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今天傳來消息說,我國的第一本懷舊遊戲主題雜誌《舊遊戲時代》在臺灣地區眾籌成功,即將創刊。
《舊遊戲時代》項目由《電腦玩家》雜誌的創辦人徐人強先生發起,前期籌備進行了大約一年的時間,今年1月份開始公開的集資計劃,目前已經宣告集資成功。這是一份實體發行的全新遊戲雜誌,每兩個月出一期,內容覆蓋PC、主機和街機遊戲,選材範圍來自過去30年的電子遊戲產業,文章的形式包括大篇幅遊戲專題、經典遊戲回顧和知名製作人訪談等。
只從表現形式上看,這本雜誌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創新,但是由於題材涉及到「老遊戲」,倒是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引起熱情的討論。其實我周圍的許多朋友都是老遊戲愛好者,有的朋友為了找回當年玩遊戲的感覺,甚至去市場上淘來專業級的彩監作為顯示器,這才對味兒——請注意,是「彩監」,而不是「彩顯」,我也是從這件事上才知道彩監是什麼,為什麼它的圖像效果就比彩顯上等得多。
這些朋友們雖然在設備選擇上有點原教旨主義,但遊戲觀基本上都是正常的,許多朋友家裡什麼機種都有,玩會老遊戲,可能又開PS4打《仁王》去了,沒人鑽牛角尖,非要說老遊戲什麼都好、新遊戲全是渣渣——我知道這種人的確存在,好在不是大多數——因為對這些老遊戲愛好者,甚至我覺得對絕大多數玩家來說,老遊戲代表的是一種懷舊體驗,而不是派系之爭,老遊戲就像初戀一樣,時不時懷舊一下找一找往日的感覺,那就剛好。
當然令我感慨的是,為什麼遊戲雜誌,以及懷舊遊戲雜誌,在臺灣地區還有它生存的土壤。實際上在世界大多數地區,紙媒的佔有率雖然在下降,但還是有很多紙媒在頑強生存著,而且這其中就包括受眾面相對比較窄的懷舊遊戲媒體。在大陸地區,遊戲雜誌則大面積退出歷史舞臺,紙媒的退出有很多客觀因素,比如城市建設導致報刊亭的消失、發行量下降導致質量大不如前,等等,互相影響,但最重要的還是科技在快速進步,整個社會環境在快速變化,人們對新事物的渴求遠遠大於保持傳統,這當然有時候是好的,但負面效應就是可能會步子邁開太大,拋棄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不管怎麼說,當人們已經習慣電子閱讀之後,這時想在大陸地區創辦一份新的遊戲雜誌,甚至是更小眾的懷舊遊戲雜誌,我是不太敢想像的,那麼為什麼懷舊遊戲路線在臺灣走得通?我認為一方面,對懷舊感興趣的人可能比我想像中要多,另外一方面,不要忘了,世紀之交的前後10年正好是臺灣遊戲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許多30歲左右的玩家,從小是玩著這些臺灣廠商的遊戲長大的,可以說,2000年之前,是中國遊戲產業最接近世界水平的年代,這正是可以被回憶的資本。
2000年以後,臺灣的遊戲業就開始在夾縫裡生存,先是敗給韓國,然後是大陸廠商的崛起,臺灣遊戲產業自身也有很多問題,漸漸被邊緣化了,這真的十分可惜。這當中尤其是大陸廠商的崛起,不僅勢頭比韓國人還迅猛,更是全身上下裹著錢起來的,過分商業化之下,幾乎沒有任何精神內核。
我不記得在夜話裡提起過沒有,早幾年,大概是10年前吧,在免費網遊興起之前,人們普遍的感覺是網遊這種東西已經很功利化了,過分強調了人與人的互動,而沒有在遊戲之外留下點什麼值得思考的東西,但那個時候的廠商,我是說大陸的廠商,還沒那麼放得開,每次去一個網遊新作的發布會,臺上的主持人、老總、項目負責人還裝模作樣地給自己的遊戲身上貼金,比如我引擎多先進、劇情多曲折、請了什麼大師做顧問,有時候講得天花亂墜,我都快要信了。
大概在2007年前後,免費網遊興起了,史玉柱先生開發布會,直接給臺下的媒體記者普及留存率、ARUP值,後來發布會都是同樣的風格,連裝模作樣都不要了,我記得有個遊戲的製作人當場打開PPT,就展示一張圖,上面是個網遊生態的金字塔,多少免費玩家養活一個大R,簡單明了。這個時候再看,功利化還真是沒有底線的,好像早幾年那樣裝腔作勢也還不錯。所以,你覺得你在玩遊戲嗎?其實就是在玩數值,連玩家自己,對廠商來說不過也就是個數值而已……
我並沒有說這些網遊是完全不可取的,至少商業上它成功了,總比既沒有精神內核又商業上失敗強得多,我是覺得如今的中國遊戲業太過缺乏值得回憶的東西,除了「當年一起在網吧戰鬥的兄弟」這種路數,其他值得一提的真是太貧乏了。
當然事情也會有變化,就以企鵝為例,一方面賣個皮膚淨賺上億,一方面,騰訊也有TGP這樣看起來很上等的項目,儘管運營的過程中不斷出包,可往好處看,他們選的遊戲讓人覺得還是有一定品位的。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又很擔心,中國玩家當夠了數值還是不是能情懷得起來,我的同事就跟我感嘆:「TGP玩家可能是世界上最挑剔的玩家,不會被任何情懷感動。」緣由是TGP平臺運營的《這是我的戰爭》,這一類的情懷遊戲在Steam平臺起碼好評率達到95%以上,在TGP上的好評只有85%,而85%好評率的遊戲在Steam上只能說是馬馬虎虎的。
其實在90年代和2000年前後,大陸地區的國產遊戲當中許多也是情懷、值得回憶的,只是我們這個產業這些年走得太快了。我期待著幾個月後展開一本油墨芳香的《舊遊戲時代》,靜下心來,能找到更多值得回憶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