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劉繼忠 ■趙丹/文視頻 受訪者供圖
東北小夥「大連」(本名蔣文強)最近一次上熱搜,是因為接受魯豫的視頻採訪。
這個疫情期間陰差陽錯到武漢成為志願者的28歲小夥,目前已回大連,隔離期滿即可回家。他至今對自己成為媒體和網友強烈關注的對象感到「一頭懵」——為什麼大家關注我?我的點在哪裡?
他不想因為疫情成為「網紅」,「我會唾棄自己」。
網友稱他的遭遇是「神劇情」,適合拍電影,還不斷「安利」給導演徐崢和演員肖央(他長的和肖央有點像)。現實中,確實不斷有導演和編劇找。
少有人知道,「大連」曾經學過6年廚師,拿手菜是東北菜。未來會在家鄉找工作,他正琢磨是繼續做手遊還是開家小飯店當廚師。
「大結局啦,大家不要再關注我。」大連說他要開始踏實生活。
「大連」已回大連,「走紅」後不斷有導演和編劇找
3月31日,「大連」已經從武漢回到大連。
正在當地隔離的他,還得幾天才能回家,「特別想家。想去大連街頭走一走。」
30日,他接受著名主持人魯豫採訪的視頻又登上了微博熱搜,很多網友才知道他回家了,又興致勃勃說起他誤入武漢當醫院保潔的「神劇情」。因為「大連」和演員肖央外表很像,網友繼續把他「安利」給導演徐崢和演員肖央——徐崢導演再拍一部《漢囧》吧,就讓肖央飾演。連肖央本人也在微博笑稱,「我就是大連小夥承德分夥。」
大連透露,還真的有導演和編劇找他,不是讓他當演員,而是把他的故事搬上熒幕。
「我也不可能自己去演,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面對機會,「大連」清醒自持。
假如真的由肖央飾演他的原型呢?「大連」連稱非常樂意。他喜歡打籃球,在籃球場上經常被人說長的和肖央像,喜歡肖央的《老男孩》、《誤殺》等作品,覺得他演的特別好。
有沒有一些很知名的導演找你?「我不想回答。」對於記者這個問題,「大連」的回答又透著東北人的爽快,直言直語。
這也許就是他備受大家關注的原因,也是他納悶為何自己成為焦點的緣由。
他真實,有血有肉,會坦承自己到醫院當保潔純粹是因為誤入武漢的自救方式;坦承初到醫院會害怕,這也不敢碰,那也不敢碰;坦承「病人一說話,緊張到死,咳嗽一聲,心都能跳出來。進病房收盒飯,我都想要個竹竿挑出來。」
他就像我們身邊的一個普通朋友,只是一不小心有了不普通的經歷。
難忘曾經幫助自己的人,很想抱抱「恩人」
一個普通人怎麼就莫名成了不普通的人呢?
「大連」本想去長沙與人洽談合作事宜,在經過武漢的那列高鐵上,誤入了外地回武漢人士專門車廂,最終在武漢下了站。
到了武漢,他差點露宿街頭,為了有地方住,他就拼命給醫院打電話要去當志願者,就這樣,他當找了一份在武漢第一醫院隔離病區打掃衛生的工作,一天報酬500元,成了抗疫一線的一員。
「大連」的這段經歷已經被大家熟知,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後來的事。
疫情下到醫院工作,誰不害怕?「大連」坦承自己幹了幾天後,老琢磨著回家。他不敢告訴家裡人,就把自己的事跟發小說了,可發小也沒辦法,他就想到找家鄉媒體求助。
「我聯繫我們大連交通廣播,目的不是為了接受採訪,而是求助我滯留武漢了,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啥防護用品都沒有。」「大連」回憶,他因此聯繫上了大連馳援武漢的醫療隊,給他送了一些防護物資。
後來,一個自媒體聯繫到他,想著隨便聊聊,沒想到文章火了,「然後第二天就開始有媒體聯繫我,到晚上電話就快『炸』了,一直到現在。」
這就是「大連」被廣泛熟知的過程。直到現在,他都很感激這些最初幫助他的人,那種感覺,只有曾經身處絕境遇到溫暖的人才能懂得。
尤其是大連交通廣播的一位姐姐。
「我打進交通廣播聯繫到的第一個人就是她,一直在幫我,直到現在。」跟著醫療隊回到大連的「大連」見到了這位姐姐,她作為媒體去採訪馳援武漢的大連醫療隊,「我們倆那是第一次見面,其實我有好多話想說,但是一瞬間什麼也說不出來,眼淚止不住。」
知道感恩的「大連」稱,「我很想抱抱這位姐姐,又怕影響她被隔離,當時我就知道哭了。」
不想因疫情成為「網紅」,母親叮囑他不能「飄」
回望這段不尋常的經歷,「大連」稱正如網友所總結的一樣:誤打誤撞,進了戰場,迷迷糊糊,還打贏了。
他的抖音號現有6.2萬粉絲,媒體爭相約訪,直到如今還被競相追逐,仿佛成了流量擔當,但是他一直認為自己就是普通人。
「我也問很多人,你們為什麼會關注我?和我一樣滯留武漢的也很多啊,和我一樣當保潔的也很多啊。」提及被關注,「大連」連連發問,「我的關注點在哪裡?我也不知道。」
有些人認為他是「網紅」,接受嗎?他立即回答:「我不是,我真的不是!」
之所以這麼反應強烈,「大連」稱不認為「網紅」是貶義詞,而是不想疫情成為「網紅」。「那是什麼感覺?就仿佛借著大家都挺難過,都挺傷心的一件事,紅起來的。」頓了頓,「大連」又稱,假如因為疫情被定義為「網紅」的話,「我這種網紅是應該被唾棄的。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母親也一直在叮囑他,報導歸報導,關注歸關注,人不能「飄」。
「我希望多關注幫助病人額的醫護人員,多關注那些曾經在苦難中掙扎的人,希望自己能成為對別人有啟發、有幫助的人。」採訪中,「大連」誠懇的說。
人,貴在自知,知道有時候鮮花如錦,烈火烹油不一定是好事。
就像這次回大連,他也不想受到過多關注,以後自己在家鄉,也僅僅是一個過著平凡日子的平凡人,孝敬父母,以後還會有自己的小家庭,有三五好友可以聊天,這樣就挺好。
他目前的想法就是,自己回到大連了,請把我忘了吧,可以「大結局」了。
學廚師出身,未來有可能開個小飯店當廚師
「大連小夥等候處,九樓女神守護者。若有需招必回,請喊『大連』」——這是大連貼在醫院牆上的一段話。
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當保潔志願者時,為方便醫護和患者稱呼,大家都在防護服上寫下自己的名字,他隨手寫下自己家鄉的名字,於是大家都稱他為「大連」。
當保潔的這段經歷,他已不願在贅述,用他曾經調侃的話來說,「我這個月把我20多年的家務都做了。」
他之前從未去過武漢,陰差陽錯在武漢呆了這麼久,他對武漢的整體感覺就是「這真的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而他在這裡,也收穫了很多感動,和一些萍水相逢的醫護人員以及患者也成了朋友。
「有機會我會再去武漢,看看我工作的病區,在城市轉一轉,畢竟在那裡有一輩子最難忘的回憶。」「大連」說。
至於將來,他打算隔離結束後回家,看看家人,好好歇歇,然後考慮重新找工作的事情。
「大連」稱之前因為疫情,手遊業務沒談成,也估計做不成了。「我自己的能力我知道我我就是兩項技能,要麼就做手遊,要麼就是開個小飯店當廚師。」令人意外的是,「大連」以前就是學廚師的,學了六年,拿手菜就是東北菜。
「具體學校就不跟你說了,免得媒體又去採訪學校。」「大連」說話很逗。
他畢業後反而沒幹廚師,而是從事手遊行業。這次因為疫情,他又開始重新考慮未來的事業發展,未來想憑藉一技之長吃飯。
「我說我這件事就可以是大結局了,再沒有什麼可以報導的了,我可以踏實生活了。」
這是「大連」目前最真實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