高。
  • 「時間魔術師」諾蘭大片《信條》,能否拯救受疫情影響的影視業
    或許不少觀眾就算看完電影還是會對「信條」的設定,以及整部片故事線的進行方式感到一頭霧水,但就如同片中科學家對主角所說:「不要嘗試理解它。」我們觀影過程中與其糾結在這些違反世界運作法則的現象,倒不如跟著角色逆轉時間,利用能讓自己往上一秒活的設備能力,回到過去阻止反派集齊九個關鍵物品,用自己所剩不多的生命拉著整個世界陪葬的陰謀。
  • 不要因為是諾蘭就可以吹,電影《信條》真的沒看頭
    他來了諾蘭導演今年帶著他的又一部燒腦神作《信條》來了,講真的看諾蘭電影有點累,真的太燒腦了。就像前面兩部我最喜歡看的電影一樣,《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這兩部我不下看了三次上才算看明白了,而這次的《信條》前幾天在網上下載看了一次,直接覺得自已智商不在線上根本就看不懂,前面至少有那幾十分鐘的電影看得我想睡覺挺無聊且無趣。
  • 《信條》音量過大引爭議,諾蘭為何熱衷於吵鬧音效?
    劇情推動幾乎不留喘息時間,《信條》還進一步通過音效、配樂,繼續添油加醋,給影片增添了不少緊張氛圍。看過《信條》的朋友們,可能會忘掉片中的一些情節,可能連角色的名字也記不住,但超大聲的音量和用密集鼓點營造的「催命配樂」,大概都會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 《信條》成諾蘭「滑鐵盧」?對比《盜夢空間》《星際穿越》
    諾蘭的作品一向被貼上「燒腦」的標籤,看一次是沒法完全搞懂的——這已經成為所有觀眾的共識。只是《信條》出來之後,越來越多觀眾開始思考:到底是電影真的很難懂,還是諾蘭故意讓你看不懂?  以往的諾蘭一向對普通觀眾友好,喜歡借角色之口詳細解釋電影的核心概念(雖然這也是他為一部分影迷詬病的地方)。不過,《信條》裡,他引入了「時空逆轉」「時間鉗形運動」等更加難以消化的概念,卻幾乎完全忽略了「解題」這一步驟,甚至在本該著重呈現的地方一筆帶過:比如主要角色到底逆轉了幾次?最後一場沙漠中的鉗形大戰到底如何進行?主角截獲算法與女主角在遊艇上殺大反派是發生在同一時間的事嗎?
  • 《信條》首周4天票房2億,豆瓣評分跌破8分成諾蘭評分最低電影?
    對於拍攝成本超14億的《信條》來說,要想回本,9月註定要打一個持久戰。而檔期差不多的《八佰》,同比佔片反超《信條》,《信條》僅在上映首日奪冠票房榜單,隨後就被各大影院排比降量,《八佰》重新回到第一的位置。奪冠1天《信條》就被趕下寶座,豆瓣評分跌破7.9分,這部電影恐怕將成為諾蘭導演電影作品史上評分最低的一部。
  • 諾蘭新片《信條》IGN 8分:令人激動但感覺過於熟悉
    諾蘭新片《信條》預計於9月4日上映,《信條》預算高達2.27億美元,由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和迪寶·卡帕迪亞等主演。電影的媒體評分現已出爐,IGN為《信條》給出了8分,好的評價。
  • 致諾蘭:倘若電影只剩下娛樂一個信條,一定拯救不了全世界
    但顯然諾蘭想要保密的並不是影片的情節,甚至可以說,《信條》是一部完全不怕劇透的電影。這個基於動作片類型發展、從諜戰電影汲取靈感的故事,完全可以被簡單概括為「主角英雄救美救世界反被搭檔救」。諾蘭更不會讓大家輕易猜中自己的絕招,影片開場沒多久,就讓主角對著鏡頭斬釘截鐵地告訴大家:「不!這絕不是時間旅行。」
  • 《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上)——劇情拆解
    好的商業類型電影,一定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出核心故事。二、《信條》的主線故事《信條》用以上關鍵詞造個句:無名特工和小夥伴一起,通關找線索,在地球上打敗「滅霸」,拯救人類的故事。不用懷疑,我甚至認為,小黑在電影中沒有名字,也是諾蘭用來指代我們每一個人。小黑就是你,你就是小黑。這是諾蘭常用的詭計:觀眾即主角,主角即觀眾。明白了這一點,後面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會掉進諾蘭的時間詭計。
  • 《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上)—劇情拆解
    好的商業類型電影,一定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出核心故事。 二、《信條》的主線故事 不用懷疑,我甚至認為,小黑在電影中沒有名字,也是諾蘭用來指代我們每一個人。小黑就是你,你就是小黑。 這是諾蘭常用的詭計:觀眾即主角,主角即觀眾。 明白了這一點,後面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會掉進諾蘭的時間詭計。
  • 諾蘭新片《信條》炸真飛機,堅持7月上映,票房讓人擔憂
    今天不是愚人節,這可不是什麼玩笑話,點開熱搜,一向喜歡在自己電影裡「搞點東西」的導演諾蘭為了新電影《信條》的拍攝竟然炸了一架真的波音747 X1。 喜歡安安生生拍電影的諾蘭導演在幾天前剛剛刷完一波熱度,他先是放出了自己的最新力作《信條》的預告片,在這條長達三分鐘的預告片裡主角穿梭在國際間諜活動的世界裡,遇上一樁超越真實時間的人物
  • 諾蘭新片《信條》
    男主在行動中被一個神秘人用逆向子彈所救,接著男主由於被烏克蘭人方面識破,被嚴刑逼供卻寧死不招,直接吞了「毒藥」自殺。可那「毒藥」是假的,男主醒來後發現這「毒藥」只是一個名為「信條」的神秘組織的測試,隨後就正式加入「信條」去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拯救世界。在「信條」裡男主了解到這些逆向子彈是從印度來的。
  • 諾蘭再爆料:《信條》將打造史上最大戶外布景
    1905電影網訊 近日,據外媒報導,克里斯多福·諾蘭向媒體透露了一些關於自己的新片《信條》的更多細節,他表示片中有一場戲設置於荒廢的城市中,從中可以看到不斷崩塌的高樓大廈和斷壁殘垣,這一場景很有可能成為影史上規模最龐大的戶外布景之一。
  • 諾蘭執導的「最貴」電影來了,國外口碑已炸裂
    諾蘭的新片《信條》,很諾蘭。畢竟是諾蘭「幾十年磨一劍」的想法。這部電影,他既是導演,又是編劇,劇本打磨了六七年,內容一直是機密,他對身邊的人都絕口不提。「因為007電影已經滲透在我的血液中,成了我的文化基因,我希望自己在拍《信條》時,只從過往的印象出發,而不要受到某些具體細節的影響,這樣才能做出創新。」諾蘭指出,信條的故事「取材於時間及我們對時間的體驗,並將科幻小說的元素與經典的間諜片元素結合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