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吉隆 滄桑巨變

2021-01-09 中國西藏網

  前不久,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前夕,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在兒子李晟的陪同下,重回第二故鄉西藏吉隆,踏上了西藏高原的旅途。從拉薩、日喀則到吉隆,秋高氣爽,到處都是麥浪滾滾,呈現一派豐收景象。見到沿途各地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城市和村鎮,都洋溢著喜迎國慶的氛圍,使我感慨萬千。

  40年前,也就是1979年,我有幸援藏到西藏吉隆縣工作。在這裡十年的工作中,得到藏漢族幹部群眾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並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離別吉隆30年了,卻一直牽掛著吉隆的一切,那裡的山山水水都令我魂牽夢繞。今天,我重回吉隆,沿途見到在吉隆工作過的老朋友——日喀則市應急管理局黨組書記董昆紅、原吉隆縣副縣長格桑、原定結縣人大副主任普布次仁和原吉隆縣副縣長拉巴等同志,向我介紹了吉隆跨越式大發展的情況。我聽到、看到這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個快速發展的邊境新型城市呈現在眼前,令我十分驚嘆!我為西藏點讚!我為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吉隆修建的公路交通很便捷

  在吉隆,我看到便捷的公路交通。原來在吉隆通往熱索口岸到尼泊爾的羊腸小道,現在都是高標準的國道了,滿載著中尼貿易商品的大貨車、旅遊中巴穿梭在這條公路上。沿途偏僻人口不多的江村也修了公路。江村是個邊境的小村,坐落在保護區陡峭的山坡上。我在吉隆工作時,曾多次下鄉到過這裡,爬坡下坡都是對體能的考驗。現在,我們的車可以直接開上來啦。


圖為吉隆邊區的公路(拍攝於2019年9月) 

  江村群眾原來的住房是用就地取材的石塊壘起來,用木板當瓦,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的簡易住所。現在的老房子已不見了,群眾都住上了寬敞結實的兩層新房。


圖為吉隆林區(拍攝於2019年9月) 

  我在吉隆工作時,江村的護林員多吉、桑布,他倆全身心地投入護林工作。這次來,很想再見見這兩位老朋友。經了解,護林員多傑已病故,其家人已搬遷至郎久新村。在村民的帶領下,我見到了桑布。30年後再見面,我們都很興奮。桑布熱情地帶我走進他的家,兩層新建小樓,住房、客廳都井然有序,木雕的家具和現代化電器一應俱全。縣裡的駕駛員普瓊對吉隆的情況很熟悉,他告訴我,這裡的群眾依靠旅遊和林下資源的利用,經濟收入都很好,已過上小康生活。

  江村現居住人口不多,大多已搬遷至郎久,群眾的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

  聽說偏僻的貢當、沙勒、卡邦鄉村都修通了公路。

  在前往縣駐地宗嘎鎮的途中,駕駛員平措告訴我,吉隆通往日喀則的孔唐拉姆山隧道正在修建中,我很欣喜,該隧道建成後將告別千百年來冬季大雪封山的歷史。待中尼鐵路(經過吉隆)修建後,那時吉隆的發展將會出現新的人間奇蹟。

  吉隆旅遊業的開發有了大發展

  在吉隆,我看到這裡開發旅遊業正迎來大發展的春天。我遇到不同口音、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遊客穿行在吉隆的各個景區。

  吉隆是西藏日喀則五條溝中最深的一條溝,珠峰自然保護區內面積最大的森林景區,素有「西藏最後的秘境」「珠穆朗瑪峰後花園」的美譽。

  吉隆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據說1300年前,松贊幹布迎娶的尼泊爾尺尊公主經過吉隆,吉隆當地人點燃篝火,舉行了三天三夜的歌舞表演。

  吉隆有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寺,漢字石刻,通往尼泊爾的古道,還有好多千古流傳的美麗故事。張永發的《千年吉隆》、金書波的《從象雄走來》,對吉隆的故事有較詳細的介紹。在吉隆發現的《大唐天竺使之銘》碑刻,震驚了考古界,大唐御史王玄策的故事,已被世人所知。

  吉隆的旅遊資源豐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吉普峽谷,其特點是深、奇、險、秀,迎來遊客無數。我看到修建中的吉普大橋即將完工,這將方便各方遊客前來觀賞。此外,建於唐代的吉隆帕巴寺建築風格獨特;邦興的強堆寺歷史悠久;乃村通公路後,遊客可在觀景平臺欣賞吉隆美景……吉隆還有能治病的溫泉、三指馬的化石、摩崖石刻、唐尼古道、尼泊爾尺尊公主的棲息地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景點。

  吉隆對外口岸建設的新成就

  在吉隆,我看到對外經貿有了大發展。吉隆鎮的邊貿基礎設施建設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一個嶄新的邊貿新區呈現在祖國的西南邊陲。


圖為吉隆鎮的南大門(拍攝於2019年9月)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吉隆口岸擴大開放為國際性口岸。不少歐美遊客、印度香客及尼泊爾車隊在現場排隊通關。吉隆口岸進出口貨物總量增長很快,已經是西藏對外的主要口岸了。大宗的國際貿易貨物,經過吉隆口岸運往內地、出口東南亞,是西藏進出口貨物的主要集散地。我在吉隆邦興一帶,見到新建成片的大型貨物儲藏設施和繁忙的運輸車輛。


圖為雨後吉隆鎮的晨曦(拍攝於2019年9月)


圖為吉隆熱索海關(吉隆口岸)(拍攝於2019年9月) 

  吉隆鎮有了快速的發展,一個繁榮的邊境城市正在崛起。高樓林立、琳琅滿目的商店鱗次櫛比,賓館、餐飲隨處可見。在吉隆的一天中午,我和吉隆的朋友們還在尼泊爾的餐廳品嘗了異國風味的咖喱飯。

  在吉隆鎮期間,我沿街轉了一些商店,看到各類商品齊全,食品也豐富,南方的水果、北方的山珍在這裡都能見到。據說在縣城買不到的生活用品,到吉隆鎮就能買到。

  吉隆群眾生活有了大改善

  在吉隆,我看到吉隆的群眾生活有了明顯改善。已擺脫貧困,進入小康,群眾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吉隆鎮的書記格桑、鎮長魏任夫告訴我,整個吉隆鎮已於2018年摘掉貧困的帽子。去年的人均收入已達1.4萬元。吉隆鎮瑪嘎村現有人口288人,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已超1.5萬元。昔日用石塊、木板搭建的簡易住房,現在通過改造,都修建成了結實、明亮、寬敞的新房。開發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為建設高質量的邊境貿易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雨後清晨吉隆鎮的帕巴寺(拍攝於2019年9月) 

  當夜幕降臨時,我看到帕巴寺前的文化廣場上的大型電子屏幕播放著悠揚的音樂,吉隆的居民歡聚在這裡,用歌聲、舞蹈表達心中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歡樂的歌聲在山谷中迴蕩。吉隆縣政府辦鄧澤恆告訴我,吉隆每個村落都建有文化廣場,勞動之餘都有自己休閒文化活動的地方。

  吉隆的義務教育普及得很好。經過各類學校、內地西藏班的學習培養,新一代有文化、有知識、有技術的本地藏族青年正在茁壯成長,在各條戰線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有的已成為工作骨幹。吉隆的醫療衛生事業蓬勃發展,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推開,醫療衛生保障體系的建立正在進行中,群眾的健康水平有顯著提高。吉隆還建成村級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站,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偏僻的邊區群眾都能看上電視!


圖為吉隆熱索中尼友誼橋(吉隆口岸)(拍攝於2019年9月)


為吉隆海關進出口的貿易車隊(拍攝於2018年8月) 

  烈士陵園裡致敬吉隆的烈士

  這次來吉隆,還專程到吉隆的烈士陵園祭奠了張硯清烈士。

  1986年中秋節的第二天,我與吉隆林管站副站長張硯清在去往吉隆八號溝時發生車禍,從近50米的懸崖上跌入河谷中,硯清犧牲,我因重傷住院治療。硯清因此永遠留在了吉隆,在烈士陵園與眾多烈士為伴,守護著吉隆這片熱土。後來,因工作關係,我調到林芝,臨走時,我到硯清墓前,與他告別。

  再後來,要內調了,我特意回了一趟吉隆,來到烈士陵園,在硯清的墓前深深地鞠一躬。朋友,你建設好吉隆的遺願一定會實現。

  30年後我來到吉隆,再次來到縣城附近的烈士陵園。吉隆縣委、政府很重視革命傳統教育,自籌資金維修了烈士陵園吉隆革命烈士紀念碑和堅固的圍牆。修整後的烈士墓一排排靜臥在馬拉山下吉隆河畔這塊聖潔的土地上。每年的清明節,吉隆縣都要組織機關幹部、群眾和中小學生前來祭奠,從傳承中汲取力量。


圖為吉隆烈士陵園內祭奠張硯清烈士( 拍攝於2019年9月) 

  我在硯清墓前,深情地呼喚著:硯清,我帶著兒子李晟來看你啦……

  烈士陵園裡一排排的烈士墓,都是西藏和平解放以來,來自全國各地來建設吉隆,不同時期犧牲的各民族的地方和解放軍幹部戰士。由於年代久遠,其中有些已成了無名烈士,其姓名、籍貫有待考證。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的著名導演翟俊傑(十八軍老戰士)告訴我,部隊中他和他的戰友當年曾來吉隆參與修建公路,他親眼看到他的年輕戰友倒在了築路的工地上,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陵園裡還有1976年進藏的湖北籍武漢大學學生錢建新,1978年在一次撲救森林火災時犧牲……


圖為西藏吉隆縣烈士陵園(拍攝於2019年9月) 

  巍峨的馬拉山,蜿蜒的吉隆河,見證了吉隆烈士們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偉大的犧牲精神!這是我們後輩們在新時代建設好吉隆邊區的強大動力!吉隆快速發展的巨大成就已告慰了吉隆的革命先烈!吉隆的烈士與山河同在!永垂不朽!

  吉隆歸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欣喜親眼看到吉隆的大發展、大繁榮,深感欣慰。遺憾的是我晚去了幾年,沒見著那些已去天堂的藏漢族幹部群眾的老朋友……

  在吉隆,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的大發展、新成就震撼人心!展望未來,我信心滿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加強西藏邊區建設的新徵程中,我期待著看到一個更加繁榮美麗的新吉隆!(中國西藏網 文/李炎星)

(責編: 德吉卓瑪)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圖集丨蒸汽機車:不僅是懷舊情結,更是對鐵路滄桑巨變的回望
    圖集丨蒸汽機車:不僅是懷舊情結,更是對鐵路滄桑巨變的回望 2019-12-07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山的變遷見證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滄桑巨變」
    回望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滄桑巨變,我們可以著眼於從祖國西北角新疆省烏魯木齊市內這座小小的山,依山而建的公園中,可以由此窺知一二。紅山公園,位於新疆省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紅山路北一巷40號,是一座集旅遊觀光、古典特色、人文內涵、體育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自然山體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烏魯木齊市新十景之一。紅山公園,因地處紅山而得名。而紅山之名,則緣於其山體。
  • 看周口滄桑巨變 向夢想慨然前行
    看周口滄桑巨變 向夢想慨然前行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11月16日,《周口日報》在一版顯著位置刊發《九萬裡風鵬正舉——周口三年滄桑巨變述評》。「《九萬裡風鵬正舉》一文大氣磅礴,力透紙背,讀來讓人忍不住為周口的三年巨變喝彩,為如此精彩的文章點讚。」市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王愛民說,過去的三年,在周口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不過是短暫的一瞬,可是這三年卻給這座城市留下了永久的記憶。一是重新燃起了希望。四屆市委曾向全市人民發出莊嚴承諾——「大幹快上三五載,請君再看周口城」。
  • 滄桑巨變看韶山
    新華社長沙6月16日電 題:滄桑巨變看韶山  新華社記者帥才、明星、陳宇簫  充滿詩情畫意的民宿,生機勃發的農業大棚,撲面而來的文明新風,催人奮進的「紅色課堂」,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近日,新華社記者走訪了毛澤東的故鄉韶山,感受著這裡發生的滄桑巨變
  • 看周口滄桑巨變 向夢想慨然前行
    看周口滄桑巨變 向夢想慨然前行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11月16日,《周口日報》在一版顯著位置刊發《九萬裡風鵬正舉——周口三年滄桑巨變述評》。「《九萬裡風鵬正舉》一文大氣磅礴,力透紙背,讀來讓人忍不住為周口的三年巨變喝彩,為如此精彩的文章點讚。」市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王愛民說,過去的三年,在周口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不過是短暫的一瞬,可是這三年卻給這座城市留下了永久的記憶。一是重新燃起了希望。四屆市委曾向全市人民發出莊嚴承諾——「大幹快上三五載,請君再看周口城」。
  • 滄桑巨變,芒市都市氛圍悄然濃鬱!
    滄桑巨變,芒市都市氛圍悄然濃鬱!
  • 桑園圍 見證滄桑巨變
    默默守護一方平安的桑園圍,承載著珠三角文明的發展,見證著珠三角的滄桑巨變,在新時代依然煥發著勃勃生機。 文/珠江時報記者劉永亮
  • 走過幸福之鄉——吉隆
    透過經幡,吉隆只是在群山深處一個模糊的影子。吉隆在藏語中意為「幸福之鄉」。據說,公元8世紀時.蓮花生大師途經吉隆溝入藏,見此地山青水秀,風景明媚,不勝感慨,於是命名此地為吉隆,以表達其無限讚譽之情。但是,在蓮花生大師進藏之前的100多年前,吉隆就以絲綢之路聞名於世。據說松贊幹布曾到過此地,迎娶他的尼泊爾新娘尺尊公主。
  • 日喀則吉隆小城的重生與蝶變
    原標題:吉隆小城的重生與蝶變   近年來,沐浴著黨的陽光,承載著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愛,吉隆縣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信心和決心,搶抓「4·25」災後重建契機,一場誓將貧窮舊貌改換富裕新顏的脫貧攻堅戰,在吉隆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經過3年時間,吉隆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 十年滄桑巨變 他們弄潮領航
    2010~2020年,十年滄桑巨變,家居行業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隨著房地產精裝的推行、整裝以及電商等新零售渠道的崛起,行業競爭變得更加激烈。而在這場巨變中,他們是家居行業發展的領航人,緊抓時代發展趨勢,帶領企業走向升級轉型。
  • 光陰故事 滄桑巨變——最美農場:八五六!
    崢嶸歲月六十年,滄桑巨變;風雨歷程六十載,彈指一揮間。八五六墾荒兒女用勤勞與勇敢,譜寫出一首首振奮人心的奮鬥之歌、團結之歌、巨變之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靈臺:培育文化團隊...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靈臺:培育文化團隊 助力文化惠民 2020-12-16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桑皮紙上的中國畫訴說新疆60年滄桑巨變(圖)
    桑皮紙上的中國畫訴說新疆60年滄桑巨變(圖)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2015年08月16日00:08 他們訴說60年新疆的滄桑巨變,引各族觀眾駐足讚嘆。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新疆美術家協會主席鄧維東介紹說:「這是繼2012年在國家圖書館展覽以後再一次桑皮紙藝術的亮相。古老滄桑的桑皮紙這門藝術非常獨特,他在全國一定能引起藝術界震動,從這些作品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代新疆人的智慧和現當代美術家藝術創作非常巧妙結合在了一起。」
  • 直播預告丨雲遊古臺——古臺百年滄桑巨變
    明天(8月16日)上午10:30-11:30,北京天文館攜手央視新聞,帶您「雲遊古臺」,與您一同回顧古觀象臺百年滄桑巨變。
  • 全國最大的蒸汽機車博物館 見證中國鐵路的滄桑巨變 | 坐標蘇家屯區
    從滄桑歷史穿越到現代文明,這裡真實再現了中國鐵路近120年的歷史,見證了中國鐵路百年來的滄桑巨變,堪稱一部中國鐵路史。文化之旅攻略&劇透 全國最大的蒸汽機車博物館 見證中國鐵路的滄桑巨變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蘋果產量穩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蘋果產量穩中有增 政府搭橋果農抱團銷售 2020-10-13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崇信:下足「繡花」功夫 確保貧困人口真...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崇信:下足「繡花」功夫 確保貧困人口真脫貧 2020-12-12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歷經百年滄桑巨變——爨底下村國慶旅遊攻略
    經歷了數百年滄桑巨變的爨底下村,依舊保持了居民原始的風貌――明清古居。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單。
  • 第二屆吉隆裝飾藝術與書畫藝術交流會開幕
    2020年8月9日,滄州高新區美術家協會與香港吉隆裝飾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吉隆裝飾藝術與書畫藝術交流會」隆重開幕,活動現場高朋滿座、嘉賓雲集,滄州文聯副主席唐文君、滄州文聯副主席耿吉隆裝飾副總肖文會女士與客戶
  • 滄桑巨變,芒市都市氛圍悄然濃鬱
    來源:德宏團結報原標題:滄桑巨變,芒市都市氛圍悄然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