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詩人薛濤:出身富貴之家,落魄煙花之地,愛情面前遭人拋棄

2020-12-13 西宮太后說

唐代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朝代,國家相對穩定,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是一個十分昌盛的朝代。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下,很多東西都發展得比較快,就比如文化方面,唐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朝代,尤其是詩人特別多,俗話說唐詩宋詞,唐朝詩人有著唐代三大詩人,這三人是李白、白居易、杜甫,有初唐四傑王勃、駱賓王、盧照齡、楊炯等人,這些詩人都是男子,當然唐朝詩人也有女子,像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的薛濤,薛濤是唐朝的女詩人,也是成都的樂妓。

薛濤

掌上明珠的她薛濤是長安人,她從小便出生於官宦世家,她的父親薛鄖在京城長安做官,薛鄖是一位知識淵博的人,薛濤是家中的唯一的女兒,因此薛鄖視她為掌上明珠,十分重視對她的教育,從小就教她識字、讀書、寫詩等等,薛濤的對於作詩方面的天賦極高,在她八歲的時候,她的父親薛鄖帶她一起乘涼,薛鄖看見院子裡的場景,便隨口吟詩道:「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薛濤隨即便對出了詩:「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薛鄖十分欣慰,笑著看了看她,薛濤在家中一直是地位很高的,因為是唯一的女孩,家中的長輩、下人都很喜歡她。

薛濤

家道中落的她薛濤的童年是過得很幸福的,但是之後不幸的事情發生了。薛濤的父親薛鄖是一個十分耿直,敢於直言的人,但是由於他的直言遭到了權貴的排擠,之後被貶到了四川,薛濤和家人便隨著父親一起去到了四川成都,幾年之後,薛鄖因為感染上了疾病病逝,這使得薛濤與母親淪為了孤兒寡母,生活也失去了依靠、失去了經濟來源。之後為了生計,十六歲的薛濤去到了樂籍,靠著自身的長相與通音律,善詩賦成為了一名妓女。在唐代,去到這些紅塵之地的官員或者富豪他們找尋的不僅是喝酒玩樂,長相豔麗,還有就是需要才華,薛濤便憑藉自身的優勢,在這紅塵之中混的如魚得水,在這期間結交了許多著名的詩人,像白居易、張籍、劉禹錫、杜牧等等。

薛濤

恃寵而驕的她貞元元年,中書令韋皋去到了成都,韋皋聽聞過薛濤的名聲,便設了晚宴,宴會時,韋皋讓薛濤即興作詩一首,薛濤不慌不忙地拿過一支筆寫下了《謁巫山廟》,詩中寫道:「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韋皋與一些賓客看到後十分驚訝,此女子居然有如此才華,紛紛拍手叫好,一時之間,薛濤名聲大噪,並且她也成為了韋皋身邊的大紅人,只要韋皋設宴便會讓薛濤在旁邊服侍。

韋皋雕像

韋皋之後還讓薛濤參與了一些公事,薛濤絲毫不畏懼,並且還完成得十分出色,她寫的公文十分出色,並且仔細認真,久而久之,韋皋覺得讓薛濤做這些事情有點大材小用,便向朝廷提議讓薛濤做「校書郎」,「校書郎」的工作是撰寫公文和典校藏書,雖然官職很低,但是這項工作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能擔任,所以這項工作的門檻是特別高的,雖然薛濤的才華配得上,但是薛濤是女子,由於之前從未有過女子擔任這一官職,所以這個請求被駁回了。雖然薛濤沒能成功當上校書郎,但是她的名聲因此得到了擴大,名聲的增大使得有許多賓客來拜訪薛濤,為了能夠接近韋皋,薛濤因此變得恃寵而驕,只要是賓客送過來的禮,她招收不拒,這並不是因為她愛錢,她收禮之後便上交,這種做法損害了韋皋的名聲,惹怒了韋皋,薛濤便被貶到了四川松州。

元稹

遇見愛情的她元和四年的時候,元稹去到蜀地,他早就聽聞了薛濤的芳名,便想見見這位才女。到了蜀地之後,兩人就見了一面,薛濤見到元稹之後,當下就被他的才情和俊朗的外表所吸引,兩人就此陷入了一段愛情,但是年紀稍大的薛濤無疑付出的更多,她覺得元稹就是她的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她愛他奮不顧身,她寫了《池上雙鳥》,她在元稹面前是一副小女人姿態,兩個相戀了短暫的幾個月,之後因為元稹被調任所以兩人被迫分離。元稹離開了,薛濤日日都在思念他,元稹離開的日子一天天變長,但是薛濤依舊思念他,而男人總是多情的,元稹拋棄了她,元稹需要他的仕途,兩人之間的確也有著年齡的差距。

薛濤與元稹

面對著愛人的離去,薛濤保持理性,選擇了釋然,但是她對紅塵失望了,她選擇入道,繼續過著自己的生活,大和六年的時候,薛濤去世。薛濤一生起起落落,她身處過富貴之家,也落魄到煙花之地;她得到過賞識名聲大噪,但是也恃寵而驕被拋棄;她擁有過愛情,只是另一半沒能堅守。她的一生沒有虛度,有著精彩的人生,她的才華也沒有被淹沒,留下了許多詩句。

相關焦點

  • 薛濤:才傾大唐的女詩人
    (公元768年—832年),字洪度,生於京兆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長於成都,終老於成都,為中唐詩人群體中的翹楚,中唐女詩人魁首。「校書郎」的主要工作便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雖品級不算高,但「門檻」著實不低,按照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大詩人白居易、王昌齡、李商隱、杜牧等都曾是校書郎,歷史上還從未有一個女子擔任過此職。韋皋的創新之舉遭到了幕僚們的一致反對,有人勸他:「軍務倥傯之際,奏請以一妓女為官,倘若朝廷認為有失體統,豈不連累帥使清譽?
  • 唐女詩人薛濤,四首《春望詞》悽楚哀婉,訴盡一生渺渺情思
    薛濤生活在中晚唐時代,當時人們剛剛經歷過安史之亂重創,人心惶惶,驚魂未定,大家對太平盛世的嚮往更加強烈。她出身於官宦之家,父親曾是官員,薛濤八歲時,她的兩句」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已經顯露出才情,但有人說她正因此才一語成讖,暗示了她一生悲苦飄零的命運。
  • 她和李冶、薛濤等4人,多才多藝,被後人統稱「唐代四大女詩人」
    在唐代湧現出了大量的詩人,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為代表的男性詩人,多如天上的繁星。而唐代由於社會比較開放,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女詩人。據有關人士考證,有名有姓的女詩人就有二百多人。她們在詩詞的天空中,散發著獨特的誘人光芒。她們之中,最有名氣的,要算李冶、薛濤、魚玄機和劉採春。後人把她們四人統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幾位著名女詩人的優美詩作。
  • 古代十大才女,或出身煙花之地,或是名門望族,您知道幾位
    古代十大才女,或出身煙花之地,或是名門望族,您知道幾位?華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湧現出了無數「風流人物」。最令人稱道的自然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那些歲月長河中,猶如鮮花一樣綻放的才女們。
  • 唐代被稱為女校書的著名女詩人,薛濤最終的感情歸宿是在哪裡呢
    除了紙張確實雅致精美外,還因為薛濤在當時的社會名氣。薛濤是當時著名的女詩人,結交的都是當時的文壇大家,她的詩文在當時非常受文壇大家們推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作為唐代著名女詩人的薛濤留下哪些傳世名作?她的一生又是怎樣的呢?最終的歸宿又是哪裡呢? 薛濤的出身 薛濤是唐朝時期的長安人,父親是個小官到處調任,薛濤也從小就和父親到處遷徙。
  • 中國古代才女之薛濤:容貌才華絕世的唐朝詩妓 卻愛上情場偽君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古代才女之薛濤:容貌才華絕世的唐朝詩妓 卻愛上情場偽君子 巴蜀之地,山靈水秀,盛產才情美女,先有黃娥、卓文君和花蕊夫人等。到唐朝中葉,成都又出了一位才情冠絕、容貌秀麗的薛濤。 安史之亂後,唐朝社會動蕩不安。
  • 薛濤:才傾大唐的女詩人
    「校書郎」的主要工作便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雖品級不算高,但「門檻」著實不低,按照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大詩人白居易、王昌齡、李商隱、杜牧等都曾是校書郎,歷史上還從未有一個女子擔任過此職。韋皋的創新之舉遭到了幕僚們的一致反對。循於習規舊例,韋皋的異思奇想自然未能實現,不過名聲自此傳來,人們已帶著三分驚羨三分敬慕,稱薛濤為「女校書」了。
  • 薛濤寫下這首詩,心甘情願地成了元稹的「舔狗」,後卻被無情拋棄
    說起元稹,是唐朝有名的大詩人,大才子。但是自古才子多風流,元稹也是一個出了名的花心大蘿蔔。然而,這樣一位風流才子,卻引得一位女詩人格外迷戀,她就是薛濤。她既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同時也是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和元稹相比,也算是平分秋色,十分般配。為了表達對元稹的愛戀之情,薛濤寫過多首情詩。這些詩篇匯總起來,呈現給讀者的,正是她與元稹轟轟烈烈的曠世愛情。《池上雙鳥》唐·薛濤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 薛濤:才傾大唐的女詩人
    「校書郎」的主要工作便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雖品級不算高,但「門檻」著實不低,按照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大詩人白居易、王昌齡、李商隱、杜牧等都曾是校書郎,歷史上還從未有一個女子擔任過此職。韋皋的創新之舉遭到了幕僚們的一致反對,有人勸他:「軍務倥傯之際,奏請以一妓女為官,倘若朝廷認為有失體統,豈不連累帥使清譽?
  • 唐代女詩人薛濤,她的詩與成都浣花溪水一樣,流淌千年,驚豔時光
    我為這個故事涕泗橫流的同時,忽而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女詩人——薛濤。同樣是愛上了小自己十歲的男人,結局卻是千差萬別。  很快,薛濤就成為了韋皋身邊的紅人,讓薛濤參與一些案牘工作。  薛濤做事有條理、細緻入微、能言善辯。韋皋決定為薛濤申請作「校書郎」,負責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  按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歷史上還從未有女子擔任過「校書郎」。  由於舊時制度,思想殘舊,當「校書郎」願望終究落空,但女「校書郎」這個稱號卻在人們口中傳開。
  • 薛濤箋——女詩人自製的美麗詩箋
    薛濤箋——女詩人自製的美麗詩箋李蔚唐代女詩人薛濤晚年居此寫作,並取溪水製作「薛濤箋」。浣花溪因浣花夫人而名。唐「安史之亂」後,地方官據地自專,相互攻殺,爭奪地盤。史稱「藩鎮割據」。《名媛詩歸》:「濤八九歲知音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令濤續之,即應聲曰『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可見其才思之敏捷。薛濤父薛鄖,仕宦入蜀。
  • 薛濤:一代傳奇女詩人
    ),長於成都,終老於成都,為中唐詩人群體中的翹楚,中唐女詩人魁首。那時,她是父親薛鄖的掌上明珠,薛鄖在京城長安為官,學識淵博,正直剛毅,對唯一的愛女,視之若珍寶一般,從小就教她讀書、寫詩。父親對於女兒的鼓勵,影響了薛濤的詩風,與許多「閨閣女詩人」不同,在個人情感的傷春悲秋之外,她很早便注目於廣闊天地,頗有男兒的眼界和風範。
  • 薛濤 才傾大唐的女詩人
    「校書郎」的主要工作便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雖品級不算高,但「門檻」著實不低,按照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大詩人白居易、王昌齡、李商隱、杜牧等都曾是校書郎,歷史上還從未有一個女子擔任過此職。韋皋的創新之舉遭到了幕僚們的一致反對。循於習規舊例,韋皋的異思奇想自然未能實現,不過名聲自此傳來,人們已帶著三分驚羨三分敬慕,稱薛濤為「女校書」了。
  • 薛濤 才傾大唐的女詩人
    「校書郎」的主要工作便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雖品級不算高,但「門檻」著實不低,按照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大詩人白居易、王昌齡、李商隱、杜牧等都曾是校書郎,歷史上還從未有一個女子擔任過此職。韋皋的創新之舉遭到了幕僚們的一致反對。循於習規舊例,韋皋的異思奇想自然未能實現,不過名聲自此傳來,人們已帶著三分驚羨三分敬慕,稱薛濤為「女校書」了。
  • 一代才女為愛飛蛾撲火卻被拋棄,一襲道袍了結此生
    她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她出身官宦之家後因父親被貶成為一代名妓,她才華橫溢成為「女校書」,她人到中年遇到一場姐弟戀,為愛情轟轟烈烈、飛蛾撲火,卻被情郎拋棄,一襲道袍結束了她的一生。她就是才比卓文君的薛濤。
  • 大唐第一女校書薛濤
    她是中晚唐時期著名的女詩人她是白居易、劉禹錫、杜牧、李商隱的好友她是薛濤所謂久聞不如一見,一次邂逅,韋皋也記住了這位絕世的才女佳麗,每每帥府有宴席,他都邀薛濤出席賦詩,薛濤一度成為韋皋面前的紅人,成了帥府中的「女校書」。校書郎:官名。掌校讎典籍,訂正訛誤。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雖然官階僅為從九品,但這項工作的門檻卻很高,按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
  • 一代唐朝女詩人兼女校書薛濤可憐可嘆又跌宕起伏的一生
    導讀:一代唐朝女詩人兼女校書薛濤可憐可嘆又跌宕起伏的一生薛濤是唐朝歷史上有名的女詩人。唐朝的男詩人都太能幹了,像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還有就是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所以對於女詩人的描述更是隻字片語,這樣就顯得薛濤詩才出眾,薛濤和魚玄機是唐朝我們所熟知的少有的女詩人。薛濤小的時候就展現出和其他女孩不一樣的一面,她在詩歌上展現出過人的天賦,八歲時就能賦詩。一次她的父親出題目考問她,她隨即寫出下聯,但是這句詩令他的父親吃驚不已,認為她從小就放蕩不堪,所以就送她到道觀去收斂心性。
  • 詩人元稹之愛情,不只成就了西廂記
    恰巧元稹也是風流之人,若是穿越至今,元稹之風流韻事,一定會讓狗仔隊趨之若鶩。且不對詩人進行道德評判,是非對錯交由世人評說吧。在這裡小編帶你,看悽美的愛情故事,探尋《西廂記》之淵源,品味千年情詩之厚重。韋叢不僅賢惠端莊、通曉詩文,更重要的是出身富貴,卻不好富貴,不慕虛榮,從元稹留下來幾首那時期的詩來看,當時正是他不得志的時候,過著清貧的生活,韋叢從大富人家來到這個清貧之家,卻無怨無悔,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心和體貼丈夫,對於生活的貧困淡然處之。元稹與韋叢兩情甚篤,恩愛有加,兩人七年生下六個孩子。
  • 唐代女詩人薛濤:刻意追求的完美愛情,讓她孤獨一生
    唐朝是一個文學,詩歌鼎盛的朝代,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詩人畫家,書法家。比如大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整個唐代出現了2000多位有名有姓的詩人。今天我們要說一下唐代的女詩人薛濤。 薛濤,字洪度,祖籍長安。在「安史之亂」後隨其父舉家遷至成都,她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時就懂音律,八歲的時候能在眾人面前吟詩作對。
  • 唐女詩人薛濤,四首《春望詞》悽楚哀婉,訴盡一生渺渺情思
    薛濤生活在中晚唐時代,當時人們剛剛經歷過安史之亂重創,人心惶惶,驚魂未定,大家對太平盛世的嚮往更加強烈。她出身於官宦之家,父親曾是官員,薛濤八歲時,她的兩句」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已經顯露出才情,但有人說她正因此才一語成讖,暗示了她一生悲苦飄零的命運。