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回味無窮的美食——醃老鼠粄

2020-12-25 客家幫

老鼠粄?啥是老鼠粄,用老鼠做的粄嗎?不,並不是。老鼠粄源於梅州大埔一帶,因為兩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慣稱粉為「粄」(bǎn),因此稱為老鼠粄。客家小吃是主食的延伸,用米製成,它的用途首先是充飢,所以老鼠粄這種經濟實惠的小吃常見於客家人的餐桌上。

老鼠粄製作方法:老鼠粄的主要原料是粘米,用冷水浸泡幾小時後,撈起滴幹磨成粉狀後用開水攪拌,反覆搓至適度後擰成團,即以特製的「千孔板」上擦拭,便可擦出每條1-2寸粄條掉在鍋中,待粄熟浮面時,置冷水浸泡,冷卻後再撈起晾乾備用。

醃老鼠粄製作方法

1.抖松老鼠粄

2.倒進沸水鍋裡,等所有老鼠粄都浮上來

3.撈起,瀝乾多餘水分

4.加入特製味料

5.撒上胡椒粉,這個很重要哦

6.天女散「蔥花」

7.淋上店家自製肉沫,可多可少,根據個人喜好。

一份美味的醃老鼠粄就出爐啦!端上桌的一盆老鼠粄,白裡透亮,粉條肥肥胖胖,有點像老鼠的胖尾巴

入口一股豬油香,粄非常有勁道,光滑而富有彈性。細嚼,胡椒粉和肉醬的鹹香溢滿齒間~

看似平淡的食品,卻是我們最熟悉的味道,最深處的記憶。

醃老鼠粄傳承了家的味道,是海內外遊子回家必吃的一道美食。你,想吃嗎?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梅州」客家美食非遺項目——西河老鼠粄
    老鼠粄來源 西河老鼠粄是大埔的特色美食,已有一百多年歷史,2016年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西河人天天吃老鼠粄」,道出了當地人對西河老鼠粄特別鍾愛的情懷。
  • 老鼠粄:被名字「耽誤」了的獨特美味
    廣東美食、老鼠粄,這兩個詞彙聯繫到一起,可能前來廣東梅州旅遊或者在外地的朋友聽到這個大名,會被嚇出一身冷汗,又驚悚又好奇,心想著:老鼠粄?老鼠做的粄嗎?其實,老鼠粄裡不僅沒有老鼠,還因為其獨特風味引得梅州人口口稱讚。日前,記者走進老鼠粄發源地大埔縣西河鎮,尋找這被名字「耽誤」了的獨特美味。
  • 大埔這種美食名字讓人嚇出冷汗,味道卻讓人回味無窮
    廣東、美食、老鼠粄,這幾個詞彙聯繫到一起,可能前來廣東梅州旅遊或者在外地的朋友聽到這個大名,會被嚇出一身冷汗,又驚悚又好奇,心想著:老鼠粄?老鼠做的粄嗎?其實,老鼠粄裡不僅沒有老鼠,還因為其獨特風味引得梅州人口口稱讚。日前,記者走進老鼠粄發源地大埔縣西河鎮,尋找這被名字耽誤了的獨特美味。
  • 客家美食老鼠粄,細滑鮮嫩,一道被名字耽誤的美味
    老鼠粄,很多人一聽到這個名字,就認為是老鼠做的食物或是跟老鼠有關係,其實不然,老鼠粄是客家特色小吃之一,由於粄條的兩端尖尖,形似老鼠的尾巴,所以被稱為「老鼠粄」。被傳入各地後還有不同的名字,在臺灣叫米篩目,在香港叫銀針粉,在漳州叫米苔目。
  • 老鼠粄 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老鼠粄是漢族客家小吃之一,源於廣東梅州大埔一帶,據說因為兩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慣稱粉為「粄」,因此稱為老鼠粄。名稱由來老鼠粄,相傳在客家地區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雖名為「老鼠粄」,很多人以為是有老鼠肉之類的作為食材,其實不然,「老鼠粄」與老鼠並沒有聯繫。據說因為其兩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慣稱粉為「粄」,因此稱為老鼠粄。
  • 客家大埔最有特色的美食老鼠粄,教你製作秘訣,保證嫩滑爽口
    我是南方人,但從小愛吃麵和粉。喜歡面的勁道,愛粉的爽口。都說南粉北面,麵食是北方愛不釋手的主食,粉也是南方百吃不厭的主食。南方這邊的麵店,一般都寫xx粉粥麵店主打各種米粉。相信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人》,都恨不得上面介紹的美食給吃上個三五遍。
  • 客家小吃「老鼠粄」,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第一次聽到的人卻不敢吃
    推薦語:實質上,老鼠粄跟米苔目是同一個東西吧,都是米漿做的東西,就看怎麼煮下文轉載自作者:玉食星推薦客家小吃「老鼠粄」,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第一次聽到的人卻不敢吃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不同的地方自然是有不同的特色美食,今天小優要說的這一種美食是來自客家地區的美食小吃,它的名字就叫做老鼠粄,你有聽說過沒有呢?大家現在看到圖中這一種麵食就是老鼠粄,其實它就是一種和河粉差不多的美食。不過,它的歷史就長遠了呢,這一種客家特色小吃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當地是非常受歡迎的呢。
  • 客家人的自豪小吃,是「老鼠粄」?
    老鼠粄老鼠粄是漢族客家小吃之一,源於廣東梅州大埔一帶,因為兩端尖,形似老鼠,而客家人又慣稱粉為「粄」,因此稱為「老鼠粄」。製作原料與方法老鼠粄的主要原料是粘米,用冷水浸幾小時後,撈起滴幹後磨成粉,然後用開水拌和,反覆揉搓至適度後擰成團,即以特製的「千孔粄擦」架在面上,將粄團壓在粄擦上用力來回摩擦,便可擦出每條1-2寸的粄條掉在鍋中,待粄熟浮面時撈起,置冷水中浸泡,冷卻後再撈起晾乾即可備用。
  • 這道梅州小食「老鼠粄」何解會用害物老鼠命名?
    「老鼠粄」是客家人再耳熟能詳不過的食物。可以說,無論早餐還是夜宵的主食,除了面、米粉、粄皮(即河粉)、餃子(實為雲吞)外,就是老鼠粄了。老鼠粄的美味毋庸置疑,但它的名字卻難免令不甚熟知客家文化的外地人心生畏縮,產生不好的聯想,以致聞之即犯噁心、倒胃口。實際上,就連客家世界內部,也不見得誰都喜歡把這種食物叫做老鼠粄。
  • 「油炸鬼、老鼠粄、雞屎餅」,廣東菜名這麼野?福建人瑟瑟發抖!
    廣東人是一個挺神奇的存在,因為他們真的很喜歡吃東西。而且粵語跟普通話的發音差別很大,就有點搞笑。但是廣東的菜名更搞笑,一起去看看。一、油炸鬼聽到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害怕?三、老鼠粄老鼠粄乍一看有點像家裡逮老鼠用的工具,不像食物。廣東的老鼠粄原料是粘米,做出來的成品兩頭尖尖的,像老鼠一樣,所以叫老鼠粄。雖然我也沒看出來,哪裡像老鼠。不過廣東人的菜名,真的挺野的啊!
  • 蘿蔔粄,客家人冬至必備小吃,咬上一口,滿口留香,回味無窮!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有一種傳統小吃是必不可少的,它就是蘿蔔粄。蘿蔔粄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在客家人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在客家人眼裡,冬至這天最溫暖的的美食就是蘿蔔粄。它是客家人冬至必備小吃,咬上一口,滿口留香,回味無窮!一到冬至,蘿蔔粄這種傳統小吃在客家人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裡面也包裹了客家人小時候的記憶。
  • 大媽街邊賣「老鼠粄」小吃,一份15塊錢,一天賣出100多份
    要說到小吃那可是一個很多人都喜歡的東西,有的人出門旅遊不是為了風景,也不是為了放鬆,而單純就是為了美食,今天就要和大家說的這個美食就是「老鼠粄」,其實很多有潔癖的人聽到這個名字都不想吃,因為老鼠真的是太噁心了,不過看到之後你就會發現其實食材上和老鼠一點關係都沒有。
  • 梅州客家的「粄」文化
    此時,客家人發揮才智,將各種米粉搗碎,加工製成耐久性較強的各種「粄」類食物,於是乎,一系列的「粄」應運而生,成為客家米食的一大特色。    「粄」是客家方言中的特色詞,在客家各地均讀作「bǎn」,同時也是一個古語詞,現代漢語普通話已不再使用,獨在客家話中被保留下來。恰如在潮汕地區「粿」十分普遍,「粄」在梅州等客家地區亦遍地開花,是客家人民的生活伴侶。
  • 油炸鬼、老鼠粄、雞屎餅……看不下去的廣東菜單
    真的很佩服廣東人取名的方法,簡單粗暴直接。老鼠粄老鼠粄?用老鼠做粄?要不要這麼重口啊?其實「粄」是一種大米製品,跟老鼠沒關係
  • 飲食|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粄」
    融匯世界的客家  展示客家的世界  我們致力於客家文化傳承和產業發展講好客家故事,帶您領略絢麗客家風情客家美食不得不說的,就是獨具特色的「粄」(bǎn)。  客家稱為「粄」的食品非常多,常見的有「蘿蔔粄」「艾粄」「捆粄」「紅粄」「發粄」「甜粄」「粄條湯」「炒粄」......
  • 探訪廣東梅州傳統經典美食,傳統美食承載了客家人數十載的傳承
    廣東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區,梅州以客家菜為主,客家菜以口味醇重、火候老到著稱,客家菜其製作過程工序較為複雜,味道美味及獨特,受到廣大食客們的喜愛,在梅州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經典美食,這些美食都是流傳已久,深受當地人們的喜愛,經典美食承載了客家人數十載的傳承,一代傳承一代下來的經典美食,今天帶大家去探訪廣東梅州傳統經典美食
  • 還嫌客家菜土嗎,13種客家傳統美食,你吃過幾種
    精選、整理了客家地區流行的50種常見小吃,供喜歡客家美食的朋友們參考。油角客家人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小吃之一,在惠州、河源比較受歡迎,個人覺得惠州博羅的最好吃。炸芋酥客家炸芋酥是人們在春節、七月半、八月半的應節美食,炸芋丸具有"酥、香、脆"的口感,吃後回味無窮,如今已成為尋常百姓家的日常美食。不過就是比較上火。
  • 龍巖永定8大推薦美食,這些美食值得你的品嘗
    釀粄、包粄,其製作包括粄皮和肉餡兩部分,粄皮用米粉、薯粉等。筍粄粄皮以薯粉為原料,用開水搓,配以適量煮熟介芋頭或番薯,製成薄圓粄塊;肉餡則以半肥靚豬肉及竹筍(茅竹筍、冬筍為好)為主,分別切碎,再配上蝦米、魷魚絲、香菇、胡椒粉、鹽等。然後用粄皮裹住肉餡,捏穩封口成半月形,放進開水鍋蒸煮或者油鍋煎熟,便可加上佐料食用。
  • 客家人24小時美食清單,吃遍梅州美味不重樣!
    來源:網絡 梅州的餃子與別處不同,形體較小,故稱細餃,可醃可煮可炸,醃過的細餃入味鮮香有口感,水煮細餃皮滑肉嫩,炸著吃皮薄酥香,一口一個,
  • 美食小科普|客家人口中的「粄bǎn」,到底是什麼?
    小編經常聽身邊的客家朋友說起,想吃粄,而這個粄還分老鼠粄、紅粄、筍粄等等等等。小編就好奇了,這個「粄」,究竟是什麼?於是小編去找了一些資料,相信小夥伴們一定也有不太清楚,那麼就由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