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在建檔立卡貧困戶比較集中的黑山頭鎮舉辦為期一周的中草藥種植技能培訓班,鼓勵當地居民利用自家房前屋後的土地,發展庭院經濟,培育地區中藥材產業發展,助力精準脫貧。
↑中草藥種植技能培訓班開班。
在黑山頭赤芍種植基地裡,當地中草藥種植專家連續多日為學員實地講解芍藥種苗選擇、栽種模式、病蟲害防治、施肥追肥等栽培技術,為他們提供全面細緻的諮詢指導。本期培訓班學員一共56名,其中28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56歲的梁西村村民馮秀芹是其中的一位。因病致貧的她,這兩年在國家和地方一系列精準脫貧政策的幫助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家裡的人均年收入從2015年每人不足三千元到現在的一萬多元。這次參加了中草藥種植培訓班,她想著把自家閒置的院落收拾出來,種上幾畝芍藥來增加家庭收入。據介紹,芍藥花全身都是寶,花可以用作茶葉,種子可以榨油,根可以做藥材,種植三四年以後,每畝純收入可達兩萬多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美麗綻放的芍藥花。
額爾古納市就業服務局局長喬國巍告訴記者,雖然建檔立卡戶已經完成了脫貧目標,但是按照上級政策,脫貧不脫政策,要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選擇他們適合的發展產業。希望通過技能培訓,使建檔立卡戶真正掌握一項技能,為今後的穩定增收、穩定脫貧打下堅實的基礎。
黑山頭鎮是額爾古納市的畜牧業重鎮,也是旅遊特色鄉鎮,與俄羅斯隔河相望。藉助獨特的地域和區位優勢,近年來當地將精準脫貧和產業發展相結合,積極引導群眾走多元化發展的路子。中草藥種植就是該鎮針對精準脫貧而打造的特色產業項目,將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保戶吸納到中草藥種植合作社,既培育了增收支柱產業,同時有效解決了當地居民土地閒置和村民本地化就業問題。通過項目扶持,進一步鞏固了現有的脫貧成效。目前該鎮已有20戶居民開始進行中草藥種植,芍藥的種植面積達到1000畝。(經濟日報記者餘健 通訊員 秦緒偉 於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