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上海本幫特色老字號「熟食店」[組圖]

2020-12-13 東方網

盤點上海本幫特色老字號「熟食店」[組圖]

2014年7月5日 16:25 來源:東方網

  據上海發布,上海人一般把熟食叫作「熟菜」或「熟小菜」,天熱了廚房間呆不住,馬大嫂們買點現成的熟小菜回來,方便又美味。賣熟食的店交關,但專賣上海本幫菜的老字號熟食店儂曉得哪幾家最好?是做醬鴨出了名的光明邨,還是糟貨了得的王家沙,又或是以紅腸起家的山林,做燻魚的西區老大房。

相關焦點

  • 夏天起油鍋太熱 本幫老字號熟食解決買汰燒
    上海人一般把熟食叫作「熟菜」或「熟小菜」,天熱了廚房間呆不住,「馬大嫂」們買點現成的熟小菜回來,方便又美味。賣熟食,糟貨、滷味、涼拌菜餚的店有很多,但專賣上海本幫菜的老字號熟食店儂曉得哪幾家最好?是做醬鴨出了名的光明邨,還是糟貨了得的王家沙,又或是以紅腸起家的山林,做燻魚的西區老大房?
  • 「上海老字號指南之一」:上海的老味道,那些本幫菜的老字號菜館
    老派爺叔就開始介紹上海的那些久負盛名的老字號。前兩天看到好幾篇文章,都是講上海的老字號,但有的對這些老字號的來歷、故事或者特色,語焉不詳;有的連老字號的概念都沒有搞清楚,連只開了十多年的店家都稱為老字號,實在令人啼笑皆非。所以老派爺叔就來寫寫上海的老字號。今天就先來說說老字號的本幫菜館。
  • 魔都這些熟食店,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山林熟食天鑰橋路40-90號匯聯商廈1樓山林熟食店在上海一共有200多家分店,妥妥地做到了家門口就有!熟食老字號的招牌已經穩穩地掛在上海寧的心中,走到哪裡都能看見軋鬧猛的隊伍!小金陵雲南南路55號(近寧海東路)小金陵創建於1987年,素有「江南第一鴨」之稱,是上海少有的鹽水鴨為特色的熟食店,喜歡吃鴨子的上海寧都對它讚不絕口。 這家的鹽水鴨皮黃肉白,鹹香酥嫩,一整塊吃下去也不膩,再淋上醬油,更是鮮美的不得了!
  • 《新聞聯播》為何聚焦上海一家商鋪?上海熟食店加盟創業靠譜嗎?
    上海優越的營商環境是有目共睹的,堪稱創業者的天堂。 而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中國的營商環境在全球的排名躍升至46位,上海作為中國經濟的排頭兵顯然起到了巨大作用。對於普通創業者們而言,星巴克的創新舉措、上海市優越的創業環境,無疑可以帶來巨大的啟發。而當下不少創業者看到火熱的熟食項目,不禁想問「上海熟食店加盟靠譜嗎?「能賺到錢嗎?」上海熟食創業有多靠譜?
  • 魔都這些軋鬧猛的熟食店,儂去過幾家?
    阿拉上海寧喜歡的迷道全都有走街竄巷這些魔都高人氣熟食店你去過幾家? 山林熟食店在上海一共有200多家分店,妥妥地做到了家門口就有!熟食老字號的招牌已經穩穩地掛在上海寧的心中,走到哪裡都能看見軋鬧猛的隊伍!透明的櫥窗掛滿售賣的食品牌子,各種滷味熟食、廣東叉燒、醬汁牛肉、蔥油雞、烤子魚......山林大紅腸在上海寧心中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肉質鮮嫩,口感Q彈,香濃又有嚼勁。
  • 百年老字號,上海本幫菜鼻祖——「老正興菜館」
    在上海這個世界一級的國際大都市,飲食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各幫佳餚應有盡有,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若問起哪家的上海本幫菜最正宗,當首推「老正興菜館」。「老正興菜館」是上海開埠以來最早的一家經營上海本幫菜的飯店,創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至今已有152年的歷史,是上海本幫菜的鼻祖。「老正興」當年坐落在上海九江路350弄原大陸商場(舊稱佛陀店)內,其創始人是結拜弟兄祝正本和蔡仁興,取兩人名字中的一個「正」字和「興」字作店名,叫「正興館」。
  • 超嗲,魔都這些軋鬧猛的熟食店,都是忘不了的老迷道
    魔都軋鬧猛的熟食店每一家都是一個濃縮版的菜市場阿拉上海寧喜歡的迷道全都有走街竄巷這些魔都高人氣熟食店你去過幾家? 山林熟食店在上海一共有200多家分店,妥妥地做到了家門口就有!熟食老字號的招牌已經穩穩地掛在上海寧的心中,走到哪裡都能看見軋鬧猛的隊伍!透明的櫥窗掛滿售賣的食品牌子,各種滷味熟食、廣東叉燒、醬汁牛肉、蔥油雞、烤子魚......山林大紅腸在上海寧心中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肉質鮮嫩,口感Q彈,香濃又有嚼勁。
  • 老正興菜館(福州路店),典型的老字號飯店,上海本幫菜!
    老正興菜館始創於同治元年,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是上海最負盛名的經營本幫菜的菜館之一。老正興口碑甚佳,有著多個金牌菜式,其中草頭圈子、油爆蝦、醬方等都曾多次獲獎。保留了老派酒樓的格調,裝飾大氣、古色古香。一共有五樓,其中四、五樓為客房。
  • 上海老字號「半成品年夜飯」大盤點!在家吃出飯店味道!
    今年滬上眾多老字號餐飲紛紛推出品種豐富的年夜飯半成品套餐光明邨、新雅、杏花樓……跟著小儂來了解,快來看看你最pick哪一家?#新雅粵菜館新雅的半成品菜一直實力很強,也是上海最早推出半成品年夜飯套餐的老字號。
  • 屬於老上海的8家餐廳,幾十年了都沒有變的本幫味道!
    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雲集了全球各地的美食但是上海的本幫菜永遠佔據一席之地今天就來盤點一下最有名的幾家上海本幫菜餐廳晶焱上海菜推薦:紅燒肉、蔥油雞、響油鱔絲、燻鱸魚、酒香草頭價格不便宜,但是味道絲毫不打折扣,人氣超級火,最好提前預約光明邨大酒家地址:淮海中路588號推薦:鮮肉月餅、醬鴨、響油鱔絲、水晶蝦仁、糖醋小排上海標準的老字號
  • 上海十九大老字號美食餐館 上海老字號飯店有哪些 上海百年老字號餐廳
    老正興菜館主打上海本幫菜,「老正興」本幫菜的代表有:油爆河蝦、八寶全鴨、蝦子大烏參、草頭圈子、清炒鱔糊、紅燒划水、紅燒魚、紅燒肉、八寶辣醬、正興醬方、冰糖甲魚、油醬毛蟹、鍋燒河鰻、蟹粉蝦仁、蘿蔔絲汆糟等,其中,油爆蝦是招牌菜,更獲國家金牌獎,以"天下第一蝦"美名馳譽中外。餐廳保留了老派酒樓的格調,裝飾大氣、古色古香,老正興菜館是品嘗上海本幫...
  • 最新最全上海老字號「半成品年夜飯」大盤點!在家吃出網...
    今年滬上眾多老字號餐飲紛紛推出品種豐富的年夜飯半成品套餐光明邨、新雅、杏花樓……跟著小編來了解,快來看看你最pick哪一家?#新雅粵菜館 新雅的半成品菜一直實力很強,也是上海最早推出半成品年夜飯套餐的老字號。
  • 本幫非遺老字號再開新店 這次是南翔印象城
    近年來,不斷湧入消費市場的新品牌、海外品牌以及新生代消費習慣的改變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擠壓本土老字號的生存空間。老字號要如何抓住以年輕人為主的主流消費客群,消除與新生代之間的「代溝」,重拾老字號的品牌自信……面對這些難解的問題,上海老飯店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百家老字號,上海本幫菜鼻祖——老正興菜館
    在上海這個世界一級的國際大都市,飲食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各幫佳餚應有盡有,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若問起哪家的上海本幫菜最正宗,當首推「老正興菜館」。「老正興菜館」是上海開埠以來最早的一家經營上海本幫菜的飯店,創建於1862年,至今已有158年的歷史,是上海本幫菜的鼻祖。「油爆河蝦」以老上海的「老正興菜館」烹調的最具特色,熱油鍋裡炸酥,撈起調汁,蝦殼紅潤,外脆裡嫩,蝦身裹汁,碟底不留湯。
  • 老正興,上海本幫菜鼻祖
    上海杏花樓(集團)有限公司老正興菜館,(以下簡稱老正興菜館),是中華老字號企業。老正興菜館創始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被稱之為「正宗上海菜,首推老正興」。一百多年來,老正興一直保持了經營「上海菜」的領先地位,老正興以太湖地區盛產之活河鮮為原料,菜餚頗具江南風味,以烹製濃淡相宜的上海菜為特色。
  • 『經典本幫味道Top5』
    【今日榜單】2014-10-26『經典本幫味道Top5』外地人看來,上海人做菜,幾乎都是一個套路,「左手醬油瓶,右手糖罐子」。本幫菜家家戶戶會燒,但你要說到一本正經的上海菜,跟家裡燒的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甚至於有些號稱「本幫」味道的小館都不一定燒得來!那今天,淘最上海就帶你看看那些原料考究、做法複雜,如今在上海已經很少見到的本幫味道!
  • 沈嘉祿:尋找上海本幫菜記憶
    什麼是上海本幫菜?老字號「梁園致美樓」是豫菜,魯迅曾光臨過,但是80年代上海的河南人很少,慢慢這家店因生意慘澹關閉了。「閩江飯店」是經營閩幫菜的老館子,福建菜以生猛海鮮為主,隨著館子倒閉,福建菜特有的紅糟也在上海消失了。上海還有一家名叫「知味館」的杭州菜館,招牌菜是醋熘魚、龍井蝦仁,可是在80年代也倒閉了。
  • 拯救懶癌患者 盤點上海人多又好吃的外賣小窗口
    本尊君今天特來盤點上海那些大排場龍又好吃的熟食店。住的近的,記得下班後捎一份回家喲!  杜六房那口味肯定挑剔的來不要不要的~上海方言中有這樣的說法,「面孔紅得像杜六房的醬汁肉」。杜六房是老上海人盡皆知的熟食店,以醬汁肉、醬鴨、烤鴨、燻魚等熟食製品享譽滬上。其中,以紅米烹調而出的杜六房「醬汁肉」尤為出彩,這個肉的賣相太贊了,肥瘦相間的夾心肉,用秘制配方燒出來的本幫味道,熱的時候真的哈好次,確實是老上海醬燒肉的味道,肥肉是亮點,肥而不膩,皮很爛,配米飯吃最最下飯了!
  • 上海最佳本幫菜館TOP12
    2015年,上海老飯店「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正式獲頒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名廚們不斷發展和改良下,「德興館」創製了一批特色菜餚:白切雞、糟缽體、雞圈肉、醃篤鮮、扣三絲、蝦仔大烏參……成為當時本幫菜的「大本營」,當年有著「上海皇帝」之稱的杜月笙也是德興館的忠實粉絲。
  • 最新最全上海老字號「半成品年夜飯」大盤點!在家吃出網紅老飯店米道
    比如冷菜套餐中,本幫特色的白斬雞、醬鴨都是主打,價格在198元左右。線上預約方式:天貓店「杏花樓食品旗艦店」創建於1875年的上海老飯店,作為上海本幫菜的重要發源地,多年來一直秉承本幫菜特色,雖濃油赤醬,卻鹹淡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