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大埔商會」 2018深圳-大埔鄉鎮足球聯賽開幕
6月9號下午,由深圳市大埔商會主辦、大埔足協指導、深圳大埔足協協辦的2018深圳-大埔鄉鎮足球聯賽,在南山浩昇足球公園隆重開幕。現場邀請了商會多位領導和嘉賓出席,如廣東省政協委員,深圳市大埔商會黃勤力會長;梅州市政協委員,深圳市大埔商會永遠功勳會長廖光明先生;前巴薩拉瑪西亞訓練營教練員拉斐爾;前山東魯能泰山隊隊員張侃侃等。出席開幕式的還有參賽的6支鄉鎮隊伍球員,眾多同鄉會的鄉親朋友們,現場超過三百多人。賽事以「世界盃年,共享激情」為主題,舉辦一個純大埔人、高規格、充滿情懷的足球賽事。
-
大美大埔,大有可期
在大埔,你隨處可見中國式詩意——透過它風光旖旎、鍾靈毓秀的蔥蘢之貌,直抵史風浩蕩、人才濟濟的文化之核。這裡,就是大埔。 大埔之美,美在生態。一直以來,優良的生態環境都是大埔的亮麗名片,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大埔森林覆蓋率近80%,負氧離子含量在1萬個/立方米以上,土壤硒含量高達1.9毫克/公斤。
-
大埔舊墟(圖)-中新網
大埔舊墟(圖) 今天的大埔舊墟除了一座始建於清初、一九三七年重建的天后宮外,已難尋覓舊痕跡了。
-
紅色大埔,綠色崛起
大埔,烈士精神傳萬代,英雄業績頌千秋。吳友優、陳達鋒、鍾丹、王瑤蘭等一行專程登高瞻仰三河垻烈士紀念碑,緬懷革命先輩,拜讀「將軍牆」,深受教益,力量倍添。在那激情燃燒的革命歲月,大埔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無數的大埔兒女為新中國的建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黨恩載福海,處處呈祥來。古韻添錦繡,大埔百姓歡。
-
愛上客家的香格裡拉——大埔
原來,2017年首屆「如繪大埔」全國散文大賽的獲獎作品出版了,拙作《雨中遊萬福寺》赫然在目。想不到,幾年之後還真的出版了,這可比當時收到獎狀和獎金興奮多了,薄薄一本書,卻是沉甸甸的收穫! 《人間有風景》詳盡介紹了大埔的人文歷史、民俗風情、名勝古蹟、大埔小吃等。讀之令人心有所趨,遐想著在這個有「香格裡拉」之稱的美麗山城待上幾日、幾月、幾年,會有怎麼樣的感受,莫不是情深不思歸?
-
紅色大埔綠色崛起——吳友優行走進廣東梅州大埔揮毫書頌
1925年至1926年,大埔建立起第一個中共仰文學校支部、第一個百侯縫業工會、第一個太寧農會、第一個中共大埔縣部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大埔老區人民在黨和政府領導下,發揚革命傳統,致力於革命老區和中央蘇區的建設和發展。
-
大埔 客家的香格裡拉
大埔不知轉了多少個圈,走了多少座山。車在山間忽上忽下,人整個是暈的。突然到了某個山頭,面前豁然開朗,定睛一看,原來是多了一江水。江水依山而走,兩邊鳳尾森森,間中小舟漁夫遊來蕩去,硬朗的嶺南深山中好像憑空生出了一個桂林,車上的當地人告訴我們:大埔快到了。大埔是廣東省東部隸屬梅州的一個小縣,古稱「萬川」,意思是在萬山之中。全縣人口50多萬,大多是客家人。客家人年少流離,闖蕩海外,據說大埔客家的海外僑胞也有50萬人左右,這便不難想像萬山之中,土樓上下那種深切的牽掛。每一屋、每一亭、每一閣,可能是慈母望歸的一個祈盼。
-
CCTV報導大埔傳奇美食[視頻]|大埔美食歌匯聚各鎮美食
我們的調查任務從小吃開始,味道帶您探尋大埔傳奇的美食。5月27日,中央電視臺CCTV-10《味道》欄目,用了整整50分鐘的時間專門報導了大埔傳奇的美食!節目中介紹的大埔美食 百侯薄餅 相傳清乾隆年間,大埔名聞遐邇的「一腹三翰林」之一的楊纘緒在任陝西按察使時帶回的當地四種小食之一。薄餅還有一個名為「錦囊藏寶」的美譽,經過民間多年的改進,演變成今天大埔非常受歡迎的客家小吃——百侯薄餅。皮韌餡香,口感柔軟滑潤,味美而不膩。百侯薄餅不但在百侯,而且在大埔縣城等地的賓館、酒樓、食府以至街頭大排檔、道旁小食攤均有。但最正宗的還是被評為首屆「客家美食節創新小吃大賽金獎」的大埔百侯牛記薄餅店。
-
大埔的美食,都藏在這裡.......,中山的大埔人必看哦!
了解大埔美食之前,請先觀賞一下大埔的美景,了解一下大埔的風土人情!!!
-
感受大埔
□莫銘陽春三月,我第二次來到了粵東的美麗小山城大埔。駕車從梅州出發,駛入大埔地界後,驚奇地發現每個風景如畫的路段均設有免費休閒區,休閒區內設有潔淨的公廁、細長的停車帶、巨大的自駕車地圖,讓人在小憩時可以一邊欣賞怡人的風景、拍照,一邊細觀地圖規劃自己的行車路線———地圖上標有各個景點及推薦的旅遊線路。據悉,這些休閒區是縣公路局建設的,由於工人們勤維護,休閒區與車輛所經過的公路一樣的乾淨、衛生。
-
舌尖上的廣東梅州大埔,沒吃過這些小吃,不算來過長壽大埔
在沒有來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的時候,便對大埔的小吃早有所耳聞。大埔常被人稱為潮汕的後花園,客家人的香格裡拉、世界長壽鄉、中國最美旅遊縣。不來大埔,便無法體會到客家人對美食和長壽以及大自然的熱愛。為了發揚客家小吃文化,大埔瑞錦酒店同時又是廣東名廚培訓基地,為大埔和全國各地輸出了各種有特色的客家名廚。比如長壽宴,壽桃是一定要做的,麵皮鬆軟,味道香甜,有一個好的寓意和兆頭。大埔的藥膳湯也很知名,湯底濃鬱,據說湯色越深,用的滋補料越豐富。大埔人每頓必喝湯,藥膳湯與他們的長壽不無關係。
-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大埔文化」大埔文化傳承研學
11月30日-12月4日,大埔縣家炳第一中學與百候中學兩所學校共同來到大埔縣博物館、大埔小吃文化城、大埔縣江畔人家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營地(紅色交通線研學),參與大埔文化研學實踐。大埔縣博物館研學同學們在博物館學習了大埔縣名的由來以及大埔的「華僑之鄉、文化之鄉、陶瓷之鄉、名茶之鄉、中華詩詞之鄉」的美譽。學習了客家五次遷徙的路線,了解客家的淵源。
-
好吃又不貴的大埔美食在哪裡?這個大埔美食攻略不要錯過!
↑↑↑擊上方"藍字"關注,每天推送大埔新聞客家美食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
-
大埔,決不辜負你的美食!
大埔,「中國最美小城"之美稱, 美食是大埔人的智慧和驕傲。 尋味大埔記,才驚覺各種不起眼的山間食材, 在樸實、勤儉的大埔人手中變化出無數花樣, 下面就來感受下外地遊客眼中的大埔美食吧!兩日時間實地品嘗大埔小吃,對小吃評論有錯之處或不了解希望大家可以指出~謝謝!
-
不要來梅州大埔,我是認真的!
來大埔,怕你會慢慢地吃胖!因為這裡的美食,多到根本數不過來。所以食在大埔,胖點是我的錯嗎?大埔的小吃食材豐富,種類繁多,有200多種。看完下面這段民謠,對於選擇困難綜合症患者來說怕是要抓狂了,不知道到底該吃哪個。
-
揭開大埔進士的歷史面紗
《大埔進士錄》《大埔進士錄》前言封建科舉時代,中進士是絕大部分讀書人瑰麗的夢想。而一個地區進士人數的多寡,也往往成為反映該地文化發達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大埔歷史上出過多少個文進士?大埔的進士,可以肯定不止這些人。已知的就有宋代為進士張雷的夫人作墓志銘的「進士藍震龍」。民國縣誌編纂者曾推斷其屬於大埔人(見本書《張雷》中「附錄四」之二)。由於年代久遠,相關資料太少,故「進士表」中未加收錄。也許還有一些,連姓名都被歷史的沙塵所封埋。另外,民國縣誌進士表中沒有收錄的盛若林,我們也有理由將其列入大埔進士的群體。
-
舌尖上的大埔,好山好水好味道!梅州大埔千人長壽宴今日震撼開席
本次活動由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支持,大埔縣人民政府主辦,多位頂級大廚、美食專家、民間美食達人齊聚一堂,品鑑客家美食,探索長壽奧秘,共同探討大埔當地美食的發展路徑,推動大埔長壽事業與生態文明共同發展。
-
「世界壽鄉·美麗大埔」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在大埔舉行
本報訊 (記者李少鳳)在國慶、中秋佳節到來之際,今日上午,由廣東省中國畫學會、梅州市中國畫學會、大埔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世界壽鄉·美麗大埔」——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開幕式,在大埔縣西河鎮北塘藝術部落崇德堂藝術(展覽)中心舉行。 此展特別邀請國內名家作品23件,邀請梅州市畫家作品43件,共展出作品66件。
-
【聚焦梅州大埔全會】從關鍵詞讀懂大埔經濟如何發展
今日(9日)上午,大埔縣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在大埔縣城召開。會上,大埔縣委副書記、縣長熊鋒松就經濟工作作專題講話。 廣州海珠(大埔)產業轉移工業園完成投資1.01億元,新老園區連接基本完成。
-
千年大埔茶如何突圍?
「大埔也可以照著這個思路來做。」操君喜建議,還可結合中藥材、大埔蜜柚等做成養生茶產品推向市場。探路講好大埔茶葉故事實現三產有機融合一山千行綠,阡陌茶飄香。大型茶葉產業大會的落地,也有力地提升了大埔茶葉產業的品牌效應。第三屆廣東茶葉產業大會暨廣東(梅州)茶業產品展銷會將於10月31日—11月2日在大埔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