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浩瀚無邊,佛光普照世界,佛教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收穫了無數的信徒。有些人拜佛,求的不過是保佑自己心想事成,一切順利,這些期望都離不開與佛的感應和道交,讓佛看到自己,照顧自己。
拜佛真的能求到這些嗎?如果能,豈不是誰都去拜佛求得人生幸福圓滿?佛是覺悟的人,並不是神仙,不可能信徒許個願,佛念頭一轉就能夠滿足。
或許有人會問了,既然對佛許願沒用,那為何還要拜佛呢?其實佛門弟子拜佛,行的是弟子之禮,是尊師重道而已。
因為佛法是教導眾生認識世界,放下執念妄想的法,佛覺悟了,然後通過傳法來度化眾生,所以學佛之人要對佛頂禮膜拜。
但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不是佛傳法給眾生,眾生就能覺悟,一切都要看自己修行的進度。
因此想成佛,那就要修,當修行時出現這3種徵兆,就意味著和佛菩薩感應道交了。
01心平氣和
佛說:「修行就是修心。」佛學認為心是人的根本,修行就是對心的修煉,使內心變得越來越清淨、安寧。
正如《華嚴經》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句話告訴我們,眾生之所以不能成佛,正是因為心中的妄想和執著,而妄想和執著怎麼來的?就是起心動念來的。
這世間貪嗔痴等等毒素障蔽了眾生的心智,勾起了眾生心中的許多欲望,便對世間種種利慾執著起來,苦苦追求,求不得苦,求得了就想要更多,又生煩惱苦厄。
就好比《楞嚴經》曰:「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句話告訴我們,一旦放下內心的妄想執著,那麼就等於是有了菩提心,離成佛也就不遠了。因為一旦放下了內心的欲望執著,那麼心就回歸了清淨。
心清淨,對於這世間萬物就能做到心平氣和,不會因為得到而喜悅,也不會因為失去而痛苦,寵辱不驚,一切隨緣。
不刻意地放下什麼,也不去爭取什麼,世間的一切都如同風和樹葉,飄來飄起,隨它。出現這種徵兆,就說明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了,已經到了佛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