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名搞「去中國化」,民進黨要坑連江(日月談)

2020-12-23 人民網四川頻道

  民進黨近日設立連江縣黨部。民進黨當局「政務委員」張景森在揭牌儀式上費舌最多的建議,竟是將連江縣改名為「馬祖縣」。民進黨向來對連江縣漠不關心,時至今日才想起成立縣黨部,而成立黨部後的第一要事,不是關心民眾實際需求,而是在地名上做政治文章,遂行其「去中國化」之私,拿連江縣當工具的猥瑣心思近乎不加掩飾。

  當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後,福建連江縣疆域一分為二,位於外海的南竿島、北竿島等36個島礁為臺灣當局控制至今,並於1953年合併成立連江縣(俗稱馬祖),位於大陸的連江縣主體部分則為福建省轄治。這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鐵證,也就不難理解,民進黨為何要對連江縣地名去之而後快了。

  張景森稱,改名「比較符合當地人認同」,可以「拉近臺澎金馬團結」。這種說法毫無現實依據且包藏禍心,根本是拿連江當棋子,拿當地福祉開玩笑。連江縣縣長回應,積極建設地方讓人民生活更好,比糾結改名與否更重要;縣議會議長則表示,此時討論改名只會衍生政治口水爭議。連江兩岸交流密切,連江論壇連年舉行,經貿、旅遊、漁業、醫療等方面合作不斷升級,福建向馬祖近期供水工程也於2019年啟用。民進黨提議連江縣改名,無疑是給兩岸交流添堵,給百姓生活添亂。

  不顧民眾死活,只管秀政治操作騙選票,正是民進黨的一貫作風。張景森所謂「當地人認同」「拉近團結」的說辭,不過是民進黨「臺灣主體意識」「本土化」「愛臺灣」等陳詞濫調的變種,是「臺獨」基本教義的又一衍生物,其背後的陰暗圖謀,無非是削弱、切割連江縣和大陸的聯繫,企圖實現馬祖地區名稱的「去中國化」。

  長期以來,民進黨創造了一整套用於煽動民眾負面情緒的民粹話語,只要稍加冷靜思索,其中真偽不難分辨。以提議連江縣改名為例,只要看民進黨過去對馬祖、金門等離島何等冷漠,就不難窺見今日舌燦蓮花的真實用意。大陸向金門供水,民進黨出手阻撓,不允許金門舉辦慶祝典禮,足見其對離島福祉之看輕和私心雜念之重。民進黨連江縣黨部揭牌儀式上,蔡英文發祝賀視頻稱「展現推動離島建設的決心」,莫非成立黨部才能推動離島建設?而只有改名才能推動建設?其中的矛盾百出,早已不攻自破。

  兩岸和則兩利,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臺灣前途福祉繫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民進黨在連江縣地名上搞「去中國化」,只會傷害當地利益;民進黨在島內搞「臺獨」,只會傷害臺灣整體利益福祉。這個為騙選票不擇手段的政黨,不顧現實一意「脫中」,只搞破壞不搞建設,專以誤導民眾為務,真是「害臺不淺」!

(責編:羅昱、高紅霞)

相關焦點

  • 港臺腔:民進黨又搞文字遊戲,這次是要坑「連江」
    民進黨向來對連江縣漠不關心,時至今日才想起成立縣黨部,而成立黨部後的第一要事,不是關心民眾實際需求,而是在地名上做政治文章,遂行其「去中國化」之私,拿連江縣當工具的猥瑣心思近乎不加掩飾。這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鐵證,也就不難理解,民進黨為何要對連江縣地名去之而後快了。張景森稱,改名「比較符合當地人認同」,可以「拉近臺澎金馬團結」。這種說法毫無現實依據且包藏禍心,根本是拿連江當棋子,拿當地福祉開玩笑。連江縣縣長回應,積極建設地方讓人民生活更好,比糾結改名與否更重要;縣議會議長則表示,此時討論改名只會衍生政治口水爭議。
  • 民進黨自尋末路(日月談)
    處心積慮鼓吹「兩岸脫鉤」的民進黨當局,最近又搞小動作。臺經濟和外事部門近日攛掇美國在臺協會以及日本、歐洲駐臺代表,討論「重組供應鏈」,意欲「擺脫對其他國家的過度依賴」。有臺灣媒體稱,這是向大陸發出「產業脫鉤」的強烈信號。那麼問題來了。兩岸「經濟脫鉤」,可能嗎?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原標題: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臺灣今年前11個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達43.8%,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
  • 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小動作不斷 64%臺灣民眾反對
    民進黨當局以所謂提高「臺灣辨識度」名義的「去中國化」小動作不斷。日前臺外事部門宣布明年1月發行新版「護照」,封面上「TAIWAN」字樣被放大。與此同時,民進黨當局還調整了臺灣中華航空機身上的「CHINA」字樣,不僅將英文名「CHINA AIRLINES」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機身主體空間將用來塗裝「臺灣意象」。最近有臺媒稱蔡政府將對臺北故宮博物院進行「降級改名」,民調顯示64%民眾表示反對。
  • 民進黨當局官員拋馬祖「去連江化」議題
    臺置「連江縣」民進黨黨部24日掛牌,臺媒稱,此舉完成民進黨22個縣市黨部最後一塊。臺灣行政管理機構「政務委員」、「金馬聯合服務中心主任」張景森拋出將臺置「連江縣」改名為馬祖縣議題,宣稱要拉近臺澎金馬版圖。對此,臺灣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回應稱,行政更改不容易,要尊重當地居民意見。
  • 民進黨要再「去中國化」?綠營慣用的鼓譟炒作,這次引起反感了!
    文丨景思 審丨吉安 島內一些綠營政客一直以來試圖「去中國化」。近期,他們更是小動作不斷。相關報導稱,臺灣中華航空在內部網站上公布了華航777F貨機最新的外觀圖,根據圖片上的畫面,字母「C」中暗藏了一個臺灣地圖的形狀。
  • 操縱「去中國化」,民進黨當局一念成魔
    據臺媒報導,島內多個縣市的民進黨籍議員讕言,繪本《等爸爸回家》中出現宣傳大陸防疫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等內容,恐「洗紅」「侵襲」臺灣兒童的思想,要求立刻下架。有島內綠色媒體氣急敗壞地質疑,繪本中的一張插畫出現了軍人形象和疑似軍機的運輸機,如此宣傳解放軍參與抗疫是何居心?
  • 民進黨妄想「去中國化」?金門馬祖仍隸屬於「福建省政府」!
    撰文:小埋 自蔡英文上任以來,便致力於推動「去中國化」的行為,對蔡當局來說這些可謂「老把戲」,諸如篡改歷史教科書、「華航改名」等等。 近期又有消息稱,民進黨當局再次挑起「去中國化」,計劃將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隸屬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甚至是改名。
  •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日月談)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道,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   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
  • 日月談: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能給臺灣帶來好處嗎?答案是,除了民進黨能從中收割政治利益,臺北故宮和臺灣民眾都將是妥妥的受害者。
  • 金門馬祖仍隸屬於「福建省政府」,民進黨「去中國化」的罩門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可能降格隸屬臺「文化部」,甚至改名,再次挑動「去中國化」敏感神經。然而,就算政治風向、國族認同可以靠執政者有意引導而改變,但臺灣與大陸存在的連結,卻如鐵證般無法磨滅,如文化上對臺北故宮的態度,地緣上金門馬祖特殊的行政地位,可說是民進黨推動「去中國化」工程的兩大罩門。
  • 臺當局在軍事上搞「去中國化」,不再用大陸地名命名軍艦
    2017年2月親綠的《自由時報》曾報導稱,解放軍新下水的驅逐艦「西寧」號,與臺軍拉法耶特級護衛艦「西寧」號同名,「獨派」為此感嘆「都是用中國地名惹的禍」。有輿論直言,軍艦「撞名」的背後正顯示兩岸文化同宗、血脈同源。民進黨當局不再用大陸地名命名軍艦,是在軍事上搞「去中國化」。網友評論
  • 民進黨「去中國化」花樣又翻新,這次盯上臺灣華航
    新塗裝華航機身,民進黨又搞「去中國化」把戲 「臺獨政客」對華航新塗裝洋洋得意 此次網友在美機場拍攝到的華航新塗裝正是臺灣華航最新的波音777F貨機,不難看出這又是「臺獨政客」的慣用伎倆,那就是通過「去中國化」達到「獨立」的目的。
  • 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日月談)
    出現這一結果,正是民進黨當局打壓所造成的。從下架愛奇藝、騰訊視頻到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當局視陸資企業為洪水猛獸,挖空心思阻撓它們在島內的正常運營。他們這樣做,既破壞了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也傷害了臺灣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
  •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島內輿論:何不乾脆把文物...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
  • 民進黨搞「去中國化」,前「立委」:臺北故宮要改名還得歸還文物
    談及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任演說,中國國民黨前「立委」許舒博指出,她當然有來自黨內的壓力,520講話雖然沒提「九二共識」,但仍表示會依「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憲法」本來就是「憲法一中」,兩岸條例就是「一國兩區」。
  • 人民日報海外版:逼退「淘寶臺灣」 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日月談)作者:柴逸扉距離「雙11」已不到一個月,正當大陸的電商、消費者都在摩拳擦掌時,「淘寶臺灣」卻在近日關閉平臺下單出現這一結果,正是民進黨當局打壓所造成的。從下架愛奇藝、騰訊視頻到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當局視陸資企業為洪水猛獸,挖空心思阻撓它們在島內的正常運營。他們這樣做,既破壞了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也傷害了臺灣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
  • 民進黨當局推動「去中國化」,他嗆:臺南孔廟也要拆?
    蔡當局執政期間持續推動「去中國化」課綱,相關政策飽受學界非議。對此臺南市孔廟商圈促進會理事黃茂容接受訪問時認為,中國文化為臺灣藝術重要一環,臺當局不必刻意「去中化」,否則臺南孔廟也是中國文化一部分,是不是也要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