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CEO:巴黎將是倫敦強有力競爭者

2020-12-25 和訊

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CEO阿諾-德-布瑞松(Arnaud de BRESSON),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文/新浪財經歐洲站站長 郝倩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11日消息,在本周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Europlace)舉辦的國際金融論壇上,該協會CEO阿諾-德-布瑞松(Arnaud de BRESSON)接受新浪財經獨家專訪,稱在英國脫歐(Brexit)的背景之下,倫敦作為金融中心的勢力範圍一定會有所縮水,巴黎將是倫敦最強有力的競爭者。

「歐洲的金融中心分為兩類:一類是在特殊領域競爭力領先,例如盧森堡和愛爾蘭的都柏林。這兩個地方在後臺業務部板塊十分專業,資產管理也有所建樹,法蘭克福作為一個區域性中心,主要優勢就體現在商業銀行領域。」布瑞松對新浪財經分析說。

「第二類就是大金融中心,例如巴黎。相比區域性的金融中心,巴黎涵蓋的金融領域更為全面,也非常多元化。巴黎在債券,債券衍生品,公司債券的發行規模上都是第一。單從資產管理規模而言,巴黎的業務量就是法蘭克福的兩倍。」布瑞松說。

在英國脫歐的背景之下,過去三年巴黎金融市場野心勃勃,積極爭取那些即將搬出倫敦的企業。巴黎的野心也無可挑剔,他們擁有歐洲第一大股票市場,第一大保險市場,以及五家歐洲Top10的頂級銀行,同時巴黎在歐洲金融科技和數字經濟領域排名第一。之前巴黎估計如果部分國際銀行和投資基金移居巴黎,可能帶來至少2萬個就業崗位。

傳統金融行業必須應對數位化挑戰

「從經濟實力而言,巴黎在歐洲也是唯一可以和倫敦相較而言的國際性城市。巴黎是歐洲第一個同時擁有證券,保險和債券發行交易金融中心,其競爭力還體現在發展了近十年的金融創新和可持續金融板塊。因為巴黎的大學和研發中心十分活躍,可以直接為金融科技公司輸入人才。」布瑞松對新浪財經分析說。

「現代經濟有很多新話題,最重要的話題無非是老齡化社會,新能源,以及可持續發展。沒理由全球經濟在應對這些這些新情況時,金融行業還停滯不前。」布瑞松對新浪財經坦言。

布瑞松認為一些非銀行企業已經對傳統金融業發起挑戰,接下來傳統銀行業本身也要應對來自數字經濟,區塊鏈和可持續金融業的諸多挑戰,所有這些挑戰這些都是金融行業新前線。

按照布瑞松的估計,現在在法國有1000餘家金融科技公司,貫穿從區塊鏈,風控到人工智慧的各領域。雖然法國並沒有超大規模的科技「獨角獸」,可這些新興科技企業發展速度極快。為了幫助他們快速增長,巴黎也積極為金融科技公司尋找合作方和投資,包括積極尋找機會為中法兩國科技企業加強溝通。

上半年法國發行綠色債券全球最多

「現在歐洲的經濟發展速度並不快,趕不上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速。可是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速也在放緩。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時,歐洲的穩定性優勢反倒顯示出來了。」

「以往投資人追求高增速,但高增速也與風險和波動性並存。現在歐洲穩定性優勢明顯,加上歐洲央行新班子的組建,這些現在看來都是樂觀的因素。歐洲的主要競爭力體現在其穩定性和監管系統的完善,在歐洲,開發新的資產潛力很大。」布瑞松對新浪財經分析說。

布瑞松解釋說,現在被經常談及的可持續金融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涵蓋兩大領域:綠色金融和社會金融。綠色金融關注環境發展,過去三到四年,綠色債券(Green bond)全球發行的總盤子從1500萬擴張到2500億美元(2018年),先是由各國家政府和國際機構發行,現在連很多跨國公司也參與其內,整個市場都更加活躍。

「可持續發展經濟和可持續金融是相互關聯的,這也是為什麼』低碳投資組合』開始在金融行業流行。我們也看到公司在制定投資戰略時要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等要素考慮在內,投資銀行和保險公司開始發行相應的金融產品。這些新的投資模式和產品都與環境氣候緊密相關。」

例如,在今年的國際金融論壇上,歐洲最大的資管公司Amundi就與歐洲投資銀行(EIB)共同提出綠色信貸市場動議,由歐洲投資銀行注資不超過6000萬歐元,目標是3年內吸引10億歐元投資,該動議將創建一隻基金以投資高回報率的綠色債券,綠色私人信貸產品,以及證券化產品。

布瑞松認為,這些都對可持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去年中國是第二大綠色債券發行國,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看來,法國發行的綠色債券體量全球最大。」布瑞松對新浪財經稱。例如今年第一季度最大的單筆綠色債券就是由法國大巴黎公司(Société du Grand Paris)發行的,價值20億歐元。

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CEO阿諾-德-布瑞松(Arnaud de BRESSON)(左)與新浪財經歐洲站站長郝倩,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巴黎金融中心將努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作為歐洲金融中心,巴黎對於發展人民幣業務非常積極,也鼓勵公司在更大範圍內使用人民幣。」

布瑞松解釋說,巴黎金融市場正積極助力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現在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支持法國和歐洲機構投資者和企業在巴黎提供人民幣計價的銀行和金融服務,以此增強巴黎作為歐洲離岸人民幣中心之一的重要地位。

布瑞松提及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與中國籤署的三個備忘錄,第一個是2010年與中國銀行(601988)間市場交易商協會(NAFMII)籤署,主要是與中國交流發行公司債券的經驗。第二個是在今年陸家嘴(600663)論壇上簽署,與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一起推動上海與巴黎的金融交流與合作。他們還與重慶市金融發展服務中心籤署金融合作框架協議,開展包括促進跨境人民幣交易等五個方面合作。

「巴黎本來就有歐洲第一大股票市場,現在還有不斷擴張的泛歐交易所。之前泛歐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也已經建立了相應的合作。我們對於推進中法之間的證券市場聯通以及投資人互通非常有興趣,也在觀察滬倫通的進展,尋找相應的機遇。」布瑞松對新浪財經坦言。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英國若脫歐法國「偷著樂」:巴黎或取代倫敦成為金融中心
    摘要 巴黎正準備熱烈歡迎倫敦的銀行家。法國認為如果英國在下個月脫離歐盟,那麼受影響的英國銀行家們將不得不轉移到法國。但似乎這樣的敵意在周三(6月8日)的活動中被拋之腦後,午餐會上法國的金融和政治精英們推出了一條「歡迎來到歐洲」的標語用來吸引英國銀行家們來帶巴黎。  致力於推廣法國金融業的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主席稱他並不想要英國脫離歐盟,但如果不幸成真的話,巴黎會歡迎任何一位受到脫歐影響的英國銀行家。
  • 巴黎、法蘭克福都想成為「下一個倫敦」
    人民視覺「英國『脫歐』將促使歐洲金融產業重組,歐洲其他金融中心的業務規模會增加。」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執行長布瑞松日前表示。一旦英國離開歐洲單一市場,許多以倫敦為歐洲總部的金融機構將失去在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中的「金融通行證」,為此,一些金融機構考慮遷出倫敦,在歐盟國家尋找新的落腳點。
  • 經濟危機當下 倫敦/巴黎穩居歐洲領軍城市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金融時報》10月28日報導,倫敦與巴黎在國際競爭力、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生活質量方面都遙遙領先歐洲其它城市,在金融危機之下,表現出了極大的適應能力。但相比之下,英國的其它城市就要遜色多了,報導將六座德國城市與六座英國城市相比,就產量和就業增長情況來說,倫敦顯然是英國唯一在過去五年內都有所提高的城市。報導稱,「柏林、慕尼黑以及漢堡這三座城市的表現遠勝於英國除倫敦外的其它城市」 ,倫敦中心智庫的一份報告及全球城市倡議計劃中稱其「彰顯出歐洲在新的經濟周期下開始復甦」。
  • 倫敦和巴黎——20世紀國際金融中心的嬗變
    倫敦和巴黎——20世紀國際金融中心的嬗變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發布時間:2014年06月16日 05:53
  • 英國脫歐:倫敦vs巴黎的歐洲藝術市場就此傾斜嗎
    導 言:近日,法國巴黎正熱熱鬧鬧地舉辦亞洲藝術品拍賣周,吸引了全球收藏家。與此同時,歐洲的第一大藝術交易中心——倫敦正面臨著去留歐盟的重大抉擇。據英 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公投計票結果顯示,英國已表決選擇退出歐盟。無可否認,這也無疑給英國藝術市場帶來嚴重挑戰!
  • 英國脫歐後新歐洲金融中心之爭:巴黎、法蘭克福誰佔上風
    與此同時,在歐洲政界則存在一種看法,即沒有必要將倫敦金融城因脫歐所喪失的業務和工作崗位全部轉移集中在某個特定國家,若能做到利益均攤,則更令各國在脫歐談判中有動力統一戰線,應對英國。巴黎的頭號競爭對手:法蘭克福在英國宣布脫歐的公投結果之後,不少大型金融機構已經開始權衡其在未來的選擇。
  • 英國脫歐「送分」 巴黎取代倫敦成歐洲最吸引外資城市
    而今,巴黎又多了新的「標籤」,隨著英國退歐引發的擔憂情緒蔓延,它在經濟金融領域的優勢反而逐漸凸顯,已超過倫敦,成為外商直接投資(FDI)最具吸引力的歐洲城市。巴黎吸引力上升在歐洲,財富創造越來越集中在最大的城市和地區。過去,倫敦作為外商直接投資項目排名第一的城市,長期保持著領導地位。然而,在投資者的情緒變化下,巴黎首次超過倫敦,成為歐洲最具吸引力的外商直接投資目的地。
  • 法國投入歐洲金融中心「爭奪戰」 鋪好「紅白藍」地毯迎接金融機構...
    面對「後脫歐」時代,歐洲金融中心「爭奪戰」的眾多競爭對手之一,巴黎已經進入了「備戰」狀態。對於法國政府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旨在增強市場活力的新政,市場普遍表現出了較強利好預期。不過,面對「接盤」倫敦的眾多競爭者,也有法國媒體表現出了擔憂情緒。
  • Dott入局歐洲共享單車市場 明年3月倫敦巴黎推出
    Dott入局歐洲共享單車市場 明年3月倫敦巴黎推出2020-12-16 08:58出處:cnBeta.COM作者: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報導, Dott電動滑板車服務在歐洲多座城市都有提供。
  • 獨家 倫敦到巴黎只需35分鐘?! 秒殺歐洲之星的親民VIP新航線即將開通!
    經常往返倫敦到巴黎,但是厭倦了希思羅機場或是歐洲之星的繁忙等候時間?別急,通勤倫敦到巴黎又一條新航線即將開通了!
  • 倫敦大本鐘"靜音"之後 巴黎艾菲爾鐵塔也將"熄燈"
    倫敦大本鐘"靜音"之後 巴黎艾菲爾鐵塔也將"熄燈" 2017年09月01日 18:39   來源:海外網
  • 倫敦居民去遊巴黎坐「歐洲之星」一天內能來回
    聽起來很神奇,不過真的可以實現,因為現在乘「歐洲之星」從巴黎到倫敦只需要兩個小時。本月4日,它從巴黎抵達倫敦創造了英法首都之間最快鐵路運行紀錄。    巴黎到倫敦少用半小時  歐洲高速鐵路列車「歐洲之星」,經過路軌改善工程後,4日成功刷新行車速度紀錄,以2小時3分39秒,跑完了從巴黎至倫敦的492公裡路程,比過去用時縮短了半個小時,當日最高行車時速達299公裡。往返票價為59歐元(約人民幣607元)。一天之內,大約有15-17趟列車在區間服務。
  • ...都柏林、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和巴黎已經開始削弱倫敦作為歐洲...
    【熱點消息回顧盤點】金融中心低位削弱,脫歐帶來的變化或對英國經濟造成衝擊;① 撤出歐盟單一市場後,英國金融服務公司將失去在歐盟範圍內提供服務的牌照,歐盟是否會允許他們進入還有待觀察。即使歐盟允許,還可能隨時撤回許可。② 都柏林、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和巴黎已經開始削弱倫敦作為歐洲金融中心的主導地位。
  • GDP歐洲第一,德國為什麼沒有倫敦、巴黎那樣的超級都市?
    這一時期,藉由首都的地位和手工工業的大規模發展,倫敦逐漸發展成為北海重要的港口城市;而巴黎在路易十四的經營下也修建起了凡爾賽宮,吸引了歐洲各地的能工巧匠,成為了歐洲的藝術中心。隨著戰爭的落幕,德意志境內各大勢力再無能力發動戰爭。各城邦之間不得不偃旗息鼓,休養生息,德國進入了劍拔弩張卻又相對平靜的時代。
  • 倫敦VS巴黎,誰才是歐洲的一哥?首都對戰,分外眼紅!
    巴黎:觀光拍照最喜歡的敞篷大巴倫敦:而倫敦是傳統復古的紅色巴士巴黎:用交通卡坐地鐵很便宜倫敦:Oyster卡也能暢行無阻,但倫敦地鐵票價在世界上都屬於高的巴黎:去哪哪關門,找個餐館吃飯都難倫敦:倫敦如往常一樣,甚至非常熱鬧
  • 巴黎咳嗽倫敦窒息
    本報記者 劉軍攝   巴黎咳嗽,倫敦窒息,布魯塞爾得眼疾……這是近日西歐地區空氣汙染現狀大致勾勒出的一幅形象的畫面。   4月初,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此時恰逢復活節假期,人們紛紛外出旅行,到處都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天,西歐地區連續出現嚴重的空氣汙染現象,給早春的西歐蒙上了一層陰影。
  • 歐洲最繁忙機場首次易主 倫敦希思羅機場被巴黎戴高樂機場超越
    航空圈訊歐洲最繁忙機場頭銜首次易主,英國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被法國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首次超越。當地時間10月28日,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發布信息,公布了這一消息。希思羅機場稱,現在預計2020年該機場的旅客人數將為2260萬,到2021年將達到3710萬,而6月份的預測是2020年為2920萬,2021年為6280萬,而2019年該機場旅客吞吐量則為8100萬人次。預計旅客人數減少的原因是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以及英國政府在機場提供快速檢測問題上行動遲緩,這導致希思羅機場將競爭優勢拱手相讓給歐洲競爭對手。
  • 歐洲城市之最:倫敦最髒 巴黎最不友好
    (Agencies)本周三公布的一項英國調查顯示,倫敦被評為歐洲最髒、物價最高的城市,布魯塞爾則是最無聊的城市。該項由TripAdvisor公司開展的調查共對1100多名遊客進行了訪問。調查結果顯示,倫敦取代巴黎,不幸獲封歐洲「最髒城市」稱號。受訪者認為,法國首都巴黎最不友好,其次是倫敦、莫斯科。儘管如此,巴黎仍是人們心目中的「浪漫之都」,以及購物和美食的天堂。倫敦被評為夜生活最豐富、擁有最佳公園的城市。蘇黎世被評為最乾淨城市,不過這個瑞士城市同時與其他城市並列第二大「最無聊城市」,僅次於歐盟總部布魯塞爾。
  • 英格蘭的倫敦和法蘭西的巴黎,帶您走進欣賞歐洲的雙城記
    在歐洲,有兩座城市可以說的上是一對歡喜冤家,它們分別處於英吉利海峽的南北,一個是英格蘭的倫敦,而另一個則是法蘭西的巴黎。作為倫敦,首先它是嚴肅刻板的,倫敦沒有巴黎那麼多浪漫、多情,而有的是詼諧、諷刺。倫敦的天氣是變換不定的,剛才還晴空萬裡,轉瞬間就小雨濛濛,而倫敦的建築是莊重的,無論是聖保羅大教堂,還是伊莉莎白塔大本鐘,或是大英博物館,都是這樣。在倫敦生活,有很多不確定的機遇,這是在生活巴黎的人所感覺不到的。而巴黎與倫敦相比,則太浪漫、多情了,巴黎有的是好天氣,陽光撫慰著大地上的一切,好像上帝有意恩澤這個「光明之城」似的。
  • 倫敦巴黎疫情告急,歐洲多個大城市下周或面臨重新封鎖
    新冠疫情第二波正以比第一波更兇猛的姿勢襲擊歐洲。本周,包括英國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出現了自疫情爆發以來的單日新增最高確診數,包括馬德裡在內的數個歐洲城市已經再度進入了封鎖狀態,倫敦、巴黎等首都也或將在下周面臨重新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