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來廬山簡寂觀遊覽寫生
1926年12月6日,近代著名大畫家黃賓虹來到廬山簡寂觀遊覽寫生,畫了一幅《廬山雅居圖》,並在畫上題道:「廬山簡寂觀後有樵徑,涉石澗,曲折而上,五六裡許,則日壽庵。四周山色空翠欲滴。香爐、犀牛、漢陽三峰縹緲插雲,即太白讀書處也。」
廬山申報世界遺產成功
1996年12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墨西哥梅裡達市召開第20屆會議,將廬山作為「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這樣評價廬山:「江西廬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廬山的歷史遺蹟,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連的文化景觀。」廬山作為「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這在中國現有的世界遺產地中尚屬首次,全世界目前僅有11家。
廬山的歷史沿革
廬山從兩漢、三國、吳、晉直至南朝,皆隸屬柴桑縣。隋時隸屬湓城縣。唐代隸屬潯陽縣。五代楊吳,始以廬山之南為「星子鎮」,隸屬江州德化縣。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升星子鎮為縣。太平興國七年,以江州星子縣南康軍,廬山便一分為二:吳障山北隸屬德化縣,吳障山南隸屬星子縣,因而廬山由九江德化、南康二境管轄,一直至元、明、清三代無變化。民國初年,廢府制,德化縣改為九江縣,星子縣名依舊,廬山之分隸無改變。
1886年冬,外國傳教士上山佔地,立石劃界,建造別墅,設立「牯嶺公事房」、「市政會議」,設置巡警。20世紀初,廬山設立了隸屬九江的「警察分所」。1922年,改警察分所為「警察專署」。1926年,成立「廬山管理局」,隸屬九江市政府,1930年,江西省政府議決,廬山管理局直屬江西省政府。
1949年5月,成立「廬山軍事管制委員會」及「江西省廬山管理處」。1950年改稱「江西省人民政府廬山管理局」。1953年7月改稱「江西省廬山特別區人民政府」,後移交中南行政委員會,又改稱「中南行政委員會廬山管理局」;1954年12月,復名「江西省人民政府廬山管理局」,1955年2月,改稱「江西省廬山管理局」;1968年5月,成立「廬山革命委員會」,隸屬九江地區;1968年11月,廬山行政區劃縮小,改為「廬山鎮」,1969年11月,恢復「廬山革命委員會」,隸屬九江地區;1977年1月,恢復「江西省廬山管理局」,1980年5月,改稱「九江市廬山區」,1984年5月,成立「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友情提示:《廬山歷史上的今天》圖文資料由廬山味道全新整理髮布,旨在幫助來廬山旅遊的小夥伴們了解知曉廬山人文歷史。如需轉摘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