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5月26日訊(記者張皓)還記得封城期間在武漢下錯車的那個「大連小夥」嗎?他真名叫做蔣文強,當時本來準備出差去長沙,結果誤入武漢滯留,為了解決食宿問題,在醫院做起了志願者,意外經歷了一段「生死考驗」。如今有了一個圓滿結局:他在老家大連開店賣起了燒烤。
迎難而上開起燒烤店
幾天前,「大連小夥海鮮燒烤」開始試營業了,它一開始就自帶網紅店的基因——因為大廚兼老闆,正是那個封城期間曾經誤入武漢到醫院做志願者的「大連小夥」蔣文強。
因為疫情,餐飲業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這時開店並不被親朋好友看好。蔣文強說:「餐飲現在難幹,現在做什麼都不容易,不能因為難就不做了,都需要堅持,越是這個時候,我要幹起來帶動一下,沒有想像的那麼難。」
蔣文強說,燒烤店5月20日開始試營業,生意還行,不算忙碌但很充實。
原本從事手遊工作的蔣文強,2月中旬準備去長沙談合作,結果誤在武漢下車滯留,結束隔離回家路上,因為自己的車放了太久,發動機壞了,在高速路上拋錨,遭遇了一次緊急救援。到家門口時,不知家門口何時安了根柱子,車又撞到柱子上,保險槓撞掉了。前段時間,他再次到長沙談手遊的事,打網約車時發生了撞車事故。
「對不起,我真的不適合出門。」蔣文強自嘲。因為以前曾做過六年的廚師,回到大連後,他最終選定在西崗區新開路做起了燒烤店,店面300平米,一共6個人,他是大廚兼老闆。
有顧客不明白招牌的意思,蔣文強會向其解釋「大連小夥」的來歷,當然,也有人專門慕名而來。
一天曾有200個未接電話
話說2月15日,蔣文強乘坐高鐵前往長沙時,中午到餐車買了盒飯後,未回到自己的車廂,誤入了外地返回武漢的專門車廂。到武漢後,整個車廂的人都被「請」下列車,他也陰差陽錯到了武漢。
當時武漢下著雨雪。想買票離開,發現火車站的櫃檯沒人,想住酒店訂不到房間,網約車也叫不到。想著總不能就這樣露宿街頭,於是上網找志願者求助,卻看到「包吃包住」的志願者招聘廣告,於是就報了名,當天就被接到了武漢市一醫院做志願者。
一到醫院就開始學習穿防護服投入工作,因為是從大連過來的,所以在防護服上標上了「大連」這個稱號。他的這個特殊經歷在網上傳開後,一時間成了「網紅」。
隨之而來,過多的關注,也給他的生活帶來一些困擾。 蔣文強說,後來他在防護服上不敢再寫「大連」,而是改成了「保潔」二字。經常有人給他打電話,微信加好友,甚至睡一晚起來之後會有200多個未接來電,後來他乾脆調成了勿擾模式;還有醫院裡的護士特意跑來要跟他合影。
後來,也有編劇和導演找到「大連」,想要把他的經歷拍成電影,但他說目前還沒有這種想法。 被關注之後,「大連」也開始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他覺得自己象徵著「大連人的形象」。
並不後悔武漢特殊經歷
陰差陽錯,也許是最好的安排。如今,在28歲的蔣文強看來,他並不後悔武漢的這段特殊經歷。
蔣文強說,當他第一次那麼近距離地接觸病人,一開始心裡很害怕,甚至曾感動崩潰:一位大爺的鼻血不止,扔血紙的時候扔到了他的身上,他當時就想這下肯定完了。
護士看到他害怕,沒有讓他去碰那個血。看到女醫護人員衝鋒在前,比他還爺們,他覺得不能毫無責任地退縮。
康復的病人越來越多,蔣文強漸克服了心理恐懼,幫忙那些辛苦的護士們分擔一些壓力。他在樓道裡給自己立了一個工位「大連小夥等候處」,醫護人員有什麼需要他幫忙的,可以到這裡找他。最開始,他只是簡單寫了個等字,後來,其他醫護人員在紙上添上了很多有愛的圖畫。
一天工作12個小時,從早上7點幹到晚上10點。蔣文強在醫院一共工作了25天,隔離了14天。3月30日,他跟隨大連醫療隊回到家鄉。「走的時候,嶄新的旅行箱還是武漢人民贈送給我的。」他說。
「我肯定還會再來武漢的。」蔣文強說,他在武漢認識了很多朋友,朋友們也說,等疫情過去,歡迎他再來武漢,還給他「包吃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