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美國存在種族問題,種族問題令人震驚。另一方面,在加拿大,儘管不時發生歧視事件,但宏觀上從未發生過大浪。
加拿大的種族問題顯然比美國好得多。為什麼兩個種族非常相似的國家(地理,語言,歷史,習俗)如此不同?今天我們將詳細討論。
歷史與地理
首先,很明顯,加拿大在種族問題上處理得很好。不是說加拿大比美國更先進或更有能力。在美國,問題主要在於歷史與地理。
讓我們看一下美國社會的種族構成:
第一種族是德國人,佔14.7%;第二位是非裔美國人,佔12.3%;第三位是墨西哥裔美國人,佔10.9%(並非南美的所有其他種族。這不包括人口相同的波多黎各,古巴,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等。)中國人的後裔佔美國的1.2%,排名第15位,數量不多作為波多黎各移民。
讓我們看一下加拿大的種族構成:
在此列表中找不到非洲裔人。它在加拿大的所有種族中排名第31,人口為21萬。換句話說,在加拿大的3600萬人中,只有20萬以上的非洲人後裔,少於美國城市的數目。墨西哥人後裔排名40之外,人口為12.8萬(其他南美人後裔則更為少數)。中國後裔佔加拿大總人口的5.1%,在所有種族中排名第七。
眾所周知,非洲裔美國人和南美人是解決美國種族問題的關鍵。他們的失業率,犯罪率和貧困程度仍然很高。
尚普蘭(Champlain)是加拿大最早的先驅者之一。它於1608年正式降落在加拿大魁北克海角,開始在北美正式開放法國殖民地,並建立了魁北克市的前身。但是法國並未對北美大陸的發展給予太多關注。它只將北美視為貿易和資源掠奪的階段目標,並且沒有長期的殖民策略。
因此,直到1760年左右,即在法國統治加拿大的近150年中,加拿大最重要的經濟支柱是皮草貿易。與同期(約1760年)的美國相比,美國殖民地每年可建造300至400艘船。羊毛紡織和冶金工業也已開始大規模發展。同時,由於氣候和自然環境,美國殖民者甚至在農業上挖了一個「金礦」。他們在美國南部建立了許多種植園。
另一組人口數字可以更好地說明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差距。 1760年,美國人口已達到160萬;在法國統治下,加拿大的總人口略超過70,000。
直到1865年美國內戰結束,奴隸才得以解放。經過200多年的黑人不斷販運到北美,再加上自己的繁殖,在美國的非洲裔美國人總數已超過400萬。今天,非洲裔美國人已成為美國的第二大單一種族,人口接近4000萬。
美國廢除黑人奴隸制已有二十年,1885年,東西太平洋鐵路的建設真正打開了加拿大三個草原省份的交通,並將加拿大變成了一支農業軍隊。大型國家(在三個草原省份之前)的農產品只能用馬車運輸,不能大規模開發。因此,加拿大沒有引入黑人奴隸制,這不是因為加拿大人當時的道德水平高於美國人,而是因為歷史,地理和發展因素。
真正的移民
前面講到美國,接下來我們講一下加拿大。從地理上講,加拿大沒有美國的獨特土地,天氣寒冷,大面積地區不適合居住;但是有三大洋,只有美國是該國的鄰國,而且沒有非法移民的問題。據保守估計,美國至少有1000萬非法移民。加拿大非常寒冷,賺錢要比美國難,而且不像美國那樣沒有身份就可以自由生活。這些非法移民永遠不會想到來加拿大。同時,為了防止難民大量湧入,加拿大規定:只要您從美國陸上進入加拿大,就沒有資格申請難民。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由於加拿大發展相對較晚,直到20世紀加拿大才開始實現無移民負擔的工業化快速發展。篩選了過去100年來引進的移民,目的是充分滿足加拿大的國家利益。在年齡,教育水平,收入和犯罪率方面,加拿大移民超過了加拿大居民的平均水平。
加拿大的移民制度與美國不同。一方面,這取決於經濟發展的程度。加拿大還需要大量的普通勞動力。如保姆,卡車司機,屠夫和廚師仍然是各省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加拿大政府可以隨時管理移民的來源和群體屬性。選擇什麼年齡,什麼種族,什麼家庭規模,什麼知識背景,只需要調整得分標準即可。因此,在加拿大,不會大量湧入引起社會問題的種族群體。即使發現問題,也很容易隨時調整和糾正錯誤。
加拿大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僅僅擁有150多年的歷史。關於種族問題,沒有歷史記錄。移民政策通過科學為社會和經濟服務。移民不僅沒有給社會帶來負面問題,而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貧困與福利協會
美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而富人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但是,美國的窮人也很窮。可怕的是,在某些種族中,貧窮已經滲透到人們的骨子裡,甚至蔓延到子孫後代,世代相傳。
美國確實存在:低薪白人工人,三,四個人住在一個小房間裡;懷孕的清潔工受傷,不敢請假,一天沒有薪水,第二天沒有錢用於雜物;沃爾瑪員工不能支付房租,也不能住在庇護所;攜帶十磅重的真空吸塵器吸塵並跪在地板上擦拭地板。女傭的熱門話題是,哪種鎮痛藥最適合使用?沒有醫療保險,因為它太貴了。這意味著,如果您生病了,那麼您必須花費比其他人更多的錢。
加拿大的生活方式與美國基本相同,特別是在消費方面。因此,加拿大的貧困和破產率將不低於美國。但是,加拿大擁有更完善的社會保障和福利體系,為貧困和低迷的家庭提供了更多的站起來的機會。全民免費教育;為所有人提供免費醫療;一個孩子一年可以獲得最多6,000加元的牛奶費;低收入家庭將獲得年度現金補貼以退稅;全面的養老金制度,已繳稅30年的老年人可以獲得2,000美元的退休金;完全的失業保險和社會救助,就像由於流行病而失業的人一樣,可以獲得每月2,000加元的CERB補貼...
除了各種政府福利外,社會上還有太多組織幫助弱勢群體。新移民,單身母親,失業者,無家可歸者,病人,精神病患者和殘疾兒童,每個群體都能找到一系列的社會援助。
因此結論很簡單。美國的貧富差距巨大,而窮人(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少數民族)是種族和一系列社會問題的原因之一。加拿大的國力和富裕人口遠低於美國,但貧富差距很小,平均生活水平也很高。
在這個社會中,您很難賺很多錢,本來可以賺更多錢的收入,但是你得交更多的稅,以幫助窮人。但是你在這個社會上也很窮。在困難時期,即使依靠兒童的牛奶錢,失業保險,政府退稅和各種社會福利也可以維持體面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加拿大沒有任何種族群體明顯處於不利地位。中國人是聰明而有價值的教育,他們的平均家庭財富遠遠高於平均水平。印第安人擅長分組和經商,他們壟斷了加拿大的許多行業。菲律賓人吃苦耐勞,人人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韓國人也將自己的財富藏在人民中間,和平生活和工作;俄羅斯和烏克蘭等東歐國家是最好的綜合體,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優勢...
直白點說,通過首選的移民程序來到加拿大通常會迅速走上正確的道路,比當地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嚴重的種族問題怎麼會出現?
簡而言之,只要各族裔相互尊重,就沒有必要整合他們的生活並充分保留其習慣。在北薩裡一些社區,您認為您是帶著長袍,頭巾和紗麗來到印度的。在里奇蒙,從食品市場到銀行,中文是第一語言;在高貴林,到處都有韓國料理餐廳;本那比甚至還有一個日本人社區。連房屋和櫻花都和日本完全一樣。社區中還有一個日本文化中心。
為什麼加拿大如此重視「多元文化主義」?為什麼它可以容忍這麼多陌生的文化?這也從歷史開始。
加拿大在17世紀由法國人首先殖民。 100多年後,法國在英法戰爭中被擊敗,加拿大移交給英國統治。英國對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和繁榮的法國後裔採取了溫和的政策。他們得以保留自己的語言和生活習慣,並於1867年成為魁北克加拿大自治領(聯邦)的四個省之一。
魁北克的人口和經濟對加拿大至關重要。儘管有幾次獨立運動,但它們最終被聯邦鎮壓。為了使具有獨特文化的魁北克能夠留在加拿大並與加拿大保持一致,加拿大聯邦政府已竭盡全力在經濟,文化和移民政策上支持魁北克。加拿大的官方語言也是英語和法語。它還創造了英語和法語在加拿大並存的歷史以及英國和法國建立加拿大的歷史。這就是所謂的「雙重文化」。
但是在1963年,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加拿大繼續驅趕其他國家的移民,聯邦政府也開始注意到「雙重文化」的潛在風險。其他種族開始擔心加拿大「兩個國家」的擴散。他們擔心自己可能被視為「二等公民」,因此強烈主張政府採取政策保護他們的平等地位和權利。
基於對種族多樣性及其重要性的認識,加拿大聯邦政府意識到「它不能對英國和法國人民採取一項政策,對土著人民採取另一項政策,對其他種族群體的第三項政策。 「而且必須有統一的多元文化政策。」
1971年,當時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現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父親)正式宣布實施多元文化政策。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是「基於雙語結構的多元文化主義」。特魯多反覆指出:``兩種官方語言不等於兩種官方文化。沒有一種文化比其他文化更正式或更正式。 「但是,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基於個人的選擇自由和民族團結。特魯多說:「多元文化社會必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每個種族的獨立性,以促進自身的發展。有必要適當促進各民族的融合,以形成整個社會的完整性和特色。這兩個方面必須保持平衡。 」
可以說,「多元文化主義」很少被視為一個國家的基本國策甚至是一個國家的世界基礎。
簡而言之,儘管加拿大在歷史上是由英國和法國移民建立的,但在過去的100年中,它已通過科學甄選機制從世界各地招募了移民。移民不僅不會給加拿大社會造成負擔和問題,而且會極大地促進整個國家的發展。
相對緩慢的發展使加拿大不承擔族裔衝突的負擔,寒冷和偏遠的地理環境終止了非法移民。最重要的是,兩國建立的一個國家了解多樣性和相互尊重的含義。只有更加開放和包容各種文化,加拿大這個年輕而獨特的國家才能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