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口5個民俗院落改造明春亮相,民宿咖啡為京西古道注入新活力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駝鈴古道、咖啡民宿,這看似不相干的兩者,有望在石景山模式口合二為一。記者近日從模式口文保區修繕改造指揮部獲悉,模式口修繕改造主打非遺傳承、老字號、餐飲民宿、咖啡文創等,引入青春氣息,激發老街活力,其中5處民俗院落將於明年春季改造完成,與市民見面。

資料圖 盧和生 攝

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在2016年啟動修繕改造後,現已完成了架空線入地整治、沿街房屋外立面修繕,開展了住戶有線網絡、水網改造,並開放了模式口公園,街區風貌得到了整體提升。文保區修繕開始朝著民俗院落設計和景觀節點打造縱深發展,引入一批文創、民宿、餐飲項目,打造大街的休閒空間,融入年輕化元素,為老街注入新活力。

首批計劃開放的5個民俗院落中,位於模式口大街中段的模式口歷史文化民俗陳列館已率先完成改造。這處院落始建於明代,清代進行了大修後還曾用於經營藥店。院子有正房、東房、南房、山門等院落結構,是石景山區普查登記文物院落,見證了模式口興衰,擁有厚重的歷史,這裡改造成為模式口民俗陳列館,取名「古道斯存」,別有韻味。

推開朱紅大門,元寶楓樹以及圍樹打造的圓桌木椅映入眼帘,木質地板中嵌有一塊銅板製成的模式口村平面圖,一盞銅鈴掛在樹梢,隨風鳴響。正殿以及東西耳房布置了法海寺、田義墓等模式口歷史文化的微縮展覽,院內還設有視聽室、咖啡廳。

其他院落也將在保留街區原有風貌的同時,融入現代化的設計和功能。例如位於東區主入口的223號院,未來規劃建成以櫻花為主題的高端私房餐廳,199號院則主打高端民宿、蛋糕烘焙以及特色酒吧,183、184號院將合起來打造精緻傳統的中式特色民宿。

據介紹,模式口文保區修繕改造計劃於冬奧會前陸續完成東入口景觀提升、生活驛站、手衝茶室等5個重要節點及77號院國風書院親子主題民宿、51號院蟈蟈府等10餘個重點院落的改造,同時搭配園林景觀提升以及慢行交通系統改造等,整體呈現老街新貌,復活老舍筆下京西古道的風採神韻。

原標題:模式口5個民俗院落改造明春亮相,民宿咖啡為京西古道注入新活力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孫雲柯

流程編輯:u004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民宿咖啡為京西古道注入新活力
    改造後的老爺廟,已成為模式口歷史文化民俗陳列館,取名「古道斯存」。本報記者 孫雲柯攝改造後的老爺廟,已成為模式口歷史文化民俗陳列館,取名「古道斯存」。本報記者 孫雲柯攝 本報訊(記者 孫雲柯)駝鈴古道、咖啡民宿,這看似不相干的兩者,有望在石景山模式口合二為一。記者近日從模式口文保區修繕改造指揮部獲悉,模式口修繕改造主打非遺傳承、老字號、餐飲民宿、咖啡文創等,引入青春氣息,激發老街活力,其中5處民俗院落將於明年春季改造完成,與市民見面。
  • 京西模式口今天開街迎文創大集
    今天上午,京西文化嘉年華在模式口文保區鳴鑼開集,作為2020北京文創市集的第八站,這裡將開展為期兩天的市集活動,為市民帶來精彩的文藝表演和系列文創產品,充分展示模式口老街新貌及歷史文化魅力。周六一早,模式口大街上張燈結彩、彩旗高掛,「文創盒子」彩車停在路邊,並裝飾有卡通版的駱駝、獅子,處處洋溢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9點剛過,大街上已是人頭攢動,文化走街正式開始,由3頭駱駝組成的駝鈴商隊從模式口南小街出發,沿路敲鑼打鼓、走街舞獅,後面還跟有太平鼓、小車會等隊伍,為街坊鄰居帶來了精彩的民俗開街表演。
  • 京西石景山「千年古道」獨特魅力 文創大集別樣活力!
    模式口原名為「磨石口」,始於西周,聞名於明清,1923年更名為「模式口」,意為諸村之模式。模式口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石景山區中部,以西山千年古道為經,以古道旁的歷史文化為緯,佔地34.46公頃,總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擁有法海寺、承恩寺兩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田義墓、第四紀冰川擦痕陳列館兩處市級文保單位。
  • 京西古道駝鈴遠,法海禪寺鐘聲寂——走遍京城之模式口村
    模式口村位於石景山區中部,原名磨石口,因盛產磨石而得名,民國時改為模式口。此地古為京西重鎮,曾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條約1500米長的龍形古道穿村而過,這就是幾百年來連接京城與塞外的京西古道的磨石口村段。
  • 小康之治·文化帶篇丨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智慧+」重構京西古道新...
    在當下最初的運用場景,便已經與京西的民風民俗資源緊密關聯。據介紹,7月以來,門頭溝線上文創市集正式落戶於此,為非遺文化、旅遊資源、特色民宿等提供線上直播展銷平臺。對此,結繩記創始人陳信稱:「我們全國有25家商場實體店,因受疫情的影響,銷量受到影響。現在有了這樣的線上直播推廣,可以擴大宣傳面並提高銷量。」
  • 「小康之治的北京樣本」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智慧+」重構京西古道新商機
    隨著數字和科創資源高地在京西的形成,「智慧+」賦能古風物以新商機。適逢北京打造夜經濟及籌備冬奧的重要節點,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京西高品質消費地標也正在不斷蛻變升級。非遺、民宿「雲直播」中攬客京西古道是北京以西的古村、古寺廟、古長城等之間繁雜道路系統的總稱,按類型分商道、軍道、香道,自古就串聯起西部山區與城區的物資往來。
  • 歲月悠悠 京西古道再煥風採
    元寶楓以及圍樹打造的圓桌木椅,木質地板中嵌有一塊銅板製成的模式口村平面圖,一盞銅鈴掛在樹梢,正殿及東西耳房布置了法海寺、田義墓等模式口歷史文化的微縮展覽,院內還設有視聽室、咖啡廳…… 這裡是位於石景山區模式口大街中段的模式口歷史文化民俗陳列館。這處院落始建於明代,清代進行了大修後還曾用於經營藥店。院子有正房、東房、南房、山門等院落結構,它見證了模式口的興衰。
  • 新民宿生活,鄉村新活力,全國民宿人在山西大同~靈丘
    第六屆全國民宿會議第六屆全國民宿大會在山西大同~靈丘順利結束,當地政府為大同鄉村振興注入了時代趨勢的新活力、新思想、新行為。第六屆全國民宿人在山西大同鄉村的合影民宿大會結束後,當地有關部門組織了300多名參會民宿人參觀了大同市的鄉村振興模式。
  • 石景山模式口大街修繕年底完成
    本文內容來源於--  北京青年報  修繕金閣寺古建築群、打造南大荒溼地公園、重現1500米的京西古道、建設首鋼後工業景觀帶……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石景山區獲悉,日前,《石景山區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保護發展規劃》正式發布,作為永定河出山口地區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重要節點,目前,石景山區正依託轄區內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
  • 北京模式口五個非去不可的地方,第二個沉澱500年,今年有望開放
    模式口大街是北京市公布的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石景山區中部、佔地 35.6 公頃。此地原名磨石口,因盛產磨石而得名,後取其諧音將磨石口改為模式口,明清時期為京西重鎮。古時用石板鋪就的三裡長的街道,是京西古鎮通往京城的交通要道,東接京城、西通塞外,曾是兵家必爭之地。
  • 5月17日北京首場區長直播帶貨,靜花緣民宿京西古道與味庭邀君共赴
    為了幫助農民推銷特色櫻桃,5月17日,由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北京日報社,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合作主辦的「逛潭柘戒臺·賞京西山水·住精品民宿·嘗鮮門頭溝大櫻桃」直播帶貨活動將在王平鎮舉行。此次直播是拼多多「跨越山海·雲遊中國」大型旅遊直播活動之一。
  • 《模式口記憶·印象》新書發布~用文學講述有溫度的歷史
    模式口古道形似遊龍,被譽為京西著名的「龍形古道」,全長1500米書籍亮點模式口與文學是有著不解之緣的,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便是從模式口走出來的。在小說《駱駝祥子》中,模式口還因出產優質磨刀石被呼作「磨石口」,民國後期才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 修古建築群、重現古道風貌……石景山永定河文化帶保護將有這些規劃
    修繕金閣寺古建築群、打造南大荒溼地公園、重現1500米的京西古道、建設首鋼後工業景觀帶……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石景山獲悉,日前,《石景山區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保護發展規劃》正式發布,作為永定河出山口地區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重要節點,目前,石景山區正依託轄區內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構建類型多樣
  • 北京第一條登山步道——京西古道
    周末沒事做,跟朋友重走了京西古道,王平-峰口庵-圈門段路線。這段路我前後走過很多次,每一次都會有新發現,這兩年來也見證了京西古道的修繕,這次去最大的感受是整條路線基本修繕完畢,尤其是從進入花溝到峰口庵一路已全部修繕,這是要打造北京第一條登山步道——京西古道的節奏呀。
  • 「京西石景山」主題旅遊專題展亮相服貿會
    人民網尹星雲 攝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尹星雲)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於9月5日至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及周邊場地舉辦,主題為「全球服務,互惠共享」,採取「1+8+N」展會新模式。本屆服貿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下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為藉助服貿會平臺充分展示北京石景山區文化旅遊資源,石景山區文化和旅遊局精心籌備服貿會相關工作。
  • 2020年京西古道軌跡圖回顧
    京西古道景區,古道眾多!其中以下最為有名!玉河大道西山大道新潭古道王平古道龐潭古道蘆潭古道玉河古道     京西多古道,歷史悠久,這源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物產資源。京西群山之中,遍藏烏金,多名人。
  • 京西古道,韭園村段
    前文(韭園村)中走到了京西古道的收費口,徒步的話要在下面買票再從這裡上山。不過這裡不是主流入口,如果開車來的話,最好停在山後的停車場和售票處。這裡也能看到少數的馬蹄窩了,不過沒有上面的多。京西古道的歷史粗略地說可能也有三千多年了,馬蹄上的鐵掌把地上的石頭踩出了深深的坑。而有了坑後,馬蹄自然更要踏進這裡坑裡,也能避免打滑。所以坑就越來越深。這個門洞叫牛角嶺關城,古時候是收過路費的。
  • 成都一舊小區被改造成各式民宿 老城改造能否成民宿行業下個突破口
    7月28日,小豬聯合創始人王連濤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時表示,通過引入新業態讓老城重新煥發活力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將老舊小區改造成兼具品質和特色的民宿便是小豬所做的一項有益嘗試。王連濤所說的嘗試正是小豬旗下舊房改造民宿項目「由裡」,據記者了解,該項目是成都市老舊院落改造重點項目,於去年由小豬與成都市錦江區政府正式合作啟動改造,並於近期正式交付運營,而這個項目也是全國首個融入民宿業態的城市舊改項目。
  • 遠離都市繁華,打造獨特民俗一條街 雙葉村:古老村落展活力
    遠離都市繁華,打造獨特民俗一條街  雙葉村:古老村落展活力  人文資源豐厚  村中多長壽老人  雙葉村地理位置獨特,是柯橋、諸暨、蕭山三縣市交界處,雙葉村由雙橋村與葉家山村兩村合併而成。山下是雙橋自然村,通往葉家山自然村由一條古道相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