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電召部分將軍上廬山匯報各省防務
1930年12月14日,在廬山的蔣介石電召何應欽(武漢行營主任、第五路軍總指揮)、何健(湖南省主席、第四路軍總指揮)、徐源泉(第十軍軍長)、夏鬥寅(第十三軍軍長、武漢警備司令)、範熙續(四十六師師長)、蕭之楚(四十四師師長)等上山,分別報告各省防務等。
廬山的歷史沿革
廬山從兩漢、三國、吳、晉直至南朝,皆隸屬柴桑縣。隋時隸屬湓城縣。唐代隸屬潯陽縣。五代楊吳,始以廬山之南為「星子鎮」,隸屬江州德化縣。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升星子鎮為縣。太平興國七年,以江州星子縣南康軍,廬山便一分為二:吳障山北隸屬德化縣,吳障山南隸屬星子縣,因而廬山由九江德化、南康二境管轄,一直至元、明、清三代無變化。民國初年,廢府制,德化縣改為九江縣,星子縣名依舊,廬山之分隸無改變。
1886年冬,外國傳教士上山佔地,立石劃界,建造別墅,設立「牯嶺公事房」、「市政會議」,設置巡警。20世紀初,廬山設立了隸屬九江的「警察分所」。1922年,改警察分所為「警察專署」。1926年,成立「廬山管理局」,隸屬九江市政府,1930年,江西省政府議決,廬山管理局直屬江西省政府。
1949年5月,成立「廬山軍事管制委員會」及「江西省廬山管理處」。1950年改稱「江西省人民政府廬山管理局」。1953年7月改稱「江西省廬山特別區人民政府」,後移交中南行政委員會,又改稱「中南行政委員會廬山管理局」;1954年12月,復名「江西省人民政府廬山管理局」,1955年2月,改稱「江西省廬山管理局」;1968年5月,成立「廬山革命委員會」,隸屬九江地區;1968年11月,廬山行政區劃縮小,改為「廬山鎮」,1969年11月,恢復「廬山革命委員會」,隸屬九江地區;1977年1月,恢復「江西省廬山管理局」,1980年5月,改稱「九江市廬山區」,1984年5月,成立「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友情提示:《廬山歷史上的今天》圖文資料由廬山味道全新整理髮布,旨在幫助來廬山旅遊的小夥伴們了解知曉廬山人文歷史。如需轉摘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